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1年  19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
叶澜
2001, 19(1): 1-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1.01.001
摘要:
想的方式,对20世纪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深层生存困境作了反思,提出了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局限与超越的问题。强调研究教育的思维方式从简单走向复杂的必要,强调教育理论要加强原创性研究。期望新世纪初的中国教育理论有一次从近代向现代的重建式的再生。
孔子“启发”艺术与苏格拉底“产婆术”比较
陈桂生
2001, 19(1): 7-1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1.01.002
摘要:
“产婆术”的规则是:使自以为知者知其不知,再以自以为不知者知其所知,它的运用从教育者不自以为知出发,“启发”艺术的规则则是以自以为行[德行]者知其不行,再使自以为不行者知其行,它的运用从教育者不自以为行出发。“产婆术”与“启发”艺术的比较, 实质上是中西教育理念源头的比较。
三种反教育现代化思潮评析
邬志辉
2001, 19(1): 14-18, 4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1.01.003
摘要:
生意义上,教育现代化思潮和反教育现代化思潮几乎是共生的。由于20世纪后半叶以来“现代性的困境”,反教育现代化思潮十分活跃。依此背景,文章梳理、评析了三种反教育现代化思潮——教育现代化过时论、模糊论和危机论,指出中国既要追求教育现代化,又要在教育现代化和反教育现代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模式的发展
黄崴
2001, 19(1): 19-2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1.01.004
摘要:
在总结现有的典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依次分为古典教育组织理论一效率为本模式、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一人本模式、教育管理科学理论一理性为本模式以及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一多元整合模式等,然后分别对这些理论及其模式的历史演变、基本观点和基本特性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对四种理论和模式的内在联系进行探讨,还就如何借鉴这些理论和模式提出作者的看法。
教育、语言与生活
刘良华
2001, 19(1): 29-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1.01.005
摘要:
原本在生活中,教育自从借助书面语言而走向正规化和制度化以来,逐步因离开生活而带来危机。返回生活世界是当代教育革新的一个基本主题,但教育返回何种生活却成为问题。只有将“生活世界”理解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两种运作方式,只有将“语言”合理地植入生活世界中,才算是没有亏待“生活世界”的价值,才有可能摆正教育与生活以及教育与语言的关系。
“制度教育学”管窥
康永久
2001, 19(1): 35-4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1.01.006
摘要:
对二战后兴起的制度教育学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发展历程、基本理念和分析方法作了简明的回顾和分析,并对新时期复兴制度教育学的方法作了初步的展望。
日本职业教育和训练的研究状况及其课题
寺田盛纪
2001, 19(1): 44-5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1.01.007
摘要:
内隐学习及其特征研究
张卫
2001, 19(1): 56-6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1.01.008
摘要:
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能对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陈述,然而大量的例子显示,在某些情境下,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也无法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那些规则,这种类型的学习便是内隐学习,内隐学习是当代心理学家新近提出来的一种学习类型,是当今学习和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热点课题,对内隐学习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对无意识认知心理过程与机制的了解,同时,对教育教学等诸多实践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追溯和总结了内隐学习研究的历史、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内隐学习特征进行了概括和分析,试图以此引发国内学者对内隐学习和内隐认知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进一步研究。
基于系统说与加工说的记忆系统建构模型
刘耀中
2001, 19(1): 64-6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1.01.009
摘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脑科学的发展
徐光兴
2001, 19(1): 70-74, 8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1.01.010
摘要:
的脑科学发展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二、三十年来,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吸引了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本文提示脑科学研究的进展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1)大脑皮质的构造与人格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连性;(2)脑干部的前庭神经系统的异常会导致儿童多动症问题的产生;(3)人体的大脑生物钟对心理健康的维护十分重要;(4)应该加强对脑内化学物质“行为分子”和“情绪中枢”的探索。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注意保护儿童的脑功能和心理健康。
从“教育救国”到“科教兴国”——中国教育社会价值观的百年嬗变
张良才, 孙传宏
2001, 19(1): 75-8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1.01.011
摘要:
世界教育一样,中国教育的“社会本位论”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主导了整个20世纪。在其具体形态上,它表现为由“教育救国”向“科教兴国”的转变。它以文化民族向政治民族的转型及生产力的发展为基本线索,剖析了“教育救国”论的主观僭妄及“科教兴国”论的客观合理,宏观地展示了这一嬗变的进程,从理论上对这一嬗变给予了必要的论证。
《教育史学》的反思与重构
张传燧
2001, 19(1): 81-8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1.01.012
摘要:
在反思《教育史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构《教育史学》的设想。文章认为,《教育史学》应该具有展现性、思辩性、应用性和人文性四大功能,分别体现《教育史学》的基本价值、本体价值、应然价值和精神价值。目前,教育史学的应有功能尚未得到完全发挥,价值未能充分实现,甚至还存在功能退化和人文价值失落现象,教育史学的危机表现为理论危机、现实危机、队伍危机。但《教育史学》的新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较好的外在环境和强劲的动力。重构《教育史学》,必须从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理论素养、面对教育现实、更新研究方法、强化主体意识、改革课程教学等几方面抓起。
刘因理学教育思想评介
王慧
2001, 19(1): 87-9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1.01.013
摘要:
刘因为理学在北方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教育思想以他的理学思想为基础。刘因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尤其重视道德教育,并形成一套教学内容体系。刘因讲学于河北地区,深受世人欢迎,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