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4年  22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生命的叙述与倾听:试论道德教化的对话性
刘铁芳
2004, 22(3): 1-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4.03.001
摘要:
理想的道德教化是基于生命的叙述与倾听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是就个体生命的存在本身来显现个体生命的伦理关涉。传统遘德教化突出教化者的威权性,是独白性的道德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追求个体生命价值与尊严的凸显,对话性乃是现代性教化的基本特征。培植对话性道德教化理念的关键问题是:生命世界的凸显,个体性话语的培植,自由自主的交流情景,开放的话语空间。
论教育理论研究的困境与超越
钟海青
2004, 22(3): 7-1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4.03.002
摘要:
教育学脱离哲学即迷失了独立自主的方向,经典技育知识构建模式阻碍了教育理论原创性和解释力,形成了还原论、普适性的知识构建取向、二元论分析思维模式和简单化研究倾向,教育理论分科研究也陷入“合法性”困境。教育理论创新需要进一步反思、解构这些局限性,突破已有知识形态和思维模式。为此要走向世俗和生活,以不同标准对教育知识进行分类, 转向关爱教育生活世界和生命主体,培育学科思维“自立”意识,重视多元文化和价值的冲突整合,形成新的研究取向及学科思维和学术规范。
论“教育学”的学科立场——探索“教育学”学科独立性问题的另一个思路
吴黛舒
2004, 22(3): 13-1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4.03.003
摘要:
本文考察了学科发展史,指出在知识分化时期,学科的制度化是依据界定在问题、研究方法和知识系统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的; 在知识融合时期,从问题、方法和研究对象等方面对学科进行区分变得相当困难,学科范式的趋同成为一个显著特征。“学科立场”是知识融合、学科融合时期区分学科差异的重要指标,“教育学立场”是探索教育学学科独立性问题的一个新思路。
高等教育管理一非营利部门的视界
王建华
2004, 22(3): 19-2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4.03.004
摘要:
由于种种原因,高等教育管理长期以来一直圈于教育管理的定势之中,没有大的突破。本文以为,对于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其基础在于对大学组织定位与制度特征的把握。只有抓准了这两点,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才能落到实处。论文指出,高等学校属于非营利组织,由此,整个高等教育管理应从公共管理走向非营利组织管理。
试析新世纪班级建设的目标
李伟胜
2004, 22(3): 25-30, 8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4.03.005
摘要:
在区分几类班级存在形态(管理集体、学习集体、团结集体、自主集体)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新世纪班级建设的目标应该是:使每一位学生都得以充分敞现自己的精神世界,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中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创造一个互相欣赏并使每个人的精神生命得以滋养、生命质量得以提高的民主集体。
教育政策、教育管理与文化分析——社会学传统的重要性
安格斯劳伦斯
2004, 22(3): 31-4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4.03.006
摘要:
近来,教育管理、教育政策研究多采用文化分析的方法。但是这些研究中的“文化”概念本身需要持续不断的分析。“文化”不是一~种增加利益的工具, 而是一-种关注组织内部动力关系和组织外部更为宽广的社会关系的观念或视角。这种关系视角把学校看作场所,文化的塑造是一个社会的和政治的过程。要理解学校教育, 就要理解教育文化反映组织动力的方式,以及学校教育在复杂的社会形态中的文化定位。
论教师的教学反思
申继亮, 刘加霞
2004, 22(3): 44-4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4.03.007
摘要:
培养反思型教师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对于教学反思的内涵与结构,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理解。本文探讨了教学反思的内涵,并构建出教学反思的多维的、动态的、发展的心理结构:横向上包括教学反思的内容、方式、倾向,纵向上包括教师教学反思的不同发展水平、阶段,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教师教学反思的特点。
顿悟思维: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
师保园, 张庆林
2004, 22(3): 50-5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4.03.008
摘要:
围绕顿悟的格式塔概念人们进行了大量的争论。目前的争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张顿悟与潜意识有关,属于特殊的加工过程,而另一类则尽力从意识的角度来解释顿悟,认为顿悟属于一般的认知加工过程,两类观点从顿悟的定义、酝酿现象的解释及顿悟理论等方面体现出来、综合以往研究来看, 顿悟确实与潜意识有关,但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两类理论各有其合理与不足之处。今后的研究应该采用更为先进的手段,从跨学科角度进行。
自闭症的认知神经发展研究:回顾与展望
邓赐平, 刘明
2004, 22(3): 56-6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4.03.009
摘要:
近年来,自闭症儿童研究再次受到空前关注,这不仅源于临床和教育实践的需要, 还在于这类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儿童的认知神经发展机制。本文对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发展及其脑神经基础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回顾,并就一些新的发展倾向进行展望,以期深化我们关于该领城研究的认识。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应对机制之比较研究—从中美两国的文化心理背景出发
徐光兴
2004, 22(3): 62-6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4.03.010
摘要:
本文对目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做了概括性的描述, 对应激研究的理论背景和创伤模式进行了心理学分析。同时从东西方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入手, 通过对中美文化价值观的比较来分析两国人民对创伤后应激障碍采取的心理应对机制, 特别是探讨了中美两国PTSD心理干预和治疗方法的异同, 指出东西方研究成果的相互借鉴, 两者文化的融汇必然给PTSD研究带来全新的研究视角, 也将为PTSD的干预和矫治提供更加系统、更为科学的途径。
《学记》纲要
陈桂生
2004, 22(3): 68-7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4.03.011
摘要:
《学记》形成于汉代太学出现以前。其中关于大学的构想, 为战国至秦汉间关于完整的教育实体的预想。本文力求排除以后来的经验忖度以前事物的阅读障碍, 通过对《学记》结构的分析和对其中若干概念、命题的考辫, 以尽可能辫明这一难得的教育文本的原义。
试论朱熹在徽州的理学教育活动及其影响
周晓光
2004, 22(3): 75-8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4.03.012
摘要:
徽州是朱熹的祖籍地,也是其开展理学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地区。朱熹在徽州的理学教育活动以培养学术人才为中心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他采取了面授讲学、书信指导、召入门下等多种培养方式和途径。朱熹在徽州的理学教育活动产生了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倡导了徽州学者研习理学的风气,二是培养了一批徽州籍的理学家,三是确立了朱子学在徽州600多年的学术主流地位。
转型时期的教育变革与新型知识分子的塑造——新发现胡适澄衷学堂丙午日记的解读
陆发春
2004, 22(3): 81-8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4.03.013
摘要:
以往的清末教育变革研究,较多使用的是处于主动地位的清政府或教育管理者方面的史料,处于被动地位的受教育者对新型教育的看法和反映则较少研究。本文以新发现胡适丙午年(1906)上海澄衷学堂学习期间所记《自治日记》作个案诠释,由课程设置、传授西方科学知识、宣扬科学新观念、社会自治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新的思维视野形成等层面分析,进而阐释转型时期新式学堂教育的变革,新型知识分的培养塑造,确实有着异于以往的教育方式与方法。
从新旧《教育大辞典》看70年来教育理论的发展
童富勇
2004, 22(3): 86-9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4.03.014
摘要:
《教育大辞书》与《教育大辞典》,是两部影响大、知名度高的大型教育工具书。两者前后相距70年,恰处于20世纪的前叶和末叶,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世纪巨变的时期,也是教育事业发展、教育理论研究最为重要时期。从两书的编写人员、词目数量、内容变化,窥看70年来教育理论的发展。
高校研究生群体文化建设探究
张磊, 陈谷纲
2004, 22(3): 92-9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4.03.015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