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7年  25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论自然分材教学
熊川武
2007, 25(2): 1-7. doi: 10.16382/j.cnki.100-5560.2007.02.001
摘要:
自然分材教学是教师让学习任务随学生差异自然分化并引导学生针对自己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研究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 旨在弱生上进、优生更优、全体学生齐发展。它由“感情调节、反思诊断、普补分读、课堂作业、问题跟踪”五个环节或方面构成, 辅以“自编辞典”和“导生制”。这些举措既改变了传统因材施教对经验的过分依赖性与弱操作性, 又避免了“分层教学”对学生分类别群造成的负面影响。实验证明, 自然分材教学能较大幅度减轻师生负担, 提高教学质量, 增加师生的幸福感。
论教育规律与似规律现象
唐德海, 李枭鹰
2007, 25(2): 8-13,52. doi: 10.16382/j.cnki.100-5560.2007.02.002
摘要:
教育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揭示教育规律和按教育规律办事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理性诉求。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教育规律是一种“确定性规律”, 具有纯粹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等属性, 把探求教育规律等同于寻找教育的确定性和有序性, 相对忽视教育的不确定性和无序性。事实上, 教育是一种复杂性社会实践活动, 是有序与无序、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有机统一, 教育中没有严格的必然性, 只存在弹性的必然性, 教育规律本质上应为统计性规律。
“共同生存”何以可能?——教育场域中信任问题的社会学审思
石艳
2007, 25(2): 14-20. doi: 10.16382/j.cnki.100-5560.2007.02.003
摘要:

信任是一种指向未来的社会行为模式, 是社会成员共同生存的基础。察看当前教育场域, 可发现各种形式的“信任危机”。文章分析了师生之间的个体信任和群体信任, 以及教育系统的整体信任等三种信任类型, 提出了完善教育信任机制、确立可信任的教师形象、建立双向互动的信任型师生关系等化解信任危机的对策, 并以此来构建教育场域内的信任图景。

日本国立大学中“大学自治”理论和实践的嬗变
徐国兴
2007, 25(2): 21-2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2.004
摘要:
本文分析了日本国立大学自治的基本特征和形成过程, 以及大学自治所蕴含的固有矛盾。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日本型大学自治在社会变化面前所受到的挑战和和今后发展的可能性。
国内外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的比较分析
季诚钧
2007, 25(2): 26-30. doi: 10.16382/j.cnki.100-5560.2007.02.005
摘要:
大学校长选拔制度有不同类型:选举与任命两段制、董事会领导下的学校自主遴选制、学校遴选与行政任命结合制、政府直接行政委任制、轮流出任制等等, 不同类型的校长选拔制度有其优势与弊端。本文对国内外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的类型与优劣作了比较分析,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针对我国大学校长选拔的几点启示。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经济学分析
张万朋, 王千红
2007, 25(2): 31-3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2.006
摘要:
对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问题, 如果仅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容易流于片面性并陷入一些令人困惑的误区之中。本文从规模经济与自然垄断、范围经济以及成本劣加性三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针对性地回答了运用传统规模经济理论解释不了或解释不好的一些现实问题, 并指出了政府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中应当发挥的作用和地位, 即进一步加强对高等教育产业的经济规制。
教育评价中的敏感性问题研究
冯晖
2007, 25(2): 37-4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2.007
摘要:
教育评价中存在许多导致评价结果不确定性的因素, 本文分析了教育评价中影响评价结果合理性的敏感性问题, 如指标属性值的标准化、评价专家的组成、群体评价结果的合成、评价模型的选取等。
心理发展的社会微环境
辛自强
2007, 25(2): 42-47,78. doi: 10.16382/j.cnki.100-5560.2007.02.008
摘要:
社会不仅是遥不可及的宏观环境或大环境, 它也如同家庭和学校一样是个体直接参与并生活于其中的一种微观环境, 然而这种个体发展的“社会微环境”一直没能在心理学领域得到重视。本文从理论背景、概念定义、基本特性等方面对“社会微环境”这一主题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建构, 并期望推动它进入学术的视野, 成为今后心理发展研究关注的重要环境变量。
性别差异的脑半球功能特殊化及其认知模块观
徐光兴
2007, 25(2): 48-52. doi: 10.16382/j.cnki.100-5560.2007.02.009
摘要:
男女的大脑左右半球结构上存在着性别差异, 这种差异导致男女的脑半球功能有了特殊化发展的倾向。通过对男女进行视觉空间能力、数学能力和言语理解等认知任务的检测, 并且在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放射层扫描(PET)和两耳分听感知等神经科学的检测技术中证实了这种性别差异的存在。其原因有性激素, 也有脑梁结构和男女发育成熟个人差异所导致。性别差异的认知模块观将为今后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视野。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新进展
赵芳
2007, 25(2): 53-5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2.010
摘要: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对结构式家庭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构式家庭治疗吸收了后现代主义中合理的内核, 做了相应调整, 促使自己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有了新的进展。
SSI课程与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的培养
张奇, 张黎
2007, 25(2): 59-64,8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2.011
摘要:
作者介绍了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开设SSI课程, 培养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的有关研究和教育实践概况, 论述了在我国开创SSI课程, 培养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并对开创符合我国国情的SSI课程提出了建议、实施步骤和研究任务。
《论语》六章新诠——论孔门军事教育的重要地位
高培华
2007, 25(2): 65-7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2.012
摘要:
春秋官吏文武不分职, 平时理政治民, 战时出为带兵的各级将领, 与此相应的“六艺”教育也是文武兼备的。其中以“射、御”为主要内容的军事教育, 是每位学子必修的基础课, 而不是可学可不学的选修课。孔子所办私学也是这样。孔门七十二子“身通六艺”, 都是武艺娴熟颇具军事才干的。即使素来不以勇武著称的颜渊, 也有十分出色的军事才能。这些在《论语》中都有反映。
试析中国历史上教育家涌现的三个高峰期
孙孔懿
2007, 25(2): 71-7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2.013
摘要:
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无数教育家, 其中春秋战国时期、两宋时期和近现代之际是教育家大批涌现的高峰期。这三个时期各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同时具有若干相同或相近的特点。研究这些特点, 有助于探索教育家大批涌现的历史奥秘, 为当代教育家成长提供有益借鉴。
民国时期社会课程史论——以小学社会课程标准为核心的考察
阳光宁
2007, 25(2): 79-8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2.014
摘要:
民国时期是我国学校社会课程设置的起步阶段。以民国政府历次颁布的小学社会课程标准为核心, 分析其基本内容和要求, 折射民国时期社会科教育的嬗变历程。社会课程理念与实践效果的反差、在“移植的”基础上带有“本土化”倾向、最初是社会变革的成果而最终归宿于政府的政治理念, 为当今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重读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基于教育政策借鉴理论的视角
张烨
2007, 25(2): 87-9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2.015
摘要:
教育政策借鉴理论为重新审视中国二十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运用著名教育学家大卫.菲利普斯教育政策借鉴理论的基本模型, 对上世纪50年代具有典型借鉴特征的“院系调整政策”案例从跨国吸引, 决策, 实施以及内化/本土化等四个过程进行详尽分析, 以期丰富教育政策借鉴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