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7年  25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殚精研究, 锐意发明——忆孟宪承教授的治学精神
金锵
2007, 25(4): 1-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4.002
摘要:
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
鲁洁
2007, 25(4): 6-11, 2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4.004
摘要:
超越性是人的本性, 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不仅具有把握"在场"生活的能力, 还可能对"尚未到场"的生活作出反应。突破现存生活的规定性, 作出超乎现实的追求, 正是人的特性。教育所期待的超越性的存在是:把超越和创造作为生活取向、能对现存生活进行批判和反思并具有自我超越意识和能力的人。当今的教育是一种病态性适应的教育, 它背离了超越性的期待, 把学生紧紧捆绑在应试等不合理教育体制之中。面对这种病态的教育, 我们每个当事者都不能违避道德上的拷问。
教育理论
教师角色冲突解决方法的教育社会学研究之批判
张人杰
2007, 25(4): 12-2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4.005
摘要:
为了解决教师的角色冲突, 改进学科研究也不无必要。教育社会学因本身所具学科性质而对此已有长期研究, 且已被正确地寄予更多的希望。然而, 该学科的研究实况离预期相去甚远已非一朝一夕。因此, 有必要识别和改进其不足之处, 使之能够名至实归地推进角色冲突理论的发展和教师角色冲突的解决。当务之急宜从较为具体的教师角色冲突解决方法入手, 共同地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梳理杂乱无章的现有论述, 涉及尚未涉及的突出问题, 以及拓宽系于一途的研究取向。换言之, 本文是以教师角色冲突解决方法为个案, 关于改进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探讨。
论当代中国教育学者的使命
彭泽平, 陆有铨
2007, 25(4): 21-2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4.006
摘要:
“使命”意味着职责、任务和责任, 它是人或组织存在的目的、方向与责任, 代表着人或组织事业的价值取向与定位, 规定着人或者组织存在的目的、方向和奋斗目标。教育学者的使命是教育学者职业生活信念的体现和表达, 教育学者对其使命的透彻意识直接关涉着其学术思考的品质及其价值的发挥。在当前, 中国教育学者应肩负起推进中国本土原创教育理论的建构、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以及传播教育理论从而提升社会的教育智识等三重使命。要完成这些使命, 中国教育学者必须保持和恪守“学者”的品格、良知与天职, 扎根中国鲜活的教育实践, 在守护自身立场的基础上与国外学术话语和其他学科展开平等“对话”, 尽力将自己转变为公共知识分子, 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经济社会的进步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
电子媒介与“旁观者”的生产——论道德教育在电子媒介时代的选择
高德胜
2007, 25(4): 30-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4.013
摘要:
教育培养道德行动者的使命在电子媒介时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子媒介通过多种机制大量生产旁观者, 虽然这种旁观者是与直接旁观不同的间接旁观者, 但却继承了直接旁观者的德性。电子媒介时代是一个"普遍旁观"的时代, 而"普遍旁观"的人性和社会后果非常危险。在这一过程中, 教育不能旁观, 在使自身成为道德行动者的同时, 应致力于培养有媒介意识道德行动者。
论公共教育的公共性及实践表征
朱家存, 周兴国
2007, 25(4): 38-43,5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4.008
摘要:
现代公共教育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而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20世纪末以来公共教育的结构转型带来对传统的公共教育概念及观念的挑战。为此需要以公共教育的公共性来反思和批判公共教育的应有理念与实践表征。公共教育的公共性所表明的是, 是教育的正当性或正义性, 其核心价值理念包括教育平等、教育正义和教育权利等三个方面, 因而公共教育的公共性在实践中应表现为公共教育的平等性、公益性和权利性。
心理学
科学教育的研究趋势与展望
胡卫平
2007, 25(4): 44-5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4.009
摘要:
介绍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教育的总体研究趋势和主要领域的研究趋势, 分析了未来科学教育研究的方向, 即研究思路的系统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和研究内容的整合性。
二至六年级学生目标投入的想象干预研究—儿童自我表征发展透视
李晓文
2007, 25(4): 52-6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4.010
摘要:
本研究尝试从关系自我发展角度, 对2—6年级学生的目标投入进行想象干预实验, 旨在探索目标投入干预手段, 进而透视儿童自我发展特征。各年级被试由四个实验组和1个控制组组成。四个实验组分别从自己父母老师好朋友四种角度, 想象目标实现时的感受。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年级儿童想象干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我表征取向的发展变化。通过想象自己和重要他人对自己目标实现与否的反应, 能够有效促进儿童的目标投入。
小学生对不同语言形式教师评价的认知和偏好
张积家
2007, 25(4): 61-6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4.011
摘要:
研究了小学生对不同语言形式教师评价的认知和偏好。结果表明:⑴评价语言形式影响小学生对他人和自我的认知。名词评价被认知为更强, 更稳定和更有适应性。⑵小学生对不同语言形式的教师评价有不同偏好。被表扬时, 更喜欢名词评价; 被批评时, 更喜欢非名词评价。
学前儿童对愿望与情绪之间关系的认知发展
方富熹, 刘国雄
2007, 25(4): 67-7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4.003
摘要:
从两种不同性质的需要(心理和生理需要)出发, 考察了90名3 -5岁幼儿对愿望是否满足引发的情绪认知, 结果表明:(1) 90%以上的幼儿都能理解愿望满足将引起积极的情绪反应; (2)他们对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时引起的消极情绪反应的认知要显著差一些, 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发展趋势, 并且这一理解依赖于需要的性质; (3)在心理需要与生理需要相冲突的情况下, 多数的3、4、5岁幼儿作出符合主人公心理需要的情绪判断。这些结果从愿望产生的根源上揭示出幼儿对基于愿望的情绪的认知发展, 探测到其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需要优先效应", 扩展了当前对幼儿朴素情绪理论发展的认识, 对父母的育儿实践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教育史
"先生"考
章小谦
2007, 25(4): 73-7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4.001
摘要:
新中国成立之前, 对教育者的称谓, 第二人称一般称"先生"。"先生"之称, 始于西周。"谓师为先生"的原因, 是那时还没有形成教师概念, 教育者就是本来意义上的"先生"。新中国成立之后, 因为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 "老师"取代了"先生", 成为教育者的第二人称。
挑战与应对: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社会服务
周谷平, 孙秀玲
2007, 25(4): 79-8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4.012
摘要: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根据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形, 不断对自身进行适时地调整, 通过将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起来, 拓展了高等教育的职能, 赢得了社会的认可。本文通过深入探讨近代中国教会大学进行社会服务的原因, 分析其社会服务的形式、特点及成效, 以期能为现代大学的社会服务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教育史学科建立时期的中国问题解读舒新城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学术理路
于述胜
2007, 25(4): 87-9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7.04.007
摘要:
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建立是一个过程, 是知识建构与社会建构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后五四时期的二三十年代, 在中国人拥有了自己的现代教育经验, 并能对这种经验进行系统反思之时, 才获得了自己的"现代"历史意识, 并取得了相应的知识形式。舒新城是中国教育学科建立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有关学术理路, 是基于教育和学术独立的历史需要, 去重置中西古今教育关系的知识化形式。他所面对的实际难题, 是如何既认同于自我的独特性, 又能充分领取西方的现代教育经验。由于他是立于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危机基础上安排中西古今关系的, 故其具体文本的学术理路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