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27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我国教育社会学的三十年发展(1979-2008)
吴康宁
2009, 27(2): 1-2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2.007
摘要:
本文审视了我国教育社会学三十年前开始学科重建时的基础, 从“基本建设的开展”与“学术研究的进展”两个方面回顾了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主要发展, 并对“学科使命的担当”、“学科视角的确立”及“学科资源的选择”这三个缠绕于整个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当代西方教育人类学的发展趋势探析
李政涛
2009, 27(2): 21-2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2.008
摘要:
进入21世纪后, 当代西方教育人类学呈现多种发展趋势。具体包括: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地位将得以进一步提升; 核心主题更加体现时代需要和时代精神; 研究方法论日益多元化体系化, 并逐渐形成自身的特殊性; 对教育改革的介入加强, 教育改革成为发展新的沃土; 更加关注教育人类学的写作方式和风格。
论中小学教育研究目的的人文取向———基于理解教育研究视角
江玲, 石宜君
2009, 27(2): 30-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2.011
摘要:
中小学教育研究目的的人文取向是指中小学的教育研究活动所追求的尊重、同情和悦纳师生的需要、感情和行为诉求, 从而使师生获得幸福的伦理境界。其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师生理解、师生解放和师生怡然三个方面。实现教育研究目的的人文取向的路径较多, 但从管理角度来说, 学校管理者和教育专业研究者采取需要、感情和制度激励等措施是最为基本的。
谈教育研究的语言之维
闫旭蕾
2009, 27(2): 38-4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2.009
摘要:
在哲学研究语言转向的背景下, 语言成为后现代教育理论新的切入点。教育研究引入语言之维, 揭示了语言观、语言行为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语言不只是思想、知识的载体, 它与教育理论的建构与教育实践的运作一体两面。在教育场域中, 语言除具有工具性外, 还具有规范性、建构性、生成性、程序性等特点。通过语言我们可以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存在的问题, 也可以藉此探寻深化教育改革的途径。
论婴幼儿早期发展中“教”与“养”关系
华爱华
2009, 27(2): 47-5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2.010
摘要:
在促进婴幼儿早期发展的过程中, “教”与“养”两种抚育行为构成了一对重要的关系, 直接关系到婴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相辅相成。早期的身心相依, 决定了教与养合一, 养的过程客观上渗透了教, 但却是一个“无意教”的过程。处理教与养的关系, 就是要使无意的教变为自觉的教, 而不是刻意的教, 是以养融教。
认知发展与认知发展异常:自组织的视角
邓赐平, 刘明
2009, 27(2): 52-5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2.001
摘要:
自动力系统观被引入儿童发展研究, 自组织系统日渐成为发展机制研究所偏好的理论模型之一, 认知发展领域概莫能外。本文试图概述有关自组织视角下的认知发展和认知发展异常研究的进展, 阐释该理论视角及有关研究范式在揭示认知发展机制所具有的独特贡献, 并尝试探析领域仍悬而未决的一些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些许启示和参照。
一种正在演进着的人类发展观———人的发展的生物生态学模型述评
丁芳
2009, 27(2): 58-6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2.004
摘要:
美国心理学教授Urie Bronfenbrenner在批评传统发展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正在演进着”的理论体系——人的发展的生物生态学模型。Bronfenbrenner提倡在发现模式中以及用生态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发展。该理论模型具有四个定义性特征:过程、个人、情境和时间, 其中过程构成了模型的核心。这四个定义性特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系统。人的发展的生物生态学模型提供了一种揭示人的发展的本质的新视角。
流动儿童的自尊及其稳定性和保护作用的研究
曾守锤
2009, 27(2): 64-6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2.005
摘要:
对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稳定性及其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对358名流动儿童、248名城市儿童及其家长施测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尊量表(SES)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版) (CBCL)。结果发现, 流动儿童的自尊得分显著低于城市儿童, 且不太稳定。层次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 流动儿童的自尊与压力的交互作用显著, 表明流动儿童的自尊是其应对压力, 保持良好的社会适应的保护性因素。
语言模块的具身性考察——“第二代认知科学”视野下语言心理研究的新进路
奚家文
2009, 27(2): 70-7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2.006
摘要:
“语言模块”研究力图从生物基础和认知机制的多视角探索中为复杂的语言心理给出一个综合的解释。然而, 第一代认知科学表征计算范式下的语言模块研究因受离身之困, 目前推进艰难。未来我们应选择第二代认知科学所提示的新进路, 回归到“脑-身体-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上”, 对语言模块进行具身性考察, 并藉此全面关注语言模块的情境性、发展性和动力系统性, 从而实现解释的充分。
明清时期社师的遴选、教学及经济收入
李良品
2009, 27(2): 76-8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2.012
摘要:
社师是明清时期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社师的遴选既有国家层面制定的标准, 也有地方官员制定的标准。其遴选分为教课之前和考核之后两个阶段。元明清时期的社师均为实现“导民善俗”的目标而从事教学活动, 其教学内容有德育启蒙教育、智育启蒙教育和朝廷圣谕律令教育三个方面。社师的教学活动分为常规教学活动和特殊教学活动。明清时期社师一般要求聘用至少取得“生员”身份或者生员以上已经获得一定社会地位的人, 其经济收入来源于束脩、节敬等。
读经之史 读经之实 读经之死———对1904年至1949年历次读经争议的考察
张礼永
2009, 27(2): 83-89, 9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2.003
摘要:
本文考察了从1904年至1949年间, 旧中国旧社会发生的数次关于读经的争议, 当时产生了“读经立国论”、“读经修身论”、“读经救国论”、“读经存文论”等。由于其牵涉到朝代的变更, 教育目的的变动, 课程设置的变迁, 新旧文化的冲突, 各方势力的角逐, 故而显得既丰富多彩, 又有点纷繁复杂。不过最终结果, 读经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 在中小学课程表里是不复存在了, 而且上述这些论调基本上都没能够立得住脚。如此, 再回过头来, 依据这些历史事实, 对近年来颇具声势的“儿童诵读经典”活动作一简评, 供方家批评。
前教育现代化时期的落差———以《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传播为例
吴小玮
2009, 27(2): 90-9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2.002
摘要:
在中日两国教育现代化的起步之前, 这两个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已经有了较大的差距。从教育的视角来看, 魏源所著的近代地理巨作《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经历了迥异的传播过程, 而这一现象揭示出彼时两国在精英教育和社会认识上的明显差异。正是中日两国在教育发展状况上早已存在的落差, 决定了之后其教育现代化的不同起点与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