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4年  32卷  第3期

纪念刘佛年教授诞辰100周年
论刘佛年的中小学教学改革思想
刘黎明, 祁占勇
2014, 32(3): 1-9.
摘要:
刘佛年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大学校长和教育家。他从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学习方式改革、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对中小学教学改革思想作了精深的研究和全面的阐释。这些教学改革思想是值得我们继承的宝贵财富,包含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对我们今天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教育招生与考试制度改革
高考数学中考试评价的研究——基于CTT与IRT的实证比较
闫成海, 杜文久, 宋乃庆, 张健
2014, 32(3): 10-18.
摘要:
相关研究表明,IRT在教育考试评价中比CTT具有诸多优点。本文以某地区高考数学考试数据为基础,比较CTT与IRT在项目参数、评价方式、精度估计三个方面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证明,在IRT下参数更容易反映观测各个项目的特征属性,IRT参数比CTT参数更具精确性,项目信息函数能更好的反映试题信息;CTT与IRT的评价方式不同,IRT下的能力分数优于CTT下的测验分数,更能反映学生能力水平;CTT与IRT精度估计不同,IRT测验信息函数和能力置信区间比CTT有更好的精度。实证展示出IRT在高考数学考试评价中的优越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我国招生考试标准的元评价体系研究
张远增
2014, 32(3): 19-25.
摘要:
招生标准是价值存在与价值活动策略及方法的统一体。维稳能力、发展状态与发展能力、包容能力、可及性及科学性五个标准构成了我国招生标准的元评价体系。以这五个标准及其计量模型为基础所建立的公共政策质量意义上的招生标准质量指数,以及考试制度所确定招生标准系统的公共政策综合质量指数,能为发现、改进、完善、建构我国现行招生标准体系的对策提供客观依据。
中招考试制度改革若干政策问题分析
沈玉顺
2014, 32(3): 26-30.
摘要:
中招考试制度改革涉及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要求、开发人力资源、保障个人教育选择权和维护教育公平等重大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处理教育质量、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本文从教育评价学角度分析了中招考试制度改革涉及的上述政策因素,提出了以质量和效率为导向统筹考虑初中毕业考试和中招考试制度改革,建立以学业成就评价、职业性向测验和学生发展潜力评价为基础的中招考试制度,在基础教育过程中解决个人选择和教育公平问题的改革思路。
教育理论
论教育改革的路径
龙宝新
2014, 32(3): 31-37.
摘要:
“元路径”是掌控教育改革的最高之“道”,“具体途径”是教育体制、机制、方式改革中选用的实然套路。教育改革史上出现了三条元路径,即教育事业的自生逻辑、外力控制的强制变迁与教育理论的实践渗透。教育改革的核心变革力来自教育理论的扩散与衍生,它是三种力量,即教育理论的磁力、教育实践的应变力与教育体制的支撑力在相互角力中合成的。在教育改革中,具体路径存在的使命是侧应教育理论向实践转生的需要,理念优选、范例推销、制度配合与体制拆解等都是把教育改革导向成功的具体路径。
论学校教育作为公共生活
冯建军
2014, 32(3): 38-48.
摘要:
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领域中,通过参与公共事务而形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公民是公共生活的主体,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得以成长。学校要实现公民培养的目的,不只依靠公民教育课程的知识传授,更需要依靠公民生活的滋养。只有过一种公共生活,才能够真正地成为公民。以公共生活的特性衡量和审视学校生活,学校不仅具有成为公共生活的可能性,而且因学校公共性的阙如,更具有成为公共生活的必要性。学校公共生活不是社会公共生活的简单照搬,它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生活,其特殊性表现在:学校公共生活是一种“准公共生活”,是一种以培育学生公共性为目标的“教育公共生活”,是师生自觉建构的“好的公共生活”。
未来抑或现在?——勒维纳斯时间视野下的教育指向研究
吴先伍
2014, 32(3): 49-54.
摘要:
勒维纳斯突破传统的形式化时间,将时间与具体的存在者联系在一起,认为存在者在每个瞬间都不断地新生,从而赋予时间以异质性、现在以独特性。传统教育受到传统时间观念的影响,始终将目光瞄向未来,为了所谓未来的幸福而让学生在现在饱经磨难。既然现在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那么,学生的现在就不能成为未来幸福的代价,教师现在就要转变理念,采取措施,让学生现在就生活在幸福之中。
杜威的探究性教学论:出场语境及其视域偏差
唐斌
2014, 32(3): 55-62.
摘要:
杜威思想是在消解二元主义中逐步出场的。在终结大写实在的过程中,杜威通过对现代科学以及小孩触摸火焰等过程的现象学分析,构建了实践实在论并由此提出了“从做中学”及其探究性教学理论,弘扬了教育的现实性。但知识学习过程并不能完全与此等同,还需要解释学与学习论等相关理论的支撑,而杜威并未清楚意识到这一点,由此导致了其理论的某些偏差:用“认识”与“认知”遮蔽了“理解”与“学习”,因而他对赫尔巴特的批评就并非充分合理。
“恐慌人”与让人复归平静的教育
章乐
2014, 32(3): 63-68.
摘要:
恐慌是过度恐惧的情绪状态,它是现代人的一种“社会性格”,其症状是屈从权威、信任丧失以及自私蔓延。“解放”的三次剥夺带来了现代人的脆弱性,科学主义盛行带来了人造恐慌的蔓延,以及“政治”的异化使得消解恐慌的公共之路丧失, 是“恐慌人”形成的现代根源。面对着“恐慌人”的形成,学校应该提供一个相对安全与平静的场所,一方面,可以防止儿童过早地接触社会中的恐慌,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性;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在未来进入社会后,对社会中的恐慌提供相应的拉力。具体而言,教育应该引导儿童追寻美德与智慧;培养儿童的“风险意识”;构建学习的共同体。
现代道德教育中的道德底线与道德至善
余维武
2014, 32(3): 69-77.
摘要:
在当今多元异质的开放社会,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宗教传统和道德至善论,这种现象是现代社会一种正常状态和持久特征。以某一至善论为所有人规定一客观正确的道德至善和美好生活方式,既不再被现代心灵所接受,也会败坏人们的道德生活和人性。道德底线通过用最为基本的道德义务来对社会每一个成员的行为进行限制,从而为人类的生存构建了一个最为基本的防卫体系,也为人们能够自由而安全地追求自己所欲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至善提供了保障。道德教育要做的是引导青少年在多元异质的社会里与他人进行平等开放的道德对话,在坚守道德底线的前提下寻求更加广阔的道德共识,自由地追求至善。
心理学
人格的自我知识:准确性及其限度
陈少华, 曾毅
2014, 32(3): 78-83.
摘要:
人格的自我知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思维、情感、声望及行为模式的自我知觉,通常借助于内省、行为的自我观察和他人观察获得。人格的自我知识与行为表现之间有适度的相关,人们对自己的人格具备一定的洞察力,其准确性随人格维度而变化。受信息障碍和动机障碍的影响,人格的自我知识存在自身的局限性,自我知觉中的盲点和动机性因素使人们不可能像陌生人那样不带偏见地判断自己的人格,人格的自我知识与他人知识具有不对称性。为了提高人格自我知识的准确性,提供真实的反馈信息、降低自我保护动机、运用正念技术以及坚持做自己是比较行之有效的途径。
心理资本:理论、测量、影响因素及作用
熊猛, 叶一舵
2014, 32(3): 84-92.
摘要:
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 开展心理资本研究对于提升个人与组织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近十年来, 研究者们围绕心理资本的概念与理论、结构与测量、影响因素、影响效应及干预培养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 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未来研究的重点包括制定不同人群心理资本的纳入标准、探索前因变量与后果变量的整合机制、加强纵向追踪与干预研究、开展青少年与特殊群体研究, 以及本土化和跨文化研究等。
跨文化心理现象的词源学考证:以欺负现象为例
陈光辉
2014, 32(3): 93-98.
摘要:
国内欺负研究直接借鉴了西方“bullying”的内涵界定、理论假说以及测评工具,却并未考证汉语语境中欺负现象的本质内涵、界定性特征,以及与“bullying”存在的异同。通过梳理考证欺负现象在汉语文化中的产生、演变过程及其表现方式,结果发现:1.欺负现象早在2600年前开始由“侮”字来表达,此后逐渐被“欺”字所取代。2.欺负现象的内涵高度稳定,它是一种强者故意伤害弱者的行为,且通常会给弱者带来痛苦。3.欺负的界定性特征有三:故意性、力量不均衡性、伤害性,其中力量不均衡性是其区别于一般攻击的核心特征。研究表明,欺负现象有别于西方的“bullying”现象,且词源学研究应该是心理学领域开拓新研究主题的首要工作。
教育史
论唐代中央学官的官职迁转
董坤玉
2014, 32(3): 105-111.
摘要:
唐代学官在国子监内部的迁转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其迁转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各馆内部由助教而博士的升迁;另一途径为先馆内,后馆间的顺次升迁。这两条途径之间也存在交错迁转的任职方式。学官进入国子监前、出国子监后的任职部门也比较集中。中唐以前学官多来自征召和荐举,中唐以后幕府成为学官的重要来源。学官出监之后主要有两种出路:一种是出任地方官,多为地方长官;另一种是留任京官,职位大体都在文化部门之间变动。
原点·痕迹·反思:北京美术学校图画手工师范科
贺晓舟
2014, 32(3): 112-118.
摘要:
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北京美术学校,于1920年开办高等部图画手工师范科,但两年后即予以停办。开办该科因师范学校和中学校的图画手工教员缺乏,而停办该科则可能是受当年新学制之颁布与1920年代开始的“高师改大”和“师中合并”运动之影响。该科是现代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师范美术教育的原点,其原型虽来于日本,却源于美国:20世纪初美国马萨诸塞州立高等艺术师范学校的图画师范教育课程,经过日本官立东京美术学校白浜徴的过滤与吸收之后变身为图画师范科,并在十多年后又通过郑锦而传至国立北京美术学校的图画手工师范科。
从教育学教科书看我国60年来的教师叙写
周仕德
2014, 32(3): 119-124.
摘要:
教师是实施教育的关键,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教师叙写变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20世纪50年代至2013年期间,我国教师教育范畴不同阶段的代表性教育学教科书为中心,从教科书内容如何论说教师、叙写结构设计演变、教科书作业(练习内容)意义建构取向三个方面考察我国教师叙写变迁,发现教师叙写内容建构存在模式化和文本话语呈现教条化的特征,教师叙写的内容话语呈现和结构设计演变展示了从关注道德主体到职业主体的转型,教师叙写的意义建构折射出教师认同和自我了解有待于提升。未来如何改进我国教育学教科书的教师叙写,则是面临的重要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