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塑造儿童乃教育学之原罪

项贤明

项贤明. 塑造儿童乃教育学之原罪[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5): 94-103+168+16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5.009
引用本文: 项贤明. 塑造儿童乃教育学之原罪[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5): 94-103+168+16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5.009
XIANG Xianming. The Modelling of Children as the Original Sin of Pedagogy[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8, 36(5): 94-103+168+16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5.009
Citation: XIANG Xianming. The Modelling of Children as the Original Sin of Pedagogy[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8, 36(5): 94-103+168+16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5.009

塑造儿童乃教育学之原罪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5.009

The Modelling of Children as the Original Sin of Pedagogy

  • 摘要: 赫尔巴特以来的教育学存在着这样一种传统观念,即把教育理解为一个对儿童和学生进行塑造的过程。这种塑造的教育观以基督教原罪说为深层理论基础,与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对儿童的隔离和改造的历史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继承与参与的关联。行为主义为塑造的教育观在20世纪的延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二者在否认和解构儿童主体性方面是一致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后喻文化的到来,以及由此带来的儿童与成人之间"知识鸿沟"的逐渐消弭,已经使得秉持塑造教育观的学校窘迫不堪。要真正走出这一困境,我们首先必须对教育学的赫尔巴特传统进行彻底的反思,在理论上真正肯定和承认儿童的主体地位,将教育由"塑造"还原为"培育"和"服务",由"燃烧自己"转变为"点燃他人",由为儿童设计未来转变为帮助儿童创造未来。我们说塑造儿童是教育学的原罪而非本罪,暗指这并非是一种谴责,而是一种对深层问题的直视和反思。
  • [1] 阿利埃斯. (2013). 儿童的世纪: 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沈坚等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爱伦·凯(Ellen Key)(1936). 儿童之世纪(魏肇基译). 上海: 晨光书局.
    [3] 奥斯特哈默. (2016). 世界的演变: 19世纪史(第3册)(强朝晖等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 贝奇, 朱利亚主编. (2016). 西方儿童史(上下卷)(申华明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5] 波兹曼. (2004). 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 伯恩斯坦. (2016). 教育、符号控制与认同(王小凤等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 杜殿坤, 高文. (1992). 维果茨基教育思想评介(第2页). 余震球编译. (2005). 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第2版).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8] 赫尔巴特. (1989). 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合订本)(李其龙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9] 黄武雄(2011).童年与解放.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卡林内斯库. (2002).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 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1] 康德. (1999). 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2] 康德. (2005). 论教育学(附系科之争)(赵鹏等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3] 科萨罗. (2016). 童年社会学(张蓝予译). 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4] 夸美纽斯. (1984). 大教学论(傅任敢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5] 罗杰斯, 弗赖伯格. (2015). 自由学习(王烨晖译).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16] 马克思. (2012). 马克思论费尔巴哈. 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7] 米德. (1987). 文化与承诺: 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周晓虹等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8] 皮亚杰. (1981). 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 任钟印选编. (2005). 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任宝祥等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 项贤明.(2000).泛教育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1] 詹姆斯等. (2014). 童年论(何芳译).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2] 张杨.(2017).西方儿童权利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3] Dewey, J. (1897). My Pedagogic Creed. New York: E. L. Kellogg & Co., p. 3.
    [24] Farson, R. (1974). Birthrights.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25] Heywood, C. M. (2001). A History of Childhood: 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the West from Medieval to Modern Times. Oxford: Rye Field Publications.
    [26] Illich, I. (2002). Deschooling Society. New York: Marion Boyars Publisher Ltd.
    [27] Konner, M. (2010). The Evolution of Childhood: Relationships, emotion, mind. Massachusett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8] Murris, K. (2016). The Posthuman Child: 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 through philosophy with picturebook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29] Skinner, B. F. (1971). 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56
  • HTML全文浏览量:  154
  • PDF下载量:  40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8-09-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