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后人类状况与中国教育实践:教育终结抑或终身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哲学思考

吴冠军

吴冠军. 后人类状况与中国教育实践:教育终结抑或终身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哲学思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1): 1-1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1.001
引用本文: 吴冠军. 后人类状况与中国教育实践:教育终结抑或终身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哲学思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1): 1-1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1.001
WU Guanjun. The Posthuman Condition and Chinese Educational Practice: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9, 37(1): 1-1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1.001
Citation: WU Guanjun. The Posthuman Condition and Chinese Educational Practice: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9, 37(1): 1-1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1.001

后人类状况与中国教育实践:教育终结抑或终身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哲学思考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1.001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后现代主义哲学发展路径与新进展研究" 18ZDA01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跨学科创新团队项目"欧陆前沿思想研究" 2018ECNU-QKT012

  •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在行动者-网络理论中,转译就是允许一个网络被一个单独实体(人类个体或其他网络)代表的过程。
  • 新唯物主义可以视作行动者-网络理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理论话语,它们也是当下“后人类主义”的两种代表性理论。
  • 该研究指出:“1981-2009年间,城镇家庭教育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为1.10,农村家庭为1.48,代表着随着收入的增加,城乡家庭的教育投入能力也在增加,而且增速大于收入的增速。”
  • 《庄子·徐无鬼》;《老子》第二十八章, 五十五章, 二十章, 第三十七章, 四十八章;《庄子·知北游》;《庄子·庚桑楚》。
  • 《管子·戒》。《中庸》云:“好学近乎知。”《易传》云:“乾知大始。”这里的“知”皆是贯通之义。见《中庸》第二十章,《易传·系辞上》。
  • 张文江以下说法亦是确当:“在古代汉语中,‘知道’是明白眼前事物和整体的关系。”(张文江,2010,第5页)
  • 参见“得到”APP,数据截止至2018年10月。
  • 这一对宋明儒学的批判性分析,我得益自陈赟(2002;2005;2007)。
  • 此处须指出的是,在明道-象山-阳明一脉的“心学”传统中,“理”虽然不是被“格致”的对象,但却是被“体贴”“感悟”之对象,因此,“知”同样为该传统所强调。同伊川-朱熹一脉“理学”的区别在于,在“心学”这里,外在性的认知被转变成内在性的认知、渐知变为顿知。
  • 《易传·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 郑玄:“庸者,用也。”比《中庸》文本稍晚的《庄子》中有这样一句话,亦可与《中庸》互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见许慎《说文解字》;孔颖达《礼记正义》;《庄子·齐物论》;《中庸》第十二章)
  • 在儒家框架中,你能“知天”,天也知你——“天知神知”(《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乾知大始”(《易传·系辞上》)。
  • 《左传·成公二年》:“先王疆理天下。”
  • 2017年携程亲子园与红黄蓝幼儿园对孩童的虐待事件,更是症状性地标识了成人对孩童蛮横施加规训(“管教”)的残忍性。
  • 李政涛设想了未来教师拥有的多种素质:“爱商”“数商”与“信商”(李政涛,2017)。
  • “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便清晰标识了人并非先天具有能动性。“替天行道”这样的日常表述,同样亦标识出,人是在网络中获得其能动性的。
  • 在这个意义上,中学生自杀和前文述及的2010-2016年间富士康员工频繁跳楼自杀,具有相同的结构性肇因。
  • 《说文》:“圣,通也。”《白虎通·圣人》:“圣人者何?圣者,通也,道也,声也。”《风俗通》:“圣者,声也,通也,言其闻声知情,通于天地,条畅万物也。”
  • 关于“名校光环”贬值的分析,我得益自王竹立(2017,13)。
  • 《遗书》卷二上,《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第15页;王守仁:《大学问》。
  • 《大戴礼记》卷一《哀公问五仪》。另,扬雄云:“观乎天地,则见圣人。”(《法言·修身》)程颐云:“观乎圣人,则见天地。”(《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一)邵雍云:“欲知仲尼,当知天地。”(《皇极经世书》卷五《观物内篇》之五)
  • 杨国荣在《广义视域中的“学”——为学与成人》一文中,梳理了儒家思想中“为学”与“成人”的内在关联(杨国荣,2015)。杨国荣进而提出,“现实性”具有生成的性质,是“未济”,“成己”与“成物”就是参与世界构建的本体论实践(杨国荣,2010)。
  • 《论语》引孔子话“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亦鲜明言及人对道的触动(见《论语·卫灵公》;《孟子·公孙丑下》)。
  • 郝大维曾根据孟子的“赤子说”提出先秦思想是“后现代的”(Hall, 1991)。

The Posthuman Condition and Chinese Educational Practice: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摘要: 当代中国"教育焦虑"的最深层原因在于,人工智能的指数级发展正急剧拉高"教育投资"的风险。在正在到来的"后人类状况"下,教育面临两种前景:走向自身终结,抑或走向终身教育。后者并非仅仅指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实践,而且意味着教育实践的激进更新:(1)后人类主义的"行动者-网络框架",取代进步主义与表征主义的"线性框架";(2)包含人类与非人类在内的所有行动者彼此触动的"内行动",取代成人对孩子的单向规训与"吼妈式"知识灌输。进而,后人类状况,亦恰恰提供了重新思考教育的哲学契机——教育果真仅仅是一个人类的事业吗?先秦思想潜含着关于教育(终身教育)的一种激进阐述,我们可以通过德勒兹式的哲学阐释将之激活,并从该视角出发对当代中国教育实践进行批判和革新。
    1)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2)  在行动者-网络理论中,转译就是允许一个网络被一个单独实体(人类个体或其他网络)代表的过程。
    3)  新唯物主义可以视作行动者-网络理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理论话语,它们也是当下“后人类主义”的两种代表性理论。
    4)  该研究指出:“1981-2009年间,城镇家庭教育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为1.10,农村家庭为1.48,代表着随着收入的增加,城乡家庭的教育投入能力也在增加,而且增速大于收入的增速。”
    5)  《庄子·徐无鬼》;《老子》第二十八章, 五十五章, 二十章, 第三十七章, 四十八章;《庄子·知北游》;《庄子·庚桑楚》。
    6)  《管子·戒》。《中庸》云:“好学近乎知。”《易传》云:“乾知大始。”这里的“知”皆是贯通之义。见《中庸》第二十章,《易传·系辞上》。
    7)  张文江以下说法亦是确当:“在古代汉语中,‘知道’是明白眼前事物和整体的关系。”(张文江,2010,第5页)
    8)  参见“得到”APP,数据截止至2018年10月。
    9)  这一对宋明儒学的批判性分析,我得益自陈赟(2002;2005;2007)。
    10)  此处须指出的是,在明道-象山-阳明一脉的“心学”传统中,“理”虽然不是被“格致”的对象,但却是被“体贴”“感悟”之对象,因此,“知”同样为该传统所强调。同伊川-朱熹一脉“理学”的区别在于,在“心学”这里,外在性的认知被转变成内在性的认知、渐知变为顿知。
    11)  《易传·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12)  郑玄:“庸者,用也。”比《中庸》文本稍晚的《庄子》中有这样一句话,亦可与《中庸》互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见许慎《说文解字》;孔颖达《礼记正义》;《庄子·齐物论》;《中庸》第十二章)
    13)  在儒家框架中,你能“知天”,天也知你——“天知神知”(《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乾知大始”(《易传·系辞上》)。
    14)  《左传·成公二年》:“先王疆理天下。”
    15)  2017年携程亲子园与红黄蓝幼儿园对孩童的虐待事件,更是症状性地标识了成人对孩童蛮横施加规训(“管教”)的残忍性。
    16)  李政涛设想了未来教师拥有的多种素质:“爱商”“数商”与“信商”(李政涛,2017)。
    17)  “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便清晰标识了人并非先天具有能动性。“替天行道”这样的日常表述,同样亦标识出,人是在网络中获得其能动性的。
    18)  在这个意义上,中学生自杀和前文述及的2010-2016年间富士康员工频繁跳楼自杀,具有相同的结构性肇因。
    19)  《说文》:“圣,通也。”《白虎通·圣人》:“圣人者何?圣者,通也,道也,声也。”《风俗通》:“圣者,声也,通也,言其闻声知情,通于天地,条畅万物也。”
    20)  关于“名校光环”贬值的分析,我得益自王竹立(2017,13)。
    21)  《遗书》卷二上,《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第15页;王守仁:《大学问》。
    22)  《大戴礼记》卷一《哀公问五仪》。另,扬雄云:“观乎天地,则见圣人。”(《法言·修身》)程颐云:“观乎圣人,则见天地。”(《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一)邵雍云:“欲知仲尼,当知天地。”(《皇极经世书》卷五《观物内篇》之五)
    23)  杨国荣在《广义视域中的“学”——为学与成人》一文中,梳理了儒家思想中“为学”与“成人”的内在关联(杨国荣,2015)。杨国荣进而提出,“现实性”具有生成的性质,是“未济”,“成己”与“成物”就是参与世界构建的本体论实践(杨国荣,2010)。
    24)  《论语》引孔子话“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亦鲜明言及人对道的触动(见《论语·卫灵公》;《孟子·公孙丑下》)。
    25)  郝大维曾根据孟子的“赤子说”提出先秦思想是“后现代的”(Hall, 1991)。
  • [1] 阿凡题. (2017-12-29).阿凡题《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 告诉你什么是亲子关系最大杀手.中国大数据.http://www.thebigdata.cn/ITDongTai/35233.html.
    [2] 安乐哲. (1995).孟子哲学与秩序的未决性.载李明辉编, 孟子思想的哲学探讨.台北: 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
    [3] 陈赟. (2002).回归真实的存在:王船山哲学的阐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4] 陈赟. (2005). "藏天下于天下": "政-治"生活的境域——以先秦儒道哲学为视域.思想与文化(第五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 陈赟. (2007).中庸之道为什么必须以诚为基础.思想与文化(第七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 董永海、毛向群等. (2014).中国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报告率的Meta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4, 532-536.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xxws201404018
    [7] 杜峰. (2017-10-7).机器人极速编写地震新闻, 人工智能成产业升级助推器.新浪科技.http://tech.sina.com.cn/it/2017-08-16/doc-ifyixias1486233.shtml.
    [8] 段玉裁. (1988).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谷宏伟、杨秋平. (2013).收入、期望与教育支出:对当前中国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实证分析.宏观经济研究, 3, 68-74+8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JGA201303014.htm
    [10] 赫拉利.(2017).未来简史(林俊宏译).北京: 中信出版社.
    [11] 李政涛. (2017).当教师遇上人工智能…….人民教育, 15-16, 20-2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RMJY2017Z3006.htm
    [12] 刘丽芳. (2010).个人教育投资风险实证研究与国际比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3, 101-106. doi:  10.3969/j.issn.1001-4519.2010.03.015
    [13] 刘轶琳、熊芳雨. (2017-09-25). "吼妈"吐槽陪读辛酸史, "牛蛙"家究竟怎么教作业?.东方网. http://sh.eastday.com/m/20170925/u1ai10882319.html.
    [14] 刘玉芳. (2016-10-18).富士康裁员6万, 机器人取代人工大潮已经开始.凤凰财经.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1018/14944376_0.shtml.
    [15] 罗振宇. (2016).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6] 马文武、李中秋. (2017).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创新, 4, 70-77.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cx201704008
    [17] 孙庆玲. (2017-03-27).初中生自杀个案警醒: 生命该如何"教育".人民网. http://edu.people.com.cn/n1/2017/0327/c1006-29170255.html.
    [18] 谭萍、王灿、姜天骐. (2014-02-19).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报告: 5个中就有1人想过自杀.搜狐新闻. http://news.sohu.com/20140219/n395245766.shtml.
    [19] 王心馨、虞涵棋. (2017-10-19).阿尔法狗再进化: 自学3天, 就100: 0碾压李世石版旧狗.澎湃新闻.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28509.
    [20] 王竹立. (2017).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畅想.今日教育, 9, 12-1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RJI201709010.htm
    [21] 威廉姆斯·斯尔尼塞克. (2018-03-13).加速主义宣言: 超越资本主义对技术的压制(蓝江译).澎湃新闻.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19817.
    [22] 吴冠军. (2017).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三个反思.探索与争鸣, 10, 10-13.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tsyzm201710003
    [23] 吴冠军. (2018a).家庭结构的政治哲学考察——论精神分析对政治哲学一个被忽视的贡献.哲学研究, 4, 93-10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XYJ201804013.htm
    [24] 吴冠军. (2018b).政治秩序及其不满——论拉康对政治哲学的三重贡献.山东社会科学, 10, 54-62+7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DSK201810008.htm
    [25] 杨国荣. (2010).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思想与文化(第十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6] 杨国荣. (2015).广义视域中的"学"——为学与成人.江汉论坛, 1, 32-3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HLT201501005.htm
    [27] 曾雪梅. (2009).中学生焦虑状况的实证研究.教学与管理, 6, 39-40.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jxygl-llb200902017
    [28] 张文江. (2010).古典学术讲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9] 周飞亚、何桂锦. (2017-08-27).柯洁: "我是不规则的多边形".搜狐网. http://www.sohu.com/a/167611196_565998.
    [30] 周红莉、冯增俊. (2016).恩格尔定律下中国家庭收入与教育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当代教育科学, 3, 46-49.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sdjyky201603010
    [31] 朱珉迕. (2017-01-16).韩正: 培训市场如果不管对不起孩子们.人民网,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116/c64094-29027151.html.
    [32] 卓光英、徐珊. (2010).从"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问题透视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 31-3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HJG201002009.htm
    [33] Agamben, G. (2017). The Fire and the Tale (trans. Lorenzo Chiesa).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4] Althusser, L. (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 In his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trans. Ben Brewster). 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
    [35] Arendt, H. (1998). The Human Condition (2nd edi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6] Badiou, A. (2005). Being and Event (trans. Oliver Feltham). London:Continuum.
    [37] Barad, K. (2007). Meeting the Universe Halfway:Quantum Physics and the Entanglement of Matter and Meaning.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38] Bennett, J. (2010). Vibrant Matter: A Political Ecology of Thing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39] Delaney, K. J. (2017). The Robot That Takes Your Job Should Pay Taxes, Says Bill Gates. Quartz Website, February 17, 2017, available at <https://qz.com/911968/bill-gates-the-robot-that-takes-your-job-should-pay-taxes/.> (accessed 7 Oct, 2017)
    [40] Deleuze, G. (2006). We invented the ritornello. In Deleuze, Two Regimes of Madness, Texts and Interviews 1975-1995 (ed. David Lapoujade, trans. Ames Hodges and Mike Taormina). New York: Semiotext(e).
    [41] Edwards, R. (2012). Lifelong learning: a post-human condition? In David N. Aspin, Judith Chapman, Karen Evans, Richard Bagnall (eds.), Second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Lifelong Learning. London: Springer.
    [42] Fenwick, T. & Richard, E. (eds.). (2012). Researching Education through Actor-Network Theory. Chichester: Wiley-Blackwell.
    [43] Fenwick, T. & Richard, E. (2013). Performative ontologies: sociomaterial approaches to researching adult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European Journal for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and Learning of Adults, Vol.4, No.1.
    [44] Fink, B. (1995). The Lacanian Subject:Between Language and Jouissance.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5] Foucault, M. (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ed. Colin Gordon, trans. Colin Gordon et al.). New York: Pantheon.
    [46] Hall, D. L. (1991). Modern china and postmodern west. In Eliot Deutsch (ed.), Culture and Modernity: East-west Philosophic Perspective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47] Lacan, J. (1988). Freud's Papers on Technique (trans., John Forrester). New York:Norton.
    [48] Lacan, J. (1991).The Ego in Freud's Theory and in the Technique of Psychoanalysis (trans. Sylvana Tomaselli). Now York:Norton.
    [49] Latour, B. (1988). The Pasteurization of France (trans. Alan Sheridan & John Law,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0] Latour, B. (1999). Pandora's Hope:Essays on the Reality of Science Studies.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1] Latour, B. (2004). Politics of Nature:How to Bring the Sciences into Democracy (trans. Catherine Porter).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2] Latour, B. (2005). Reassembling the Social: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 Oxford:Oxford Press.
    [53] Strauss, L. (1989). What is liberal education? In his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ed. Hilail Gildin).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54] Žižek, S. (2016). Disparities. London: Bloomsbury.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36
  • HTML全文浏览量:  350
  • PDF下载量:  26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9-01-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