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分析取向教育哲学的精义及其实践—从我的教学心得说起

但昭伟

但昭伟. 分析取向教育哲学的精义及其实践—从我的教学心得说起[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2): 79-86+15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2.009
引用本文: 但昭伟. 分析取向教育哲学的精义及其实践—从我的教学心得说起[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2): 79-86+15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2.009
DAN Jau-wei. The Essence and Practice of Analytic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From a Personal Teaching Point of View[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8, 36(2): 79-86+15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2.009
Citation: DAN Jau-wei. The Essence and Practice of Analytic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From a Personal Teaching Point of View[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8, 36(2): 79-86+15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2.009

分析取向教育哲学的精义及其实践—从我的教学心得说起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2.009
  • 这种方法容易忽略日常语言经常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它们对应的可能不是客观世界的情状,也会受限于地域与不同的文化,因此不会具有普遍的真。
  • 皮德思的原文是:It would be as much of a logical contradiction to say that a person had been educated and yet the change was in no way desirable as it would be to say that he had been reformed and yet had make no change for the better.
  • 另一本教育哲学的必读教科书是吴俊升先生的《教育哲学大纲》。这本书出版甚早,并不隶属分析取向教育哲学的范畴。
  • 我有一次在一个日本料理店碰到餐厅老板,也是个美食家。他告诉我他本科就是哲学,但大学四年中经常听不懂教授在讲些什么。
  • “论述”一词是由英文的“discourse”而来,“论证”一词源自英文“argument”,而“证成”一词则来自英文的“justification”。这三个词对我而言约略是同义词,没有严格的区分。
  • 当时在苏格兰任教的教育哲学教授与伦敦学派有密切往来的是David Carr, Ruth Jonathan及Paul Standish等人,但他们都不在格拉斯哥大学。
  • 如口齿不清、无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无力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地步、不顾及学生课业的繁重而强要学生接受那生硬的学习内容、没有选择对学生友善的教材、没有讲演或表演的天分、不幽默、不会讲笑话……
  • 这种疑惑与不解应该是许多人共同的经验。就我记忆所得,即便是当代有名的女性哲学家Mary Warnock也曾表达过类此的不解与错愕。
  • 我记得我第一年在格拉斯哥大学上教育哲学研讨课时,有位苏格兰当地的小学校长也修这门课,她大学本科主修英文。她告诉我,学习教育哲学对她而言就像是学习另一个新语言一般。
  • 皮德思的原文是如此的:To ask question about the aims of education is therefore a way of getting people to get clear about and focus their attention on what is worthwhile achieving. It is not to ask for the production of ends extrinsic to education.
  • 这应该是修习教育哲学同道的共同经验。无独有偶的,David Carr也曾告诉过我与黄藿,他在爱丁堡大学的同事也看不太懂他的书。
  •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苏格拉底也经常以这种手法来进行思辨。
  • 我的一位德国哲学家朋友在美国待了好多年,长期浸淫于英语世界的分析哲学中,他有时也感叹他的英文不够用。

The Essence and Practice of Analytic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From a Personal Teaching Point of View

  • 摘要: 本文以一己亲身的教学经验,来说明教育哲学在大学本科教学当中所碰到的困难,并提出可能应对的方法。文中交待了哲学活动及分析取向教育哲学活动的三个特征(即基本问题的处理、对话和论证的提出),并认为这三个特点促使分析哲学及分析取向教育哲学变得不容易为一般人所亲近。作者进一步说明,对中国人而言,分析哲学及分析取向教育哲学有它特别的难处。虽然如此,作者仍坚持分析取向的教育哲学有其优点,值得我们在课堂上作为教育哲学的教学主轴。
    1)  这种方法容易忽略日常语言经常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它们对应的可能不是客观世界的情状,也会受限于地域与不同的文化,因此不会具有普遍的真。
    2)  皮德思的原文是:It would be as much of a logical contradiction to say that a person had been educated and yet the change was in no way desirable as it would be to say that he had been reformed and yet had make no change for the better.
    3)  另一本教育哲学的必读教科书是吴俊升先生的《教育哲学大纲》。这本书出版甚早,并不隶属分析取向教育哲学的范畴。
    4)  我有一次在一个日本料理店碰到餐厅老板,也是个美食家。他告诉我他本科就是哲学,但大学四年中经常听不懂教授在讲些什么。
    5)  “论述”一词是由英文的“discourse”而来,“论证”一词源自英文“argument”,而“证成”一词则来自英文的“justification”。这三个词对我而言约略是同义词,没有严格的区分。
    6)  当时在苏格兰任教的教育哲学教授与伦敦学派有密切往来的是David Carr, Ruth Jonathan及Paul Standish等人,但他们都不在格拉斯哥大学。
    7)  如口齿不清、无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无力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地步、不顾及学生课业的繁重而强要学生接受那生硬的学习内容、没有选择对学生友善的教材、没有讲演或表演的天分、不幽默、不会讲笑话……
    8)  这种疑惑与不解应该是许多人共同的经验。就我记忆所得,即便是当代有名的女性哲学家Mary Warnock也曾表达过类此的不解与错愕。
    9)  我记得我第一年在格拉斯哥大学上教育哲学研讨课时,有位苏格兰当地的小学校长也修这门课,她大学本科主修英文。她告诉我,学习教育哲学对她而言就像是学习另一个新语言一般。
    10)  皮德思的原文是如此的:To ask question about the aims of education is therefore a way of getting people to get clear about and focus their attention on what is worthwhile achieving. It is not to ask for the production of ends extrinsic to education.
    11)  这应该是修习教育哲学同道的共同经验。无独有偶的,David Carr也曾告诉过我与黄藿,他在爱丁堡大学的同事也看不太懂他的书。
    12)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苏格拉底也经常以这种手法来进行思辨。
    13)  我的一位德国哲学家朋友在美国待了好多年,长期浸淫于英语世界的分析哲学中,他有时也感叹他的英文不够用。
  • [1] Cuypers, S. E., & Martin C. (2014). R. S. Peters.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2] Peters, R. S. (1965). Education as Initiation. In R. D. Archambault (ed. ). Philosophical Analysis and Education. London: RKP.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4
  • HTML全文浏览量:  154
  • PDF下载量:  21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8-03-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