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高校招生自主权:历史嬗变与困境突围

刘世清 崔海丽

刘世清, 崔海丽. 高校招生自主权:历史嬗变与困境突围[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3): 125-134+17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3.012
引用本文: 刘世清, 崔海丽. 高校招生自主权:历史嬗变与困境突围[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3): 125-134+17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3.012
LIU Shiqing, CUI Haili. The Autonomy of College Enrollment: Evolution and Predicament[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8, 36(3): 125-134+17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3.012
Citation: LIU Shiqing, CUI Haili. The Autonomy of College Enrollment: Evolution and Predicament[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8, 36(3): 125-134+17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3.012

高校招生自主权:历史嬗变与困境突围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3.012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适应新高考要求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策略研究" VHA150003

  • 权利(right)和权力(power)是法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但常为人混淆。一般来说,权利是指特定主体为实现一定的利益,依法直接拥有或依法为他人设定的做或不做一定行为的可能性。权利具有自主性和不受干涉性,权力必须秉持公正的立场确认与保护权利,而不得随意干涉和损害。而权力表达的是命令人与受命人之间的关系,即特定人向其管辖下的他人或不特定多数人乃至管辖下的全体人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强迫力量。权力具有非对称性和强制性,它可能是合法的、甚至是合理的,但也可能是非法的、不合理的。权利主体一般指公民与法人,常被称为私权利;对于权利而言,法无禁止皆可为。而权力主体一般指国家机关及其特定工作人员,常被称为公权力;对于权力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具体可参阅吕世伦等(2007)的论文。

The Autonomy of College Enrollment: Evolution and Predicament

  • 摘要: 恢复高考40年来,国家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逐步向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高校赋予了部分招生自主权。然而虽历经多年探索,理论界和实践界对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性质、内容以及配置问题依然存有争议。实质上,高校招生自主权是一种公、私复合的权力(权利),其运行过程需要合理配置高校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当前,在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实践探索中,存在着深受教育行政命令干扰,高校自主招生意识与能力不足,以及权力配置错位、缺乏监督制约等问题。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应根据国情逐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提高高校运用招生自主权的专业能力,加强监督机制建设以保障其正当运用。
    1)  权利(right)和权力(power)是法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但常为人混淆。一般来说,权利是指特定主体为实现一定的利益,依法直接拥有或依法为他人设定的做或不做一定行为的可能性。权利具有自主性和不受干涉性,权力必须秉持公正的立场确认与保护权利,而不得随意干涉和损害。而权力表达的是命令人与受命人之间的关系,即特定人向其管辖下的他人或不特定多数人乃至管辖下的全体人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强迫力量。权力具有非对称性和强制性,它可能是合法的、甚至是合理的,但也可能是非法的、不合理的。权利主体一般指公民与法人,常被称为私权利;对于权利而言,法无禁止皆可为。而权力主体一般指国家机关及其特定工作人员,常被称为公权力;对于权力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具体可参阅吕世伦等(2007)的论文。
  • [1] 初育国.(2002).论扩大高校招生工作自主权与完善自我约束机制.中国高教研究, (09), 51-52. doi:  10.3969/j.issn.1004-3667.2002.09.017
    [2] 樊本富.(2010).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 龚怡祖.(2007).我国高校自主权的法律性质探疑.教育研究, (9), 50-54. http://www.cqvip.com/QK/96925X/200709/25404408.html
    [4] 国务院. (2014).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取自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
    [5] 劳凯声.(2007).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高等学校法律地位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5-1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FPL200700002.htm
    [6] 李雄鹰.(2012).自主招生改革的社会期待与大学应对.考试研究, (02), 20-26. http://dspace.xmu.edu.cn/dspace/handle/2288/109787?locale-attribute=en
    [7] 李泽彧.(2001).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研究(高等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提要).高等教育研究, (1), 110-110.
    [8] 厉越.(2015).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政策与实践矛盾分析.教育与考试, (04), 27-31. doi:  10.3969/j.issn.1973-7865.2015.04.006
    [9] 罗家文.(2015).从行政权力到学术权力:高校招生权的性质走向.课程教学研究, (2), 11-15.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kcjxyj201502003
    [10] 罗立祝.(2016).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1] 吕世伦等.(2007).权利与权力关系研究.学习与探索, (4), 99-106.
    [12] 沈超儿, 单佳平.(2017).高考招生新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中国高教研究, (8), 36-38.
    [13] 覃红霞.(2012).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法律阐释.江苏高教, (6), 68-70. http://dspace.xmu.edu.cn/handle/2288/109650?show=full
    [14] 田建荣.(2010).论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意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4), 32-36. http://cqvip.com/QK/89412X/200903/1001042654.html
    [15] 王寰安.(2015).运用办学竞争和声誉机制推动高考制度改革.中国教育学刊, (7), 22-2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JYX201507008.htm
    [16] 吴根洲, 甘齐.(2017).高校招生自主权: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7), 13-19.
    [17] 新华网. (2010). 透视高招背后的三大乱象高考加分有"猫腻". 取自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0-07-07/0939257227.shtml.
    [18] 许杰.(2005).大学自主政策的市场取向受制于政府分权取向.现代大学教育, (6), 14-15.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xddxjy200506003
    [19] 杨学为(2003).高考文献(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 叶赋桂, 李越, 史静寰.(2010).统一考试自主招生——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研究.中国高教研究, (01), 26-29.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zghgxyj201001007
    [21] 袁振国.(2017).高校招生能力建设七人谈.提高高校招生能力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关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01), 11-29.
    [22] 张维平.(2009).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滥用与规约.现代教育管理, (11), 41-45. doi:  10.3969/j.issn.1674-5485.2009.11.013
    [23] 张晓鹏.(2006).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复旦教育论坛, (03), 12-16. doi:  10.3969/j.issn.1672-0059.2006.03.004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取自http://www.moe.edu.cn/s78/A02/zfs__left/s5911/moe_619/201512/t20151228_226196.html.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5).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取自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110/201006/88998.html.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4
  • HTML全文浏览量:  269
  • PDF下载量:  35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8-05-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