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良知正义论的重建——现代教育正义论的中国话语

高伟

高伟. 良知正义论的重建——现代教育正义论的中国话语[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4): 79-87+16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4.008
引用本文: 高伟. 良知正义论的重建——现代教育正义论的中国话语[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4): 79-87+16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4.008
GAO Wei. R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Justice of Conscience: The Chinese Discourse of Modern Educational Justice[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8, 36(4): 79-87+16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4.008
Citation: GAO Wei. R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Justice of Conscience: The Chinese Discourse of Modern Educational Justice[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8, 36(4): 79-87+16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4.008

良知正义论的重建——现代教育正义论的中国话语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4.008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PAPD

R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Justice of Conscience: The Chinese Discourse of Modern Educational Justice

  • 摘要: 教育正义建构不仅仅着眼于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生活价值的重构。良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既是宇宙的本体,也是德性的基础。作为对普遍正义和公共理性的正义诉求,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教育正义论建构对于厘清当下正义论之纠结乃至解决中国教育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重建良知正义论是"重思中国"的一种理性自觉,也是超越教育现代性的一种致思方向。重建中国教育正义论本质上是重构一种特定视角的伦理学。
  • [1] 阿伦特. (2009). 人的境况. 王寅丽, 译. 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 安靖如. (2015). 当代儒家政治哲学. 韩华, 译.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3] 成中英. (2000). 本体与诠释.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 傅伟勋.(1990).创造的诠释学及其应用.时代与思潮, (02), 239-25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HEH201504002.htm
    [5] 干春松.(2006).制度儒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6] 黄玉顺.(2009).中国正义论纲要.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12-19. https://www.wenkuxiazai.com/doc/213fa5202f60ddccda38a077.html
    [7] 黄玉顺.(2010)."中国正义论":儒家制度伦理的当代政治效应.文化纵横, (6), 68-73. http://www.cqvip.com/QK/71070X/201002/1003731690.html
    [8] 黄玉顺.(2011).中国正义论的重建:生活儒学的制度伦理学思考.文史哲, (6), 12-1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LXK201402003.htm
    [9] 黄玉顺.(2014).生活儒学与中国正义论:从我研究儒学说起.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01), 40-45. http://edu.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Detail/szdxxb-rwsh201401026
    [10] 伽达默尔. 洪汉鼎, 译. (1999). 真理与方法(上).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1] 罗尔斯. 何怀宏, 等, 译. (1988). 正义论.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 罗尔斯. (2000). 公共理性观念再探. 哈佛燕京学社, 三联书店. 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3] 牟宗三.(1997).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牟宗三.(2013).心体与性体:(上).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5] 亚里士多德. 廖申白, 译注. (2003). 尼各马可伦理学.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6] 赵汀阳.(2005).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0
  • HTML全文浏览量:  203
  • PDF下载量:  30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8-08-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