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论教育研究的现象学范式与实证主义范式的差异

姜勇 柳佳炜 戴乃恩

姜勇, 柳佳炜, 戴乃恩. 论教育研究的现象学范式与实证主义范式的差异[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6): 61-6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6.006
引用本文: 姜勇, 柳佳炜, 戴乃恩. 论教育研究的现象学范式与实证主义范式的差异[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6): 61-6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6.006
JIANG Yong, LIU Jiawei, DAI Naien. 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Paradigm and Positivism Paradigm of Educational Research[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8, 36(6): 61-6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6.006
Citation: JIANG Yong, LIU Jiawei, DAI Naien. 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Paradigm and Positivism Paradigm of Educational Research[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8, 36(6): 61-6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6.006

论教育研究的现象学范式与实证主义范式的差异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6.006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于概化理论的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的研制研究" 15YJA880028

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Paradigm and Positivism Paradigm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 摘要: 作为一门研究如何"成人"的学科,教育学既是一门社会科学,更是一门精神科学,带有鲜明的人文属性和价值特征,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仅仅依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是无法建立起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和奇妙的宏大运思的学科体系的。相反,教育所具有的"精神性""价值性""审美性""伦理性"和"艺术性"等特质却可以通过现象学研究范式来得到彰显。借助隐喻,从"看"与"思"的理论探微中我们可以探寻到两种范式的教育研究的本质差异之所在。首先,与实证范式的"看"不同,现象学范式的教育研究的"看"具有"可能性"与"延展性",从而分化出"本质直观"与"客观注视"的区别。其次,通过"思"的"技术取向"与"精神取向"的比较,我们可以厘清现象学范式的教育研究更为关心要走向主体本身,要关心主体发展的"生长性",从而树立起"统摄性"的发展意识。再次,从"本我—我思—我思对象"的三重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现象学范式的教育研究关切主体的"生存之思"和"自由之思",以此增强自身的非反思性的"自身意识",以便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对象化"的思考迷误中抽身出来。
  • [1] 安道玉.(2009).解析胡塞尔的"视域"概念.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6(4), 27-29.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hnsfdxxb-zxshkxb200904007
    [2]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198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 商务印书馆.
    [3] 单斌.(2015).空间与视域——从胡塞尔空间现象学的视角看.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 44-49.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ADZS201506008&dbname=CJFD&dbcode=CJFQ
    [4] 方向红.(2013).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时间现象学的导入性问题与顶层概念.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6), 12-18. doi:  10.3969/j.issn.1009-8860.2013.06.002
    [5] 龚剑飞.(2012).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实证主义的总体批判.社会科学研究, (6), 129-134. doi:  10.3969/j.issn.1000-4769.2012.06.024
    [6] 高维杰.(2006).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中的我思与纯粹自我.求实, (S1), 124-125.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qs2006z1063
    [7] 胡塞尔.(1995).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8] 胡塞尔.(1994).现象学的方法(倪梁康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9] 胡塞尔.(1992).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0] 胡塞尔.(1988).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1] 康德.(1978).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2] 刘洁.(2016).乌特勒支学派的产生及其特点.比较教育研究, (9), 79-8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JJY201609013.htm
    [13] 刘胜利.(2015).时间现象学的中庸之道——《知觉现象学》的时间观初探.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141-149. http://www.cqvip.com/QK/81274X/201504/665579242.html
    [1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7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5] 孙亮.(2007).思入现代性——晚期胡塞尔科学之思解读.理论界, (2), 183-187. doi:  10.3969/j.issn.1003-6547.2007.02.082
    [16] 余平.(2003).海德格尔存在之思的伦理境域.哲学研究, (10), 63-68.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NSSD201408050000741747
    [17] 张祥龙.(2016).什么是现象学.社会科学战线, (5), 1-10.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Thesis/Y86948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64
  • HTML全文浏览量:  439
  • PDF下载量:  25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8-11-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