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批判

冯友梅 李艺

冯友梅, 李艺.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批判[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2): 63-7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2.008
引用本文: 冯友梅, 李艺.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批判[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2): 63-7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2.008
Feng Youmei, Li Yi. Criticism on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9, 37(2): 63-7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2.008
Citation: Feng Youmei, Li Yi. Criticism on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9, 37(2): 63-7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2.008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批判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2.008
基金项目: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聚焦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构建研究" KYCX17_1016

Criticism on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 摘要: 既往针对布鲁姆(类)教育目标分类工作的批判,大多集中在教育学或心理学角度,且对两者不予区分,视野稍显狭窄,不能洞察全局,亦不能把握要害。本文尝试从分类学、教育学、心理学及认识论四个方面,层层推进展开综合批判:分类学立场上,没有给出"类"的生成机制,故不能真正称为"学",仅可称为分类框架;教育学立场上,将本来应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的人切割成多个独立部分(领域),理论上陷入只分析无综合的误区,也给教学实践以误导;心理学角度,止于对业已达成的外在行为状态的表面描绘,未能触及学习者认识及发展的内在本质;认识论角度,作为布鲁姆(类)分类学的直接理论依据,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十分混乱,且无到哲学层面寻找认识之本质的自觉意识,无对处于认识论最高水平的发生认识论之知识观的继承,这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所在。
  • [1] 安德森, 索斯尼克.(1998).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40年回顾(谭晓玉等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安德森等.(2009).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 完整版(蒋小平等译).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安德森.(2011).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 第7版(秦裕林等译).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4] 布卢姆等.(1986).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 认知领域(罗黎辉等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 李艺, 钟柏昌. (2015).谈"核心素养".教育研究, (9), 17-23. 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KCJZ2017Z2045&dbname=CJFN2017
    [6] 李艺, 冯友梅.(2018).支持素养教育的"全人发展"教育目标描述模型设计.电化教育研究, (12), 5-12.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dhjyyj201812002
    [7] 马克思.(197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 人民出版社.
    [8] 皮连生.(1994).智育概论—一种新的智育理论的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 41-4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DXK199404006.htm
    [9] 皮连生.(1997).论智力的知识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 52-5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1997-HDXK199703006.htm
    [10] 皮连生, 卞春麒.(1991).论知识的分类与教学设计.铁道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 81-89.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xkjy200403010
    [11] 皮连生, 蔡维静.(2000).超越布卢姆—试论"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中的学习结果测量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6), 40-4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DXK200002005.htm
    [12] 皮亚杰.(1981).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3] 盛群力, 毛伟, 贺巍.(2015).国际教育目标分类研究进展要览及其创新价值.数字教育, (6), 1-7. doi:  10.3969/j.issn.2096-0069.2015.06.002
    [14] 王汉松.(2000).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 65-71. doi:  10.3969/j.issn.1001-4608-B.2000.03.010
    [15] 吴红耘, 皮连生.(2009).修订的布鲁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兼论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说.课程·教材·教法, 29(2), 92-9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JJF200902026.htm
    [16] 希尔加德, 鲍威尔.(1987).学习论——学习活动的规律探索(邵瑞珍等译).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7] 熊哲宏.(2000).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康德哲学框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53-6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DXK200003006.htm
    [18] 阎平.(1992).格式塔心理学派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方法论原则与认识论基础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 8(10), 35-43.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XW000002792729
    [19] 余文森.(2016).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 11 -1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DXK201601005.htm
    [20] 钟柏昌, 李艺.(2018).核心素养如何落地——从横向分类到水平分层的转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 55-6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DXK201801007.htm
    [21] 张春莉, 高民.(1996).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在中国十年的回顾与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 57-7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1996-HDXK199601006.htm
    [22] 周晓亮.(2003).西方近代认识论论纲: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哲学研究, (10), 48-5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XYJ200310007.htm
    [23] 张亚平, 施立明.(1992).动物分类学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自然杂志, (1), 22-2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RZZ199201004.htm
    [24] 郑震.(2007).论梅洛-庞蒂的身体思想.南京社会科学, (8), 46-52. doi:  10.3969/j.issn.1001-8263.2007.08.00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2
  • HTML全文浏览量:  326
  • PDF下载量:  28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9-03-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