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大学学科的现代性问题及其超越

崔延强 权培培

崔延强, 权培培. 大学学科的现代性问题及其超越[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2): 73-8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2.009
引用本文: 崔延强, 权培培. 大学学科的现代性问题及其超越[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2): 73-8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2.009
Cui Yanqiang, Quan Peipei. The Modernity of University Discipline and Its Transcendence[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9, 37(2): 73-8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2.009
Citation: Cui Yanqiang, Quan Peipei. The Modernity of University Discipline and Its Transcendence[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9, 37(2): 73-8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2.009

大学学科的现代性问题及其超越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2.009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古典大学生活史与中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CIA140182

The Modernity of University Discipline and Its Transcendence

  • 摘要: 学科是现代性的产物,是知识不断分化的结果。学科构成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中心结构,规训着从业者的学术理念和学术方法,规定着学术生产的目标、流程、模式和标准。学科同时也逐渐积淀为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保守性的体系文化,使得各种学科传承成为可能。作为体系文化的学科隐含着一种权力,划分学术领地、评价学术水准、配置学术资源、分化学术阶层。当下大学学科的现代性突出表现为学科组织结构的科层化、学科专业目录的行政化、学科知识生产的功利化、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学科专业文凭的符号化以及学科评价的量化等问题。因此,超越学科的现代性,亟需调整学科组织、打破学科壁垒、完善学科管理、优化学科评价,实现学科的高水平治理和持续健康发展。
  • [1] 鲍德里亚(2015).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夏莹译).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 鲍嵘.(2002).学科制度的源起及走向初探.高等教育研究, (04), 102-106.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gdjyyj200204022
    [3] 鲍嵘.(2004).美国学科专业分类系统的特点及其启示.比较教育研究, (4), 1-5. doi:  10.3969/j.issn.1003-7667.2004.04.001
    [4] 伯克.(2016).知识社会史(下卷): 从《百科全书》到维基百科(汪一帆等译).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5] 崔延强, 吴叶林.(2015).现代性语境下高校学术量化评价的隐忧及超越论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05), 15-20.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gjjyxzxyxb201505003
    [6] 哈贝马斯.(2004).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
    [7] 胡钦晓.(2015).高校学术资本:特征、功用及其积累.教育研究, 36(01), 59-65.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xkjy201101013
    [8] 华勒斯坦等.(1997).开放社会科学: 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刘锋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9] 华勒斯坦等.(1999).学科·知识·权力(刘建芝等编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0] 伽达默尔.(1991).摧毁与解构(孙周兴译).哲学译丛, (05), 22-28.
    [11] 克拉克.(1988).高等教育新论(王承绪译).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2] 李醒民.(2012).知识的三大部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学术界, (08), 5-33+286. doi:  10.3969/j.issn.1002-1698.2012.08.001
    [13] 齐美尔.(2000).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刘小枫译).上海: 学林出版社.
    [14] 钱志刚, 崔艳丽.(2012).知识生产视域中的学科制度危机与应对策略.中国高教研究, (10), 46-49.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hgxyj201210011
    [15] 沈文钦, 刘子瑜.(2011).层级管理与横向交叉:知识发展对学科目录管理的挑战.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9(02), 25-37+188-189. doi:  10.3969/j.issn.1671-9468.2011.02.003
    [16] 吴叶林.(2017).基于知识社会的我国学位制度变革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
    [17] 宣勇.(2002).基于学科的大学管理模式选择.中国高教研究, (4), 43-44. doi:  10.3969/j.issn.1004-3667.2002.04.01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24
  • HTML全文浏览量:  263
  • PDF下载量:  19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9-03-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