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新文化教育场域中的杜威访华与思想纷争

周勇

周勇. 新文化教育场域中的杜威访华与思想纷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6): 58-7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06.005
引用本文: 周勇. 新文化教育场域中的杜威访华与思想纷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6): 58-7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06.005
Zhou Yong. John Dewey’ Visit to China and Ideal Conflicts in the Field of New Cultural Education[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21, 39(6): 58-7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06.005
Citation: Zhou Yong. John Dewey’ Visit to China and Ideal Conflicts in the Field of New Cultural Education[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21, 39(6): 58-7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06.005

新文化教育场域中的杜威访华与思想纷争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06.005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理论建构”(16JJD880021)

John Dewey’ Visit to China and Ideal Conflicts in the Field of New Cultural Education

  • 摘要: 杜威访华前,胡适已在大学文科、教育学及中小学领域发起新文化教育运动。遭遇困境时,胡适正好有机会将杜威请来,从而可借杜威之力壮大新文化教育。杜威希望中国教育界从军阀政治现实及中国社会进步出发,自主探索新思想,发展新文化教育;胡适却选择回避政治现实,建议杜威讲述其教育及社会政治哲学中的实验主义思想。但教育界还有李大钊在传播可使中国社会获得政治新生的马克思主义。为继续引领新文化教育,胡适挑起思想纷争。杜威受场域关系限制必须宣传实验主义,他对中国政治的务实关注及对社会进步的期望随之被过滤,因而未能影响新文化教育。从新文化教育场域关系及思想纷争入手展开考察,可为教育理论界的杜威访华研究开拓历史社会学进路,揭示诸多被忽视的重要史事与问题。
  • [1] 艾恺. (1996). 最后的儒家.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 藏园居士. (1931). 藏书记略. 中央日报,5−27,3.
    [3] 陈文彬. (2006). 五四时期知识界的挟洋自重. 书屋,(7),65—67.
    [4] 杜威. (1921a). 论中国现状. 时报,2−18,2.
    [5] 杜威. (1921b). 论中国现状(续). 时报,2-19,2.
    [6] 杜威. (1921c). 杜威博士之临别演讲. 教育公报,(7),51.
    [7] 杜威. (1921d). 杜威论对华今后之趋向. 民国日报,12−3,3.
    [8] 杜威. (1921e). 论中国美术. 教育公报,(4),49.
    [9] 费觉天. (1921). 评杜威的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 批评之批评,(2),1—18.
    [10] 冯建军. (2019). 杜威中国之行与南高师—东南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5—13.
    [11] 傅斯年. (1919). 新潮之回顾与前瞻. 新潮,2(1),209—215.
    [12] 傅斯年, 等. (1919). 新潮发刊旨趣书. 新潮,1(1),1—2.
    [13] 傅增湘. (1997). 致蔡元培函. 蔡元培全集(第10卷).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4] 高一涵. (1979). 回忆五四时期的李大钊同志. 五四回忆录(上).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5] 耿云志. (2012). 胡适年谱.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16] 顾潮. (1997). 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7] 胡适. (1919c). 实验主义. 新青年,6(4),342—356.
    [18] 胡适, 唐德刚. (1997). 胡适口述自传.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 胡适. (1919a).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 上海: 商务印书馆.
    [20] 胡适. (1919b). 杜威的教育哲学. 新教育,1(3),298—308.
    [21] 胡适. (1919b). 新思潮的意义. 新青年,7(1),12—19.
    [22] 胡适. (1919d). 杜威哲学的根本观念. 新教育,1(3),273—278.
    [23] 胡适. (1919e). 我为什么要做白话诗. 新青年,6(5),488—499.
    [24] 胡适. (1920). 尝试集. 上海: 亚东图书馆.
    [25] 胡适. (1920a). 中学国文的教授. 北京高师教育丛刊,(2),1—7.
    [26] 胡适. (1920b). 清代汉学家的科学方法. 科学,5(2),125—136.
    [27] 胡适. (1921). 杜威先生与中国. 国民日报,7−13,4.
    [28] 胡适. (1921).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 上海: 商务印书馆.
    [29] 胡适. (1996a). 胡适书信集(上册).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30] 胡适. (1996b). 胡适文存二集. 合肥: 黄山书社.
    [31] 胡适. (1996c). 胡适文存. 合肥: 黄山书社.
    [32] 胡适. (1999). 胡适留学日记.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33] 胡适. (2001). 胡适日记全编第3册.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34] 胡颂平. (1984). 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第1册. 台北: 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35] 蒋梦麟. (1919). 本刊创设之用意. 新教育,1(1),1.
    [36] 蒋梦麟. (1920). 致陈宝泉书. 国民日报,12−6,6.
    [37] 蒋梦麟. (2000). 西潮·新潮. 长沙: 岳麓书社.
    [38] 康白情. (1919). 杜威博士第二次演讲记. 晨报,6−18,3.
    [39] 李大钊. (1918a). 庶民的胜利. 北京大学日刊,12−6,4.
    [40] 李大钊. (1918b). Bolshevism的胜利. 新青年,5−5,444—448.
    [41] 李大钊. (1919a).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 新青年,6(5),521—537.
    [42] 李大钊. (1919b). 再谈问题与主义. 每周评论,8−17,1.
    [43] 李振声. (2001). 作为新文学思想资源的章太炎. 书屋,(7),20—45.
    [44] 廖世承. (1925). 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 上海: 商务印书馆.
    [45] 廖泰初. (1940). 中国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提要初稿. 北京: 燕京大学教育学会.
    [46] 林毓生. (1988).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北京: 三联书店.
    [47] 鲁迅. (1918). 狂人日记. 新青年,4(5),52—62.
    [48] 鲁迅. (1921). 故乡. 新青年,9(1),1—8.
    [49] 鲁迅. (1925). 高老夫子. 语丝,(26),41—43.
    [50] 鲁迅. (1929). 现今新文学的概观. 未名半月刊,(8),225—230.
    [51] 鲁迅. (1973a). 呐喊.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52] 鲁迅. (1973b). 南腔北调集.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53] 罗志田. (1995a). 再造文明之梦.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54] 罗志田. (1995b). 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 历史研究,(5),117—132.
    [55] 毛子水. (1967). 师友记. 台北: 传记文学出版社.
    [56] 彭姗姗. (2019). 五四期间杜威与中国的一段“交互经验”. 近代史研究,(2),41—50.
    [57] 钱玄同, 刘半农. (1918). 文学革命之反响: 王敬轩君来信. 新青年,4(3),84—104.
    [58] 任鸿隽. (1935). 中国科学社二十年之回顾. 科学,(10),1483—1486.
    [59] 尚恩•罗尔斯顿. (2019). 杜威在华经验考述(1919—192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59—62.
    [60] 舒新城. (1929). 蜀游心影. 上海: 开明书店.
    [61] 苏智欣. (2019). 杜威与中国教育. 教育学术月刊,(2),3—18.
    [62] 唐德刚. (1990). 胡适杂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63] 涂诗万. (2014). 杜威教育思想研究在中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16—124.
    [64] 汪晖. (2012). 鲁迅文学的诞生. 现代中文学刊,(6),20—41.
    [65] 王光远. (1987). 陈独秀年谱. 重庆: 重庆出版社.
    [66] 王奇生. (2007).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近代史研究,(1),21—40. doi:  10.3969/j.issn.1001-6708.2007.01.002
    [67] 王森然. (1941). 傅增湘先生评传. 新东方,(7),48—72.
    [68] 佚名. (1920). 杜威输入新思想于中国. 申报,7−7,6.
    [69] 佚名. (1917). 沿革一览. 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 北京: 北京大学.
    [70] 佚名. (1919a). 杜威博士定期演讲. 晨报,6−2,2.
    [71] 佚名. (1919b). 学生欢迎蔡校长回校之词. 北京大学日刊,9−20,2.
    [72] 泽东. (1919). 民众的大联合. 湘江评论(第2号),7−21,1.
    [73] 张国焘. (1980). 我的回忆(第1册). 北京: 现代史料出版社.
    [74] 张奚若. (1979). 致胡适. 胡适来往书信选(上). 北京: 中华书局.
    [75] 赵廷为. (1948). 小学教材及教学法通论. 上海: 商务印书馆.
    [76] 只眼. (1919). 林纾的留声机器. 每周评论,(15),3.
    [77] 周洪宇, 李永. (2019). 五四时期杜威访华与南京高师的关系考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3),16—30.
    [78] 朱维铮. (2011). 音调未定的传统.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79] Dewey, J. (1920). Letters from China and Japan. New York: E.P. Dutton & Company.
    [80] Dewey, J. (1973). John Dewey: Lectures in China, 1919—1920.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81] Hu Shih. (1973). Introductory Note, in John Dewey: Lectures in China, 1919—1920.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1
  • HTML全文浏览量:  430
  • PDF下载量:  2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21-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