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教育现代化”的可能诠释:知识社会学路径的话语研究

孙阳

孙阳. “教育现代化”的可能诠释:知识社会学路径的话语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 32(1): 50-57.
引用本文: 孙阳. “教育现代化”的可能诠释:知识社会学路径的话语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 32(1): 50-57.
SUN Yang. A New Way for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Approach to Discourse[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4, 32(1): 50-57.
Citation: SUN Yang. A New Way for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Approach to Discourse[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4, 32(1): 50-57.

“教育现代化”的可能诠释:知识社会学路径的话语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教育现代化评价体系及推进路径研究” AFA130001

  • 关于现代化等近代新词的历史,是新史学关注的一个重要热点,金观涛可以被视为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其通过数据库以及计量的手段,对诸如“民主”、“社会”、“共和”、“革命”等话语的含义、频次,以句子为单位进行了分析,参见:金观涛,《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再如陈建华(2000)对于“革命”话语的考察,参见: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而黄兴涛(2003)则致力于探讨整个近代新名词的传播机制及其蕴涵的思想史意义,参见:黄兴涛:《近代中国新名词的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谈对于“一般思想史”之认识》,《开放时代》2003年第8期。至于现代化以及现代性等词在近代中国的考察,台湾学者潘光哲和黄克武进行了十分精彩的考察,参见:潘光哲:《想象“现代化”:一九三〇年代中国思想界的一个解剖》,《新史学(台湾)》2005年第3期;黄克武:《台湾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典范变迁》,《史学月刊》2005年第6期。
  • Webber, M. The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Glencoe, Illinois: The Free Press, 1949.
  • 例如Grounded Theory强调从零开始收集资料,不进行任何前期文献工作,显然本研究对此持有保留态度。
  • 参见:郑金洲:《教育现代化的正与悖》,收录于郑金洲:《教育碎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参见:王利珉、朱佳生:《对教育现代化及其标准的探讨》,《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第8期。
  • 我们在此借鉴了R Keller(2012)的论述,参见:Keller, R. Doing discourse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for social scientist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2012。
  • Griffin, D, R. The Re-enchantment of Science: Postmodern Proposals. NY: SUNY press,1988.
  • 罗荣渠和尹宝云是中国现代化研究中被引述最多的作者,其主要贡献在于系统的引介了“西方现代化理论”,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尹保云:《什么是现代化:概念和范式的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 [法]米歇尔·福柯著:《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49页。
  • Gerschenkron. A. ‘Europecentrism and Other Horrors: A Review Article, ’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1977, p.19.
  • 参见:卜玉华:《关于“教育现代化理论”从答案到问题的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2期;邬志辉:《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新视野》,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如有关经济的相关研究:Rostow, W. W..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A Non-Communist Manifesto.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1; Weiner. M. (Eds.). Modernization: The Dynamics of Growth. New York and London: Basic Books, 1966;有关社会整体转型的相关研究如:Eisenstadt, S. N. Modernization: Protest and Change. New Jersey: Englewood Cliffs, 1966; Black, C. E. The Dynamics of Modernization: A Study in Comparative History.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6。
  • 例如朱旭东(1998)在其题为《教育现代化的几个理论问题初探》的文章中,谈及教育现代化的“要素”,如此写道“这与塞缪尔·P·亨廷顿的‘政治现代化涉及权威的合理化、结构的分离和政治参与的扩大等三方面’相仿”,显然,在其研究中,Huntington的研究被视为是其论述的某种依据。类似研究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参见:朱旭东:《教育现代化的几个理论问题初探》,《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 Hunt, M. H. New Insights but No New Vistas: Recent Work on Nineteenth Century American East Asian Relations, in Cohen, W. I. New Frontiers in American East Asian Relations: Essays Presented to Dorothy Bor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3, p.19.
  • Alexander, J. C. Social Theory: Relativism, Reduction, and the Problem of Reason. London: Verso Press, 1995, p.13.
  • 参见Berger, P. L., & Luckmann, 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Penguin Press, 1967.
  • Webber, M. The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Glencoe, Illinois: The Free Press, 1949.
  • Tipps的研究在1996年被翻译成了中文,参见:[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第112页。
  • 参见腾珺:《关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探索-顾明远的教育现代化思想探析》,《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
  • 例如Heaton, J. The gaze and visibility of the carer: a Foucauldian analysis of the discourse of informal care. [Article]. 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 vol.21, no.6(1999), pp.759—777; Bondy, J. M. Normalizing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 students: a Foucauldian analysis of opposition to bilingual education. Race Ethnicity and Education, vol.14, no.(2011), pp.387—398.
  • 相关英文研究可以参见:Sobe, N. W. Cultivating a ‘Slavic modern’: Yugoslav beekeeping, schooling and travel in the 1920s and 1930s. Paedagogica Historica, vol.41, no.1—2(2005), pp.143—158;Martinez, P. L. M. The hygienist movement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Spain. Paedagogica Historica, vol.42, no.6(2006), pp.793—815;Abu-Rabia-Queder, S. (2006).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zation: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 of female Bedouin dropout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vol.27, no.1(2006), pp.27(1): 3—17.相关中文研究浩如烟海,但仍具数例:朱旭东:《教育现代化的几个理论问题初探》,《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冯增俊:《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概念》,《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顾明远:《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人民教育》2007年第增2期。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在“教育现代化”一词的使用上与中国相近。
  • 这些研究大多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出现,例如:黄忠敬、李晓军:《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综述》,《教育科学研究》1998年第5期;亢晓梅:《中国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理论与现代化》1996年第11期;马苗苗:《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综述》,《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等。
  • Chen, C. CiteSpace Ⅱ: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57, no.3(2005), pp.359—377;陈悦,刘泽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2期。
  • 参见:于述胜:《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教育学话语与教育变革》,《教育学报》2008年第5期。

A New Way for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Approach to Discourse

  • 摘要: “教育现代化”是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学术产品,同时也是一个中国意义上的独特学术命题。在现有研究历史中,西方现代化理论和中国现代化研究都出现了一些试图从话语、意识角度对该领域进行分析的萌芽,还尚未有对中国教育现代化进行该种诠释的尝试。福柯意义上的话语研究以及卢克曼等人的知识社会学的融合,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诠释而言,是一种可能的路径。在此框架下,可以提出一个包括定位、立场、内容以及方法的可能的教育现代化诠释范式。
    1)  关于现代化等近代新词的历史,是新史学关注的一个重要热点,金观涛可以被视为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其通过数据库以及计量的手段,对诸如“民主”、“社会”、“共和”、“革命”等话语的含义、频次,以句子为单位进行了分析,参见:金观涛,《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再如陈建华(2000)对于“革命”话语的考察,参见: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而黄兴涛(2003)则致力于探讨整个近代新名词的传播机制及其蕴涵的思想史意义,参见:黄兴涛:《近代中国新名词的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谈对于“一般思想史”之认识》,《开放时代》2003年第8期。至于现代化以及现代性等词在近代中国的考察,台湾学者潘光哲和黄克武进行了十分精彩的考察,参见:潘光哲:《想象“现代化”:一九三〇年代中国思想界的一个解剖》,《新史学(台湾)》2005年第3期;黄克武:《台湾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典范变迁》,《史学月刊》2005年第6期。
    2)  Webber, M. The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Glencoe, Illinois: The Free Press, 1949.
    3)  例如Grounded Theory强调从零开始收集资料,不进行任何前期文献工作,显然本研究对此持有保留态度。
    4)  参见:郑金洲:《教育现代化的正与悖》,收录于郑金洲:《教育碎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参见:王利珉、朱佳生:《对教育现代化及其标准的探讨》,《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第8期。
    6)  我们在此借鉴了R Keller(2012)的论述,参见:Keller, R. Doing discourse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for social scientist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2012。
    7)  Griffin, D, R. The Re-enchantment of Science: Postmodern Proposals. NY: SUNY press,1988.
    8)  罗荣渠和尹宝云是中国现代化研究中被引述最多的作者,其主要贡献在于系统的引介了“西方现代化理论”,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尹保云:《什么是现代化:概念和范式的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9)  [法]米歇尔·福柯著:《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49页。
    10)  Gerschenkron. A. ‘Europecentrism and Other Horrors: A Review Article, ’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1977, p.19.
    11)  参见:卜玉华:《关于“教育现代化理论”从答案到问题的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2期;邬志辉:《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新视野》,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2)  如有关经济的相关研究:Rostow, W. W..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A Non-Communist Manifesto.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1; Weiner. M. (Eds.). Modernization: The Dynamics of Growth. New York and London: Basic Books, 1966;有关社会整体转型的相关研究如:Eisenstadt, S. N. Modernization: Protest and Change. New Jersey: Englewood Cliffs, 1966; Black, C. E. The Dynamics of Modernization: A Study in Comparative History.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6。
    13)  例如朱旭东(1998)在其题为《教育现代化的几个理论问题初探》的文章中,谈及教育现代化的“要素”,如此写道“这与塞缪尔·P·亨廷顿的‘政治现代化涉及权威的合理化、结构的分离和政治参与的扩大等三方面’相仿”,显然,在其研究中,Huntington的研究被视为是其论述的某种依据。类似研究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参见:朱旭东:《教育现代化的几个理论问题初探》,《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14)  Hunt, M. H. New Insights but No New Vistas: Recent Work on Nineteenth Century American East Asian Relations, in Cohen, W. I. New Frontiers in American East Asian Relations: Essays Presented to Dorothy Bor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3, p.19.
    15)  Alexander, J. C. Social Theory: Relativism, Reduction, and the Problem of Reason. London: Verso Press, 1995, p.13.
    16)  参见Berger, P. L., & Luckmann, 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Penguin Press, 1967.
    17)  Webber, M. The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Glencoe, Illinois: The Free Press, 1949.
    18)  Tipps的研究在1996年被翻译成了中文,参见:[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第112页。
    19)  参见腾珺:《关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探索-顾明远的教育现代化思想探析》,《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
    20)  例如Heaton, J. The gaze and visibility of the carer: a Foucauldian analysis of the discourse of informal care. [Article]. 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 vol.21, no.6(1999), pp.759—777; Bondy, J. M. Normalizing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 students: a Foucauldian analysis of opposition to bilingual education. Race Ethnicity and Education, vol.14, no.(2011), pp.387—398.
    21)  相关英文研究可以参见:Sobe, N. W. Cultivating a ‘Slavic modern’: Yugoslav beekeeping, schooling and travel in the 1920s and 1930s. Paedagogica Historica, vol.41, no.1—2(2005), pp.143—158;Martinez, P. L. M. The hygienist movement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Spain. Paedagogica Historica, vol.42, no.6(2006), pp.793—815;Abu-Rabia-Queder, S. (2006).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zation: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 of female Bedouin dropout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vol.27, no.1(2006), pp.27(1): 3—17.相关中文研究浩如烟海,但仍具数例:朱旭东:《教育现代化的几个理论问题初探》,《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冯增俊:《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概念》,《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顾明远:《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人民教育》2007年第增2期。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在“教育现代化”一词的使用上与中国相近。
    22)  这些研究大多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出现,例如:黄忠敬、李晓军:《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综述》,《教育科学研究》1998年第5期;亢晓梅:《中国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理论与现代化》1996年第11期;马苗苗:《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综述》,《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等。
    23)  Chen, C. CiteSpace Ⅱ: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57, no.3(2005), pp.359—377;陈悦,刘泽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4)  参见:于述胜:《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教育学话语与教育变革》,《教育学报》2008年第5期。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3
  • HTML全文浏览量:  159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4-03-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