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家庭与学校教育改革的关系:西方的经验与中国的问题

杨启光 陈明选

杨启光, 陈明选. 家庭与学校教育改革的关系:西方的经验与中国的问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29(4): 30-39.
引用本文: 杨启光, 陈明选. 家庭与学校教育改革的关系:西方的经验与中国的问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29(4): 30-39.
Yang Qiguang, Chen Mingxua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School Reform: the Experience of the West and China's Problem[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1, 29(4): 30-39.
Citation: Yang Qiguang, Chen Mingxua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School Reform: the Experience of the West and China's Problem[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1, 29(4): 30-39.

家庭与学校教育改革的关系:西方的经验与中国的问题

基金项目: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教育政策转移研究》 10YJC880142

  • 齐学红:《现代家庭与学校的关系》,《教育科学》2005年第3期。
  • 劳凯声:《公立学校200年:问题与变革》,《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4期。
  • 陈桂生:《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86页。
  • 劳凯声:《中国的教育问题是公立学校的问题》,《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 Coleman, J. S., The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Balkans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300-321.
  • 夏岩:《美国家庭生活教育导论》,史秋琴主编:《城市变迁与家庭教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216页。
  • Elkind, D. School and Family in the Postmodern World. Phi Delta. Kappan, 1995, 77(1):8-14.
  • Diana B. Hiatt-Michael (2008). Families,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the Public School: An Historical Review.Marriage & Family Review, 2008, 43(1):39-66.
  • 杨小微:《全球化进程中的学校变革—一种方法论视角》,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5-86页。
  • Hubbard, L., Mehan, H., & Stein, M.K..Reform as Learning.London: Routledgge, 2006, 206.
  • 陈桂生:《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72页。
  • 杜威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7页。
  • Kevin.K.Kumashiro. Education Policy and Family Value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Initiatives From the Right.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2009, 11(2):72-79.
  • [美]Michael Fullan:《教育变革的新意义》(第四版),武云斐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4页。
  • [澳]布莱恩·克里滕登:《父母、国家与教育权》,秦惠民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43页。
  • [美]理查德·D·范斯科德,理查德·丁·克拉夫特,约翰·D·哈斯:《美国教育基础—社会展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38页。
  • 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 Diana B. Hiatt-Michael (2008). Families,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the Public School: An Historical Review.Marriage & Family Review, 2008, 43(1):39-66.
  •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科学教育改革的蓝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年,第248页。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面向未来的学校》,李昕、曹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19页。
  • Boaz Shulruf, O′Loughlin, Claire & Hilary Tolley. Parenting Education and Support Policie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in Selected OECD Countrie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009, 31(5):526-532.
  • [澳]布莱恩·克里滕登:《父母、国家与教育权》,秦惠民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8页。
  • F.Musgrove. The Decline of the Educative Family. Universities Quarterly, 1960, 14(4):377-404.
  • [美]丹尼尔·U·莱文,瑞依娜·F·莱文:《教育社会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04页。
  • Walford, G. Choice and Equity in Education. London: Cassell., 1994, 2-5.
  • 凯瑟琳·麦克德莫特:《掌控公立学校教育:地方主义与公平》,周玲,杨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0-156页。
  • [美]Michael Fullan:《教育变革的新意义》(第四版),武云斐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4页。
  • Elkind, D. School and Family in the Postmodern World. Phi Delta. Kappan, 1995, 77(1):8-1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School Reform: the Experience of the West and China's Problem

  • 摘要: 家庭因素对学生成长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已成为学校教育改革不可低估与忽视的力量。从近代西方工业革命开始,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围绕教育的职能与权利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进程,是社会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变迁的必然结果,其间家庭始终在西方学校教育改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学校教育功能、课程教学与教育政策的改革以及家庭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学校教育实验等方面都主动回应家庭变迁的挑战与需求。处于社会转型发展时期的中国学校教育变革,要深刻重视家庭在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位置,要努力考量家庭在学校教育改革中的利益诉求,积极发挥学校在恢复家庭的教育活力中的作用。
    1)  齐学红:《现代家庭与学校的关系》,《教育科学》2005年第3期。
    2)  劳凯声:《公立学校200年:问题与变革》,《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4期。
    3)  陈桂生:《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86页。
    4)  劳凯声:《中国的教育问题是公立学校的问题》,《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5)  Coleman, J. S., The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Balkans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300-321.
    6)  夏岩:《美国家庭生活教育导论》,史秋琴主编:《城市变迁与家庭教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216页。
    7)  Elkind, D. School and Family in the Postmodern World. Phi Delta. Kappan, 1995, 77(1):8-14.
    8)  Diana B. Hiatt-Michael (2008). Families,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the Public School: An Historical Review.Marriage & Family Review, 2008, 43(1):39-66.
    9)  杨小微:《全球化进程中的学校变革—一种方法论视角》,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5-86页。
    10)  Hubbard, L., Mehan, H., & Stein, M.K..Reform as Learning.London: Routledgge, 2006, 206.
    11)  陈桂生:《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72页。
    12)  杜威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7页。
    13)  Kevin.K.Kumashiro. Education Policy and Family Value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Initiatives From the Right.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2009, 11(2):72-79.
    14)  [美]Michael Fullan:《教育变革的新意义》(第四版),武云斐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4页。
    15)  [澳]布莱恩·克里滕登:《父母、国家与教育权》,秦惠民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43页。
    16)  [美]理查德·D·范斯科德,理查德·丁·克拉夫特,约翰·D·哈斯:《美国教育基础—社会展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38页。
    17)  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18)  Diana B. Hiatt-Michael (2008). Families,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the Public School: An Historical Review.Marriage & Family Review, 2008, 43(1):39-66.
    19)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科学教育改革的蓝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年,第248页。
    20)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面向未来的学校》,李昕、曹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19页。
    21)  Boaz Shulruf, O′Loughlin, Claire & Hilary Tolley. Parenting Education and Support Policie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in Selected OECD Countrie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009, 31(5):526-532.
    22)  [澳]布莱恩·克里滕登:《父母、国家与教育权》,秦惠民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8页。
    23)  F.Musgrove. The Decline of the Educative Family. Universities Quarterly, 1960, 14(4):377-404.
    24)  [美]丹尼尔·U·莱文,瑞依娜·F·莱文:《教育社会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04页。
    25)  Walford, G. Choice and Equity in Education. London: Cassell., 1994, 2-5.
    26)  凯瑟琳·麦克德莫特:《掌控公立学校教育:地方主义与公平》,周玲,杨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0-156页。
    27)  [美]Michael Fullan:《教育变革的新意义》(第四版),武云斐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4页。
    28)  Elkind, D. School and Family in the Postmodern World. Phi Delta. Kappan, 1995, 77(1):8-1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4
  • HTML全文浏览量:  406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1-12-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