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教育技术化”危机及其救赎之道

伍正翔

伍正翔. “教育技术化”危机及其救赎之道[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29(4): 15-22.
引用本文: 伍正翔. “教育技术化”危机及其救赎之道[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29(4): 15-22.
Wu Zhengxiang. The Crisis of Technical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its Salvation[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1, 29(4): 15-22.
Citation: Wu Zhengxiang. The Crisis of Technical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its Salvation[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1, 29(4): 15-22.

“教育技术化”危机及其救赎之道

  • [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辜正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33页。
  • 柳海民,李伟言:《教育理论原创:缺失归因与解决策略》,《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
  • 伽达默尔指出,20世纪是第一个以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并且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转为掌握社会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63页。)
  • [美]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21页。
  • [美]丹尼尔·科尔曼:《技术:伤害地球?拯救地球?》,杨勇进:《生态学二十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5、138-141、131页。
  • [德]阿诺德·盖伦:《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工业社会的心理问题》,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2003年,第38-39页。
  • Observer:《目睹教育技术学十年之十大怪状(上)》,《中小学电教》2005年第4期。
  • [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1页。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543页。
  • 陈红兵,唐淑凤:《新老卢德运动比较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第4期。
  • 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博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7年,第80、108、113页。
  • 张密生:《科学技术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页。
  • 此处所言说的“生活世界”不是在胡塞尔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这里的“生活世界”就是指我们所生存的“日常生活世界”,是我们生于其中,活于其中的可经验的世界。
  • [英]凯文·罗宾斯,弗兰克·韦伯斯特:《技术文化的时代—从信息社会到虚拟生活》,何朝阳,王希华译,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57-58、56-72页。
  • [美]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20页。
  • 张明国:《论“技术-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于技术转移深层问题的哲学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5期。

The Crisis of Technical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its Salvation

  • 摘要: 作为有待批判的一种危机性过程或结果,教育技术化是指“使教育转变为由技术所决定的某种性质或状态”。究其根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所置身其中的生活世界已经被技术贴满标签;二是人们对技术的盲崇心理总是会顺延到教育领域。教育要想缓解或摆脱这种技术化的危机,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继承“勒德主义”的精神和态度;其次还需要教育工作者扎根本土的教育实践多做原创性的教育研究以实现“技术教育化”。
    1)  [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辜正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33页。
    2)  柳海民,李伟言:《教育理论原创:缺失归因与解决策略》,《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
    3)  伽达默尔指出,20世纪是第一个以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并且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转为掌握社会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63页。)
    4)  [美]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21页。
    5)  [美]丹尼尔·科尔曼:《技术:伤害地球?拯救地球?》,杨勇进:《生态学二十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5、138-141、131页。
    6)  [德]阿诺德·盖伦:《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工业社会的心理问题》,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2003年,第38-39页。
    7)  Observer:《目睹教育技术学十年之十大怪状(上)》,《中小学电教》2005年第4期。
    8)  [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1页。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543页。
    10)  陈红兵,唐淑凤:《新老卢德运动比较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第4期。
    11)  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博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7年,第80、108、113页。
    12)  张密生:《科学技术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页。
    13)  此处所言说的“生活世界”不是在胡塞尔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这里的“生活世界”就是指我们所生存的“日常生活世界”,是我们生于其中,活于其中的可经验的世界。
    14)  [英]凯文·罗宾斯,弗兰克·韦伯斯特:《技术文化的时代—从信息社会到虚拟生活》,何朝阳,王希华译,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57-58、56-72页。
    15)  [美]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20页。
    16)  张明国:《论“技术-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于技术转移深层问题的哲学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5期。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5
  • HTML全文浏览量:  98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1-12-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