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孙绍荣

孙绍荣. 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3, 11(1): 1-12.
引用本文: 孙绍荣. 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3, 11(1): 1-12.

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 **限于篇幅,本文仅着重分析学习模型本身,读者如有兴趣或关心该模型的理论与实践的应用,请参阙《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2年第5期,作者将在那里运用本模型解释与分析教与学的研究中的传统成果, 使各有关规律统一在模型上,并在分析的基破上为实践提出某些建议。
  • *注意不是按其内容划分的, 即新知识和原知识的区别仅在于模型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所以新知识不一定真的是以前未知的, 但原知识却一定是巳知的。
  • *当然,这得以新知识的确是学习者原来未知的,即名符其实的新知识为前提。
  • **准确地说, 长时记忆中所存贮的只是信息而不是知识,因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能引起人的意识体验。这些信息,只有进入短时记忆中才能引起人的意识体验, 使人意识到某些知讽。但"记忆知匆润”8经成为人们所习惯的用法, 这里延用了这种提法。但这一点必须提出。
  • ***种激恬是通过汇载相应知识的信息从长时记忆转入短时记忆实现的。
  • ①李时彦: 《模型与模型化方法》,《哲学研究》1984年第9期。
  • ②G.克劳斯著、架志学译, 《从哲学看控制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8页。
  • ①钱学森《论科学技术》,《科学通报》1957年第4期。
  • ②A.罗森勃吕特、N.维纳著,彭纪南等译:《模型在科学中的作用》,《自然辨证法学习通讯》1981年第4期。
  • ③钱学森《论科学技术》,《科学通报》1957年第4期。
  • ④《自然辨证法讲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第252页。
  • ①王策三著,《敏学论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10页。
  • ②顾明远主编,鲁洁分卷主编:《教育大静典》第1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页。
  • ③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9页.
  • ④顾明远主编,鲁洁分卷主编:《教育大静典》第1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页。
  • ⑤[苏]M.见.马赫穆托夫著,杜殿坤译; 《现代的课》,覆葆奎主编: 《教育学文乘.数学》(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11页。
  • ⑥[苏]M.见.马赫穆托夫著,杜殿坤译; 《现代的课》,覆葆奎主编: 《教育学文乘.数学》(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15页。
  • ⑦Jerome Bruner;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Harvard Universty Press, 1977, p.48.
  • ⑧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0- 192页.
  • ①Gordon R. Crosss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Pergamon Press, 1974, P.47
  • ②Nod Entwistle; Style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Jobn Wiley & Sons, 1981, P.121.
  • ③罗伯特·L·索尔索著,黄希庭等译:《认知心理学》,第19页。
  • ④罗伯特·L·索尔索著,黄希庭等译:《认知心理学》,第19页。
  • ⑤邵瑞珍主编: 《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2页。
  • ①[美]加想著, 唐晓杰译, 邵瑞珍校:《学与教的新观点》,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第557页.
  • ①杨永明等编: 《普通心理学》,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9页.
  • ①施良方著:《学生认知与优化教学》,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
  • ②罗伯特·L·索尔索著, 黄希庭等译:《认知心理学》,第219页。
  • ③罗伯特·L·索尔索著, 黄希庭等译:《认知心理学》,第215页。
  • ④马赫穆托夫著, 杜殿坤讯:《现代的课》,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乘教学》中册), 第315页。
  • ⑤姚梅林; 《知诋憎性代的剖析》,《教学研究》1991年第3期。
  • ①朱智贤、林崇懲著, 《思维发展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49页。
  • ②Rober E.Orton, Two Representative Approaches to the Learning Problem.
  • ③Rober E.Orton, Two Representative Approaches to the Learning Problem.
  • ④陈仲庚、张雨新编著t《人格心理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1页。
  • ①《科技情报工作概论》,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326页。
  • ②Gary D.Phye, Thomas Andre, Cognitive Classroom Learning Understanding Thinsing and Problem Solving, p.119.
  • ③瞿葆奎、施良方《“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8年第2期。
  • ④麦克内尔著,李小融、李一平译:《课程编制的历史透视》,瞿葆奎主编; 《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杜1988年版, 第136页.
  • ①Joba Dewey,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p. 274.
  • ②邵瑞珍等编著《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58页。
  • ③邵瑞珍等编著《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27页。
  • ①Two“Representative” Approacbes to the Learning Problem,
  • ②Jobn S. Brubacher, A History of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 Mc Graw-Hi1l Book Compans, 1966, p.196.
  • ③孙绍荣:《情报的知识座标分析法与扇形提问区》, 《情报学报》1985年第1期。
  • ①金野祥子:《一见矛盾课题解决过程知识役割》,Japanes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0, 38, 126- 134..
  • 1)  **限于篇幅,本文仅着重分析学习模型本身,读者如有兴趣或关心该模型的理论与实践的应用,请参阙《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2年第5期,作者将在那里运用本模型解释与分析教与学的研究中的传统成果, 使各有关规律统一在模型上,并在分析的基破上为实践提出某些建议。
    2)  *注意不是按其内容划分的, 即新知识和原知识的区别仅在于模型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所以新知识不一定真的是以前未知的, 但原知识却一定是巳知的。
    3)  *当然,这得以新知识的确是学习者原来未知的,即名符其实的新知识为前提。
    4)  **准确地说, 长时记忆中所存贮的只是信息而不是知识,因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能引起人的意识体验。这些信息,只有进入短时记忆中才能引起人的意识体验, 使人意识到某些知讽。但"记忆知匆润”8经成为人们所习惯的用法, 这里延用了这种提法。但这一点必须提出。
    5)  ***种激恬是通过汇载相应知识的信息从长时记忆转入短时记忆实现的。
    6)  ①李时彦: 《模型与模型化方法》,《哲学研究》1984年第9期。
    7)  ②G.克劳斯著、架志学译, 《从哲学看控制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8页。
    8)  ①钱学森《论科学技术》,《科学通报》1957年第4期。
    9)  ②A.罗森勃吕特、N.维纳著,彭纪南等译:《模型在科学中的作用》,《自然辨证法学习通讯》1981年第4期。
    10)  ③钱学森《论科学技术》,《科学通报》1957年第4期。
    11)  ④《自然辨证法讲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第252页。
    12)  ①王策三著,《敏学论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10页。
    13)  ②顾明远主编,鲁洁分卷主编:《教育大静典》第1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页。
    14)  ③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9页.
    15)  ④顾明远主编,鲁洁分卷主编:《教育大静典》第1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页。
    16)  ⑤[苏]M.见.马赫穆托夫著,杜殿坤译; 《现代的课》,覆葆奎主编: 《教育学文乘.数学》(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11页。
    17)  ⑥[苏]M.见.马赫穆托夫著,杜殿坤译; 《现代的课》,覆葆奎主编: 《教育学文乘.数学》(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15页。
    18)  ⑦Jerome Bruner;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Harvard Universty Press, 1977, p.48.
    19)  ⑧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0- 192页.
    20)  ①Gordon R. Crosss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Pergamon Press, 1974, P.47
    21)  ②Nod Entwistle; Style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Jobn Wiley & Sons, 1981, P.121.
    22)  ③罗伯特·L·索尔索著,黄希庭等译:《认知心理学》,第19页。
    23)  ④罗伯特·L·索尔索著,黄希庭等译:《认知心理学》,第19页。
    24)  ⑤邵瑞珍主编: 《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2页。
    25)  ①[美]加想著, 唐晓杰译, 邵瑞珍校:《学与教的新观点》,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第557页.
    26)  ①杨永明等编: 《普通心理学》,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9页.
    27)  ①施良方著:《学生认知与优化教学》,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
    28)  ②罗伯特·L·索尔索著, 黄希庭等译:《认知心理学》,第219页。
    29)  ③罗伯特·L·索尔索著, 黄希庭等译:《认知心理学》,第215页。
    30)  ④马赫穆托夫著, 杜殿坤讯:《现代的课》,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乘教学》中册), 第315页。
    31)  ⑤姚梅林; 《知诋憎性代的剖析》,《教学研究》1991年第3期。
    32)  ①朱智贤、林崇懲著, 《思维发展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49页。
    33)  ②Rober E.Orton, Two Representative Approaches to the Learning Problem.
    34)  ③Rober E.Orton, Two Representative Approaches to the Learning Problem.
    35)  ④陈仲庚、张雨新编著t《人格心理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1页。
    36)  ①《科技情报工作概论》,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326页。
    37)  ②Gary D.Phye, Thomas Andre, Cognitive Classroom Learning Understanding Thinsing and Problem Solving, p.119.
    38)  ③瞿葆奎、施良方《“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8年第2期。
    39)  ④麦克内尔著,李小融、李一平译:《课程编制的历史透视》,瞿葆奎主编; 《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杜1988年版, 第136页.
    40)  ①Joba Dewey,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p. 274.
    41)  ②邵瑞珍等编著《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58页。
    42)  ③邵瑞珍等编著《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27页。
    43)  ①Two“Representative” Approacbes to the Learning Problem,
    44)  ②Jobn S. Brubacher, A History of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 Mc Graw-Hi1l Book Compans, 1966, p.196.
    45)  ③孙绍荣:《情报的知识座标分析法与扇形提问区》, 《情报学报》1985年第1期。
    46)  ①金野祥子:《一见矛盾课题解决过程知识役割》,Japanes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0, 38, 126- 134..
  • 图  1  注意和记忆的假设模型(布罗德本特,1958)

    图  2  一个简单的信息加工模型

    图  5  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图  6  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图  14  专一型人才的原知识

    图  15  博学型人才的原知识

    图  16  ; 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原知识

  • 加载中
图(16)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7
  • HTML全文浏览量:  190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