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近代中国发展新式教育的轨迹及经验

张礼永

张礼永. 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近代中国发展新式教育的轨迹及经验[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31(1): 84-88.
引用本文: 张礼永. 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近代中国发展新式教育的轨迹及经验[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31(1): 84-88.
Zhang Liyong. The Third Way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3, 31(1): 84-88.
Citation: Zhang Liyong. The Third Way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3, 31(1): 84-88.

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近代中国发展新式教育的轨迹及经验

  • 范源濂:《教师之大任》,璩鑫圭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735页。
  •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513页。
  •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42-743页。
  •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907页。
  • 朱彬撰、饶钦荣点校:《礼记训纂》(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545页。
  •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80页。
  •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9,44,44页。
  •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907-908页。
  • 盛宣怀:《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禀》,康有为:《请开学校折》,张之洞:《劝学篇·设学第三》,载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47页。
  •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07页。
  •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19页。
  • 黎翔凤撰,梁莲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页。
  •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534页。
  •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6页。
  • 盛宣怀:《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禀》,康有为:《请开学校折》,张之洞:《劝学篇·设学第三》,载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3页。
  •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14页。
  • 盛宣怀:《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禀》,康有为:《请开学校折》,张之洞:《劝学篇·设学第三》,载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08-110页。
  •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54页。
  •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532页。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75页。
  •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4页。
  •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61页。
  •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36页。
  •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80页。
  •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39-140页。
  • 李旭编著:《孔子:执着人生》,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144页;另李旭著:《孔子直解》,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19页。
  •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4页。
  • 有研究认为这段简单的对话,蕴含着夫子宝贵的治国思想,即“先使百姓富裕,再让百姓受教育。”(李德民:《孔子语录集解》,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9页)另有研究认为“庶”、“富”、“教”治国三要素存有“先后顺序”,“‘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林永强:《论孔子的“先富后教”思想的时代性及其现实意义》,《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 梁漱溟:《谈中国宪政问题》,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六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94页。
  •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65页。
  •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79页。
  •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42页。
  •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534页。
  • 朱寿朋编,张静庐等校点:《光绪朝东华录》(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602页。
  • “先富后教”,或曰“富然后教”,出自《论语·子路》,原文为:“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 学部总务司编:《学部奏咨辑要》(影印本),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第53-54页。
  •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07页。
  •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533页。
  •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42页。
  •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13页。
  • 朱有瓛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55-260页。
  •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10页。
  • 张元济:《贫困之教育》,《教育周报》第37期,1914年4月1日。
  •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11页。
  • 学部总务司编:《学部奏咨辑要》(影印本),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第1-2页。
  •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10-111页。
  • 黎翔凤撰,梁莲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924页。
  •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42页。
  • 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73页。
  •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39-140页。
  •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357页。
  • 高时良:《中国古典教育理论体系:孔子教育语义集解》,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9-50页。

The Third Way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 摘要: 自清末兴学以来,发展新式教育一事总算是告别了“政论”,成为了“新政”之一。建立现代学制的目标之一就是希望能够普及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行政者没有固守儒家先贤提出的“先富后教”之道,而是参考东西方社会的成熟经验为本国教育的发展设计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这条道路既有别于纯粹民间自营,又非全由政府强力推行,可谓“第三条道路”。其主旨是通过发展民间教育组织(如教育会、教育社、教育学会),实现了“官民合作”,并由此来进行教育建设,逐步向教育的普及迈进。这些经验,对今日之中国,不乏借鉴意义。
    1)  范源濂:《教师之大任》,璩鑫圭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735页。
    2)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513页。
    3)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42-743页。
    4)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907页。
    5)  朱彬撰、饶钦荣点校:《礼记训纂》(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545页。
    6)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80页。
    7)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9,44,44页。
    8)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907-908页。
    9)  盛宣怀:《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禀》,康有为:《请开学校折》,张之洞:《劝学篇·设学第三》,载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47页。
    10)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07页。
    11)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19页。
    12)  黎翔凤撰,梁莲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页。
    13)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534页。
    14)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6页。
    15)  盛宣怀:《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禀》,康有为:《请开学校折》,张之洞:《劝学篇·设学第三》,载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3页。
    16)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14页。
    17)  盛宣怀:《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禀》,康有为:《请开学校折》,张之洞:《劝学篇·设学第三》,载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08-110页。
    18)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54页。
    19)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532页。
    2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75页。
    21)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4页。
    22)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61页。
    23)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36页。
    24)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80页。
    25)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39-140页。
    26)  李旭编著:《孔子:执着人生》,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144页;另李旭著:《孔子直解》,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19页。
    27)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4页。
    28)  有研究认为这段简单的对话,蕴含着夫子宝贵的治国思想,即“先使百姓富裕,再让百姓受教育。”(李德民:《孔子语录集解》,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9页)另有研究认为“庶”、“富”、“教”治国三要素存有“先后顺序”,“‘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林永强:《论孔子的“先富后教”思想的时代性及其现实意义》,《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29)  梁漱溟:《谈中国宪政问题》,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六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94页。
    30)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65页。
    31)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79页。
    32)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42页。
    33)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534页。
    34)  朱寿朋编,张静庐等校点:《光绪朝东华录》(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602页。
    35)  “先富后教”,或曰“富然后教”,出自《论语·子路》,原文为:“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36)  学部总务司编:《学部奏咨辑要》(影印本),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第53-54页。
    37)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07页。
    38)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533页。
    39)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42页。
    40)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13页。
    41)  朱有瓛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55-260页。
    42)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10页。
    43)  张元济:《贫困之教育》,《教育周报》第37期,1914年4月1日。
    44)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11页。
    45)  学部总务司编:《学部奏咨辑要》(影印本),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第1-2页。
    46)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10-111页。
    47)  黎翔凤撰,梁莲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924页。
    48)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42页。
    49)  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73页。
    50)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39-140页。
    51)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357页。
    52)  高时良:《中国古典教育理论体系:孔子教育语义集解》,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9-50页。
  • 表  1  清廷“预备立宪”前后关于普及教育的议论

    旧纪年月 新纪年月 奏章 关于普及教育
    光绪三十一年九月 1905年10月 山西学政宝熙奏请设立学部 此后普及之教育,日推日广
    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 1906年1月 通行京外给事中刘学谦设半日学堂片稿文 兴学宗旨,以教育普及为第一要义
    光绪三十二年四月 1906年5月 奏定各省学务官制办事权限并劝学所章程折 窃维兴学之道,期于普及
    光绪三十二年六月 1906年7月 学部奏拟教育会章程 窃维教育之道,普及为先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 1906年9月 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 目前规模未备,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涂饰空文,何以对国民而昭大信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 1907年3月 御史徐定超奏请饬广设蒙养学堂折 修学务早,教育必期普及……欲教育普及,拟广蒙学以植始基
    宣统元年润二月 1909年4月 奏报分年筹备事宜折 盖立宪政体,期于上下一心,必普通教育实能普及,然后国民之知识道德日进,国民程度之日高,……此普及教育所以亟宜筹备者也
    宣统元年十二月 1910年2月 奏京师试办私塾改良办法情形折 欲求国民教育之普及,必以初等小学为始基,而学堂未及普遍之时,为取便童蒙就学之计,则私塾亦不能不设法维持
    宣统二年十一月 1910年12月 奏复陈普及教育最要次要办法 窃维教育普及,实根于地方自治
    下载: 导出CSV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9
  • HTML全文浏览量:  168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3-03-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