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论西部地方高校发展中的策略空间

张烨

张烨. 论西部地方高校发展中的策略空间[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 30(3): 40-48.
引用本文: 张烨. 论西部地方高校发展中的策略空间[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 30(3): 40-48.
Zhang Ye. The Developmental Strategies of the Local Colleges in West China[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2, 30(3): 40-48.
Citation: Zhang Ye. The Developmental Strategies of the Local Colleges in West China[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2, 30(3): 40-48.

论西部地方高校发展中的策略空间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青年基金项目“西部地方高校发展中的策略空间与路径选择研究——以四川省两所院校为例” 09YJC880076

  • 此段引用的政策话语除特殊说明,均出自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1999-6-13。
  • 比如,为了学校经济利益及规模发展的考虑,不少地方院校在招生指标及比例中与地方政府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互动、协商并达成默契,“压二增三”的例子曾经在世纪之交的地方高等教育发展中并不少见。
  •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第283页。
  • [美]约翰.W.迈耶, 布利安.罗恩:《制度化的组织:作为神话与仪式的正式结构》, 《美国社会学》杂志第83卷第2期,第340-363页。
  • D.Easten, The Public System, New York: Knopf, p.129.转引自张金马主编:《政策科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7页,第18页。
  •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教育改革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5-28页。
  • 有研究者认为,我国独立学院最早的创新尝试并非天津师大的国际女子学院,而应该是西部地方院校四川师范大学与社会资金按照公办民助模式建立的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参见柏成华:《师范大学办学多元化的制度变迁与创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 Lesile A. White, “Evolutionary Stages, Progress, and the Evolution of Cultures”, Southwester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vol.3 (1947).转引自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32页。
  • 这是保罗.迪玛乔和沃尔特.鲍威尔在《组织领域中的制度同形性与集体理性》中提出的非常著名的一个观点。此处包含其所指制度同形性的三种基本形式:第一,强制同形性;第二,模仿同形性;第三,规范同形性。参见薛晓源、陈家刚:《全球化与新制度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第401-414页。
  • 陈家刚:《协商民主中的协商、共识与合法性》, 2011年8月30日,http://www.qstheory.cn/zz/shzyzzzd/201108/t20110830_106317.htm
  • [瑞典]汤姆.R.伯恩斯等:《结构主义的视野:经济和社会的变迁》,周长城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95页。
  • 国家教委办公厅:《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文献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29页。
  •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第7页。
  •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第283页。
  •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页。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95-98页。
  •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教育改革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5-28页。
  • 埃哈尔.费埃德博格:《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张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 M.L.Wardell and J. K. Benson, “A Dialectical View: Foundations for an Alternative Sociological Method”, in S.G.McNall(e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n Sociolog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79.
  • [英] H.K.科尔巴奇:《政策》,张毅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12页。

The Developmental Strategies of the Local Colleges in West China

  • 摘要: 策略空间的创生、利用和把握是西部地方高校获得发展的重要方式。策略空间取决于协商的机会、互动的状态;取决于行动者在特定情景中的利益一致性;取决于不同类型资源的可交换;取决于行动者对于结构规则中的模糊性和可变通性的识读、体悟和践行能力。西部地方高校发展进程中的策略空间可以是基于重大政策主题而生成的策略空间,也可以体现为无重大政策主题下基于地方高校主动协商、互动而创生的策略空间,还有可能是基于其他行动者鼓励、暗示甚至直接推动而被动生成的策略空间。
    1)  此段引用的政策话语除特殊说明,均出自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1999-6-13。
    2)  比如,为了学校经济利益及规模发展的考虑,不少地方院校在招生指标及比例中与地方政府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互动、协商并达成默契,“压二增三”的例子曾经在世纪之交的地方高等教育发展中并不少见。
    3)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第283页。
    4)  [美]约翰.W.迈耶, 布利安.罗恩:《制度化的组织:作为神话与仪式的正式结构》, 《美国社会学》杂志第83卷第2期,第340-363页。
    5)  D.Easten, The Public System, New York: Knopf, p.129.转引自张金马主编:《政策科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7页,第18页。
    6)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教育改革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5-28页。
    7)  有研究者认为,我国独立学院最早的创新尝试并非天津师大的国际女子学院,而应该是西部地方院校四川师范大学与社会资金按照公办民助模式建立的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参见柏成华:《师范大学办学多元化的制度变迁与创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8)  Lesile A. White, “Evolutionary Stages, Progress, and the Evolution of Cultures”, Southwester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vol.3 (1947).转引自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32页。
    9)  这是保罗.迪玛乔和沃尔特.鲍威尔在《组织领域中的制度同形性与集体理性》中提出的非常著名的一个观点。此处包含其所指制度同形性的三种基本形式:第一,强制同形性;第二,模仿同形性;第三,规范同形性。参见薛晓源、陈家刚:《全球化与新制度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第401-414页。
    10)  陈家刚:《协商民主中的协商、共识与合法性》, 2011年8月30日,http://www.qstheory.cn/zz/shzyzzzd/201108/t20110830_106317.htm
    11)  [瑞典]汤姆.R.伯恩斯等:《结构主义的视野:经济和社会的变迁》,周长城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95页。
    12)  国家教委办公厅:《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文献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29页。
    13)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第7页。
    14)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第283页。
    15)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页。
    16)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7)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95-98页。
    18)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教育改革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5-28页。
    19)  埃哈尔.费埃德博格:《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张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20)  M.L.Wardell and J. K. Benson, “A Dialectical View: Foundations for an Alternative Sociological Method”, in S.G.McNall(e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n Sociolog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79.
    21)  [英] H.K.科尔巴奇:《政策》,张毅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12页。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4
  • HTML全文浏览量:  154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2-09-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