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语文教育中的“文”与“道”

杨澄宇

杨澄宇. 语文教育中的“文”与“道”[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 32(1): 69-75.
引用本文: 杨澄宇. 语文教育中的“文”与“道”[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 32(1): 69-75.
YANG Chengyu. Wen and Dao in Edu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4, 32(1): 69-75.
Citation: YANG Chengyu. Wen and Dao in Edu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4, 32(1): 69-75.

语文教育中的“文”与“道”

  • 徐兴无:《在“文”与“道”之间》,乐黛云编,《跨文化对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352页。
  • “道”与“理”的关系也颇为复杂,《韩非子·解老》:“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历史上,特别是宋明理学对此做了精到的阐述与激烈的争论,一般认为,“道器”与“理气”这两对概念是处在同一个层次上的,本文存而不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从字源上来说,“道”与“理”都有“纹路”之意。
  • 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51页。
  • 章炳麟:《国故论衡·文学总略》,见《中国历代文选》,第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22页。
  • 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第54页。
  •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62页。
  • 金岳霖:《论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第22页。
  • [美]李弘祺:《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52页。
  • [法]梅洛·庞蒂:《眼与心》,第129、130、150等页。转引自陈家琪:《知觉与意义-关于现象学与语言问题的读书笔记》,《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三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112页。
  • 徐兴无:《孟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2页。
  • 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636页。
  • 叶秀山、王树人主编:《西方哲学史·第七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57页。
  • 周振甫:《老子译著》,北京:中华书局, 2008年,第101页。
  • 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33页。
  • 周振甫:《老子译著》,北京:中华书局, 2008年,第101页。
  • 周敦颐:《周敦颐集》,北京:中华书局, 2009年,第19页。
  • 周振甫:《周易译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56页。
  • 班固编:《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北京:中华书局, 1974年,第1701—1784页。
  • 臧克和编:《中古汉字流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06页。
  •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 2011年,第6页。
  • 张志公:《说工具》,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25页。
  • 关于“道”与“器”的具体所指,可见于蒙培元先生的《理学范畴系统》,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4—55页。以张载、王廷相、戴震为代表,物质实体的整体运动过程为道,其所生成或构成的具体存在为器;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心即主体观念为道,物为器;以二程、朱熹为代表,自然法则和道德原则为道,其所表现的具体事物为器;以罗钦顺、王夫之为代表,具体规律或法则为道,实体气的具体存在为器。
  • 班固编:《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北京:中华书局, 1974年,第1723页。
  • 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年,第38页。
  • 王尚文:《“人文说”和“工具说”的分歧》,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44页。
  • 叶秀山、王树人主编:《西方哲学史·第七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98页。
  • 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82页。
  •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 2011年,第14页。
  • 方苞:《钦定四书文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年,第848页。
  • 许慎著,段玉裁校:《说文解字》,北京:中国书店,2011年,第1428页。
  • 刘培坤:《“文”与“道”-关于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之我见》,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08页。
  • [美]李弘祺:《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06页。
  • 周敦颐:《周敦颐集》,北京:中华书局, 2009年,第35页。
  • “道”是否可以理解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面对文本所理解的“思想内容”?笔者认为我们不妨可以将“思想”与“内容”分开理解,笔者所警惕与忧虑的是对于“道”、“思想”的庸俗化与极度世俗化而对于“内容”的钳制。
  • 洪宗礼:《论语文是基础工具》,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27页。
  • 欧阳询编:《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第412页。
  •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7页。
  • 许慎著,段玉裁校:《说文解字》,北京:中国书店,2011年,第1428页。
  • 陈望道:《语文课的“文”“道”问题》,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35页。
  • 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89页。
  • 在《艺文志》中,如果我们分开理解“艺”与“文”,那么“艺”当指“六艺”,“文”则泛指除了“六艺”经典之外的所有。这样看来,“艺”近乎于“道”对于“文”的引导作用,这样对于“艺”的理解颇类似于西方哲学上亚里士多德对于“技艺”的描述,而海德格尔则对此重新发现与阐释,以试图扭转“技术”带来的西方现代化种种弊端的困扰。
  • 参见[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编译:《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5—75页。
  •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64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页。
  • 徐中舒编:《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996页。
  • 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93页。
  • 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第55页。
  • 周振甫:《周易译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80页。
  • 周振甫:《周易译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34页。
  • 周敦颐:《周敦颐集》,北京:中华书局, 2009年,第20页。
  • “师”因为这样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所以在中国传统中有着至高的地位,“师承”与“师法”代表了知识的纯正与真实性;“私淑弟子”代表了“隔代遗传”的正当性;“太师”、“少师”则将“师”与官僚体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给予了至高的地位。

Wen and Dao in Edu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摘要: “文以载道”一直是我们对于“文”与“道”关系的传统观念总结,“文”“道”之争则是长期困扰语文工作者的问题。要回答“文”与“道”的关系,研究者需要回归到它们的原义,分析它们意义变迁的历史,从而在语境中明晰它们的具体所指。语文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文”和“道”的含义已经今非昔比的现状与内含的矛盾之时,应当回归到语文生活之中,引领学生达到“文”与“道”的浑然一体的状态。
    1)  徐兴无:《在“文”与“道”之间》,乐黛云编,《跨文化对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352页。
    2)  “道”与“理”的关系也颇为复杂,《韩非子·解老》:“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历史上,特别是宋明理学对此做了精到的阐述与激烈的争论,一般认为,“道器”与“理气”这两对概念是处在同一个层次上的,本文存而不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从字源上来说,“道”与“理”都有“纹路”之意。
    3)  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51页。
    4)  章炳麟:《国故论衡·文学总略》,见《中国历代文选》,第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22页。
    5)  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第54页。
    6)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62页。
    7)  金岳霖:《论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第22页。
    8)  [美]李弘祺:《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52页。
    9)  [法]梅洛·庞蒂:《眼与心》,第129、130、150等页。转引自陈家琪:《知觉与意义-关于现象学与语言问题的读书笔记》,《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三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112页。
    10)  徐兴无:《孟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2页。
    11)  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636页。
    12)  叶秀山、王树人主编:《西方哲学史·第七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57页。
    13)  周振甫:《老子译著》,北京:中华书局, 2008年,第101页。
    14)  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33页。
    15)  周振甫:《老子译著》,北京:中华书局, 2008年,第101页。
    16)  周敦颐:《周敦颐集》,北京:中华书局, 2009年,第19页。
    17)  周振甫:《周易译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56页。
    18)  班固编:《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北京:中华书局, 1974年,第1701—1784页。
    19)  臧克和编:《中古汉字流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06页。
    20)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 2011年,第6页。
    21)  张志公:《说工具》,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25页。
    22)  关于“道”与“器”的具体所指,可见于蒙培元先生的《理学范畴系统》,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4—55页。以张载、王廷相、戴震为代表,物质实体的整体运动过程为道,其所生成或构成的具体存在为器;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心即主体观念为道,物为器;以二程、朱熹为代表,自然法则和道德原则为道,其所表现的具体事物为器;以罗钦顺、王夫之为代表,具体规律或法则为道,实体气的具体存在为器。
    23)  班固编:《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北京:中华书局, 1974年,第1723页。
    24)  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年,第38页。
    25)  王尚文:《“人文说”和“工具说”的分歧》,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44页。
    26)  叶秀山、王树人主编:《西方哲学史·第七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98页。
    27)  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82页。
    28)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 2011年,第14页。
    29)  方苞:《钦定四书文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年,第848页。
    30)  许慎著,段玉裁校:《说文解字》,北京:中国书店,2011年,第1428页。
    31)  刘培坤:《“文”与“道”-关于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之我见》,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08页。
    32)  [美]李弘祺:《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06页。
    33)  周敦颐:《周敦颐集》,北京:中华书局, 2009年,第35页。
    34)  “道”是否可以理解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面对文本所理解的“思想内容”?笔者认为我们不妨可以将“思想”与“内容”分开理解,笔者所警惕与忧虑的是对于“道”、“思想”的庸俗化与极度世俗化而对于“内容”的钳制。
    35)  洪宗礼:《论语文是基础工具》,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27页。
    36)  欧阳询编:《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第412页。
    37)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7页。
    38)  许慎著,段玉裁校:《说文解字》,北京:中国书店,2011年,第1428页。
    39)  陈望道:《语文课的“文”“道”问题》,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35页。
    40)  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89页。
    41)  在《艺文志》中,如果我们分开理解“艺”与“文”,那么“艺”当指“六艺”,“文”则泛指除了“六艺”经典之外的所有。这样看来,“艺”近乎于“道”对于“文”的引导作用,这样对于“艺”的理解颇类似于西方哲学上亚里士多德对于“技艺”的描述,而海德格尔则对此重新发现与阐释,以试图扭转“技术”带来的西方现代化种种弊端的困扰。
    42)  参见[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编译:《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5—75页。
    43)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64页。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页。
    45)  徐中舒编:《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996页。
    46)  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93页。
    47)  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第55页。
    48)  周振甫:《周易译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80页。
    49)  周振甫:《周易译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34页。
    50)  周敦颐:《周敦颐集》,北京:中华书局, 2009年,第20页。
    51)  “师”因为这样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所以在中国传统中有着至高的地位,“师承”与“师法”代表了知识的纯正与真实性;“私淑弟子”代表了“隔代遗传”的正当性;“太师”、“少师”则将“师”与官僚体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给予了至高的地位。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1
  • HTML全文浏览量:  195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4-03-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