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

扈中平 刘朝晖

扈中平, 刘朝晖. 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 20(2): 46-53.
引用本文: 扈中平, 刘朝晖. 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 20(2): 46-53.

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

  • 参见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286、514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286、514页。
  • 参见王润生、王磊:《中国伦理生活的大趋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8~29页、29页。对这几句话, 不可将其理解为全称判断。对社会历史中带普遍性问题的归纳概括,只能遵循“大数定理”的法则,例外是不足为怪的,统计规律是允许例外的。
  • 参见王润生、王磊:《中国伦理生活的大趋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8~29页、29页。对这几句话, 不可将其理解为全称判断。对社会历史中带普遍性问题的归纳概括,只能遵循“大数定理”的法则,例外是不足为怪的,统计规律是允许例外的。
  •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70页。
  • 參见王新武:《长寿大敌是行为不健康》,《中国体育报》,1995年9月16日。
  • 吴兴人:《凡贪污腐败者是否必短寿》,《广州文摘报》,1998年7月15日。
  • 摘要: 文认为,我国道德教育之所以难以走出困境,就德育工作自身来说,最根本的问题还不存在于德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中,而在于我们对道德内涵认识的错位。在现代社会中,道德的核心是公平,公平是调节人与人关系最基本的准则。但长期以来,我们却把“利他”、“奉献”和“自我牺牲”等视为道德的核心,而且往往是无条件的和不加前提的。这种道德价值观常常使“君子”吃亏,“小人”得利,不利于公平、公正的社会关系的建立,不利于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多年来,为什么我们的道德教育难以深入人心?我们所宣扬的道德标准为什么难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此。我国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教育的一个重大失误,就是一直不愿意承认合理利己的合理性。我们认为,我国道德教育应该确立两点认识:一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引导和规范人们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二是,道德教育必须更多地贴近“大众道德”。
    1)  参见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286、514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286、514页。
    4)  参见王润生、王磊:《中国伦理生活的大趋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8~29页、29页。对这几句话, 不可将其理解为全称判断。对社会历史中带普遍性问题的归纳概括,只能遵循“大数定理”的法则,例外是不足为怪的,统计规律是允许例外的。
    5)  参见王润生、王磊:《中国伦理生活的大趋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8~29页、29页。对这几句话, 不可将其理解为全称判断。对社会历史中带普遍性问题的归纳概括,只能遵循“大数定理”的法则,例外是不足为怪的,统计规律是允许例外的。
    6)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70页。
    7)  參见王新武:《长寿大敌是行为不健康》,《中国体育报》,1995年9月16日。
    8)  吴兴人:《凡贪污腐败者是否必短寿》,《广州文摘报》,1998年7月15日。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3
  • HTML全文浏览量:  1013
  • PDF下载量:  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1-03-09
  • 刊出日期:  2001-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