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论教育价值中人的价值地位

王坤庆

王坤庆. 论教育价值中人的价值地位[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1, 9(2): 49-56.
引用本文: 王坤庆. 论教育价值中人的价值地位[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1, 9(2): 49-56.

论教育价值中人的价值地位

  •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访问学者。
  • ① 笔者在这里是借用中国哲学界关于“价值”概念的一般说法, 并且,对这种看法人们也还存在分歧, 请参阅李德顺著的《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一书的第15—20页。此外,笔者在拙著《现代教育价值论探寻》一书中,也曾试图表述“价值”这一概念,我认为,所谓价值,是指喀体本身具有的属性同主体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请参阅该书第7页。
  • ② 引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54页。
  • ③ L.J.Binkley, Conflict of ldeals-Changing Values in Western Society。New York, 1969. P.181
  • ④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毛泽东逸集》, 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第1401页。
  • ① 引自许瑞祥著:《世界与自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6页。
  • ① 马克思:《论犹太人向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
  • ② 马克思、恩格斯: 《神圣家族》, 《马克思愚格斯全集》, 第2卷,人民出版杜1965年版, 第100-101页。
  • ③ 马克思、恩格斯: 《神圣家族》, 《马克思愚格斯全集》, 第2卷,人民出版杜1965年版, 第100-101页。
  • ④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恿恩格斯全集》,第42卷,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9页。
  • ①[苏]B·Ⅱ·图加林诺夫著:齐友等译, 《马克思主义中的价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1989年版, 第82页。
  • ② 马克思:《评费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第263页。
  • ①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v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6页。
  • ② 在笔者修改定稿本文的时侯, 恰逢我国今后十年教育发展规划初步确定,使笔者对我国教育的历史使命认讽得更膏楚,即必须应付两个挑战i一是国际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二是国际反动势力推行“和平演变哉略的挑战。—参见1991年1月25日《光明日报》《我国今后十年钦育发展规划初步确定》
  • 1)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访问学者。
    2)  ① 笔者在这里是借用中国哲学界关于“价值”概念的一般说法, 并且,对这种看法人们也还存在分歧, 请参阅李德顺著的《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一书的第15—20页。此外,笔者在拙著《现代教育价值论探寻》一书中,也曾试图表述“价值”这一概念,我认为,所谓价值,是指喀体本身具有的属性同主体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请参阅该书第7页。
    3)  ② 引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54页。
    4)  ③ L.J.Binkley, Conflict of ldeals-Changing Values in Western Society。New York, 1969. P.181
    5)  ④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毛泽东逸集》, 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第1401页。
    6)  ① 引自许瑞祥著:《世界与自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6页。
    7)  ① 马克思:《论犹太人向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
    8)  ② 马克思、恩格斯: 《神圣家族》, 《马克思愚格斯全集》, 第2卷,人民出版杜1965年版, 第100-101页。
    9)  ③ 马克思、恩格斯: 《神圣家族》, 《马克思愚格斯全集》, 第2卷,人民出版杜1965年版, 第100-101页。
    10)  ④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恿恩格斯全集》,第42卷,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9页。
    11)  ①[苏]B·Ⅱ·图加林诺夫著:齐友等译, 《马克思主义中的价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1989年版, 第82页。
    12)  ② 马克思:《评费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第263页。
    13)  ①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v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6页。
    14)  ② 在笔者修改定稿本文的时侯, 恰逢我国今后十年教育发展规划初步确定,使笔者对我国教育的历史使命认讽得更膏楚,即必须应付两个挑战i一是国际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二是国际反动势力推行“和平演变哉略的挑战。—参见1991年1月25日《光明日报》《我国今后十年钦育发展规划初步确定》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23
  • HTML全文浏览量:  282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