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二十年建设1979——2000年

张人杰

张人杰. 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二十年建设1979——2000年[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 20(2): 1-9.
引用本文: 张人杰. 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二十年建设1979——2000年[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 20(2): 1-9.

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二十年建设1979——2000年

  • 陶孟和:《社会与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该书主要取材于史密斯(Smsith,w.R.)所蓉的《教育社会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chxcational Socvology.1917)之上半部理论角,以皮克劳(CMow,F. R.)所著《社会学原则在教育上的应用》〔Pinciples of Sociology with Educational Applicatians,1920)。见李锦旭:《中文教育社会学著(译)作目录》,《现代教育》(台离)7卷2期,1992年4月。
  • 主要有:厉以贤等的《教育社会学的复兴与发展》,《教育研究》(北京)1989年第一期;厉以贤的《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十年建设(1979-1988)》,《现代教育》(台湾)6卷2期,1991年4月﹔李锦旭的《中文教育社会学著(译)作目录》、《现代皱育》.(台湾)7卷2期:1922年4月西o平的《教育社会学在中国大陆》,《现代教育》(台湾)8卷3期,1993年7月; 李锦想的《中文教育社会学的回颜与展望》.
  • 主要有:厉以贤等的《教育社会学的复兴与发展》,《教育研究》(北京)1989年第一期;厉以贤的《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十年建设(1979-1988)》,《现代教育》(台湾)6卷2期,1991年4月﹔李锦旭的《中文教育社会学著(译)作目录》、《现代皱育》.(台湾)7卷2期:1922年4月西o平的《教育社会学在中国大陆》,《现代教育》(台湾)8卷3期,1993年7月; 李锦想的《中文教育社会学的回颜与展望》.
  • 例如。纯就理论进行分析.或作历史回孚:或利用访谈方式征询教育社会学者的意见,或探讨教育社会学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或针对教育社会学的主题及方法论进行操讨。此外,也有采较务实的方式,针对教育社会学的数科书内锋.教育社会学的期刊主题、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学者进行分析。见王丽云:《由两份期刊的贯时比较―分析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第一届教育杜会学论坛会议手册》,台湾,199年。
  • 主要有:张人杰的《教育科学中的几个新领域》,《教育研究》(北京)1979年第3期; 钟启泉译述的《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外国教育资料》(上海)1979年第3期; 张人杰译的《教育社会学的四个研究趋向》,《外国教育资料》〔上海)1979年第3期; 马骥雄的《“教育成层论”简介》,《外国教育资料》(上海)1979年第4期。
  • 详见《教育与社会·座谈纪要》,《教育研究》(北京)1982年第3期。
  • 据吴康宁统计,此类文章共二十篇左右,其中主要有:环昔吾的《英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与近况简介》,《国外教育动态》〔北京)1981年第1期; 苏国勋的《苏联教育杜会学简介》,《教育研究》(北京)1982年第4期; 厉以贤的《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国外教育动态》《北京)1983年第6期; 吴康宁的《日本教育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教育研究》(北京)1984年第11期。
  • 据吴康宁统计,此类文章约有三十篇左右,其中主要有:张人杰的《西方“教育民主化”初探,《高等教育学报》(北京)1986年第1、2期; 吴康宁的《当今欧美教育杜会学三大学派》,《教育研究》(北京)1986年第9期; 唐宗清编译的《当代西方教育社会学五大流派》,《上海教育学院学报》(上海)1991年第3期。
  • 其一是张人杰主编的《国外教育杜会学基本文选》(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学参考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6月初版。其二是厉以贤与白杰端、李锦旭合编的《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五南图书出版社公司1992年10月。遗憾的是,张人杰主编这一基本文选之后,才寻觅到美国于1932年和1934年出版的两卷集Readings in Educationl Sociology,Edited by E. George Payne,New York.
  • 在大学本科生中作为教科书使用的主要有:鲁洁主编、吴康宁副主编的《教育社会学》(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以及董泽芳编著的《教育社会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辞书是张人杰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教育杜会学分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
  • 顾明远主编:《中国教育大系·现代教育理论丛编》(上),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教育社会学篇由陆有铨选编。
  • 孙中欣:《学业失败的社会学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台湾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7月。
  • 周燕:《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社会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其中部分内容已以《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为题, 刊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上海)2000年第2期。
  • 李悠:《流动人口家庭环境对其子女道德认知发展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某些西方国家关于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的十一个结论,已由张人杰译载于《外国中小学教育》(上海)2000年第3期
  • H. J. Leichter,The Family As Educator,P.22,New York & Londan,1977.
  • 吴康宁:《教育杜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第50页。
  • 主要有:张人杰的《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的理论之质疑——兼论教育的负功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上海)1992年第3期; 吴康宁的《教育的负向功能刍议》,《教育研究》《北京)1992年第6期。
  • 张人杰:《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社会学分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上海)1999年第2期。此文指出:(一)从性质而论,对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的审视,实属科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由机制来看,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主要来自科学技术的不当的社会运用; (三)就成因面言,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归根结蒂是社会价值的缺失和偏颇所致。
  • 张人杰:《学校德育新论》,《国教天地》(台湾)1998年1月。此文指出,现代社会学关于杜会化的研究主要在社会化的涵义、社会化的历程、社会化的方式和柱会化的承扭者等四方面的界说上取得了进展。
  •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丛书》之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总序第2页。
  • 李锦旭张建成:《台湾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载于《教育科学的国际化和本土化》一书,台湾,杨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11月,第293页。
  • 昊钢:《教育社会学》篇,戟于《社会科学争鸣大系(1949 - 1989)·教育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706页。
  • 卫纯:《欧美各国教育社会学间介》,《毂育研究》(北京)1981年第3期。
  • 雷活琼:《用杜会学观点来研究教育问题》,《教育研究》(北京)1982年第3期。
  • 主要有:厉以贤的《试谈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1985年第2期; 桂万宏等的《教育社会学》; 裴时英的《教育社会学概论》。
  • 这里的三种学科,均取其通常的涵义。“规范学科”强调社会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直接运用,以及对教育行为进行价值判断:“事实学科”则强调事实判断,摒弃价值判断; 至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显然就是兼而有之。
  • 参见方建锋等:《教育理论的世纪回顾与展望——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综述》,《教育研究》(北京)2000年第3期,第75页。这届年会于1999年11月22日———24日在上海举行。
  • 参见方建锋等:《教育理论的世纪回顾与展望——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综述》,《教育研究》(北京)2000年第3期,第75页。这届年会于1999年11月22日———24日在上海举行。
  • 费兰·费雷尔(Ferran Ferrer):《有关教育研究趋势的一些想法》,《展望》(Prospects)1999年9月,Unesco出版。这里引自据此译出的中文版《教育展望》2000的年第3期,第101页。
  • 张人杰:《教育研究的真正价值究竟何在》,《.教育参考》〔上海)1996年第3期。
  • 张人杰、冯冬雯:《关于普通高中整合文科课程的教材编写与样章实验》,《教育研究与实验》(武昌)1999年第1期。
  • 阿明-格雷特勒(Armin Gretler):《欧洲教育研究》,出处同忽,第76页。
  • 参见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编:《教育社会学简讯》第4期,第2页,1993年。
  • 摘要: 对1979年开始重建的中国大陆的教育社会学, 本文藉由三个向度, 且兼采几种途径加以审视。研究结果显示, 在学科建设方面, 制度重建工作大体上已完成, 基本建设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 此外, 研究队伍在逐渐壮大, 研究领域在逐渐扩展, 研究水平也在逐渐提高; 在学科要素方面, 已作出的努力集中在调整学科的架构和探索学科的性质; 而在研究与决策方面, 已经成形的主要有三种联系, 但必须了解研究人员与决策者在研究中的差异, 并且应对研究的效能以恰当的界定。本文与其说是在勾勒二十年重建的成绩, 倒不如说是提出了“三十而立”所需解决的若干问题。
    1)  陶孟和:《社会与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该书主要取材于史密斯(Smsith,w.R.)所蓉的《教育社会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chxcational Socvology.1917)之上半部理论角,以皮克劳(CMow,F. R.)所著《社会学原则在教育上的应用》〔Pinciples of Sociology with Educational Applicatians,1920)。见李锦旭:《中文教育社会学著(译)作目录》,《现代教育》(台离)7卷2期,1992年4月。
    2)  主要有:厉以贤等的《教育社会学的复兴与发展》,《教育研究》(北京)1989年第一期;厉以贤的《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十年建设(1979-1988)》,《现代教育》(台湾)6卷2期,1991年4月﹔李锦旭的《中文教育社会学著(译)作目录》、《现代皱育》.(台湾)7卷2期:1922年4月西o平的《教育社会学在中国大陆》,《现代教育》(台湾)8卷3期,1993年7月; 李锦想的《中文教育社会学的回颜与展望》.
    3)  主要有:厉以贤等的《教育社会学的复兴与发展》,《教育研究》(北京)1989年第一期;厉以贤的《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十年建设(1979-1988)》,《现代教育》(台湾)6卷2期,1991年4月﹔李锦旭的《中文教育社会学著(译)作目录》、《现代皱育》.(台湾)7卷2期:1922年4月西o平的《教育社会学在中国大陆》,《现代教育》(台湾)8卷3期,1993年7月; 李锦想的《中文教育社会学的回颜与展望》.
    4)  例如。纯就理论进行分析.或作历史回孚:或利用访谈方式征询教育社会学者的意见,或探讨教育社会学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或针对教育社会学的主题及方法论进行操讨。此外,也有采较务实的方式,针对教育社会学的数科书内锋.教育社会学的期刊主题、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学者进行分析。见王丽云:《由两份期刊的贯时比较―分析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第一届教育杜会学论坛会议手册》,台湾,199年。
    5)  主要有:张人杰的《教育科学中的几个新领域》,《教育研究》(北京)1979年第3期; 钟启泉译述的《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外国教育资料》(上海)1979年第3期; 张人杰译的《教育社会学的四个研究趋向》,《外国教育资料》〔上海)1979年第3期; 马骥雄的《“教育成层论”简介》,《外国教育资料》(上海)1979年第4期。
    6)  详见《教育与社会·座谈纪要》,《教育研究》(北京)1982年第3期。
    7)  据吴康宁统计,此类文章共二十篇左右,其中主要有:环昔吾的《英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与近况简介》,《国外教育动态》〔北京)1981年第1期; 苏国勋的《苏联教育杜会学简介》,《教育研究》(北京)1982年第4期; 厉以贤的《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国外教育动态》《北京)1983年第6期; 吴康宁的《日本教育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教育研究》(北京)1984年第11期。
    8)  据吴康宁统计,此类文章约有三十篇左右,其中主要有:张人杰的《西方“教育民主化”初探,《高等教育学报》(北京)1986年第1、2期; 吴康宁的《当今欧美教育杜会学三大学派》,《教育研究》(北京)1986年第9期; 唐宗清编译的《当代西方教育社会学五大流派》,《上海教育学院学报》(上海)1991年第3期。
    9)  其一是张人杰主编的《国外教育杜会学基本文选》(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学参考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6月初版。其二是厉以贤与白杰端、李锦旭合编的《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五南图书出版社公司1992年10月。遗憾的是,张人杰主编这一基本文选之后,才寻觅到美国于1932年和1934年出版的两卷集Readings in Educationl Sociology,Edited by E. George Payne,New York.
    10)  在大学本科生中作为教科书使用的主要有:鲁洁主编、吴康宁副主编的《教育社会学》(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以及董泽芳编著的《教育社会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辞书是张人杰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教育杜会学分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
    11)  顾明远主编:《中国教育大系·现代教育理论丛编》(上),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教育社会学篇由陆有铨选编。
    12)  孙中欣:《学业失败的社会学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台湾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7月。
    13)  周燕:《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社会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其中部分内容已以《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为题, 刊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上海)2000年第2期。
    14)  李悠:《流动人口家庭环境对其子女道德认知发展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某些西方国家关于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的十一个结论,已由张人杰译载于《外国中小学教育》(上海)2000年第3期
    15)  H. J. Leichter,The Family As Educator,P.22,New York & Londan,1977.
    16)  吴康宁:《教育杜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第50页。
    17)  主要有:张人杰的《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的理论之质疑——兼论教育的负功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上海)1992年第3期; 吴康宁的《教育的负向功能刍议》,《教育研究》《北京)1992年第6期。
    18)  张人杰:《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社会学分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上海)1999年第2期。此文指出:(一)从性质而论,对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的审视,实属科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由机制来看,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主要来自科学技术的不当的社会运用; (三)就成因面言,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归根结蒂是社会价值的缺失和偏颇所致。
    19)  张人杰:《学校德育新论》,《国教天地》(台湾)1998年1月。此文指出,现代社会学关于杜会化的研究主要在社会化的涵义、社会化的历程、社会化的方式和柱会化的承扭者等四方面的界说上取得了进展。
    20)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丛书》之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总序第2页。
    21)  李锦旭张建成:《台湾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载于《教育科学的国际化和本土化》一书,台湾,杨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11月,第293页。
    22)  昊钢:《教育社会学》篇,戟于《社会科学争鸣大系(1949 - 1989)·教育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706页。
    23)  卫纯:《欧美各国教育社会学间介》,《毂育研究》(北京)1981年第3期。
    24)  雷活琼:《用杜会学观点来研究教育问题》,《教育研究》(北京)1982年第3期。
    25)  主要有:厉以贤的《试谈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1985年第2期; 桂万宏等的《教育社会学》; 裴时英的《教育社会学概论》。
    26)  这里的三种学科,均取其通常的涵义。“规范学科”强调社会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直接运用,以及对教育行为进行价值判断:“事实学科”则强调事实判断,摒弃价值判断; 至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显然就是兼而有之。
    27)  参见方建锋等:《教育理论的世纪回顾与展望——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综述》,《教育研究》(北京)2000年第3期,第75页。这届年会于1999年11月22日———24日在上海举行。
    28)  参见方建锋等:《教育理论的世纪回顾与展望——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综述》,《教育研究》(北京)2000年第3期,第75页。这届年会于1999年11月22日———24日在上海举行。
    29)  费兰·费雷尔(Ferran Ferrer):《有关教育研究趋势的一些想法》,《展望》(Prospects)1999年9月,Unesco出版。这里引自据此译出的中文版《教育展望》2000的年第3期,第101页。
    30)  张人杰:《教育研究的真正价值究竟何在》,《.教育参考》〔上海)1996年第3期。
    31)  张人杰、冯冬雯:《关于普通高中整合文科课程的教材编写与样章实验》,《教育研究与实验》(武昌)1999年第1期。
    32)  阿明-格雷特勒(Armin Gretler):《欧洲教育研究》,出处同忽,第76页。
    33)  参见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编:《教育社会学简讯》第4期,第2页,1993年。
  • 表  一  19 79年以来中国大陆出版的教育社会学主要著(译)作

    表  二  16本教育社会学著作中关于教师社会学的分类内容一览表

    表  三  关于教育社会学科性质的观点之对照

    表  四  研究人员与决策者在教育研究中的差异

  • 加载中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4
  • HTML全文浏览量:  102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1-03-01
  • 刊出日期:  2001-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