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略论孔门诗书礼乐之教

陈桂生

陈桂生. 略论孔门诗书礼乐之教[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29(3): 69-74, 90.
引用本文: 陈桂生. 略论孔门诗书礼乐之教[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29(3): 69-74, 90.
Chen Guisheng. On the Confucian Ritual of Teaching Poetry and Literature[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1, 29(3): 69-74, 90.
Citation: Chen Guisheng. On the Confucian Ritual of Teaching Poetry and Literature[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1, 29(3): 69-74, 90.

略论孔门诗书礼乐之教

  •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268-269页。
  • 陈青云:《中国教育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年,第30页。
  • 《史记·孔子世家》:“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东、书”,可证。
  • 郭沫若:《七批判书》,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53页。

On the Confucian Ritual of Teaching Poetry and Literature

  • 摘要: 依据《认语》中传递的同诗书礼乐之教相关的信息,着重考察孔子授业的性质。从中察觉孔子教有别于一般的伦理道德之教,而属于以礼乐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君子儒之教。这种君子之教同近代人际关系平等取向的伦理道德教育有根本性质的区别。
    1)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268-269页。
    2)  陈青云:《中国教育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年,第30页。
    3)  《史记·孔子世家》:“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东、书”,可证。
    4)  郭沫若:《七批判书》,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53页。
  • 诗说 0202,0320,0718,0808,0815,0915,1106,1305,1613,1709,1710 16
    《诗》[引文]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0115),“相维辟公,天子穆穆”(030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0308],“战战競競……”(0803)“不忮不求,何用不臧”[0927]
    书说 0718 4
    《书》引文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0221],“高宗谅阴,三年不言”[1440]“虽有周亲,不如仁人”[2001]
    礼说 0112,0113,0115,0203,0205,0223,0303,0304,0309,0315,0317,0318,0322,0413,0627,0718,0731,0802,0808,0903,0911,1101,1126,1201,1205,1215,1303,1412,1441,1533,1602,1605,1613,1211,1721,1724,2003 37
    乐说 0303,0323,0732,0808,1101,1126,1303,1412,1439,1542,1602,1605,1704,1711,1718,1720,1721 21
    乐章 《韶》《武》[0325],《韶》[0714],《关睢》[0815],《韶》《舞(武)》[1511]
    易说 0717 1
    春秋 0 0
      备注:出处以各章序号表示。如0115:01为篇序号, 15为章序号。
    下载: 导出CSV
    1.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2.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先进》
    3.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所俟君子。” 《先进》
    4.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子路》
    5. “若臧武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宪向》
    6.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季氏》
    7.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季氏》
    8.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阳货》
    9.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阳货》
    下载: 导出CSV
    对《诗》看法的澄清 1. “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泰伯》)
    2. “《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3. “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
    4.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为政》)
    《诗》之用 1. “起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2. “不学诗,无以言。”(《季氏》)
    3. “女[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屿]?”(《阳货》)
    4.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木石之名。”(《阳货》)
    学《诗》之法 1.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先进》)
    2.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下载: 导出CSV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7
  • HTML全文浏览量:  464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1-09-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