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评“六三三”学制

金林祥

金林祥. 评“六三三”学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3, 1(1): 41-47, 11.
引用本文: 金林祥. 评“六三三”学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3, 1(1): 41-47, 11.

评“六三三”学制

  • 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户》第276页。
  • 陶行知: 《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见《陶行知教育文选》,第18页。
  • 《1862年至1921年的中国工业》,陈真、姚路:《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第8页。
  •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90页。
  • 朱叔源:《改良现行学制之意见》见《中华教育界》第10卷第3期。
  • 俞大同:《评全国教育联合会议决的改革学制案(续)》见《中华教育界》第11卷第8期。
  • 朱叔源:《改良现行学制之意见》见《中华教育界》第10卷第3期。
  • 廖世承:《新学制与中学教育》见《新教育》第4卷第2期。
  • 廖世承:《新学制与中学教育》见《新教育》第4卷第2期。
  • 汪祖《对于新学制草案高等教育段质疑之点》见《新教育》第4卷第2期。
  • 孟禄; 《论中国新学制草案》见《新教育》第4卷第2期。
  •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 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1930年上海南强书局版)第115页。
  • 金曾澄; 《广东提出学制系统草案之经过及其成立》见《新教育》第4卷第2期。
  • 《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纪略》见《教育杂志》第14卷第1号。
  •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 《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见《陶行知教育文选》,第20页。
  • 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纪略》见《教育杂志》第14卷第1号。
  • 《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见《陶行知教育文选》,第19页。
  • 孟禄:《对于中国教育意见的概要》见《教育杂志》第14卷第2号。
  • 舒新城: 《中学学制问题》见《教育杂志》第14卷第1号。
  • 廖世承:《新学制与中学教育》见《新教育》第4卷第2期。
  •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 俞大同:《评全国教育联合会议决的改革学制案(续)》见《中华教育界》第11卷第8期。
  • 周予同:《对于新学制系统草案的我见》见《教育杂志》第14卷第3号。
  • 俞大同:《评全国教育联合会议决的改革学制案(续)》见《中华教育界》第11卷第8期。
  • 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第94页。
  • 《教部通电新学制之变通办法》见《中华教育界》第15卷第5期。
  • 1)  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户》第276页。
    2)  陶行知: 《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见《陶行知教育文选》,第18页。
    3)  《1862年至1921年的中国工业》,陈真、姚路:《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第8页。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90页。
    5)  朱叔源:《改良现行学制之意见》见《中华教育界》第10卷第3期。
    6)  俞大同:《评全国教育联合会议决的改革学制案(续)》见《中华教育界》第11卷第8期。
    7)  朱叔源:《改良现行学制之意见》见《中华教育界》第10卷第3期。
    8)  廖世承:《新学制与中学教育》见《新教育》第4卷第2期。
    9)  廖世承:《新学制与中学教育》见《新教育》第4卷第2期。
    10)  汪祖《对于新学制草案高等教育段质疑之点》见《新教育》第4卷第2期。
    11)  孟禄; 《论中国新学制草案》见《新教育》第4卷第2期。
    12)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13)  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1930年上海南强书局版)第115页。
    14)  金曾澄; 《广东提出学制系统草案之经过及其成立》见《新教育》第4卷第2期。
    15)  《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纪略》见《教育杂志》第14卷第1号。
    16)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17)  《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见《陶行知教育文选》,第20页。
    18)  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纪略》见《教育杂志》第14卷第1号。
    19)  《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见《陶行知教育文选》,第19页。
    20)  孟禄:《对于中国教育意见的概要》见《教育杂志》第14卷第2号。
    21)  舒新城: 《中学学制问题》见《教育杂志》第14卷第1号。
    22)  廖世承:《新学制与中学教育》见《新教育》第4卷第2期。
    23)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24)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25)  俞大同:《评全国教育联合会议决的改革学制案(续)》见《中华教育界》第11卷第8期。
    26)  周予同:《对于新学制系统草案的我见》见《教育杂志》第14卷第3号。
    27)  俞大同:《评全国教育联合会议决的改革学制案(续)》见《中华教育界》第11卷第8期。
    28)  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第94页。
    29)  《教部通电新学制之变通办法》见《中华教育界》第15卷第5期。
  • 表    各省区学制系统草案比较表

  • 加载中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3
  • HTML全文浏览量:  263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