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转识成智:现代教学的认知价值追求

徐超富

徐超富. 转识成智:现代教学的认知价值追求[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 32(4): 23-29.
引用本文: 徐超富. 转识成智:现代教学的认知价值追求[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 32(4): 23-29.
XU Chaofu. From Knowledge to Wisdom: Pursuit of Cognitive Value in Teaching[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4, 32(4): 23-29.
Citation: XU Chaofu. From Knowledge to Wisdom: Pursuit of Cognitive Value in Teaching[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4, 32(4): 23-29.

转识成智:现代教学的认知价值追求

  • 郝志军:《教学文化的价值追求:达成教化与养成智慧》,《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
  • [法]萨特著:《存在与虚无》,陈宣良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年,第15页。
  • 熊十力:《体用论》,北京:中华书局, 1994年,第162页。
  • 杨钦芬:《迈向意义世界———教学的价值追寻》,《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第5期。
  •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4页。
  • 胡晓光:《浅议唯识学的种子论》,《法音》1999年第4期。
  • 张斌贤、王晨:《外国教育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年,第78页。
  • 《孟子·告子上》。
  • 毛红芳:《论教学回归生活与学生多元智能的有效生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 陈怡:《教育要研究人性,提升人性——兼谈中国文化中的情理精神》,《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第3期。
  • 伍正翔:《“教育技术化"危机及其救赎之道》,《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4期。
  • [美]马克斯韦尔·麦克姆斯著:《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页。
  • [德]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年,第4页。
  • 郭华:《现代课程教学与教学认识论》,《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第3期。
  •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第142-148页。
  • 李森、王天平:《教学活动的人性悖论及其合理运用》,《教育研究》2012年第8期。
  • 王彦明:《教学价值:一种本体论视角》,《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
  • 罗儒国、王姗姗:《教学价值取向的现实诊断与应然追求》,《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6期。
  • 张增田:《教学当代转向:从"规训"到"对话"》,《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12期。

From Knowledge to Wisdom: Pursuit of Cognitive Value in Teaching

  • 摘要: 学校教育为了满足培养现代人的需要,必须要有正确的教学价值取向。现代教学的认知价值取向应该是追求“转识成智”。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无论是教学理论还是教学实践都做了有益的探索,但要真正实施和做到“转识成智”,还面临制度、观念、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干扰和阻碍。为此,我们提出了质疑求知、实践锤炼、开放课堂场域、开发现代教学技术的转智功能和方法论指导等应对策略。
    1)  郝志军:《教学文化的价值追求:达成教化与养成智慧》,《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
    2)  [法]萨特著:《存在与虚无》,陈宣良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年,第15页。
    3)  熊十力:《体用论》,北京:中华书局, 1994年,第162页。
    4)  杨钦芬:《迈向意义世界———教学的价值追寻》,《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第5期。
    5)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4页。
    6)  胡晓光:《浅议唯识学的种子论》,《法音》1999年第4期。
    7)  张斌贤、王晨:《外国教育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年,第78页。
    8)  《孟子·告子上》。
    9)  毛红芳:《论教学回归生活与学生多元智能的有效生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0)  陈怡:《教育要研究人性,提升人性——兼谈中国文化中的情理精神》,《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第3期。
    11)  伍正翔:《“教育技术化"危机及其救赎之道》,《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2)  [美]马克斯韦尔·麦克姆斯著:《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页。
    13)  [德]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年,第4页。
    14)  郭华:《现代课程教学与教学认识论》,《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第3期。
    15)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第142-148页。
    16)  李森、王天平:《教学活动的人性悖论及其合理运用》,《教育研究》2012年第8期。
    17)  王彦明:《教学价值:一种本体论视角》,《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8)  罗儒国、王姗姗:《教学价值取向的现实诊断与应然追求》,《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6期。
    19)  张增田:《教学当代转向:从"规训"到"对话"》,《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12期。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1
  • HTML全文浏览量:  248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4-12-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