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教育科学分类:问题与框架

唐莹 瞿葆奎

唐莹, 瞿葆奎. 教育科学分类:问题与框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3, 11(2): 1-14.
引用本文: 唐莹, 瞿葆奎. 教育科学分类:问题与框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3, 11(2): 1-14.

教育科学分类:问题与框架

  • ① 加斯东·米亚拉雷、让·维亚尔主编, 张人杰等译:《世界教育史(1945年至今)》,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第500页。
  • ② 奥卡姆(William of Occam>, 中世纪英国经院哲学家。宣称“若无必要, 不应增加实在东西的最目。”此说后被称为"奥卡姆剃刀"。
  • ③ 由于"科学”这一概念有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人们在对它的理解上和运用上出现了不少分歧。在"科学分类"问题上也是如此。从下面的描述中, 我们将会看到, 有人仅是对自然科学进行分类, 有人姐格社会、人文学科包括在内, 更有人把暂学也考虑进去。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问题的分析。其实, 都是对学科进行分类.严格来说, 用“学科分类”昝代“科学分类”也许更恰当一些。
  • ① 培根认为人类具有3种理性能力:记忆、想象和判断; 相应地便有3类科学:记忆科学(包括历史学、语言学)、翘象科学(包括文学、艺术)和理智科学(包括哲学和自然科学)。
  • ② 圣酉门把科学研究的对象,分为天文现象、钧理现象、化学现象和生理现象,相应地便有下列几类学科: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
  • ③ 票格尔的科学分类思想体现在他的“自然哲学"里。他认为绝对精神既是自然发展的原因,又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自然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 "机械性”阶段、“物理性”阶段和“有机性”阶段。相应于3个阶段的3类学科为:敷学、力学; 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
  • ④ 恩格斯把物质运动形态分为5类:机槭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对应于这5类运动形态有5类学科; 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
  • ⑤ 温德尔班认为,由于科学认识目的的不同,存在t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即“规范化"的方法与“表意化"的方法;根据这两种方法的区分, 可以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其继承人李克特(Rickert, H.)虽然认为科学分类既可遵循“质料的分类原则”(从研究对象的角度), 也可遵循“形式的分类原则"(从研究方法詹度), 佴他更倾向于后者。他把研究方法分为“普遍化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 从而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
  • ⑥ 见凯德洛夫著、裘辉译、冯申校; 《论科学的分类)凯德洛夫著、刘伸擒诼; 《论现代科学的分类》,葆查主编,陆亚松、李一平选编:《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上册), 入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第368-408页.这里, "基质”指的是科学研究的某一客体。科学分类的基质水平是更为复杂的、高缎的水平, 它与以研究对象为标准(窖凰性原刚)的区别在于:它反对对象与科学是一一对应的,强调对某一署体(基质)的多方面研宄,岗一善质可以虞为多门学科的对象。
  • ⑦ 见凯德洛夫著、裘辉译、冯申校; 《论科学的分类)凯德洛夫著、刘伸擒诼; 《论现代科学的分类》,葆查主编,陆亚松、李一平选编:《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上册), 入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第368-408页.这里, "基质”指的是科学研究的某一客体。科学分类的基质水平是更为复杂的、高缎的水平, 它与以研究对象为标准(窖凰性原刚)的区别在于:它反对对象与科学是一一对应的,强调对某一署体(基质)的多方面研宄,岗一善质可以虞为多门学科的对象。
  • ① 见Olivera, C. E., Comparative Education; Towards a Basic Theory. In Prospects, Vo1. XVIII, No.2, D.179, 1988.
  • ② Landsheere, G.D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Resoarch, In Huaen, T, < Postletbwaito, T.N,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0 pedia of Edxcation, Vol, 3, pp. 1589-1596, 1985.
  • ③ 便用“教育科学”一词的第一位学者筷可能是马克-安托万.朱利安(Julien De Pario, M.A.), 参见邡斯东樂置拉雷、让维置尔主缩, 张人杰够译,《世界教盲史(1945牟至今》, 第496页。
  • ① 见加斯东·米亚拉雷著、雷若平译; 《法国的教育科学》, 《国际教育科学杂志》(中文版)1985年, 第3卷第2期, 第4页。
  • ② 米歇尔·德博韦著、马肇元译; 《关于教育科学性质的国际范围大辩论:一种比较研究的方法》, 《展望》(中文版), 1989年第23期。
  • ③ 米歇尔·德博韦著、马肇元译; 《关于教育科学性质的国际范围大辩论:一种比较研究的方法》, 《展望》(中文版), 1989年第23期。
  • ④ 例如,陈桂生:《教育学的迷惘与迷惘的教育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3期。
  • ⑤《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巳将此词条收入。
  • ⑥Ⅱ.P.阿图托夫等主编、赵维贤等译, 《教育科学发展的方法论向题》, 敏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第17页.
  • ① 尤以英国学者奧康纳(O'Conner, D, J.)与赫斯特(Hirst, P.H, )之间的论争为代表。见O/Conner, D.J.,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by of Education, 1969; O'Conner, D.J., The Nature of Educational Theory; Hirst, P. H., The Nature of Educational Theory, Reply to D.J.O'Conner. In Peters, R. S. et al(eds.), Proceeding of the Philosophy 0f Education Society of Great Britoin, Vo1.6, 1972. Hirst, P。H., Educational Theory.In TibbleJ, W. (ed.), The Study 0f Educotion, 1966.Hirst, P. H., Educational Theory.In Hirst, P. H, (ed.), Educational Theory and It's Foundation Discipiine, 1983. Evers, C. W, Epistemoiogy and the Structure of Educational Theory: Some Reflection on the O'Conner Hirst Debate, Journal of PhiIosophy Of Education, Vo1.21, N0.1, 1987.
  • ② 见丹尼斯.劳顿等著、张渭城等译: 《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
  • ① 参见刘仲林主编: 《跨学科导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4~38页。
  • ② 参见刘仲林主编: 《跨学科导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2页。
  • ③ 参见陈波等著:《社会科学方法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6~37页。
  • ① 见杜.舒尔茨著、沈德灿等译:《现代心理学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第2页。
  • ② 见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马克恩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第593页。
  • ③ 见毛祖桓:《教育学的系统观与教育系统工程》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第102-105页。
  • ④ 见Mialaret, G, Introducfion to the Educational Sciences, 1985;参见马骥雄:《外国敏育史略》,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98页。
  • ⑤ 见赫尔马·格·弗兰克著、安文铸译; 《未来教育科学入门》, 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86年版。
  • ① 见大河内一男筝著、曲程等译: 《教育学的理论问题》,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193-196页。
  • ② 见Christensen, J.E. & Fisher, J.E, ,Educology as An Or ganizationa1 Concept for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s of Education, and Faculties of Education,In Christensen, J.E. (ed.), Pers pectives on Education aS Educo1ogy, PP. 275-287, 1981。
  • ③ Olivera, C.E., Comparative Education; Towards a Basic Theory, In Pros pects, Vol. XVII, N0.2, PP.177、177-179, 1988.
  • ④ Olivera, C.E., Comparative Education; Towards a Basic Theory, In Pros pects, Vol. XVII, N0.2, PP.177、177-179, 1988.
  • ① 乔治·F·奈勒(Kneller, G.F.), 《教育哲学导论), 陈友松主编: 《当代西方教育哲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 ② 作为一门学科被命名为教育哲学,是在19世纪末。德国学者罗森克兰茨(Rosenkranz, K.)发表了《教育学体系)一书,美国学者布雷克特(Brackett, A.C.)把它译成英文, 名为《教育哲学》。“教育学体系”是教育哲学的第一种含义,教育哲学的第二种含义是用哲学观点探讨教育问题,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还有一种含义是指教育理论、原理, 如法国学者埃德诺拉埃里的《教育哲学—普通教育原理》, 见金哲等主编:《世界新学科总览》, 重庆出版社1986年版,第245—246页。
  • ① 人们对“比较教育学”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是把它等同于国际教育,用比较方法来研究不同国家、地方的教育(如张渭城:《比较教育》, 张渭城编: 《国外教育学科发展概述》,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0页)。另一种理解是把它看成为有关教育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比较的知识[如Christensen, J. E.(ed.), Pers pectives on Education as Educo1ogy, pp. 149, 279,1981]。第三种则认为, 如果比较作为方法是普遍的, 一门“比较"学科只有当它把比较推到一个更高的抽象作用水平,比如说“诸如比较之比较”时,才堪称这一名称,比较教育学实际上表示更高的认识论水平(如Olirvera, C.E, , Comparative Education: Towards a Basic Theory, in Pros pects, Vo1, XVIII, N0.2, 1988).从比较教育学这门学科的历史来看,第一种理解更为符合学科现实的特点。见朱勃: 《比较教育史略》,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 ① 见Christensen, JE., Educology and Some Related Concepts; a Dialoque, .In Christensen, J. E. (ed.), op.cit, , P.138.克里斯坦森以“教育实践学”来代替“教育技术学”,界定了其为有关教育过程中有效实践的知识。但由此看来,前者比后者含义更为宽泛。
  • ② “元”,英文为"meta", 原意为在....之后,超越,后引申为一种更高的逻辑型式。把"meta"放在某学科(dsci- pline)前面所构成的名词, 意味蓿一门新的但与原学科有关的学科, 它将对原学科的性质、结构等进行分析。见Gove, P.B.(ed.), Webster' 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p.1618, 1981.
  • ① 皮亚杰把这两种方法作为他探讨学科向题的指导思想, 多见刘仲林主编:《跨学科导论》, 第98页。
  • ① 希腊语*paidagogia"由"paig", agein"两部分构成。"pais*意为孩子, ageia"意为引导。见Gove, P.B. (ed, ), Webster' 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PP.1663. 1619, 1981.
  • ② 有关education"取代"pedagogy'的过程,见Monroe, P.(ed, ), A Cyclopedia of Education, pPP. 621— 622, 1913.
  • 国在习惯上称的“普通物理学"、“普通心理学”等等。严格说来, 是"-般物理学"、“一般心理学", 等等。
  • ④ 一般认为。此词为斯组纳(Steiner, E.)所创,虽然有人几乎開时也鹭用了这个词。1964年,在一次教育曾学靠的国际性会议上, 斯坦纳提出了"educacology"-词。当时在与会学者格伦(Gruen, W.)的建议下, 闰化为edu- cology".见Christensen, J.E. (ed)。Pers pectives on Educatiom as Educology, PD.T- vili, PP.107~ 108。1981。
  • ① 见赵訇州著:《大科学冀》, 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第156~157页。
  • 1)  ① 加斯东·米亚拉雷、让·维亚尔主编, 张人杰等译:《世界教育史(1945年至今)》,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第500页。
    2)  ② 奥卡姆(William of Occam>, 中世纪英国经院哲学家。宣称“若无必要, 不应增加实在东西的最目。”此说后被称为"奥卡姆剃刀"。
    3)  ③ 由于"科学”这一概念有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人们在对它的理解上和运用上出现了不少分歧。在"科学分类"问题上也是如此。从下面的描述中, 我们将会看到, 有人仅是对自然科学进行分类, 有人姐格社会、人文学科包括在内, 更有人把暂学也考虑进去。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问题的分析。其实, 都是对学科进行分类.严格来说, 用“学科分类”昝代“科学分类”也许更恰当一些。
    4)  ① 培根认为人类具有3种理性能力:记忆、想象和判断; 相应地便有3类科学:记忆科学(包括历史学、语言学)、翘象科学(包括文学、艺术)和理智科学(包括哲学和自然科学)。
    5)  ② 圣酉门把科学研究的对象,分为天文现象、钧理现象、化学现象和生理现象,相应地便有下列几类学科: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
    6)  ③ 票格尔的科学分类思想体现在他的“自然哲学"里。他认为绝对精神既是自然发展的原因,又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自然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 "机械性”阶段、“物理性”阶段和“有机性”阶段。相应于3个阶段的3类学科为:敷学、力学; 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
    7)  ④ 恩格斯把物质运动形态分为5类:机槭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对应于这5类运动形态有5类学科; 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
    8)  ⑤ 温德尔班认为,由于科学认识目的的不同,存在t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即“规范化"的方法与“表意化"的方法;根据这两种方法的区分, 可以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其继承人李克特(Rickert, H.)虽然认为科学分类既可遵循“质料的分类原则”(从研究对象的角度), 也可遵循“形式的分类原则"(从研究方法詹度), 佴他更倾向于后者。他把研究方法分为“普遍化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 从而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
    9)  ⑥ 见凯德洛夫著、裘辉译、冯申校; 《论科学的分类)凯德洛夫著、刘伸擒诼; 《论现代科学的分类》,葆查主编,陆亚松、李一平选编:《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上册), 入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第368-408页.这里, "基质”指的是科学研究的某一客体。科学分类的基质水平是更为复杂的、高缎的水平, 它与以研究对象为标准(窖凰性原刚)的区别在于:它反对对象与科学是一一对应的,强调对某一署体(基质)的多方面研宄,岗一善质可以虞为多门学科的对象。
    10)  ⑦ 见凯德洛夫著、裘辉译、冯申校; 《论科学的分类)凯德洛夫著、刘伸擒诼; 《论现代科学的分类》,葆查主编,陆亚松、李一平选编:《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上册), 入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第368-408页.这里, "基质”指的是科学研究的某一客体。科学分类的基质水平是更为复杂的、高缎的水平, 它与以研究对象为标准(窖凰性原刚)的区别在于:它反对对象与科学是一一对应的,强调对某一署体(基质)的多方面研宄,岗一善质可以虞为多门学科的对象。
    11)  ① 见Olivera, C. E., Comparative Education; Towards a Basic Theory. In Prospects, Vo1. XVIII, No.2, D.179, 1988.
    12)  ② Landsheere, G.D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Resoarch, In Huaen, T, < Postletbwaito, T.N,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0 pedia of Edxcation, Vol, 3, pp. 1589-1596, 1985.
    13)  ③ 便用“教育科学”一词的第一位学者筷可能是马克-安托万.朱利安(Julien De Pario, M.A.), 参见邡斯东樂置拉雷、让维置尔主缩, 张人杰够译,《世界教盲史(1945牟至今》, 第496页。
    14)  ① 见加斯东·米亚拉雷著、雷若平译; 《法国的教育科学》, 《国际教育科学杂志》(中文版)1985年, 第3卷第2期, 第4页。
    15)  ② 米歇尔·德博韦著、马肇元译; 《关于教育科学性质的国际范围大辩论:一种比较研究的方法》, 《展望》(中文版), 1989年第23期。
    16)  ③ 米歇尔·德博韦著、马肇元译; 《关于教育科学性质的国际范围大辩论:一种比较研究的方法》, 《展望》(中文版), 1989年第23期。
    17)  ④ 例如,陈桂生:《教育学的迷惘与迷惘的教育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3期。
    18)  ⑤《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巳将此词条收入。
    19)  ⑥Ⅱ.P.阿图托夫等主编、赵维贤等译, 《教育科学发展的方法论向题》, 敏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第17页.
    20)  ① 尤以英国学者奧康纳(O'Conner, D, J.)与赫斯特(Hirst, P.H, )之间的论争为代表。见O/Conner, D.J.,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by of Education, 1969; O'Conner, D.J., The Nature of Educational Theory; Hirst, P. H., The Nature of Educational Theory, Reply to D.J.O'Conner. In Peters, R. S. et al(eds.), Proceeding of the Philosophy 0f Education Society of Great Britoin, Vo1.6, 1972. Hirst, P。H., Educational Theory.In TibbleJ, W. (ed.), The Study 0f Educotion, 1966.Hirst, P. H., Educational Theory.In Hirst, P. H, (ed.), Educational Theory and It's Foundation Discipiine, 1983. Evers, C. W, Epistemoiogy and the Structure of Educational Theory: Some Reflection on the O'Conner Hirst Debate, Journal of PhiIosophy Of Education, Vo1.21, N0.1, 1987.
    21)  ② 见丹尼斯.劳顿等著、张渭城等译: 《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
    22)  ① 参见刘仲林主编: 《跨学科导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4~38页。
    23)  ② 参见刘仲林主编: 《跨学科导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2页。
    24)  ③ 参见陈波等著:《社会科学方法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6~37页。
    25)  ① 见杜.舒尔茨著、沈德灿等译:《现代心理学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第2页。
    26)  ② 见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马克恩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第593页。
    27)  ③ 见毛祖桓:《教育学的系统观与教育系统工程》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第102-105页。
    28)  ④ 见Mialaret, G, Introducfion to the Educational Sciences, 1985;参见马骥雄:《外国敏育史略》,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98页。
    29)  ⑤ 见赫尔马·格·弗兰克著、安文铸译; 《未来教育科学入门》, 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86年版。
    30)  ① 见大河内一男筝著、曲程等译: 《教育学的理论问题》,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193-196页。
    31)  ② 见Christensen, J.E. & Fisher, J.E, ,Educology as An Or ganizationa1 Concept for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s of Education, and Faculties of Education,In Christensen, J.E. (ed.), Pers pectives on Education aS Educo1ogy, PP. 275-287, 1981。
    32)  ③ Olivera, C.E., Comparative Education; Towards a Basic Theory, In Pros pects, Vol. XVII, N0.2, PP.177、177-179, 1988.
    33)  ④ Olivera, C.E., Comparative Education; Towards a Basic Theory, In Pros pects, Vol. XVII, N0.2, PP.177、177-179, 1988.
    34)  ① 乔治·F·奈勒(Kneller, G.F.), 《教育哲学导论), 陈友松主编: 《当代西方教育哲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35)  ② 作为一门学科被命名为教育哲学,是在19世纪末。德国学者罗森克兰茨(Rosenkranz, K.)发表了《教育学体系)一书,美国学者布雷克特(Brackett, A.C.)把它译成英文, 名为《教育哲学》。“教育学体系”是教育哲学的第一种含义,教育哲学的第二种含义是用哲学观点探讨教育问题,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还有一种含义是指教育理论、原理, 如法国学者埃德诺拉埃里的《教育哲学—普通教育原理》, 见金哲等主编:《世界新学科总览》, 重庆出版社1986年版,第245—246页。
    36)  ① 人们对“比较教育学”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是把它等同于国际教育,用比较方法来研究不同国家、地方的教育(如张渭城:《比较教育》, 张渭城编: 《国外教育学科发展概述》,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0页)。另一种理解是把它看成为有关教育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比较的知识[如Christensen, J. E.(ed.), Pers pectives on Education as Educo1ogy, pp. 149, 279,1981]。第三种则认为, 如果比较作为方法是普遍的, 一门“比较"学科只有当它把比较推到一个更高的抽象作用水平,比如说“诸如比较之比较”时,才堪称这一名称,比较教育学实际上表示更高的认识论水平(如Olirvera, C.E, , Comparative Education: Towards a Basic Theory, in Pros pects, Vo1, XVIII, N0.2, 1988).从比较教育学这门学科的历史来看,第一种理解更为符合学科现实的特点。见朱勃: 《比较教育史略》,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7)  ① 见Christensen, JE., Educology and Some Related Concepts; a Dialoque, .In Christensen, J. E. (ed.), op.cit, , P.138.克里斯坦森以“教育实践学”来代替“教育技术学”,界定了其为有关教育过程中有效实践的知识。但由此看来,前者比后者含义更为宽泛。
    38)  ② “元”,英文为"meta", 原意为在....之后,超越,后引申为一种更高的逻辑型式。把"meta"放在某学科(dsci- pline)前面所构成的名词, 意味蓿一门新的但与原学科有关的学科, 它将对原学科的性质、结构等进行分析。见Gove, P.B.(ed.), Webster' 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p.1618, 1981.
    39)  ① 皮亚杰把这两种方法作为他探讨学科向题的指导思想, 多见刘仲林主编:《跨学科导论》, 第98页。
    40)  ① 希腊语*paidagogia"由"paig", agein"两部分构成。"pais*意为孩子, ageia"意为引导。见Gove, P.B. (ed, ), Webster' 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PP.1663. 1619, 1981.
    41)  ② 有关education"取代"pedagogy'的过程,见Monroe, P.(ed, ), A Cyclopedia of Education, pPP. 621— 622, 1913.
    42)  国在习惯上称的“普通物理学"、“普通心理学”等等。严格说来, 是"-般物理学"、“一般心理学", 等等。
    43)  ④ 一般认为。此词为斯组纳(Steiner, E.)所创,虽然有人几乎開时也鹭用了这个词。1964年,在一次教育曾学靠的国际性会议上, 斯坦纳提出了"educacology"-词。当时在与会学者格伦(Gruen, W.)的建议下, 闰化为edu- cology".见Christensen, J.E. (ed)。Pers pectives on Educatiom as Educology, PD.T- vili, PP.107~ 108。1981。
    44)  ① 见赵訇州著:《大科学冀》, 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第156~157页。
  • 表    教育科学分类框架表

  • 加载中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8
  • HTML全文浏览量:  315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