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重温师范大学制的“孟胡之争”——孟宪承与胡先骕关于师范大学制的论争之探析(1925)

张礼永

张礼永. 重温师范大学制的“孟胡之争”——孟宪承与胡先骕关于师范大学制的论争之探析(1925)[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 32(2): 97-103.
引用本文: 张礼永. 重温师范大学制的“孟胡之争”——孟宪承与胡先骕关于师范大学制的论争之探析(1925)[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 32(2): 97-103.
ZHANG Liyong. MENG Xiancheng and HU Xiansu's Controversy about the Existence of Normal Universities in 1925[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4, 32(2): 97-103.
Citation: ZHANG Liyong. MENG Xiancheng and HU Xiansu's Controversy about the Existence of Normal Universities in 1925[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4, 32(2): 97-103.

重温师范大学制的“孟胡之争”——孟宪承与胡先骕关于师范大学制的论争之探析(1925)

  • 李建勋:《请改全国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为师范大学案》,许椿生等编:《李建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6-38页。
  • 孟真:《教育崩溃之原因》,《独立评论》,第9期,1932年7月17日,第5页。
  • 马秀文:《高级师范教育之回顾与前瞻》,《中等教育月刊》1943年第5期。
  • 刘婕、谢维和:《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 璩鑫圭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58-659页。
  • 何许:《教育改进社年会之第二日·三种重要提案》,《申报》,1925年8月19日,第9版。
  • 《中华教育改进社年会第二日》,《晨报》,1925年8月21日,第4版。
  • 《中华教育改进社年会第五日》,《晨报》,1925年8月24日,第4版。
  • 胡宗刚:《胡先骕先生年谱长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13-115页。
  • 《审查报告·高等师范分区草案、高等师范分区制审查报告》,《教育杂志》,第4卷临时增刊,“临时教育会议的议决案、审查报告”,1912年12月,第78页。
  • 石瑛(1879-1943),字蘅青,湖北阳新人,“湖北三杰”之一。清末举人,曾赴英法留学。又为同盟会元老,历任国民党一大中央委员、湖北省建设厅厅长、南京市市长等职,后人誉为“民国第一清官”。于1924-1925年间曾任国立武昌大学校长。
  • 汪兆悌、蔡振生:《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独立体制的历史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4期。
  • 刘问岫:《中国师范教育简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 《中华教育改进社年会开幕》,《晨报》,1925年8月20日,第4版。
  • 陈宝泉:《全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会议开会暨闭会答词》,蔡振生等编:《陈宝泉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6页。
  • 召:《国立武昌师大组设二院一处》,《申报》,1925年2月14日,第12版。
  • 孟宪承:《关于高师教学问题》,瞿葆奎、杜成宪主编:《孟宪承文集·论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84页。
  • 胡先骕:《留学问题与吾国高等教育之方针》,《东方杂志》,22卷9期,1925年5月,第15-26页。
  • 霍益萍:《中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史略(1902-1949)》,《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89年1期。
  • 璩鑫圭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95页。
  • 《国立武昌师大又起风潮》,《申报》,1925年2月28日,第11版。
  • 张礼永:《教育学能否立于大学之林——三十年代教育学者与傅斯年的大论战之回顾与探析》,《现代大学教育》2013年5期。
  • 《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汪懋祖等将行发起》,《晨报》,1925年8月28日,第6版。
  • 今年是中国现代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孟宪承(1894-1967)诞辰120周年。1951年,孟宪承主持创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所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他对发展中国的高师教育颇多创见和贡献。早在1925年,他与东南大学教授、生物学家胡先骕关于高师教育体制和教育学科地位问题有过一场争论。时过90年,孟宪承所阐述的见解仍然富于启示。本刊特编发《重温师范大学制的“孟胡之争”——孟宪承与胡先骕关于师范大学制的论争之探析(1925)》一文,谨表示我们对孟宪承的纪念!
  • 崔运武:《中国师范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 余家菊:《五十回忆录·记石瑛》,余家菊:《余家菊景陶先生回忆录》,台北:慧炬出版社,1994年,第135页。
  • 吴俊升:《教育生涯一周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6年,第55页。
  • 汪懋祖:《呈请教育部恢复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区改建师范大学以发展师范教育案》,《新教育》1925年第2期。
  • 胡先骕:《师范大学制平议》,张大为等编:《胡先骕文存》(上卷),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第300-303页。
  • 李蒸:《北京师范大学历史上的存废之事》,李溪桥主编:《李蒸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9页。
  • 《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汪懋祖等将行发起》,《晨报》,1925年8月28日,第6版。
  • 李清悚:《由中学师资谈到大学教育学院今后的方针》,《中华教育界》1935年第5期。
  • 张之洞:《劝学篇·序》,陈山榜:《张之洞教育文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83页。
  • 《教育杂志》,4卷9号,1912年12月,记事,第61页。
  • 璩鑫圭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96页。
  • 汪懋祖:《呈请教育部恢复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区改建师范大学以发展师范教育案》,《新教育》1925年第2期。
  • 璩鑫圭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55页。
  • 蔡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应有之改进》,《中华教育界》1947年第10期。
  • 《国立武汉大学一览(1931年度)·沿革概要》,张研等编:《民国史料丛刊》(第1095册),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26页。
  • 孟宪承:《教育学科在大学课程上的地位》,瞿葆奎、杜成宪主编:《孟宪承文集·论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7-250页。
  • 宋恩荣、章咸选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23页。
  • 汪懋祖:《呈请教育部恢复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区改建师范大学以发展师范教育案》,《新教育》1925年第2期。

MENG Xiancheng and HU Xiansu's Controversy about the Existence of Normal Universities in 1925

  • 摘要: 为尽早实现教育普及的目标,近代教育先贤设计了独立的师范教育体制,当中又特别强调高等师范的建设,而有“高师教育分区制”的出台,“六大高师”因之而诞生。上世纪20年代,高师迎来了“升格运动”,历经多年苦心经营才成的“分区制”随之破产,“六大高师”多数倾向转轨为普通大学。特别是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先升级为武昌师范大学,旋即“舍师范”而“奔综合”变为武昌大学,此种情形引发了教育先进的担忧,而有恢复旧制的种种呼声及努力。但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对此却不以为然,而孟宪承与之意见相左,故而构成一场教育论争。胡不认可“封闭性”的师资培养方式,主张采用“开放性”的,但是这种理想的计划离中国的现实太远,而且对教育学与师范教育的认识不周全,因而引来孟宪承的批评。这场论争规模虽小,但学术分量很足,对于今日的师范教育改革亦不乏借鉴意义。
    1)  李建勋:《请改全国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为师范大学案》,许椿生等编:《李建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6-38页。
    2)  孟真:《教育崩溃之原因》,《独立评论》,第9期,1932年7月17日,第5页。
    3)  马秀文:《高级师范教育之回顾与前瞻》,《中等教育月刊》1943年第5期。
    4)  刘婕、谢维和:《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  璩鑫圭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58-659页。
    6)  何许:《教育改进社年会之第二日·三种重要提案》,《申报》,1925年8月19日,第9版。
    7)  《中华教育改进社年会第二日》,《晨报》,1925年8月21日,第4版。
    8)  《中华教育改进社年会第五日》,《晨报》,1925年8月24日,第4版。
    9)  胡宗刚:《胡先骕先生年谱长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13-115页。
    10)  《审查报告·高等师范分区草案、高等师范分区制审查报告》,《教育杂志》,第4卷临时增刊,“临时教育会议的议决案、审查报告”,1912年12月,第78页。
    11)  石瑛(1879-1943),字蘅青,湖北阳新人,“湖北三杰”之一。清末举人,曾赴英法留学。又为同盟会元老,历任国民党一大中央委员、湖北省建设厅厅长、南京市市长等职,后人誉为“民国第一清官”。于1924-1925年间曾任国立武昌大学校长。
    12)  汪兆悌、蔡振生:《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独立体制的历史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4期。
    13)  刘问岫:《中国师范教育简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14)  《中华教育改进社年会开幕》,《晨报》,1925年8月20日,第4版。
    15)  陈宝泉:《全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会议开会暨闭会答词》,蔡振生等编:《陈宝泉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6页。
    16)  召:《国立武昌师大组设二院一处》,《申报》,1925年2月14日,第12版。
    17)  孟宪承:《关于高师教学问题》,瞿葆奎、杜成宪主编:《孟宪承文集·论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84页。
    18)  胡先骕:《留学问题与吾国高等教育之方针》,《东方杂志》,22卷9期,1925年5月,第15-26页。
    19)  霍益萍:《中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史略(1902-1949)》,《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89年1期。
    20)  璩鑫圭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95页。
    21)  《国立武昌师大又起风潮》,《申报》,1925年2月28日,第11版。
    22)  张礼永:《教育学能否立于大学之林——三十年代教育学者与傅斯年的大论战之回顾与探析》,《现代大学教育》2013年5期。
    23)  《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汪懋祖等将行发起》,《晨报》,1925年8月28日,第6版。
    24) 编者按:
    24)  今年是中国现代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孟宪承(1894-1967)诞辰120周年。1951年,孟宪承主持创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所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他对发展中国的高师教育颇多创见和贡献。早在1925年,他与东南大学教授、生物学家胡先骕关于高师教育体制和教育学科地位问题有过一场争论。时过90年,孟宪承所阐述的见解仍然富于启示。本刊特编发《重温师范大学制的“孟胡之争”——孟宪承与胡先骕关于师范大学制的论争之探析(1925)》一文,谨表示我们对孟宪承的纪念!
    25)  崔运武:《中国师范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26)  余家菊:《五十回忆录·记石瑛》,余家菊:《余家菊景陶先生回忆录》,台北:慧炬出版社,1994年,第135页。
    27)  吴俊升:《教育生涯一周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6年,第55页。
    28)  汪懋祖:《呈请教育部恢复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区改建师范大学以发展师范教育案》,《新教育》1925年第2期。
    29)  胡先骕:《师范大学制平议》,张大为等编:《胡先骕文存》(上卷),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第300-303页。
    30)  李蒸:《北京师范大学历史上的存废之事》,李溪桥主编:《李蒸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9页。
    31)  《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汪懋祖等将行发起》,《晨报》,1925年8月28日,第6版。
    32)  李清悚:《由中学师资谈到大学教育学院今后的方针》,《中华教育界》1935年第5期。
    33)  张之洞:《劝学篇·序》,陈山榜:《张之洞教育文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83页。
    34)  《教育杂志》,4卷9号,1912年12月,记事,第61页。
    35)  璩鑫圭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96页。
    36)  汪懋祖:《呈请教育部恢复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区改建师范大学以发展师范教育案》,《新教育》1925年第2期。
    37)  璩鑫圭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55页。
    38)  蔡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应有之改进》,《中华教育界》1947年第10期。
    39)  《国立武汉大学一览(1931年度)·沿革概要》,张研等编:《民国史料丛刊》(第1095册),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26页。
    40)  孟宪承:《教育学科在大学课程上的地位》,瞿葆奎、杜成宪主编:《孟宪承文集·论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7-250页。
    41)  宋恩荣、章咸选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23页。
    42)  汪懋祖:《呈请教育部恢复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区改建师范大学以发展师范教育案》,《新教育》1925年第2期。
  • 表  1  高师教育分区制的概况

    师范区 省份 中心 高等师范学校 设立年份
    直隶区 直隶、察哈尔、热河、绥远、山东、山西、河南 北京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2年
    东三省区 奉天、吉林、黑龙江等 沈阳 沈阳高等师范学校 1918年
    湖北区 湖北、湖南、江西等 武昌 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1913年
    四川区 四川、陕西、甘肃、云南等 成都 成都高等师范学校 1914年
    广东区 广东、广西、福建、贵州等 广州 广东高等师范学校 1912年
    江苏省 江苏、浙江、安徽 南京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4年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孟胡二人争执教育学的问题

    胡之说 孟之意
    1 以教育为专门学科而加以精深之研究者,当首推美国。 从历史上看,却并不然。最早以教育为专门学科而加以精深的研究的,实推德国。……至于美国,真是后进。它的许多教育学前辈多半还是德国留学生,它在教育研究上有特殊成绩不过近几年的事罢了。
    2 在欧洲英德法诸邦,教育学只为文科中附属之课程,不但不能为之立一独立之大学,且每每不得成为大学中之一系,所谓教育哲学、教育心理者,亦不得为大学中独立之学科。 就事实而论,法国在19世纪百年间,中学师资靠着独立的高等师范学校为策源地,到后来才和大学合并,不过是办法上的便利,何尝将教育学降为“附属”。英国许多大学里,教育系(或教育学讲座)确是属文科的,然而专门培养中学师资的机关,还有与大学同等程度的“训练学院”,也就是师范科“独立之大学”。在德国,关于教育理论的课程是在大学里讲习的,而实习的课程,却常由最优良的中学校组织“研究科”,由大学指定学生到那里去学习。
    3 就美国而论,著名学校中,亦无号称师范大学者。赫赫有名之哥伦比亚大学师范院,亦只为大学内之一部。其他赫赫有声如哈佛、耶鲁、加利福尼亚各大学,教育只为文理科中之一系。 师范教育,是公家的事业,不是私立大学专有的责任。所以美国师范大学多是省或地方经费办的,在中等教育上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不过既是单科的大学,又系后期的组织,在一般高等教育界,当然不比几百年的老校著名。
    4 美国大学中不为同僚重视者,厥为教育学与社会学教授焉。 在学术上看,大学各科的学问,只要有忠实的精深的研究,都一般应当“重视”。个人感情上的重视与否,与学问本身的价值,并无关系。而且“同僚”为谁、“教授”是什么人,都须分别观察。
    5 教育学在欧美先进国尚视为幼稚而未达于成立之时期,其诸教授所主张之学说亦未尽为国人所信仰。 何从证明“其诸教授所主张之学说亦未尽为国人所信仰”呢?就使一说,未尽为国人所信仰,于那说的成立与否,又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呢?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孟胡二人争执师范教育的开放与否

    胡之说 孟之意
    1 夫师范教育之宜提高,自不待言。然提高之道,不在设立师范大学,而在规定师范生服务之资格。故欲任中等学校某学科之教席,或欲得此项之特种文凭者,可规定先须在各大学专治此科,卒业后再须治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一年或二年,使其程度略等于硕士,方可取得此项资格或文凭。 现代国家没有一个不把教育看作国家的命脉,没有一个不尽力从事师范的培养。为改善中等教育计,没有一个不在高等教育里,供给师范的训练。不过各国、各地方、各大学情形不同,需要各别,办法当然也不一律。可在大学内开设教育学讲座或教育系,也可设立教育科,还可设立师范大学,全看目的如何、需要怎样。
    2 欲以师范为职业者,除普通大学训练外,再须加授某种特殊之训练,于是不必立骈枝之学校,而师范教育自可提高。 有特殊的需要,就于大学教育科以外,另立单科的师范大学,也不算“骈枝”。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孟胡二人评价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

    胡之说 孟之意
    1 大学宽严有别:北京师范大学同班之毕业生,一入芝加哥大学须补习一年方能得学士学位,一入哥伦比亚大学,一年即得硕士。 ——
    2 友人程柏庐曾云:“彼留美国二年,在芝加哥大学所得,远较哥伦比亚大学为多。” 哥校的参考书,是“千篇一律”,不知胡先生何所依据。至于学教育者根底浅薄,却是个人的问题,不能以部分来概全体,并且也和哥校课程没有什么相关。学教育者不尽学于美国,学于美国不尽学于哥校,学于哥校者未必尽无鸟瞰之识见和中西学术的根底。归罪于哥校课程,是冤枉的。
    3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院之课程,分目极细,参考书虽众多,然皆千篇一律举一即足以反三。分目既细,遂至学教育者,于各种教育无鸟瞰之识见,加以平日于中西学术绝无根柢,故除墨守师说如鹦鹉学舌外,别无他能。
    4 哥伦比亚大学之博士论文,素有覆瓿之讥。……某博士之论文,为中国教育统计问题,而其调查推论之方法,即背统计之原则。今日虽以哥伦比亚大学,亦不收关于中国事件之论文也。 ——
    下载: 导出CSV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5
  • HTML全文浏览量:  151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4-06-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