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新中国教育均衡发展的测度

姚继军 张新平

姚继军, 张新平. 新中国教育均衡发展的测度①[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 28(2): 33-42.
引用本文: 姚继军, 张新平. 新中国教育均衡发展的测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 28(2): 33-42.
Yao Jijun, Zhang Xinping. Measuring Educational Equilibrium Development of PRC[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0, 28(2): 33-42.
Citation: Yao Jijun, Zhang Xinping. Measuring Educational Equilibrium Development of PRC[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0, 28(2): 33-42.

新中国教育均衡发展的测度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姚继军,(1975—),男,汉族,湖南益阳人,南京师范大学人事处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是教育政策与教育管理

    张新平,(1964—),男,汉族,湖南沅江人,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领导理论

    通讯作者:

    姚继军:电话:025-85891572(O)025-58599167(H)手机:15850500715 E-mail: yaojijun_njnu@163.com

  • 在计算地区间入学率差异系数时,由于我国的权威统计资料中,只有建国以来各地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相对完整的数据,各地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数据不完整,因此笔者用各地区三级教育在校生数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近似地代替;在计算地区间基础教育生均经费差异系数时,由于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权威统计资料中才有各地区教育经费数据,因此此前的教育经费数据用科教文卫经费代替。在这一过程中,笔者首先利用全国各个时期三级教育生均经费的数据及各个地区三级教育学生数估算出各地区基础教育经费比例,然后用这一比例乘以当地的科教文卫经费再除以当地的基础教育学生数,这样即可近似地估算各地区基础教育的生均经费。
  • 顾清扬:《关于我国教育经费分配结构的比较研究》,《教育与经济》1990年第1期。
  • 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 –2001)》,《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 刘泽云、袁连生:《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 姚继军:《教育均衡发展综合测度的原则与方法》,《教育科学》2008年第3期。
  • 在建立该评价体系时,第一层次为教育均衡发展指数,第二层次为一级指标,第三层次为三级指标,表 1中的二级指标未纳入。
  • 王丽萍、张京泽、覃鹏:《对我国50年各层次民族教育相对发展状况的定量分析和相关建议》,《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 计算综合入学率需要各级教育的入学率数据。其中,国外的数据直接来源于前文所用的数据。中国的数据来源为:小学入学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编制的《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历年)。高等教育入学率数据参考谢作栩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道路研究》(温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141页)。由于缺少1990年前中学入学率的权威统计数据,故采取以下办法估算:利用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得到普查年份中学阶段适龄人口总数,然后利用各年的出生率、死亡率数据对缺失年份的适龄人口进行推算。考虑到该年龄段的死亡率要远小于总人口的死亡率,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取总人口死亡率的三分之一作为该年龄段的死亡率。在得到历年中学阶段适龄人口以后,用中学在校生数除以这一数值便可得到中学阶段入学率。1990年后的中等教育入学率来自于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制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历年)。
  • 由于权威统计数据公布和研究的滞后性,本文计算的时间范围为1949—2006年。这样一个时间段虽未完全涵盖建国至今60年的历史,但已经足以描述新中国教育均衡发展的历程与特点。
  • 贾晓静:《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教育导刊》2007年第2期(上半月)。
  • 从长期趋势看,在不同民族人口增长率和入学率都相等的情况下,各民族在校生比例与其人口的自然比例应当趋于一致。这里之所以说是近似地表示不同民族在教育获得方面的差异,是因为现实中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出生率上是存在着差异的,而人口结构的不同会影响到这一计算的精确性。但在缺乏少数民族入学率数据的情况下,这样的代替仍然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在讨论民族教育问题的文献中,这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表示民族间教育平等程度的指标。
  • 陈良焜:《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国际比较》,载厉以宁:《教育经济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22页。
  • 限于篇幅,笔者这里没有报告具体的回归分析的结果。如需要具体结果,可与笔者联系。
  • 数据主要来源为:1950-1960年代的数据来自于钱纳里,见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昆:《发展的格局(1950-1970)》,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204-208页;1970年以后的数据来自于UNESCO. World Education Indicators [EB/OL]. http://www/unecso.org. 2008和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atabase [EB/OL].http://www.world-bank.org. 2008。本文的GDP、人均GDP等数据均为2000年可比价格数据。
  • 在我国权威的统计资料中,分城乡的教育统计数据最早只到1962年。对于1962年以前的数据,笔者通过以下方法估算:学生数方面,主要根据《建国三十年教育统计资料(1949-1978)》(教育部1979年编印,内部资料)中工农成分学生数推算;教师数方面,主要根据各地地方志中农村学校的教师数或民国教育统计资料推算;升学率方面,用上一级教育在校生数除以学制推算招生数,用本级教育在校生数除以学制推算毕业生数,然后用推算的招生数除以毕业生数推算升学率,为消除特异值影响,最后取值采用三年平滑平均数。由于缺乏分城乡统计口径的入学率数据,本文用城乡在校生比例与城乡人口自然比例的比值近似地代替。
  • 王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10期。
  • 姚继军:《中国教育碰等状况的演变—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估算(1949-2006)》,《教育科学》2009年第1期。
  • 陈良焜:《教育投资比例的国际比较研究》,载秦宛顺、厉以宁:《教育投资决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3-37页。
  • 用第一主成份的系数判断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并以此为依据对指标进行筛选。
  • 该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和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执行,调查范围同时覆盖城镇和农村,以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为总体信息,采用分层设计、多阶段PPS方法进行抽样。CGSS2005于2005年底结束,并于2008年3月对全社会发布调查数据。具体情况可参见CGSS网站:http://www.chinagss.org
  • 岳昌君:《我国公共教育经费的供给与需求预测》,《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第2期。
  • 岳昌君、丁小浩:《教育投资比例的国际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 本文的指标体系在初步建立后,曾在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的学术沙龙上进行过讨论。沙龙成员包括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老师与研究生。此后,在笔者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会上,参会的各位专家,也对这一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宝贵意见。
  • 用主成分法进行赋权时,首先对每一方面的次级指标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主成份分析,然后按积累贡献率>90%选取主成份,根据各主成份特征根分配各指标的权重,构造出上一级指数。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合成总指数。
  • [美]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Measuring Educational Equilibrium Development of PRC

  • 摘要: 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在各级教育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人群之间相对均等地配置教育资源,为每一位受教育者尽可能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使其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通过建立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可以定量地测度新中国教育均衡发展的历程,这对于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均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均衡发展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中国的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在1949年以后已经获得了显著的改善,而进一步缩小差距则仍是当前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内容与核心任务。
    1)  在计算地区间入学率差异系数时,由于我国的权威统计资料中,只有建国以来各地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相对完整的数据,各地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数据不完整,因此笔者用各地区三级教育在校生数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近似地代替;在计算地区间基础教育生均经费差异系数时,由于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权威统计资料中才有各地区教育经费数据,因此此前的教育经费数据用科教文卫经费代替。在这一过程中,笔者首先利用全国各个时期三级教育生均经费的数据及各个地区三级教育学生数估算出各地区基础教育经费比例,然后用这一比例乘以当地的科教文卫经费再除以当地的基础教育学生数,这样即可近似地估算各地区基础教育的生均经费。
    2)  顾清扬:《关于我国教育经费分配结构的比较研究》,《教育与经济》1990年第1期。
    3)  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 –2001)》,《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4)  刘泽云、袁连生:《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5)  姚继军:《教育均衡发展综合测度的原则与方法》,《教育科学》2008年第3期。
    6)  在建立该评价体系时,第一层次为教育均衡发展指数,第二层次为一级指标,第三层次为三级指标,表 1中的二级指标未纳入。
    7)  王丽萍、张京泽、覃鹏:《对我国50年各层次民族教育相对发展状况的定量分析和相关建议》,《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8)  计算综合入学率需要各级教育的入学率数据。其中,国外的数据直接来源于前文所用的数据。中国的数据来源为:小学入学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编制的《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历年)。高等教育入学率数据参考谢作栩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道路研究》(温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141页)。由于缺少1990年前中学入学率的权威统计数据,故采取以下办法估算:利用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得到普查年份中学阶段适龄人口总数,然后利用各年的出生率、死亡率数据对缺失年份的适龄人口进行推算。考虑到该年龄段的死亡率要远小于总人口的死亡率,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取总人口死亡率的三分之一作为该年龄段的死亡率。在得到历年中学阶段适龄人口以后,用中学在校生数除以这一数值便可得到中学阶段入学率。1990年后的中等教育入学率来自于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制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历年)。
    9)  由于权威统计数据公布和研究的滞后性,本文计算的时间范围为1949—2006年。这样一个时间段虽未完全涵盖建国至今60年的历史,但已经足以描述新中国教育均衡发展的历程与特点。
    10)  贾晓静:《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教育导刊》2007年第2期(上半月)。
    11)  从长期趋势看,在不同民族人口增长率和入学率都相等的情况下,各民族在校生比例与其人口的自然比例应当趋于一致。这里之所以说是近似地表示不同民族在教育获得方面的差异,是因为现实中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出生率上是存在着差异的,而人口结构的不同会影响到这一计算的精确性。但在缺乏少数民族入学率数据的情况下,这样的代替仍然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在讨论民族教育问题的文献中,这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表示民族间教育平等程度的指标。
    12)  陈良焜:《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国际比较》,载厉以宁:《教育经济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22页。
    13)  限于篇幅,笔者这里没有报告具体的回归分析的结果。如需要具体结果,可与笔者联系。
    14)  数据主要来源为:1950-1960年代的数据来自于钱纳里,见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昆:《发展的格局(1950-1970)》,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204-208页;1970年以后的数据来自于UNESCO. World Education Indicators [EB/OL]. http://www/unecso.org. 2008和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atabase [EB/OL].http://www.world-bank.org. 2008。本文的GDP、人均GDP等数据均为2000年可比价格数据。
    15)  在我国权威的统计资料中,分城乡的教育统计数据最早只到1962年。对于1962年以前的数据,笔者通过以下方法估算:学生数方面,主要根据《建国三十年教育统计资料(1949-1978)》(教育部1979年编印,内部资料)中工农成分学生数推算;教师数方面,主要根据各地地方志中农村学校的教师数或民国教育统计资料推算;升学率方面,用上一级教育在校生数除以学制推算招生数,用本级教育在校生数除以学制推算毕业生数,然后用推算的招生数除以毕业生数推算升学率,为消除特异值影响,最后取值采用三年平滑平均数。由于缺乏分城乡统计口径的入学率数据,本文用城乡在校生比例与城乡人口自然比例的比值近似地代替。
    16)  王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10期。
    17)  姚继军:《中国教育碰等状况的演变—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估算(1949-2006)》,《教育科学》2009年第1期。
    18)  陈良焜:《教育投资比例的国际比较研究》,载秦宛顺、厉以宁:《教育投资决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3-37页。
    19)  用第一主成份的系数判断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并以此为依据对指标进行筛选。
    20)  该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和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执行,调查范围同时覆盖城镇和农村,以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为总体信息,采用分层设计、多阶段PPS方法进行抽样。CGSS2005于2005年底结束,并于2008年3月对全社会发布调查数据。具体情况可参见CGSS网站:http://www.chinagss.org
    21)  岳昌君:《我国公共教育经费的供给与需求预测》,《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第2期。
    22)  岳昌君、丁小浩:《教育投资比例的国际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23)  本文的指标体系在初步建立后,曾在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的学术沙龙上进行过讨论。沙龙成员包括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老师与研究生。此后,在笔者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会上,参会的各位专家,也对这一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宝贵意见。
    24)  用主成分法进行赋权时,首先对每一方面的次级指标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主成份分析,然后按积累贡献率>90%选取主成份,根据各主成份特征根分配各指标的权重,构造出上一级指数。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合成总指数。
    25)  [美]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 表  1  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性质 设计目的
    教育均衡发展综合测度指数 教育经费均衡配置指数 教育经费总量适度指数 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与均衡比例的比值 适度 考察教育投入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均衡程度
    教育经费结构适度指数 教育经费结构适度指数 适度 考察教育经费结构的均衡程度
    教育规模与结构均衡指数 教育规模适度指数 适度的综合入学率与实际值的比值 适度 考察教育总规模的适度程度
    教育结构适度指数 高等教育学生数占基础教育学生数比例与适度比例的比值 适度 考察教育结构的适度程度
    地区间教育均衡发展指数 地区间入学率均等指数 地区间入学率差异系数 反向 考察地区间教育机会均等程度
    地区间升学率均等指数 地区间小学升学率差异系数 反向 考察地区间教育结果均等程度
    地区间初中升学率差异系数 反向
    地区间师生比均等指数 地区间基础教育师生比差异系数 反向 考察地区间师资配置均等程度
    地区间教育投入均等指数 地区间基础教育生均经费差异系数 反向 考察地区间教育投入均等程度
    城乡间教育均衡发展指数 城乡间入学率均等指数 农村与城镇学龄儿童入学率比值 正向 考察城乡间教育机会均等程度
    城乡间升学率均等指数 农村与城镇小学升学率比值 正向 考察城乡间教育结果均等程度
    农村与城镇初中升学率比值 正向
    城乡间师生比均等指数 农村与城镇基础教育师生比比值 适度 考察城乡间师资配置均等程度
    城乡间教育投入均等指数 农村与城镇居民教育投入比值 正向 考察城乡间教育投均等程度
    学校间均衡发展指数 重点校与一般校升学率均等指数 一般校与重点校小学升学率比值 正向 考察校际间教育结果均等程度
    一般校与重点校初中升学率比值 正向
    重点校与一般校师生比均等指数 一般校与重点校小学师生比比值 适度 考察校际间师资配置均等程度
    一般校与重点校中学师生比比值 适度
    重点校与一般校经费均等指数 基础教育生均经费与重点校生均经费比值 正向 考察校际间经费投入均等程度
    人群间教育均衡发展指数 不同性别间教育获得均等指数 女生比例与男生比例的比值 正向 考察不同人群在教育机会获得方面的均等程度
    不同民族间教育获得均等指数 少数在校生比例与少数民族人口自然比例的比值 正向
    不同家庭背景教育获得均等指数 家庭背景对教育机会获得的决定系数 反向
    教育结果分布的均衡指数 教育基尼系数 反向 考察教育成果在总人口中分布的均等情况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回归结果:被解释变量为edugdp

    变量 1950S 1960S 1970S 1980-83 1984-85 1986-89 1990-95 1996-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截距 -0.363 -0.542* -1.400* -1.870* -1.994* 0.666 1.027 1.421* 2.406*** 1.214* 1.171 1.983** 2.179* 3.368*** 4.657*
    (-0.336) (-1.779) (-1.851) (-1.730) (-1.850) (0.441) (0.844) (1.823) (2.788) (1.851) (0.995) (2.173) (2.158) (3.449) (1.754)
    lngdppc 0.322* 0.330** 0.503*** 0.627*** 0.495*** 0.216* 0.182* 0.230* 0.136* 0.372** 0.306* 0.088 0.004 -0.262** -1.066*
    (1.793) (1.934) (3.900) (4.016) (3.234) (1.796) (1.843) (1.856) (1.788) (2.829) (1.758) (0.524) (0.816) (-2.159) (-1.880)
    revgdp 0.053** 0.070*** 0.063*** 0.040** 0.052*** 0.067*** 0.072** 0.032* 0.035** 0.005 0.028 0.074** 0.094*** 0.128*** 0.345***
    (1.971) (2.557) (4.116) (2.272) (3.297) (3.599) (2.197) (1.809) (2.155) (0.709) (0.909) (2.559) (2.685) (4.692) (3.552)
    观测数 36 54 54 47 47 34 36 32 40 32 33 35 35 36 30
    Adj-R2 0.344 0.406 0.518 0.449 0.431 0.466 0.205 0.306 0.166 0.233 0.240 0.295 0.254 0.444 0.513
    注:括号中为T值。*p < 0.1,**p < 0.5,***p < 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回归结果:被解释变量为hedugdp

    变量 1985-93 1994-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edugdp 0.299*** 0.295*** 0.284*** 0.244*** 0.258*** 0.276*** 0.246*** 0.247*** 0.287*** 0.280***
    (15.482) (19.195) (14.367) (13.614) (14.600) (14.328) (11.962) (14.939) (15.420) (11.620)
    观测数 32 48 31 35 35 31 30 31 31 35
    R2 0.289 0.248 0.196 0.320 0.349 0.535 0.367 0.379 0.369 0.266
    注:括号中为T值。*p < 0.1,**p < 0.5,***p < 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回归结果:被解释变量为com_entr

    变量 1950S 1960S 1970S 1980-85 1986-89 1990-91 1992-97 1998-99 2000 2001 2003 2002 2004 2005 2005-
    截距 -0.389***
    (-4.021)
    -0.375***
    (-2.856)
    -0.008
    (-1.078)
    0.0742
    (1.125)
    -0.106*
    (-1.850)
    0.040
    (1.528)
    0.285***
    (2.919)
    -0.060*
    (-1.803)
    -0.093
    (-1.158)
    0.045*
    (-1.586)
    -0.0078
    (-1.111)
    -0.040
    (-1.592)
    -0.005*
    (-1.077)
    -0.024
    (-1.337)
    -0.010*
    (1.148)
    lngdppc 0.1083***
    (8.628)
    0.112***
    (7.047)
    0.078***
    (8.151)
    0.071***
    (9.085)
    0.072***
    (8.264)
    0.079***
    (8.660)
    0.055****
    (4.970)
    0.098*
    (10.470)
    0.102****
    (10.047)
    0.098***
    (10.118)
    0.095****
    (10.868)
    0.099***
    (11.767)
    0.095***
    (12.205)
    0.098***
    (11.952)
    -0.097****
    (-11.867)
    观测数 32 33 55 56 53 71 49 74 53 51 51 54 54 50 45
    Adj-R2 0.731 0.603 0.548 0.597 0.564 0.514 0.331 0.598 0.658 0.668 0.240 0.722 0.736 0.743 0.748
    注:括号中为T值。*p < 0.1,**p < 0.5,***p < 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5  回归结果:被解释变量为pop_tri

    变量 1950S 1960S 1970S 1980-85 1986-89 1990-91 1992-97 1998-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5-
    截距 2.137***
    (3.801)
    2.053***
    (3.491)
    2.665***
    (5.314)
    3.974***
    (5.390)
    3.352***
    (4.477)
    5.308***
    (7.445)
    7.496***
    (7.087)
    6.960***
    (9.139)
    6.876***
    (6.132)
    7.676***
    (6.314)
    8.268***
    (6.743)
    8.413***
    (6.865)
    9.011***
    (6.960)
    9.835***
    (6.823)
    10.659***
    (6.733)
    lngdppc 3.5E-4***
    (3.437)
    5.2E-4***
    (6.706)
    5.5E-4***
    (9.620)
    5.5E-4***
    (8.200)
    6.4E-4***
    10.625
    5.4E-4***
    (8.941)
    4.9E-4***
    (6.362)
    5.2E-4***
    (8.280)
    5.6E-4***
    (5.976)
    5.5E-4***
    (5.363)
    5.4E-4***
    (5.417)
    5.8E-4***
    (5.581)
    5.6E-4***
    (5.398)
    5.4E-4***
    (4.724)
    5.2E-4***
    (4.402)
    观测数 32 33 55 56 53 71 49 74 53 51 51 54 54 50 45
    Adj-R2 0.286 0.579 0.629 0.546 0.683 0.530 0.451 0.481 0.400 0.357 0.362 0.363 0.347 0.303 0.281
    注:括号中为T值。*p < 0.1,**p < 0.5,***p < 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6  家庭背景对教育获得影响的演变历程(1949-2005)

    出生时间 1936-43 1944-47 1948-51 1952-55 1956-59 1960-64 1965-69 1970-73 1974-77 1978-81 1982-87
    教育完成时间 1949-54 1955-59 1960-64 1965-69 1970-74 1975-79 1980-84 1985-89 1990-94 1995-99 2000-05
    样本数 700 455 574 782 648 1016 1183 821 667 575 596
    R2 0.312 0.281 0.364 0.354 0.350 0.335 0.420 0.445 0.408 0.544 0.468
    下载: 导出CSV

    表  7  教育均衡发展各指标的权重

    指标 权重 次级指标 权重
    教育经费均衡配置指数 0.125 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与均衡比例的差距 0.063
    础教育经费比例与均衡比例的差距 0.063
    教育规模与结构均衡指数 0.222 适度的教育综合入学率与实际值的壁纸 0.111
    高等教育学生数占基础教育学生数比例与适度比例的比值 0.111
    地区间教育均衡发展指数 0.156 地区间入学率差异系数 0.034
    地区间小学升学率差异系数 0.031
    地区间初中升学率差异系数 0.031
    地区间基础教育师生比差异系数 0.026
    地区间基础教育生均经费差异系数 0.034
    城乡间教育均衡发展指数 0.181 农村与城镇学龄儿童入学率比值 0.040
    农村与城镇小学升学率比值 0.036
    农村与城镇初中升学率比值 0.036
    农村与城镇基础教育师生比比值 0.036
    农村与城镇居民教育投入比值 0.033
    学校间均衡发展指数 0.135 一般校与重点校小学升学率比值 0.027
    一般校与重点校初中升学率比值 0.027
    一般校与重点校小学师生比比值 0.026
    一般校与重点校中学师生比比值 0.026
    基础教育生均经费与重点校生均经费比值 0.030
    人群间教育均衡发展指数 0.0181 女性与男性教育机会获得的比值 0.045
    家庭背景对教育机会获得的决定系数 0.045
    教育基尼系数 0.064
    注:次级指标的权重为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
    下载: 导出CSV

    表  8  中国教育均衡发展指数及各方面的分项指数(1949-2006)

    年份 教育经费均衡配置指数 教育规模与结构均衡指数 地区间教育均衡发展指数 城乡间教育均衡发展数 学校间均衡发展指数 人群间教育均衡发展指数 人群间教育均衡发展指数 年份 教育经费均衡配置指数 教育规模与结构均衡指数 地区间教育均衡发展指数 城乡间教育均发展数 学校间均衡发展指数 人群间教育均衡发展指数 教育均衡发展指数
    1949 7.960 3.010 4.390 3.402 5.465 3.141 4.270 1978 8.300 3.614 7.812 6.454 6.705 6.691 6.343
    1950 9.125 2.459 4.213 4.002 5.209 3.376 4.382 1979 9.245 3.904 7.627 6.265 6.687 6.600 6.443
    1951 8.490 2.021 5.321 4.801 4.861 3.542 4.506 1980 9.210 3.859 7.436 6.338 6.919 6.602 6.444
    1952 8.150 2.294 6.340 4.985 4.786 4.309 4.845 1981 9.000 4.280 7.176 6.009 6.529 6.787 6.392
    1953 9.750 2.282 6.275 4.793 6.029 4.923 5.277 1982 8.470 4.503 7.182 6.019 6.570 6.959 6.415
    1954 9.420 2.574 6.683 4.976 5.965 4.878 5.380 1983 8.770 4.810 7.223 6.246 6.689 7.094 6.608
    1955 8.755 2.570 6.887 4.681 6.115 4.908 5.300 1984 9.345 5.009 7.352 6.355 6.790 7.034 6.767
    1956 9.485 2.709 7.203 4.782 5.775 5.227 5.502 1985 9.280 5.098 7.288 6.207 6.883 7.190 6.783
    1957 9.440 2.705 7.203 4.501 6.296 5.296 5.527 1986 9.810 5.605 7.292 5.996 6.818 7.366 6.947
    1958 8.120 2.617 7.541 5.673 5.947 5.515 5.600 1987 9.510 5.768 7.313 6.070 6.645 7.471 6.958
    1959 9.295 2.798 7.713 5.320 6.796 5.463 5.855 1988 9.480 5.783 7.429 6.000 6.511 7.540 6.957
    1960 9.545 3.415 7.607 5.244 6.763 5.353 5.969 1989 9.395 5.912 7.544 6.456 6.459 7.675 7.093
    1961 9.670 4.245 7.046 4.768 6.682 5.130 5.944 1990 9.365 5.169 7.556 6.321 6.517 7.693 6.913
    1962 9.380 4.479 6.572 4.911 6.270 5.598 5.941 1991 9.100 5.133 7.565 6.504 6.556 7.860 6.942
    1963 9.260 4.015 6.939 5.019 6.762 5.433 5.936 1992 8.965 5.091 7.699 6.868 6.684 7.707 6.992
    1964 9.350 3.217 7.375 5.198 7.053 5.404 5.905 1993 8.575 5.414 7.792 6.740 6.697 7.760 7.018
    1965 8.680 2.493 7.748 5.219 7.347 5.617 5.800 1994 8.510 5.532 7.734 6.800 6.949 7.845 7.087
    1966 8.445 3.353 7.008 4.489 7.111 5.655 5.689 1995 8.155 5.375 7.517 6.957 7.076 7.832 7.017
    1967 8.990 2.589 6.301 4.243 6.864 5.691 5.406 1996 7.735 5.224 7.353 7.246 7.231 7.799 6.973
    1968 8.215 1.991 6.003 4.599 6.565 5.689 5.154 1997 7.755 5.130 7.119 7.103 7.147 7.859 6.892
    1969 7.200 1.802 5.792 5.391 6.656 5.677 5.105 1998 7.855 4.929 7.158 6.860 7.154 7.899 6.830
    1970 6.780 2.026 5.880 6.542 6.436 5.682 5.296 1999 7.835 5.230 7.187 6.745 7.095 7.846 6.860
    1971 7.060 2.625 6.639 7.667 6.703 5.757 5.836 2000 8.495 5.680 7.133 6.635 7.245 7.955 7.054
    1972 7.695 2.899 7.520 6.938 6.686 5.759 5.979 2001 8.490 6.259 7.334 6.944 7.597 8.010 7.327
    1973 7.895 3.457 7.791 6.563 6.787 5.972 6.155 2002 8.510 6.767 7.424 7.041 7.559 8.003 7.468
    1974 8.585 3.387 8.005 6.656 6.976 6.389 6.377 2003 8.560 7.239 7.277 7.081 7.767 8.016 7.593
    1975 8.620 3.475 8.095 6.919 7.102 6.624 6.522 2004 8.675 7.762 7.322 6.943 7.749 8.059 7.711
    1976 9.215 3.181 8.197 7.366 6.720 6.713 6.591 2005 8.195 8.052 7.333 7.145 7.953 8.057 7.781
    1977 8.885 3.171 8.156 7.038 6.904 6.627 6.492 2006 8.470 8.148 7.364 7.479 8.179 8.064 7.934
    下载: 导出CSV
  • 加载中
表(8)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7
  • HTML全文浏览量:  170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0-06-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