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论乾嘉时期的实学教育思潮

金忠明

金忠明. 论乾嘉时期的实学教育思潮[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0, 8(1): 71-80.
引用本文: 金忠明. 论乾嘉时期的实学教育思潮[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0, 8(1): 71-80.

论乾嘉时期的实学教育思潮

  • *本文系硕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实学敏育思潮》的第二部分, 导师为张瑞琰救锓、江铭教授和张惠芬教授。
  • ① 王国维说明清代学风: “我(清)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靠,一变也; 道咸以降,一变也。顺康之世,天选草昧,学者多胜国遗老,离丧之后,志在经世,故多为致用之学。求之经史,得其本原,一扫明代苟且破碎之习,而实学以兴。雍乾之后,纪纲既张,天下大定,士大夫得肆意稻古,不复视为经世之具, 而经史小学专门之学兴焉。道威以降,途辙稍变:言经者及今文,考史者兼辽、金、元、治地职者逸四商,务为前人所不为,虽承乾嘉专门之学,然亦逆睹世变,有国初诸老经世之······”(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
  • ②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序,朴社民国十五年版。
  • ③ 关于乾嘉时期考据训诂之学风,传统的观点认为这是清朝大兴文字狱的结果。如范文润认为:“明末清初顾亭林一派的学者,提倡考据学,目的在于经世致用。由于文字狱的压力,考据学变成专讲训诂名物的古文经学派,定嘉时期达到极盛的境界。”(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一; 《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近年来,已有作者对此提出异议,而倾向于认为这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可参王俊义:《康乾盛世与乾嘉学派》; 中国人大消史研究所编:《治史研究》第四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 ④ 见谢国桢编: 《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新知识出版壮1956年版。
  • ① 王先谦:《东华录·康熙三四》。
  • ② 转引自陈捷先:《盛清帝玉与中华文化》,《中华学术与现代文化》三; 《史学论集》,中华学术院民国六十六年版。
  • ③④⑤《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对宋学(理学)的热心倡导,时人多有记载,如昭链亦说:“仁皇帝(即康熙)夙好程朱, 深谈性理。虽宿儒耆学; 莫能窥测。尝出《理学真伪论》以试词林。又刊定《性理大全》、《朱子全书》等书。特命朱子配祀十哲之列,故当时宋学昌明,世多醇儒, 非后世所能及也。”(昭裢亦; 《啸亭杂录·卷一·崇理学条》。)
  • ⑥⑦《清世宗实录》。
  • ⑧《朱批谕旨·高成龄奏折》。
  • ①(法)朱君荣:《有关雍正与天主教的几封信》(杜文凯编:《清代西人见闻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说雍正反对天主教是因其传教徒介入王位之争,未免肤浅了。这可能是直接动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清朝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实际需求。
  • ② 颜元:《四书正误·卷四》。
  • ③ 颜元:《四存编·存人编·卷一》。
  • ④ 李港:《颜习斋年谱·卷下》。
  • ① 俞正燮:《癸已存稿·卷九》。
  • ②《清圣租仁皇帝实录·卷二五八》。类似的记录甚多,如雍正五年正月渝旨说:“满洲风俗,原以醇朴节约为上:今渐染汉人习俗,互相仿效,以至诸凡用度, 皆涉侈聚,不识撙节之道。因酌定品次,以禁服色,勒限一月, 令其各按品次著用。”(《东华录》)胡中藻文字狱兴时,乾隆谕旨说; “满洲风俗, 专以尊君亲上, 朴诚忠敬为根本, 自骑射之外,一切玩物丧志之事,皆无所渐染,乃近来多效汉人习气:往往稍解章句,即妄为诗歌; 动以浮夸相尚,遂致古风日远,语言逛漫,渐成恶习。”(同上)证明清统治者一直反对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甚至对明以来变化了的社会生活方式都非常不满,认为这既违背满族纯朴强悍的风俗,又不利于已建立的统治秩序之稳固。
  • ③ 见朱希祖:《清代通史》初版序。
  • ① 章太炎:《俭论·卷四》。
  • ② 转引自洪榜:《初堂遗稿·卷一·戴先生行状》。
  • ③ 章太炎:《訄书·清儒第十二》。
  • ④ 传统看法把乾嘉学风等同于考据,恐简单化了,似应作具体分析。这时期经世致用的精神确实喊弱,但未全部失去。戴震、章学诚、焦循、阮元等人都可证明这一点。
  • ① 张舜徽:《清代扬州学派》, 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 ②③④⑥⑥⑦⑧戴晨:《孟子字义疏证》。
  • ⑨ 《戴东原集·卷九·与方希原书》。
  • ①《戴东原集·卷十一·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
  • ② 《戴东原集·卷十·古经解钩沈序》。
  • ③ 《戴东原集·卷九·与某书》。
  • ④ 《戴东原集·卷九·与任孝廉幼植书》。
  • ⑤⑥⑦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 ⑧《戴东原集·卷九·答郑丈用牧书》。
  • ⑨ 简朝亮:《朱九江先生年谱·讲学大旨》。
  • ① 阮元,《揅经室续集·卷三·书东莞陈氏“学薪通辨”后》。
  • ② 皮锡瑞:《免学历史》。
  • ③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自序》
  • ①“天文学、星象学与气象学,在本文定义的范围内,是纯粹政治性的:基本上是一种对异常现象与人世生活有某种关连的含混信仰, 从这里生出种种利用它做为政治斗争工具的方法。某些学派的学者是想发展出一般性的定律, 但是他们对政治的强烈兴趣,阻碍了真正科学的发展,······”(Wolfram Eberhard; 《汉代天文学与天文学家的政治功能》《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
  • ②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③ 阮元: 《里堂学算记·总序》。
  • ④ 阮元:《畴人传·序》。
  • ⑤ 培根; 《新工具》。
  • ① 余治:《晦斋自记》。
  • ② 汪正:《先正遗规·卷上》。
  • ③ 仪润:《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七下》。
  • ④ 章太炎:《检论·卷四》。
  • ⑤ 萧一山:《清代通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
  • ⑥ 姚鼐:《惜抱轩诗文集·述庵文秒序》。
  • ⑦ 章太炎:《失机论》。
  • ⑧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序》。
  • 1)  *本文系硕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实学敏育思潮》的第二部分, 导师为张瑞琰救锓、江铭教授和张惠芬教授。
    2)  ① 王国维说明清代学风: “我(清)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靠,一变也; 道咸以降,一变也。顺康之世,天选草昧,学者多胜国遗老,离丧之后,志在经世,故多为致用之学。求之经史,得其本原,一扫明代苟且破碎之习,而实学以兴。雍乾之后,纪纲既张,天下大定,士大夫得肆意稻古,不复视为经世之具, 而经史小学专门之学兴焉。道威以降,途辙稍变:言经者及今文,考史者兼辽、金、元、治地职者逸四商,务为前人所不为,虽承乾嘉专门之学,然亦逆睹世变,有国初诸老经世之······”(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
    3)  ②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序,朴社民国十五年版。
    4)  ③ 关于乾嘉时期考据训诂之学风,传统的观点认为这是清朝大兴文字狱的结果。如范文润认为:“明末清初顾亭林一派的学者,提倡考据学,目的在于经世致用。由于文字狱的压力,考据学变成专讲训诂名物的古文经学派,定嘉时期达到极盛的境界。”(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一; 《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近年来,已有作者对此提出异议,而倾向于认为这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可参王俊义:《康乾盛世与乾嘉学派》; 中国人大消史研究所编:《治史研究》第四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  ④ 见谢国桢编: 《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新知识出版壮1956年版。
    6)  ① 王先谦:《东华录·康熙三四》。
    7)  ② 转引自陈捷先:《盛清帝玉与中华文化》,《中华学术与现代文化》三; 《史学论集》,中华学术院民国六十六年版。
    8)  ③④⑤《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对宋学(理学)的热心倡导,时人多有记载,如昭链亦说:“仁皇帝(即康熙)夙好程朱, 深谈性理。虽宿儒耆学; 莫能窥测。尝出《理学真伪论》以试词林。又刊定《性理大全》、《朱子全书》等书。特命朱子配祀十哲之列,故当时宋学昌明,世多醇儒, 非后世所能及也。”(昭裢亦; 《啸亭杂录·卷一·崇理学条》。)
    9)  ⑥⑦《清世宗实录》。
    10)  ⑧《朱批谕旨·高成龄奏折》。
    11)  ①(法)朱君荣:《有关雍正与天主教的几封信》(杜文凯编:《清代西人见闻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说雍正反对天主教是因其传教徒介入王位之争,未免肤浅了。这可能是直接动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清朝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实际需求。
    12)  ② 颜元:《四书正误·卷四》。
    13)  ③ 颜元:《四存编·存人编·卷一》。
    14)  ④ 李港:《颜习斋年谱·卷下》。
    15)  ① 俞正燮:《癸已存稿·卷九》。
    16)  ②《清圣租仁皇帝实录·卷二五八》。类似的记录甚多,如雍正五年正月渝旨说:“满洲风俗,原以醇朴节约为上:今渐染汉人习俗,互相仿效,以至诸凡用度, 皆涉侈聚,不识撙节之道。因酌定品次,以禁服色,勒限一月, 令其各按品次著用。”(《东华录》)胡中藻文字狱兴时,乾隆谕旨说; “满洲风俗, 专以尊君亲上, 朴诚忠敬为根本, 自骑射之外,一切玩物丧志之事,皆无所渐染,乃近来多效汉人习气:往往稍解章句,即妄为诗歌; 动以浮夸相尚,遂致古风日远,语言逛漫,渐成恶习。”(同上)证明清统治者一直反对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甚至对明以来变化了的社会生活方式都非常不满,认为这既违背满族纯朴强悍的风俗,又不利于已建立的统治秩序之稳固。
    17)  ③ 见朱希祖:《清代通史》初版序。
    18)  ① 章太炎:《俭论·卷四》。
    19)  ② 转引自洪榜:《初堂遗稿·卷一·戴先生行状》。
    20)  ③ 章太炎:《訄书·清儒第十二》。
    21)  ④ 传统看法把乾嘉学风等同于考据,恐简单化了,似应作具体分析。这时期经世致用的精神确实喊弱,但未全部失去。戴震、章学诚、焦循、阮元等人都可证明这一点。
    22)  ① 张舜徽:《清代扬州学派》, 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23)  ②③④⑥⑥⑦⑧戴晨:《孟子字义疏证》。
    24)  ⑨ 《戴东原集·卷九·与方希原书》。
    25)  ①《戴东原集·卷十一·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
    26)  ② 《戴东原集·卷十·古经解钩沈序》。
    27)  ③ 《戴东原集·卷九·与某书》。
    28)  ④ 《戴东原集·卷九·与任孝廉幼植书》。
    29)  ⑤⑥⑦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30)  ⑧《戴东原集·卷九·答郑丈用牧书》。
    31)  ⑨ 简朝亮:《朱九江先生年谱·讲学大旨》。
    32)  ① 阮元,《揅经室续集·卷三·书东莞陈氏“学薪通辨”后》。
    33)  ② 皮锡瑞:《免学历史》。
    34)  ③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自序》
    35)  ①“天文学、星象学与气象学,在本文定义的范围内,是纯粹政治性的:基本上是一种对异常现象与人世生活有某种关连的含混信仰, 从这里生出种种利用它做为政治斗争工具的方法。某些学派的学者是想发展出一般性的定律, 但是他们对政治的强烈兴趣,阻碍了真正科学的发展,······”(Wolfram Eberhard; 《汉代天文学与天文学家的政治功能》《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
    36)  ②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37)  ③ 阮元: 《里堂学算记·总序》。
    38)  ④ 阮元:《畴人传·序》。
    39)  ⑤ 培根; 《新工具》。
    40)  ① 余治:《晦斋自记》。
    41)  ② 汪正:《先正遗规·卷上》。
    42)  ③ 仪润:《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七下》。
    43)  ④ 章太炎:《检论·卷四》。
    44)  ⑤ 萧一山:《清代通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
    45)  ⑥ 姚鼐:《惜抱轩诗文集·述庵文秒序》。
    46)  ⑦ 章太炎:《失机论》。
    47)  ⑧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序》。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0
  • HTML全文浏览量:  322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