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的理论之质疑——兼论教育的负功能

张人杰

张人杰. 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的理论之质疑——兼论教育的负功能[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2, 10(3): 17-22.
引用本文: 张人杰. 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的理论之质疑——兼论教育的负功能[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2, 10(3): 17-22.

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的理论之质疑——兼论教育的负功能

  • ① Hummel, C., L'éducation d' aujourd' hui face au monde de demain, Unesc0, 1977, p, 126.
  • ② 张人杰: 《战后世界高等敏育在社会职能上的重大变化》,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4年第2期。
  • ③ Mitchell, G.D, A New Dictionar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1979, 参见名称已改为《新社会学辞典》的中文译本(蔡振折、谈谷铮、雪原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第208页。
  • ④ 横山宁夫; 《社会学概论》。参见中文译本(毛良鸿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 ① Boudon, R.et Bourricaud, F., Dictionnaire critiqute de ia sociolosie, 1932, P.63.
  • ② Léon, A, L′ histoire de l'éducation aujourd′hui, 1984, P. 52.
  • ③ Boudon, R.et Bourricaud, F, idem, p. 64.
  • ④ 古尔德纳(Gouldner, A.)的《西方社会学正在面临的危机》(1971年)和贝尔(Bell, D.)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3年)。
  • 参见蔡振扬等译《新社会学辞典》,第300-301页。
  • ⑤ 福尔塞(Forsé, M.)和芒德拉斯(Mendras, H.)的《社会变迁,趋势和范式(Le changement socials tendances et paradigms)》(1983年),以及布东(Boudon, R.)的《脱序的地位,对社会变迁理论的批评(La piace du désordre; critiques des théories dh; changement social)》(1 984年)。
  • ⑥ 不包括译著。但因所取统计标准之不同,现有几个略有出入的统计结果。我们查阅的则是可以收集到的102种教育学教材。初步查阅由3名四年级大学生夏华平、李玲、张明负责。
  • ⑦ 不包括译著。共计6本,作者和出版时间为:裴时英:《教育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桂万宏和苏玉兰:《教育社会学》,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厉以贤和毕诚:《教育社会学引论》, 黑龙江教有出版社1989年版; 薰泽芳: 《教育社会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鲁洁:《教育社会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吴铎和张人杰,《教育与社会》,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
  • ① 主娶查阅3种,刊物名称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
  • ② positive function, 又称正面功能、正向功能、正效应。
  • ③ dysfunction, 又称负面功能、反功能、负向功能、负效应。
  • ④ Fagerlind, I. & Sala, L, , Educat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1983.参见瞿葆奎主编,陈桂生等选编: 《敦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屣》,人民数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612页。
  • ⑤ 陈翊林:《教育社会学概论》,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版,第10页。
  • ⑥ 郝京华等:《班级的社会学分析》,《教育研究》1988年第2期。
  • ① 冯忠汉:《德育·环境·效应》, 《光明日报)1989年12月13日。
  • ② 向际普:《学校德育负效应初探》,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6期。
  • ③ 一丁:《从理论上探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国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教育学刊》1990年第5期。
  • ④ Fland, J, , and Hasey, A.H, 'Th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 Trend Report and Bibliography in Current Sociology, V01, VII(3), 1968, P.168.
  • ⑤ Faure, E., Apprendre à être, Unesco, 1972, XXVI.参见中文译本《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泽文出版杜1979年版, 序言第5页。但此处已根据法文版加以校订。
  • ① Merton, R.K.,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1949.关于默顿对负功能的论述,可多见黄祺瑞编译的《现代社会学结构功能论选读》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4年版, 第31-66页。
  • ② 卡谱伊; 《教育政治经济学》, 1985年。
  • 参见冯炳昆译: 《教育政治经济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中文版,第3卷第2期, 第28页。
  • ③ C1. BIE, Information et innovation en éducation, 1987, No.52-53.参见埃墨克·雷马凯尔著、张人杰译; 《非洲的正规教育:制造欠发展的工具和破坏文化特性的因素》, 《外国教育资料》1988年第4期。
  • 1)  ① Hummel, C., L'éducation d' aujourd' hui face au monde de demain, Unesc0, 1977, p, 126.
    2)  ② 张人杰: 《战后世界高等敏育在社会职能上的重大变化》,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4年第2期。
    3)  ③ Mitchell, G.D, A New Dictionar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1979, 参见名称已改为《新社会学辞典》的中文译本(蔡振折、谈谷铮、雪原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第208页。
    4)  ④ 横山宁夫; 《社会学概论》。参见中文译本(毛良鸿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5)  ① Boudon, R.et Bourricaud, F., Dictionnaire critiqute de ia sociolosie, 1932, P.63.
    6)  ② Léon, A, L′ histoire de l'éducation aujourd′hui, 1984, P. 52.
    7)  ③ Boudon, R.et Bourricaud, F, idem, p. 64.
    8)  ④ 古尔德纳(Gouldner, A.)的《西方社会学正在面临的危机》(1971年)和贝尔(Bell, D.)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3年)。
    9)  参见蔡振扬等译《新社会学辞典》,第300-301页。
    10)  ⑤ 福尔塞(Forsé, M.)和芒德拉斯(Mendras, H.)的《社会变迁,趋势和范式(Le changement socials tendances et paradigms)》(1983年),以及布东(Boudon, R.)的《脱序的地位,对社会变迁理论的批评(La piace du désordre; critiques des théories dh; changement social)》(1 984年)。
    11)  ⑥ 不包括译著。但因所取统计标准之不同,现有几个略有出入的统计结果。我们查阅的则是可以收集到的102种教育学教材。初步查阅由3名四年级大学生夏华平、李玲、张明负责。
    12)  ⑦ 不包括译著。共计6本,作者和出版时间为:裴时英:《教育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桂万宏和苏玉兰:《教育社会学》,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厉以贤和毕诚:《教育社会学引论》, 黑龙江教有出版社1989年版; 薰泽芳: 《教育社会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鲁洁:《教育社会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吴铎和张人杰,《教育与社会》,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
    13)  ① 主娶查阅3种,刊物名称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
    14)  ② positive function, 又称正面功能、正向功能、正效应。
    15)  ③ dysfunction, 又称负面功能、反功能、负向功能、负效应。
    16)  ④ Fagerlind, I. & Sala, L, , Educat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1983.参见瞿葆奎主编,陈桂生等选编: 《敦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屣》,人民数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612页。
    17)  ⑤ 陈翊林:《教育社会学概论》,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版,第10页。
    18)  ⑥ 郝京华等:《班级的社会学分析》,《教育研究》1988年第2期。
    19)  ① 冯忠汉:《德育·环境·效应》, 《光明日报)1989年12月13日。
    20)  ② 向际普:《学校德育负效应初探》,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6期。
    21)  ③ 一丁:《从理论上探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国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教育学刊》1990年第5期。
    22)  ④ Fland, J, , and Hasey, A.H, 'Th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 Trend Report and Bibliography in Current Sociology, V01, VII(3), 1968, P.168.
    23)  ⑤ Faure, E., Apprendre à être, Unesco, 1972, XXVI.参见中文译本《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泽文出版杜1979年版, 序言第5页。但此处已根据法文版加以校订。
    24)  ① Merton, R.K.,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1949.关于默顿对负功能的论述,可多见黄祺瑞编译的《现代社会学结构功能论选读》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4年版, 第31-66页。
    25)  ② 卡谱伊; 《教育政治经济学》, 1985年。
    26)  参见冯炳昆译: 《教育政治经济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中文版,第3卷第2期, 第28页。
    27)  ③ C1. BIE, Information et innovation en éducation, 1987, No.52-53.参见埃墨克·雷马凯尔著、张人杰译; 《非洲的正规教育:制造欠发展的工具和破坏文化特性的因素》, 《外国教育资料》1988年第4期。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7
  • HTML全文浏览量:  185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