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事实/价值问题与教育学研究

唐莹

唐莹. 事实/价值问题与教育学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4, 12(1): 27-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1994.01.004
引用本文: 唐莹. 事实/价值问题与教育学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4, 12(1): 27-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1994.01.004

事实/价值问题与教育学研究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1994.01.004
  • *本文系1991年硕士学位论文的第二、三部分,导师为叶澜教授。作者现为华东师大教育系博士研究生。
  • ① 参见[古希腊]柏拉国著,郭斌机、张竹明译: 《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 ② 参见[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大教学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 ③[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爱弥儿》(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 ④ 参见C法]卢梭著, 李平沤译:《爱弥儿》。
  • ⑥[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皆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耍》,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 ①②[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第10、190页
  • ③ 参见Brezinka,W., Meta-T heory of Education; European Contributions From an Empirical Analytical Point of View", in Christonsen, J. E(ed.), Pers pectives on Education as Educology, 1981,pp.10-11.
  • ④ 多见赵祥麟等编:《外国现代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页。
  • ⑤[德]赖依(现译拉伊)著,黄觉民译:《实验教育学》, 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161页。
  • ①②[德]赖依: 《实验教育学》,第116页。
  • ③⑤参见Keeves, J.P.(ed.),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Measurement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1988, PP.9.16.
  • ④ 陈伯璋:《教育思想与教育研究》,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1页。
  • ⑥ 在这里“本能”的意思是指因教育学在研究对象上的特性所导致的需要。
  • ⑦ 参见[美]杜威著,傅统先等译:《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28页,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74页。
  • ⑧ 参见Maccia, G, S., "Science and science in Edication”, in Ka:ller, G.F.(et, ),Fnnirio; s of Education, 1963.
  • ① 参见Albert, E.M.et al, (eds, ), Great Traditions in Ethics, 1980,pp.301-323.
  • ②[美]杜威: 《人的问题》, 第128页。
  • ③ 參见殷鼎: 《理解的命运》,三联书店1988年版; 张汝伦: 《意义的探索—当代西方解释学》,辽宁出版社1986年版。
  • ④⑤杨深坑:《理论·诠释与实践》。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11页。
  • ⑥ 存在主义的“本体论”与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完全不同,它不是探讨世界本原是什么,而是抓住本体论的根本—“存在”是什么,并且从千千万万的存在物中找出“人”这个特殊存在物来回答。因此,从个人出发,这就是存在主义的基本本体论。
  • ⑦⑧萨特著, 陈宣良等译:《存在与虚无》,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38、796页。
  • ① 陈友松主编:《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学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2页。
  • ② 参见[美]罗伯特·梅逊著,陆有铨译:《西方当代教育理论》,文化教育出版址1984年版,第223-262页。
  • ⑧“整体论”的研究方法源于心理学的完形学派,这派主知觉的整体性。
  • ④[美]马斯洛主编:《人类价值新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7页。
  • ① 叶澜著; 《敏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5-6页。
  • ② 1952年美国的人类学家克鲁伯(Kroeber, A.L.)和克拉克洪(Klackhohn, C.)写了一本《文化, 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的书,统计从1871年到1951年八十年间文化的定义有164种之多。参见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 ③ 冯利、覃光广編:《当代国外文化学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64页。
  • ④ 参见[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课:《现代敛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58页。
  • ① Daveney, T.F., "Education-amoralconcept", in Langford, G. & O'Conner, D.J. (eds), New 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Educalion, 1973, p.79.
  •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页。
  • ③ 高滑海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7页。
  • ④[美]格巴、林肯《自然主义探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瞿葆奎主编,叶澜、施良方选编; 《敕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85页。
  • ① 参见Jorgense, D, L., Partici pant Observation; A Measurement FQr human studies; 1989,PP.12-25。
  • ①“作品”为解释学的术语,原指任何用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言语,在当代的研究中,“text”已超出了语言现象范围,它可以指任何时空中存在的能指系统,"text"又译“文本”、“本文”等。
  • ② 解释学的这个术语源于海德格尔对理解的先决条件所做的区分:先有、先见及先知,伽德默尔(Gadamer)用“先见”概括了这三种意义,认为“先见”是由个人与历史文化的一种存在上的承续关系而导致的。与此意义相近的表述还有“前理解(preunderstanding)"、“偏见(prejudice)”等。
  • ③ 这就是著名的“解释学循环(Hermenutic Circle)", 由狄尔泰最早完整地表述出来。
  • ④ 殷鼎: 《理解的命运》,第52页。
  • ④ 盟葆奎主编,叶澜、施良方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第291页。
  • 1)  *本文系1991年硕士学位论文的第二、三部分,导师为叶澜教授。作者现为华东师大教育系博士研究生。
    2)  ① 参见[古希腊]柏拉国著,郭斌机、张竹明译: 《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3)  ② 参见[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大教学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4)  ③[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爱弥儿》(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5)  ④ 参见C法]卢梭著, 李平沤译:《爱弥儿》。
    6)  ⑥[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皆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耍》,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7)  ①②[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第10、190页
    8)  ③ 参见Brezinka,W., Meta-T heory of Education; European Contributions From an Empirical Analytical Point of View", in Christonsen, J. E(ed.), Pers pectives on Education as Educology, 1981,pp.10-11.
    9)  ④ 多见赵祥麟等编:《外国现代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页。
    10)  ⑤[德]赖依(现译拉伊)著,黄觉民译:《实验教育学》, 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161页。
    11)  ①②[德]赖依: 《实验教育学》,第116页。
    12)  ③⑤参见Keeves, J.P.(ed.),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Measurement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1988, PP.9.16.
    13)  ④ 陈伯璋:《教育思想与教育研究》,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1页。
    14)  ⑥ 在这里“本能”的意思是指因教育学在研究对象上的特性所导致的需要。
    15)  ⑦ 参见[美]杜威著,傅统先等译:《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28页,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74页。
    16)  ⑧ 参见Maccia, G, S., "Science and science in Edication”, in Ka:ller, G.F.(et, ),Fnnirio; s of Education, 1963.
    17)  ① 参见Albert, E.M.et al, (eds, ), Great Traditions in Ethics, 1980,pp.301-323.
    18)  ②[美]杜威: 《人的问题》, 第128页。
    19)  ③ 參见殷鼎: 《理解的命运》,三联书店1988年版; 张汝伦: 《意义的探索—当代西方解释学》,辽宁出版社1986年版。
    20)  ④⑤杨深坑:《理论·诠释与实践》。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11页。
    21)  ⑥ 存在主义的“本体论”与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完全不同,它不是探讨世界本原是什么,而是抓住本体论的根本—“存在”是什么,并且从千千万万的存在物中找出“人”这个特殊存在物来回答。因此,从个人出发,这就是存在主义的基本本体论。
    22)  ⑦⑧萨特著, 陈宣良等译:《存在与虚无》,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38、796页。
    23)  ① 陈友松主编:《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学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2页。
    24)  ② 参见[美]罗伯特·梅逊著,陆有铨译:《西方当代教育理论》,文化教育出版址1984年版,第223-262页。
    25)  ⑧“整体论”的研究方法源于心理学的完形学派,这派主知觉的整体性。
    26)  ④[美]马斯洛主编:《人类价值新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7页。
    27)  ① 叶澜著; 《敏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5-6页。
    28)  ② 1952年美国的人类学家克鲁伯(Kroeber, A.L.)和克拉克洪(Klackhohn, C.)写了一本《文化, 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的书,统计从1871年到1951年八十年间文化的定义有164种之多。参见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29)  ③ 冯利、覃光广編:《当代国外文化学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64页。
    30)  ④ 参见[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课:《现代敛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58页。
    31)  ① Daveney, T.F., "Education-amoralconcept", in Langford, G. & O'Conner, D.J. (eds), New 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Educalion, 1973, p.79.
    32)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页。
    33)  ③ 高滑海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7页。
    34)  ④[美]格巴、林肯《自然主义探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瞿葆奎主编,叶澜、施良方选编; 《敕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85页。
    35)  ① 参见Jorgense, D, L., Partici pant Observation; A Measurement FQr human studies; 1989,PP.12-25。
    36)  ①“作品”为解释学的术语,原指任何用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言语,在当代的研究中,“text”已超出了语言现象范围,它可以指任何时空中存在的能指系统,"text"又译“文本”、“本文”等。
    37)  ② 解释学的这个术语源于海德格尔对理解的先决条件所做的区分:先有、先见及先知,伽德默尔(Gadamer)用“先见”概括了这三种意义,认为“先见”是由个人与历史文化的一种存在上的承续关系而导致的。与此意义相近的表述还有“前理解(preunderstanding)"、“偏见(prejudice)”等。
    38)  ③ 这就是著名的“解释学循环(Hermenutic Circle)", 由狄尔泰最早完整地表述出来。
    39)  ④ 殷鼎: 《理解的命运》,第52页。
    40)  ④ 盟葆奎主编,叶澜、施良方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第291页。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9
  • HTML全文浏览量:  178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21-01-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