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文化传播与教育

郑金洲

郑金洲. 文化传播与教育[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4, 12(4): 55-6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1994.04.008
引用本文: 郑金洲. 文化传播与教育[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4, 12(4): 55-6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1994.04.008

文化传播与教育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1994.04.008
  • ①[法]多济著黄建华译: 《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第2页。
  • ②顾晓鸣: 《现代人寻找丢失的草帽》, 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第8页。
  • ③[法]埃尔著、康新文译:《文化概念》,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第8页。
  • ④人是文化的动物, 这一命题是大多数人类学家所公认的。当代著名的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就曾指出:“人是文化的产物, 是文化的创造者, 但也为文化所创造”。([德]兰德曼著、阎嘉等译校: 《哲学人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5页。)
  • ⑤赫斯科维兹(Herakovits, M. J.)在其著作《人和他的工作(Man and His Work》一书中列举了文化的诸多特征,第一点即是“文化是学而知之的”。克拉克洪在对此进行评论时说,文化的这一特征太明显了, 也许用不着加这一条。他还强调,所有文化都是学而知之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是文化,必须与他人共享某一经验时, 才构成文化。([美]克拉克拱等著、高佳等译:《文化与个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6页。)
  • ⑥Wallis, W. D., Culture and Progres, 1930, p. 9.
  • ⑦孙本文:《社会的文化基础》, 世界书局1932年版,第24页。
  • ①关于文化的构成本文采“三层次说”, 此外尚有“两分法说”、“三因子说”和“四层次说”。“两分法”最早见于美国祉会学家乌格朋,他把文化区分为(1)物质文化(或应用文化),(2)非物质文化。(Ogburn, W. F, Sociology. 1946. p.46)此说传至我国后,经梁启超、孙本文张扬, 成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区别。“三因子说”源于马林诺夫斯基, 他提出文化由3个基本事实构成: (1)物质底层,(2)社会组织, (8)语言。(《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194页。)“四层次说”认为, 文化分物质、制度、风俗习慣、思想与价值层次。(余英时: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 第48页。
  • ②实际上, 文化人类学界存在更为狭义的文化界说, 把文化看作导致行为并为行为所反映的价值和信仰等,从这个意义上, 上述的文化定义也可看作为“中义”而非“狭义”。参见王海龙等:《文化人类学历史导引》, 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第371页。
  • ③不少人认为, 教育属精神文化范畴, 此说有一定道理, 但未必盖全。就教育活动来讲, 教育更多地属于文化的制度层面,而教育思想、理论则无疑属精神层面。它是兼具两者的。
  • ④卓新平:《宗教与文化》, 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第33页。
  • ⑤[英]泰勒(Tylor, E. B.著、蔡江侬编译: 《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第13页●
  • ①在英文中, communication多与information(信息)相对, 指信息的交流。difusion多与culture相对,指文化的流动、扩散。也许communication本不该译作“传播”的,在任何一本英汉辞典中, 它只有“通信”、“交流”“传达”“联络”之意, 并无“传播”之解, 甚至无“沟通”的说法。港台译著和专著最早译为“传播”,后为国内一些从事新闻业务研究的工作者沿用。
  • ②米德用后喻文化(postfgurative culture)和前喻文化(preigurative cultare)来表示类似情形。后喻文化是代代相传的,其特点是年长一代将知识、观念等传给年轻一代, 它变化缓慢, 难以觉察; 前噲文化是代沟的产物, 老年人已不懂得孩子们所了解的东西, 所以也不能指导他们,反倒向他们学习。她还提到另一种文化形式——互喻文化cofgurativo culture)指人们更多地从同龄人那里获取知识经验。参见玛格丽特.米德著、曾胡译: 《代沟》。光明日报社1988年版, 第20~92页。
  • ①在文化传统的研究上,有人注意区分了两个概念: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是比较具体的,而文化传统则比较抽象, 它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情趣等。参见《反思:传统与价值》,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 ②关于文化传统的构成亦有歧议,一说为“价值系统、心气系统知识系统、语言符号系统”(参见张立文: 《传统学引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9~ 281页); 另一说为(1)价值观念, (2)思维方式、抒情方式和行为方式,(3)民族心理素质, (4)在创造力上表现的特点(参见王元化: 《传统与反传统》,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第75页。)。本文主要采前说,并略加修正。
  • ③Spindler, G. D., 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ocess, 1971 p. 279.
  • ④韦伯曾就中国儒教伦理与新教伦理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比较。本尼迪克斯对此进行了归纳,其中也可窥见中西价值观念结构的同异。参见Benedix, R., Max Weber: An Intellectual Portrait, 1960. pp. 140-142.
  • ⑤[美]克拉克共等著、高佳等译《文化与个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第8页.
  • ⑥参见拙作《隐蔽课程:一些理论上的思考》, 《外国教育动态》1989年第1期; 《就隐蔽课程的一些问题与班华同志商榷》, 《教育研究》1990年第7期; 《隐蔽课程:理论上的再思考》, 《教育科研通讯》, 1993年第2期。
  • ⑦陈伯璋: 《潜在课程研究》,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年版, 第8页。
  • ①《文化与个人》, 第8页。
  • ②[美]索尔蒂斯著、唐晓杰译、施良方校: 《教育与匆识的概念》, 瞿葆奎主编、施良方、唐晓杰选编: 《教育学文集·智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第66页。
  • ③[英]库珀著、唐晓杰、崔允槨译、吳棠校:《知识的传递》, 《教育学文集·智育》第217页。
  • ④[美]萨丕尔著、陆卓元译: 《语言论》, 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第129页。
  • ⑤[美]爱尔乌德著、钟兆麟译:, 《文化进化论》, 世界书局1932年版第10~18页。
  • ⑥Kneller, G, F.,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1963 p.322.
  • ⑦Lowio, B. E., The HIistory of Ethological, 1987. p.3.
  • ①也有人译为文化适应、文化潜移、文化熏染。
  • ②Herskovits, M. J, Man and Hig Works, 1948. p.40.
  • ③[美]哈里斯著、许苏明编译:《人·文化·生境》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第7页。
  • ④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ocess, p. 297.
  • ⑤[美]哈里斯著、许苏明编译:《人·文化·生境》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第9页。
  • ⑥[美]墨菲著.王卓君等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第246页。
  • ⑦Bernal, J. D., Science in History, 1965. Vol. 1. Chap. 1..
  • ①李志林: 《禅学何以成为中国最流行的佛学》《学术月刊》, 1991年第3期。
  • ②《详务运动丛刊》(一),第52页。
  • ③也译文化移入
  • ④Gillin, J, The Ways of Men. An 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 1948. p.557.
  • ⑤Tbe Ways of Men: An 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 pp.567 ~568.也有人列举了酒化出现的下列情形: (1)代换(eubstintion); (2)附加(addition); (8)综摄(ayncretism); (4)退化(decultration); (5)创造(orignation); (6)抗拒(rejection).参见周大鸣等:《现代人类学》, 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860页。
  • ①里弗斯指出物质文化传播最易, 其次为宗教、语言, 唯有社会结构传播最难(Rivers, W.五. R., Pychology and Ethnology, 1926. pp. 132~134).沃拉斯也谈到最容易传播的是机械工具和科学工具(Wallas, G.. Socisl Jndgement, 1934.p.57.)
  • ②[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红等译:《萨摩亚人的成年>,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第20~30页。.
  • ③刘可《清末西学输入与中国的现代化》, 张立文等编: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 ④[英]汤因比著、沈辉等译校: 《文明经受着经验》,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第264页。
  • ⑤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尼勒提出了四点建议: (1)改变课程设置, 适应来于亚文化学生的要求; (3)雇佣那些来于亚文化团体而又热谙社会主流文化的教师; (3)选任来于主流文化的人担任亚文化学校教师; (4)让亚文化团体的学生在主流文化的学校中注册入学。参见FoundationB of Education, p.51.
  • 1)  ①[法]多济著黄建华译: 《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第2页。
    2)  ②顾晓鸣: 《现代人寻找丢失的草帽》, 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第8页。
    3)  ③[法]埃尔著、康新文译:《文化概念》,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第8页。
    4)  ④人是文化的动物, 这一命题是大多数人类学家所公认的。当代著名的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就曾指出:“人是文化的产物, 是文化的创造者, 但也为文化所创造”。([德]兰德曼著、阎嘉等译校: 《哲学人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5页。)
    5)  ⑤赫斯科维兹(Herakovits, M. J.)在其著作《人和他的工作(Man and His Work》一书中列举了文化的诸多特征,第一点即是“文化是学而知之的”。克拉克洪在对此进行评论时说,文化的这一特征太明显了, 也许用不着加这一条。他还强调,所有文化都是学而知之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是文化,必须与他人共享某一经验时, 才构成文化。([美]克拉克拱等著、高佳等译:《文化与个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6页。)
    6)  ⑥Wallis, W. D., Culture and Progres, 1930, p. 9.
    7)  ⑦孙本文:《社会的文化基础》, 世界书局1932年版,第24页。
    8)  ①关于文化的构成本文采“三层次说”, 此外尚有“两分法说”、“三因子说”和“四层次说”。“两分法”最早见于美国祉会学家乌格朋,他把文化区分为(1)物质文化(或应用文化),(2)非物质文化。(Ogburn, W. F, Sociology. 1946. p.46)此说传至我国后,经梁启超、孙本文张扬, 成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区别。“三因子说”源于马林诺夫斯基, 他提出文化由3个基本事实构成: (1)物质底层,(2)社会组织, (8)语言。(《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194页。)“四层次说”认为, 文化分物质、制度、风俗习慣、思想与价值层次。(余英时: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 第48页。
    9)  ②实际上, 文化人类学界存在更为狭义的文化界说, 把文化看作导致行为并为行为所反映的价值和信仰等,从这个意义上, 上述的文化定义也可看作为“中义”而非“狭义”。参见王海龙等:《文化人类学历史导引》, 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第371页。
    10)  ③不少人认为, 教育属精神文化范畴, 此说有一定道理, 但未必盖全。就教育活动来讲, 教育更多地属于文化的制度层面,而教育思想、理论则无疑属精神层面。它是兼具两者的。
    11)  ④卓新平:《宗教与文化》, 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第33页。
    12)  ⑤[英]泰勒(Tylor, E. B.著、蔡江侬编译: 《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第13页●
    13)  ①在英文中, communication多与information(信息)相对, 指信息的交流。difusion多与culture相对,指文化的流动、扩散。也许communication本不该译作“传播”的,在任何一本英汉辞典中, 它只有“通信”、“交流”“传达”“联络”之意, 并无“传播”之解, 甚至无“沟通”的说法。港台译著和专著最早译为“传播”,后为国内一些从事新闻业务研究的工作者沿用。
    14)  ②米德用后喻文化(postfgurative culture)和前喻文化(preigurative cultare)来表示类似情形。后喻文化是代代相传的,其特点是年长一代将知识、观念等传给年轻一代, 它变化缓慢, 难以觉察; 前噲文化是代沟的产物, 老年人已不懂得孩子们所了解的东西, 所以也不能指导他们,反倒向他们学习。她还提到另一种文化形式——互喻文化cofgurativo culture)指人们更多地从同龄人那里获取知识经验。参见玛格丽特.米德著、曾胡译: 《代沟》。光明日报社1988年版, 第20~92页。
    15)  ①在文化传统的研究上,有人注意区分了两个概念: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是比较具体的,而文化传统则比较抽象, 它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情趣等。参见《反思:传统与价值》,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16)  ②关于文化传统的构成亦有歧议,一说为“价值系统、心气系统知识系统、语言符号系统”(参见张立文: 《传统学引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9~ 281页); 另一说为(1)价值观念, (2)思维方式、抒情方式和行为方式,(3)民族心理素质, (4)在创造力上表现的特点(参见王元化: 《传统与反传统》,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第75页。)。本文主要采前说,并略加修正。
    17)  ③Spindler, G. D., 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ocess, 1971 p. 279.
    18)  ④韦伯曾就中国儒教伦理与新教伦理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比较。本尼迪克斯对此进行了归纳,其中也可窥见中西价值观念结构的同异。参见Benedix, R., Max Weber: An Intellectual Portrait, 1960. pp. 140-142.
    19)  ⑤[美]克拉克共等著、高佳等译《文化与个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第8页.
    20)  ⑥参见拙作《隐蔽课程:一些理论上的思考》, 《外国教育动态》1989年第1期; 《就隐蔽课程的一些问题与班华同志商榷》, 《教育研究》1990年第7期; 《隐蔽课程:理论上的再思考》, 《教育科研通讯》, 1993年第2期。
    21)  ⑦陈伯璋: 《潜在课程研究》,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年版, 第8页。
    22)  ①《文化与个人》, 第8页。
    23)  ②[美]索尔蒂斯著、唐晓杰译、施良方校: 《教育与匆识的概念》, 瞿葆奎主编、施良方、唐晓杰选编: 《教育学文集·智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第66页。
    24)  ③[英]库珀著、唐晓杰、崔允槨译、吳棠校:《知识的传递》, 《教育学文集·智育》第217页。
    25)  ④[美]萨丕尔著、陆卓元译: 《语言论》, 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第129页。
    26)  ⑤[美]爱尔乌德著、钟兆麟译:, 《文化进化论》, 世界书局1932年版第10~18页。
    27)  ⑥Kneller, G, F.,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1963 p.322.
    28)  ⑦Lowio, B. E., The HIistory of Ethological, 1987. p.3.
    29)  ①也有人译为文化适应、文化潜移、文化熏染。
    30)  ②Herskovits, M. J, Man and Hig Works, 1948. p.40.
    31)  ③[美]哈里斯著、许苏明编译:《人·文化·生境》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第7页。
    32)  ④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ocess, p. 297.
    33)  ⑤[美]哈里斯著、许苏明编译:《人·文化·生境》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第9页。
    34)  ⑥[美]墨菲著.王卓君等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第246页。
    35)  ⑦Bernal, J. D., Science in History, 1965. Vol. 1. Chap. 1..
    36)  ①李志林: 《禅学何以成为中国最流行的佛学》《学术月刊》, 1991年第3期。
    37)  ②《详务运动丛刊》(一),第52页。
    38)  ③也译文化移入
    39)  ④Gillin, J, The Ways of Men. An 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 1948. p.557.
    40)  ⑤Tbe Ways of Men: An 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 pp.567 ~568.也有人列举了酒化出现的下列情形: (1)代换(eubstintion); (2)附加(addition); (8)综摄(ayncretism); (4)退化(decultration); (5)创造(orignation); (6)抗拒(rejection).参见周大鸣等:《现代人类学》, 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860页。
    41)  ①里弗斯指出物质文化传播最易, 其次为宗教、语言, 唯有社会结构传播最难(Rivers, W.五. R., Pychology and Ethnology, 1926. pp. 132~134).沃拉斯也谈到最容易传播的是机械工具和科学工具(Wallas, G.. Socisl Jndgement, 1934.p.57.)
    42)  ②[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红等译:《萨摩亚人的成年>,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第20~30页。.
    43)  ③刘可《清末西学输入与中国的现代化》, 张立文等编: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4)  ④[英]汤因比著、沈辉等译校: 《文明经受着经验》,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第264页。
    45)  ⑤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尼勒提出了四点建议: (1)改变课程设置, 适应来于亚文化学生的要求; (3)雇佣那些来于亚文化团体而又热谙社会主流文化的教师; (3)选任来于主流文化的人担任亚文化学校教师; (4)让亚文化团体的学生在主流文化的学校中注册入学。参见FoundationB of Education, p.5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6
  • HTML全文浏览量:  584
  • PDF下载量:  1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