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张华

张华. 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 16(1): 25-31,6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1998.01.004
引用本文: 张华. 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 16(1): 25-31,6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1998.01.004

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1998.01.004
  •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50一51页。
  • 参阅衣俊卿: 《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 据我国研究现象学的学者张庆熊的观点,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有三种涵义:第一种是狭义的生活世界概念, 指日常的、知觉地给予的世界, 即日常生活世界; 第二种是作为特殊的世界的生活世界概念, 指人们各自的实践活动领域所构成的特殊世界; 第三种是广义的生活世界概念, 指与人有关的一切世界。(参阅张庆熊著: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l995年11月版, 第119一121页。)
  • 胡塞尔: 《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第58页。文字略有改动。
  • 胡塞尔: 《胡塞尔全集》第六卷, 第130页。转引自张庆熊著: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l995年11月版, 第121页。
  • “交互主体性”的德文是intersubjektivitaet,法文是intersubjectivite,英文是intersubjectivity, 学术界有人将之译为“主体间性”或“主体际性”,但我们认为译为“交互主体性”更能准确地表达胡塞尔的原意,因为“交互主体性”反映了主体间相互作用的性质。
  • 参阅衣俊卿: 《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第14页。
  • J.Dewey,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1938,pp. 10-11.
  • [美]科尔柏格、杜里尔: 《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第515页。
  • [美]科尔柏格、杜里尔: 《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第516页。
  • See w. Kilpatrik,Why Johnny Can't Tell Right from Wrong: Moral Illiteracey and the Case for Character Education. Chapter 1:"The Crisis in Moral Education".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2, pp. 13-29.
  • lbid., pp.16-17.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8页。
  • 同上,第5页。
  • 同上, 第39页。
  • 同上, 第206页。
  • 同上, 第2页。
  • 参阅费图里: 《国际教育局关于教育目的研讨的综述》, 《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第700页。
  • 同上, 第701页。
  • J. Dewey, Moral Principles in Educa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in Conypany, 1909.
  • 1)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50一51页。
    2)  参阅衣俊卿: 《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3)  据我国研究现象学的学者张庆熊的观点,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有三种涵义:第一种是狭义的生活世界概念, 指日常的、知觉地给予的世界, 即日常生活世界; 第二种是作为特殊的世界的生活世界概念, 指人们各自的实践活动领域所构成的特殊世界; 第三种是广义的生活世界概念, 指与人有关的一切世界。(参阅张庆熊著: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l995年11月版, 第119一121页。)
    4)  胡塞尔: 《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第58页。文字略有改动。
    5)  胡塞尔: 《胡塞尔全集》第六卷, 第130页。转引自张庆熊著: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l995年11月版, 第121页。
    6)  “交互主体性”的德文是intersubjektivitaet,法文是intersubjectivite,英文是intersubjectivity, 学术界有人将之译为“主体间性”或“主体际性”,但我们认为译为“交互主体性”更能准确地表达胡塞尔的原意,因为“交互主体性”反映了主体间相互作用的性质。
    7)  参阅衣俊卿: 《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第14页。
    9)  J.Dewey,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1938,pp. 10-11.
    10)  [美]科尔柏格、杜里尔: 《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第515页。
    11)  [美]科尔柏格、杜里尔: 《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第516页。
    12)  See w. Kilpatrik,Why Johnny Can't Tell Right from Wrong: Moral Illiteracey and the Case for Character Education. Chapter 1:"The Crisis in Moral Education".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2, pp. 13-29.
    13)  lbid., pp.16-17.
    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8页。
    15)  同上,第5页。
    16)  同上, 第39页。
    17)  同上, 第206页。
    18)  同上, 第2页。
    19)  参阅费图里: 《国际教育局关于教育目的研讨的综述》, 《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第700页。
    20)  同上, 第701页。
    21)  J. Dewey, Moral Principles in Educa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in Conypany, 190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4
  • HTML全文浏览量:  118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