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论知识的性质与教学

夏正江

夏正江. 论知识的性质与教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 18(2): 1-11, 1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2.001
引用本文: 夏正江. 论知识的性质与教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 18(2): 1-11, 1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2.001

论知识的性质与教学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2.001
  • See F. Watson (ed.). Encyclopedia and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Akashdeep Publishing House. Vol. Ⅱ,1993,pp.937-938.
  • [英]吉尔伯特·赖尔著,徐大建译:《心的概念》,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2-27页。
  • [英] C·贝利著,沈剑平等译:《什么是知识》,见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智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47页。
  • See R. J. Brownhill (1983). Education and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Biddles Ltd.,p. 53.
  • See T. W. Moore (1982). Philosophy of Education:an Intronducation. Routledge & kegan Paul,pp. 43 - 44.
  • [美]福克斯著,施良方译:《布鲁纳与杜威:他们的认识论、心理学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载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438 -439页。
  • [英] F. C. S.席勒著,麻乔志等译:《人本主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8页。
  • [英] F. C. S.席勒著,麻乔志等译:《人本主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9页。
  • [英]罗素著,张金言译:《人类的知识~其范围及其限度》,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9- 10页。
  •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第182-183页。
  •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第185页。
  • 滕大春著,《卢梭教育思想述评》,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11页。
  • 滕大春著,《卢梭教育思想述评》,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17页。
  • See A. Lewy (ed.) (1991). the International Eneyclopeodia of Curiculum. Pergamon Press.
  • See R. J. Brownhill (1983). Education and Nature of Knowledeg. op. cit,pp. 40- 49.
  • [美]L·J·宾克莱著,《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75- 176页。
  • [美] L·J·宾克莱著,《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第180页。
  • [美] L·J·宾克莱著,《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第191页。
  • [德]哈贝马斯著,李黎、郭官义译:《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85页。
  • 摘要: 知识与教学是两个具有天然联系的逻辑概念。在教学理论中,如何通过掌握知识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能,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作教学理论的经典问题。迄今为止,从知识本身的性质入手,去考察和探究这一经典问题的努力在国内并不多见,本文提供的即是这样一种初步的尝试。论文涉及到的知识范畴主要有,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知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知识的个人性与社会性、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等,论文重点讨论了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程序性知识、破除知识的确定性崇拜、重视个人知识的应有地位、了解不同类型的知识具有不同的认知方式等对于发展学生智能的特别启示。
    1)  See F. Watson (ed.). Encyclopedia and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Akashdeep Publishing House. Vol. Ⅱ,1993,pp.937-938.
    2)  [英]吉尔伯特·赖尔著,徐大建译:《心的概念》,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2-27页。
    3)  [英] C·贝利著,沈剑平等译:《什么是知识》,见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智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47页。
    4)  See R. J. Brownhill (1983). Education and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Biddles Ltd.,p. 53.
    5)  See T. W. Moore (1982). Philosophy of Education:an Intronducation. Routledge & kegan Paul,pp. 43 - 44.
    6)  [美]福克斯著,施良方译:《布鲁纳与杜威:他们的认识论、心理学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载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438 -439页。
    7)  [英] F. C. S.席勒著,麻乔志等译:《人本主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8页。
    8)  [英] F. C. S.席勒著,麻乔志等译:《人本主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9页。
    9)  [英]罗素著,张金言译:《人类的知识~其范围及其限度》,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9- 10页。
    10)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第182-183页。
    11)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第185页。
    12)  滕大春著,《卢梭教育思想述评》,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11页。
    13)  滕大春著,《卢梭教育思想述评》,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17页。
    14)  See A. Lewy (ed.) (1991). the International Eneyclopeodia of Curiculum. Pergamon Press.
    15)  See R. J. Brownhill (1983). Education and Nature of Knowledeg. op. cit,pp. 40- 49.
    16)  [美]L·J·宾克莱著,《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75- 176页。
    17)  [美] L·J·宾克莱著,《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第180页。
    18)  [美] L·J·宾克莱著,《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第191页。
    19)  [德]哈贝马斯著,李黎、郭官义译:《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85页。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7
  • HTML全文浏览量:  205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0-01-05
  • 刊出日期:  2000-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