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无根的玫瑰——试析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中情感的失落

朱晓宏

朱晓宏. 无根的玫瑰——试析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中情感的失落[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20(2): 49-52,7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2.02.008
引用本文: 朱晓宏. 无根的玫瑰——试析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中情感的失落[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20(2): 49-52,7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2.02.008

无根的玫瑰——试析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中情感的失落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2.02.008
  • 刘次林:《幸福教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8页。
  • 国家认同感(或民族认同感、国家身分认同感), 是指人们对自已的国家成员身分(NationaJ Identity)的知悉和接受。引自佐斌:《论儿童国家认同感的形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2期。
  • 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思想政治》(九年级)第2页。
  • [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88年,第563- 564页。
  • [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88年,第563- 564页。
  • 王逢贤:《中小学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2-3页。
  • [意}亚米契斯著,夏丐尊译:《爱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6页。
  • *“无根的玫瑰”——此题是我的导师陆有铨教授所赠。笔者也曾聆听导师赐教,在此深表谢意。
  • 摘要: 本文指出了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不如人意的现状,分析了爱国主义教育异化的根本原因:混淆了祖国与国家、政府的概念,把情感救育等同于知识灌输; 教育目标、内容与方法脱离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提出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建议,主要是实施以“我”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的情感教育。
    1)  刘次林:《幸福教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8页。
    2)  国家认同感(或民族认同感、国家身分认同感), 是指人们对自已的国家成员身分(NationaJ Identity)的知悉和接受。引自佐斌:《论儿童国家认同感的形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2期。
    3)  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思想政治》(九年级)第2页。
    4)  [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88年,第563- 564页。
    5)  [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88年,第563- 564页。
    6)  王逢贤:《中小学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2-3页。
    7)  [意}亚米契斯著,夏丐尊译:《爱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6页。
    8)  *“无根的玫瑰”——此题是我的导师陆有铨教授所赠。笔者也曾聆听导师赐教,在此深表谢意。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3
  • HTML全文浏览量:  110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2-04-01
  • 刊出日期:  2002-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