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教育的文化研究——探索教育基本理论的第三条道路

董标

董标. 教育的文化研究——探索教育基本理论的第三条道路[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20(3): 15-2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2.03.002
引用本文: 董标. 教育的文化研究——探索教育基本理论的第三条道路[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20(3): 15-2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2.03.002

教育的文化研究——探索教育基本理论的第三条道路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2.03.002
  • 罗曼蒂克的教育理论代表着一种认知层次和理解深度,对现代教育的建立以及现代性的形成,有性质不同的重要作用,在“宏伟叙事”和“解放叙事”瓦解的同时,也激起了“后现代教育的失意感”(post-moderm educational depression)。参见Marc Depaepe,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ed. by Johan Sturm, et al., Education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 The Supplementary Series (11) of Paedagogica Historica, p. 19-20, Gent, Belgium, 1993.
  • Richard Aldrich, Histoiy in Education,p. 48 -49, op. cit.
  • “文化”是现代社会少有的几个“关键词”中最重要的一个,它的含义的变化,它的历史渊源以及意义结构,包含着“一场广大而普遍的思想与感觉运动。”[英]雷蒙德•威廉斯(吴松江等译):《文化与社会》,第15-20页,参见第417—41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 [美]华勒斯坦等著,刘锋译:《开放社会科学》,第7, 15-16,31,49 - 50, 69页,(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边沁和欧文等人,曾经使用过“社会科学”这个词,但直到19世纪30年代,在密尔(John Stuart Mill, 严译穆勒)大谈“精神科学”的时候,“社会科学”才有一定的涵义。19世纪下半期起的英美,掀起一场所谓“社会科学运动”,用这个“社会科学”,,反对孔德和斯宾塞等人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特别是前者的庞大体系。与之同时,社会改革运动和学术制度化建设,也推动了“社会科学”获得特定内涵的步伐。Harold Silver,Education as History, p. 101,135,London, 1983。参见《开放社会科学》,第13-20页。至于德文的“精神科学”,李凯尔特在1898年就作了系统的批评。此前此后,学界也越来越多地用“文化科学”取而代之。[德]李凯尔特(涂纪亮译,杜任之校《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第15-17页(包括脚注),商务印书馆,2000年。
  • [澳大利亚?]德里克•弗里曼著,李传家等译:《米德与萨摩亚人的思春期》,第22页,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
  • 直接引语转引自[美]D.P.约翰逊(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社会学理论》,第117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其余分别参见[英]爱德华•秦勒《连树声译):《原始文化》,第31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杨东莼等译): 《古代社会(上),第11-1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导言),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对《西方的没落》,李凯尔特直言道,“这一著作有许多部分是没有意思的”,“当它被写出来之前,老早就遭到了驳斥。”《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第13页(脚注)。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0页,人民出版社,1972页。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第24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据说,“马克思本人曾想建构一种文化理论,但没有完成。”这实际上是提出了一种文化理论的完成形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问题,作者似乎还没有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但他对马克思的文化理论的态度,仍然是可取的:“他(指马克思——我加的注)对文学所作的随兴的议论只是作为那个时期的一位有识之士的感想。……这并非是说马克思对这些结论作重大的扩展或对于充实他自己的文化理论的构想缺乏信心。问题在于,他的远见卓识使他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困难性与复杂性以及他实事求是的立身行事的准则。”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第338-339页。
  • 参见萧俊明:《文化理论的兴起》,《国外社会科学》,2000 (2)。关于文化研究的广义和狭义划分,目前有不同看法。有论者把伯明翰学派和法兰克福学派都划入狭义的文化研究中,参见陶东风主编的《文化研究》第1期未署名的《前言》,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 [德]霍克海默著,李小兵译:《批判理论》,第216, 275页,重庆出版社,1989年。
  •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洪佩都、蔺月峰译):《启蒙辩证法》,第122,145 -146页,重庆出版社,1990年。
  •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第189页。黑体字是原用的。
  • [德]哈贝马斯著,洪佩郁、蔺青译:《交往行动理论》(第2卷),第493页,重庆出版社,1994年。黑体字是原用的。
  • 参见徐贲:《民主理性:从主体到主体间》,《天涯》,1998 (4)。
  • [美]詹明信著,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426-427页,(北京)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中国文化•创刊号》,第24页,民国29年2月,延安。参见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63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
  • 论述早期伯明翰学派以及批评威廉斯的文化概念的文献,较早的有A. Kettle,Culture and revolution-A Consideration of the ldeas of Raymond Williams and Others, Marxism To-day,vol. 5 no. 10,1961。近些年来,有张平功的《论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东南学术》,2000 (6),《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阐释》,《国外社会科学》,2001 (2);约翰•斯道雷的(杨竹山等译)《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74-80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威廉斯的《文化分析》的译文,首见于罗钢和刘象愚主编的《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 这个“工人阶级文化”概念,包括基本的集体观念以及由此而来的机构、习俗、思想习惯和意图。这种文化是社会性的,不是个人性的。见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第405 - 406页。威廉斯对“工人阶级文化”的论述过程,推导性强,[英]E.P.汤普森则因具体考察这种文化的“经历”而写出了“划时代”的、“生气勃勃”的并“有绝对权威性”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一书。关于此处描述的“工人阶级文化”的特性,可以参见《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下册第951 -981页,并参见第989页。
  • 钱乘旦:《E.P.汤普森和〈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引语见E.P.汤普森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中译本下册第995页。
  • 关于霸权概念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参见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169- 176页,并参见第15页。
  • 那时,似乎人人都感受到了各种商业文化把人带进的一种非人化生存状态,以致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包括保守党人,也都呼唤与时倶进的“新思维。”(In Britain today,from all sides, even from the Tries, come an insistent plea for ‘ new thinking’ to correspond with the changed and changing realities of the time.)。就此而言,不妨把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看作是对新时代呼唤“新思维”的响应过程所产生的一种“新文化”。其实,在60年代,威廉斯所说的文化研究,就是要澄清特定文化情景和生活方式内蕴的和外显的各种意义和价值,这与“文化史观”不是同一层面的问题。See A. Kettle,op. cit.,p. 303,302。
  • D. Kellner, The Frankfurt School and British Cidtural StudiesThe Missed Articulation, April 27. 2001, < http://www. gseis. ucla. edu/courses/ ed253a/MCkeIlner/ CSFS. html.
  • See Dougfes Kellner, op. cit.; 参见王宁;《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文学评论》,2000 (3);萧俊明:《文化与社会行动》,《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理论与文化解读》,《国外社会科学》,2000 (1),(6)。
  • K. Hytten, Cultural Studies in Education: Whats the Points. Phiilosophy of Education, 1998; http://www. ed. uiu. edu/EPS/PES-yeaibook/ authmdx. html; Heny A. Giroux, Doing Cultural Studies: Youth and the Challenge of Pedagogy, April 27, 2001, < http://www. gseis. ucla. edu/ courses/ed253a/Giroux/Girouxl. html.
  • 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史》(第5卷),第177-182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
  • 分析文本的维度包括文本背景(con-text,语境)分析、文本前景(pre-text, 前文本)分析、文本定向(subtext, 后文本)分析和文本共鸣(inter-text,文本间性,纹理相交?)分析。语境是文本的社会文化背景,前文本是先在的语言意义所构成的文本策略和修辞力量,后文本是隐匿于文本背后的规范和传统及其所表达的知识-权力目的,文本间性指的是文本之间的交互影响和及其彼此回应。R. Usher, Textuality and reflexivity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ed. by David Scott and Robin Usher,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Research, p. 45 - 47, London, 1996. Cf. Education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 p. 22, op. cit.
  • See H. A. Giroux, op. cit..
  • [德]恩斯特•卡西尔(甘阳译):《人论》,第40-41页,参见第34-3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 [美]迈克尔•舒德森:《文化与民族社会的整合》,《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5 (2)。
  • UNESCO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第7页,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年。
  • 参见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前言)。
  • 参见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第416页
  • 摘要: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者, 是教育基本理论建设的两条道路。在这两条道路上, 教育理论的发展有若干困境。本文假定, 所谓“教育的文化研究”是第三条发展道路。以此为前提, 本文讨论了文化研究的若干资源, 诸如一般文化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理论, 毛泽东的文化理论, 詹明信的文化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 特别是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理论, 对教育的文化研究的意义。本文的结论是, 教育基本理论的第三条道路, 虽然也有不少困难, 但很有意义。
    1)  罗曼蒂克的教育理论代表着一种认知层次和理解深度,对现代教育的建立以及现代性的形成,有性质不同的重要作用,在“宏伟叙事”和“解放叙事”瓦解的同时,也激起了“后现代教育的失意感”(post-moderm educational depression)。参见Marc Depaepe,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ed. by Johan Sturm, et al., Education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 The Supplementary Series (11) of Paedagogica Historica, p. 19-20, Gent, Belgium, 1993.
    2)  Richard Aldrich, Histoiy in Education,p. 48 -49, op. cit.
    3)  “文化”是现代社会少有的几个“关键词”中最重要的一个,它的含义的变化,它的历史渊源以及意义结构,包含着“一场广大而普遍的思想与感觉运动。”[英]雷蒙德•威廉斯(吴松江等译):《文化与社会》,第15-20页,参见第417—41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4)  [美]华勒斯坦等著,刘锋译:《开放社会科学》,第7, 15-16,31,49 - 50, 69页,(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边沁和欧文等人,曾经使用过“社会科学”这个词,但直到19世纪30年代,在密尔(John Stuart Mill, 严译穆勒)大谈“精神科学”的时候,“社会科学”才有一定的涵义。19世纪下半期起的英美,掀起一场所谓“社会科学运动”,用这个“社会科学”,,反对孔德和斯宾塞等人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特别是前者的庞大体系。与之同时,社会改革运动和学术制度化建设,也推动了“社会科学”获得特定内涵的步伐。Harold Silver,Education as History, p. 101,135,London, 1983。参见《开放社会科学》,第13-20页。至于德文的“精神科学”,李凯尔特在1898年就作了系统的批评。此前此后,学界也越来越多地用“文化科学”取而代之。[德]李凯尔特(涂纪亮译,杜任之校《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第15-17页(包括脚注),商务印书馆,2000年。
    5)  [澳大利亚?]德里克•弗里曼著,李传家等译:《米德与萨摩亚人的思春期》,第22页,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
    6)  直接引语转引自[美]D.P.约翰逊(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社会学理论》,第117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其余分别参见[英]爱德华•秦勒《连树声译):《原始文化》,第31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杨东莼等译): 《古代社会(上),第11-1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导言),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对《西方的没落》,李凯尔特直言道,“这一著作有许多部分是没有意思的”,“当它被写出来之前,老早就遭到了驳斥。”《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第13页(脚注)。
    7)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0页,人民出版社,1972页。
    8)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第24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据说,“马克思本人曾想建构一种文化理论,但没有完成。”这实际上是提出了一种文化理论的完成形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问题,作者似乎还没有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但他对马克思的文化理论的态度,仍然是可取的:“他(指马克思——我加的注)对文学所作的随兴的议论只是作为那个时期的一位有识之士的感想。……这并非是说马克思对这些结论作重大的扩展或对于充实他自己的文化理论的构想缺乏信心。问题在于,他的远见卓识使他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困难性与复杂性以及他实事求是的立身行事的准则。”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第338-339页。
    9)  参见萧俊明:《文化理论的兴起》,《国外社会科学》,2000 (2)。关于文化研究的广义和狭义划分,目前有不同看法。有论者把伯明翰学派和法兰克福学派都划入狭义的文化研究中,参见陶东风主编的《文化研究》第1期未署名的《前言》,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10)  [德]霍克海默著,李小兵译:《批判理论》,第216, 275页,重庆出版社,1989年。
    11)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洪佩都、蔺月峰译):《启蒙辩证法》,第122,145 -146页,重庆出版社,1990年。
    12)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第189页。黑体字是原用的。
    13)  [德]哈贝马斯著,洪佩郁、蔺青译:《交往行动理论》(第2卷),第493页,重庆出版社,1994年。黑体字是原用的。
    14)  参见徐贲:《民主理性:从主体到主体间》,《天涯》,1998 (4)。
    15)  [美]詹明信著,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426-427页,(北京)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
    16)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中国文化•创刊号》,第24页,民国29年2月,延安。参见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63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
    17)  论述早期伯明翰学派以及批评威廉斯的文化概念的文献,较早的有A. Kettle,Culture and revolution-A Consideration of the ldeas of Raymond Williams and Others, Marxism To-day,vol. 5 no. 10,1961。近些年来,有张平功的《论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东南学术》,2000 (6),《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阐释》,《国外社会科学》,2001 (2);约翰•斯道雷的(杨竹山等译)《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74-80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威廉斯的《文化分析》的译文,首见于罗钢和刘象愚主编的《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8)  这个“工人阶级文化”概念,包括基本的集体观念以及由此而来的机构、习俗、思想习惯和意图。这种文化是社会性的,不是个人性的。见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第405 - 406页。威廉斯对“工人阶级文化”的论述过程,推导性强,[英]E.P.汤普森则因具体考察这种文化的“经历”而写出了“划时代”的、“生气勃勃”的并“有绝对权威性”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一书。关于此处描述的“工人阶级文化”的特性,可以参见《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下册第951 -981页,并参见第989页。
    19)  钱乘旦:《E.P.汤普森和〈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引语见E.P.汤普森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中译本下册第995页。
    20)  关于霸权概念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参见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169- 176页,并参见第15页。
    21)  那时,似乎人人都感受到了各种商业文化把人带进的一种非人化生存状态,以致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包括保守党人,也都呼唤与时倶进的“新思维。”(In Britain today,from all sides, even from the Tries, come an insistent plea for ‘ new thinking’ to correspond with the changed and changing realities of the time.)。就此而言,不妨把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看作是对新时代呼唤“新思维”的响应过程所产生的一种“新文化”。其实,在60年代,威廉斯所说的文化研究,就是要澄清特定文化情景和生活方式内蕴的和外显的各种意义和价值,这与“文化史观”不是同一层面的问题。See A. Kettle,op. cit.,p. 303,302。
    22)  D. Kellner, The Frankfurt School and British Cidtural StudiesThe Missed Articulation, April 27. 2001, < http://www. gseis. ucla. edu/courses/ ed253a/MCkeIlner/ CSFS. html.
    23)  See Dougfes Kellner, op. cit.; 参见王宁;《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文学评论》,2000 (3);萧俊明:《文化与社会行动》,《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理论与文化解读》,《国外社会科学》,2000 (1),(6)。
    24)  K. Hytten, Cultural Studies in Education: Whats the Points. Phiilosophy of Education, 1998; http://www. ed. uiu. edu/EPS/PES-yeaibook/ authmdx. html; Heny A. Giroux, Doing Cultural Studies: Youth and the Challenge of Pedagogy, April 27, 2001, < http://www. gseis. ucla. edu/ courses/ed253a/Giroux/Girouxl. html.
    25)  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史》(第5卷),第177-182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
    26)  分析文本的维度包括文本背景(con-text,语境)分析、文本前景(pre-text, 前文本)分析、文本定向(subtext, 后文本)分析和文本共鸣(inter-text,文本间性,纹理相交?)分析。语境是文本的社会文化背景,前文本是先在的语言意义所构成的文本策略和修辞力量,后文本是隐匿于文本背后的规范和传统及其所表达的知识-权力目的,文本间性指的是文本之间的交互影响和及其彼此回应。R. Usher, Textuality and reflexivity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ed. by David Scott and Robin Usher,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Research, p. 45 - 47, London, 1996. Cf. Education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 p. 22, op. cit.
    27)  See H. A. Giroux, op. cit..
    28)  [德]恩斯特•卡西尔(甘阳译):《人论》,第40-41页,参见第34-3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29)  [美]迈克尔•舒德森:《文化与民族社会的整合》,《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5 (2)。
    30)  UNESCO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第7页,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年。
    31)  参见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前言)。
    32)  参见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第416页
  • [l] R. Aldrich, History in Education, Ed. by J(Johan Sturm, et al., Education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 The Supplementary Series (Ⅱ) of Paedagogica Historica, pp. 48 -49, Gent, Belgium, 1996.
    [美]华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等著, 刘锋译: 《开放社会科学》, 北京三联书店, 1997年.
    [英]爱德华•泰勒著, 连树声译: 《原始文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年.
    [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著, 扬东莼等译: 《古代社会》(上),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年.
    [美]D. P.约翰逊著,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 《社会学理论》,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年.
    [6] 庄锡昌等: 《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导言》,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年.
    [7] 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
    [8]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年.
    [9] 萧俊明: 《文化理论的兴起》, 《国外社会科学》, 2000年第2期.
    [德]霍克海默著, 李小兵译: 《批判理论》, 重庆出版社, 1989年.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著, 洪佩都、蔺月峰译: 《启蒙辩证法》, 重庆出版社, 1990年.
    [德]哈贝马斯著, 洪佩郁、蔺青译: 《交往行动理论》(第2卷), 重庆出版社, 1994年.
    [13] 徐贲: 《民主理性: 从主体到主体间》, 《天涯》 1998年第4期.
    [美]詹明信著, 张旭东编, 陈清侨等译: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北京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7年.
    [15] 《毛泽东选集》(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
    [16] D. Kellner, The School and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The Missed Articulation, April 27, 2001, < http://www. gseis. ucla. edu/courses/ed253a/MCkellner/CSFS. html.
    [17] 萧俊明: 《文化与社会行动》, 《国外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
    [18] 萧俊明: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理论与文化解读》, 《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9] 王宁: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 《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20] K. Hytten, Cultural Studies in Education: What' s the Point?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1998. http://www. ed. uiuc. edu/EPS/PES- yearbook/authmdx, html.
    [21] H. A. Gironx, Doing Cultural Studies : Youth, and the Challaige of Pedagogy, April 27, 2001, < http://www. gseis. ucla. deu/courses/ed253a/Giroux/Girouxl. hml.
    [22] 滕大春: 《外国教育史》(第五卷),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年.
    [23] R. Usher, Textuality and Reflexivity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David Scott and Robin Ushear ed.,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Research, London, 1996.
    [美]迈克尔•舒德森: 《文化与民族社会的整合》,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5年第2期.
    [25]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学会生存》, 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 1989年.
    [26] 罗钢、刘象愚主编: 《文化研究读本•前言》,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1
  • HTML全文浏览量:  154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1-11-01
  • 刊出日期:  2002-09-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