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若干德育问题上经由比较后的发现

张人杰

张人杰. 若干德育问题上经由比较后的发现[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20(4): 1-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2.04.001
引用本文: 张人杰. 若干德育问题上经由比较后的发现[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20(4): 1-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2.04.001

若干德育问题上经由比较后的发现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2.04.001
  • 关于德育实效性的探讨, 例如, 可参见较早就作认真反思的孙学策的《德育实效问题引发的思考》, 《人民教育》 1996年第11期; 2000年的研究概况, 可参见瞿葆奎主编的《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0)》,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第308- 315页。
  • 转引自菲力蒲·孔布斯: 《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 (1985年), 赵宝恒、李环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 第282页。
  • 李荣安: 《现代化对东方传统伦理教育的影响》, 《东方伦理道德与青少年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年, 第476 — 477页。
  • 廖春文: 《哈伯玛斯的沟通伦理学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道德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1992年)论文集》, 台湾花莲师范学院, 抽印本第4页。
  • 张人杰: 《学校德育新论:中国大陆个案》, 台湾《国教天地》 1998年1月; 《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社会学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l992年第2期。
  • 参见谭细龙: 《德育—素质教育的灵魂》 (中国教育学会第1 3次学术讨论会综述), 《中国教育学刊》 2001年第1期, 第14页。
  • [日]松浦晃一郎: 《经济全球化能创造新文明的价值观吗?), (教育展望》 (中文版) 2001年第4期。
  • [墨西哥]鲁道夫·斯塔文哈根: (多文化世界的教育》,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中文版),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 第222页。
  • [墨西哥]鲁道夫·斯塔文哈根: (多文化世界的教育》,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中文版),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 第225页。
  • [墨西哥]鲁道夫·斯塔文哈根: (多文化世界的教育》,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中文版),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 第224页。
  • 转引自陈酒臣: 《国民小学道德教育的内涵、教学活动及教学评量之研究》 (第二年研究报告), 台湾花莲师范学院1992年, 第81页。
  • 钟宜兴: 《道德教育的双重转化》, 《道德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1992年)论文集》, 台湾花莲师范学院, 抽印本第2页。
  • 转引自林逢棋: 《新世纪的德育困境与出琳, 《新世纪的教育愿景》, 台湾书店, 2001年, 第110页。正文中引述的(去道德化教育》, 原文为d emoralizing education, 一译非道德化教育。
  • 转引自林逢棋: 《新世纪的德育困境与出琳, 《新世纪的教育愿景》, 台湾书店, 2001年, 第97 — 98页。正文中引述的(去道德化教育》, 原文为d emoralizing education, 一译非道德化教育。
  • 转引自林逢棋: 《新世纪的德育困境与出琳, 《新世纪的教育愿景》, 台湾书店, 2001年, 第98 — 110页。正文中引述的(去道德化教育》, 原文为d emoralizing education, 一译非道德化教育。
  • 转引自林逢棋: 《新世纪的德育困境与出琳, 《新世纪的教育愿景》, 台湾书店, 2001年, 第112 — 113页。正文中引述的(去道德化教育》, 原文为d emoralizing education, 一译非道德化教育。
  • 参见陈云恺: 《应当重新认识和评价“教学做合一”, 《江西教育科研) 1998年第1期。
  • 潘悉元: 《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两个间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学校德育建设》序), 转载于《高等教育研究》 1996年第2期, 第51页。
  • 陈佑清: (什么样的德育才能培养出既有道德又善创造的人》, 《教育参考》 2001年第2期。此文并非全面讨论德育的“瓶颈”。
  • 陈硕坚: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羊城晚报) 2002年5月16日。
  • 例如, 可参见史蒂文·卢克斯的《个人主义:分析与批判》; 伯特兰·罗素的《社会改造原理》; 伊·斯·科恩的《自我论》等著作。另可参见爱德华·.E桑普森的《本土心理学及其在个人和社会活动中的作用》, 《国外社会科学》 1990)年第3期
  • [美]玛格丽特·渡洛玛:《当代杜会学理论》(1979年),孙立平泽,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43页。
  • [法]B·布东和F·布里科主编:《社会学评论辞典),法国大学出版社,1982年,法文版第281页。
  • 戈登·葛拉姆:《当代社会哲学》(1988年),黄藿译,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5年,详见第二章“社会与个人”。
  • 宫敬才:《诠释个人主义),原载《哲学门》第1卷第2册,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5期。我们仅引述宫敬才先生在这一同题上的有关论述。
  • 陈秉璋和陈信木:《道德社会学),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88年,第9l页。
  • 齐力:《个人主义的自我认同趋势及其对公民意识养成的影响》,台湾南华大学《教育社会学通讯》,2001年4月,总第29期,第13—15页。
  •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1995年),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9页。
  • 茅于轼:《巾国人的道德前景》。本文引自对此书的评介《道德的核心是利益平等》,《报刊文摘》1998年6月22日。
  • 参见张巨龄:《全国德育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光明日报》1990年12月28日。
  • 笔者间接参与这一争论时指出,多年来,注巅“应该提倡的”(大公无私),忽视“必须做到的”(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和“坚决反对的”(见利忘义、损人利己),而在实际上又不承认“允许存在的”(个人利益),乃是我国德育工作低效甚至产生负面影响的一个主要原因。详见《学校德育新论:中国大陆个案》,台湾《国教天地》1998年1月。
  • 已进行较充分的分析者,例如有扈中平和刘朝辉的《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舨》2001年第2期。此外,提供了典型案例者,例如有沈义的《清除评劳模中的误区》,《工人日报》2001年5月3日;《见义勇为也应量力而行》,《中国青年报》2001年5月13日。
  • 游宇明:《真诚的世俗),《南方周末)2001年11月22日。
  • ㊱赵景来:《关于“普遍伦理”若干问题研究综述》,《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 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德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3期。
  • 翟本瑞:《多元文化与身份认同——网路时代的社会化问题》,《多元文化、身份认同与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第四届教育社会学论坛),2000年12月,第155页。
  • 简锡增:《伦理相对论逐渐侵蚀社会》,台湾《中国时报》1999年6月22日。
  • 王宏雄:《论道德价值的多元性与主导性》,提交《求是》杂志社与广州市委、市府联台主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的论文。
  • 林逢棋先生在其论文中,将两大“关键[性的]意识型态”称为相对主义与自由主义.而在具体论述中,自由主义与多元主义是互用的。我们取其多元主义一词。
  • 高扬先:《关于建立普遍伦理的思考》,《求索) 1998年第5期。
  • 何怀宏:《“普遍伦理”如何可能》,《文化时报) 1998年6月20目。
  • 黄光雄为《多元文化教育》(台湾书店1993年)撰写的序言,序第3页。
  • 张建成:《多元文化教育:我们的课题与别人的经验》,台湾师大书苑2000年,白序第4页。
  • 班克斯分析值方国家既有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十种回应范式是。民族添加式的范式,自我概念发展式的范式,文化贫乏的范式,语言的范式,种族主义的范式,激进的范式,遗传基因的范式,文化多元论范式,文化差异的范式,同化主义的范式。转引白《多元文化教育),台湾书店1993年,第158—160页,杨莹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过程与回应舆范)一文,但该文中的“典范”一词已按此间的习惯改为范式。
  • 多元文化教育策略受到不同背景与不同观念的批评是.滋长语言、文化、学习型式之差异将引起社会的离间和不和;没有重视人际关系的体验;没有代表所有少数群体的文化;没有兼及文化差异的多样型式;没有考虑到教师必须再接受教育;较步涉及低能与不同社会阶级的教育;偏重文化问题,而忽略社会结构的不平等以及学生需要学习的技能。转引白《多元文化教育》,台湾书店1993年,第66—69页,沈六的《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识型态与理论》一文。
  • 徐明抓:《敞开思想,让所有人都生活得更美好》,《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文版),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30页。
  • 摘要: 本文选取四个问题, 通过对中外研究结果的比较, 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经由比较后发现:(一)在德育的重要性的把握上, 宜采"社会变迁论", 因为它的解释力胜于"道德危机论"; (二)在德育的"瓶颈"的识别上, 不谋而合之处多于我们的预计, 相异之处也不乏其价值; (三)在德育目标的确立上, 都已发生明显的变化, 以寻求个体与群体之间新的平衡点; (四)在使德育走出困境的途径的抉择上, 一般更倾向于实施多元文化教育, 但仍有相当大的深究空间。
    1)  关于德育实效性的探讨, 例如, 可参见较早就作认真反思的孙学策的《德育实效问题引发的思考》, 《人民教育》 1996年第11期; 2000年的研究概况, 可参见瞿葆奎主编的《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0)》,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第308- 315页。
    2)  转引自菲力蒲·孔布斯: 《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 (1985年), 赵宝恒、李环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 第282页。
    3)  李荣安: 《现代化对东方传统伦理教育的影响》, 《东方伦理道德与青少年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年, 第476 — 477页。
    4)  廖春文: 《哈伯玛斯的沟通伦理学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道德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1992年)论文集》, 台湾花莲师范学院, 抽印本第4页。
    5)  张人杰: 《学校德育新论:中国大陆个案》, 台湾《国教天地》 1998年1月; 《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社会学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l992年第2期。
    6)  参见谭细龙: 《德育—素质教育的灵魂》 (中国教育学会第1 3次学术讨论会综述), 《中国教育学刊》 2001年第1期, 第14页。
    7)  [日]松浦晃一郎: 《经济全球化能创造新文明的价值观吗?), (教育展望》 (中文版) 2001年第4期。
    8)  [墨西哥]鲁道夫·斯塔文哈根: (多文化世界的教育》,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中文版),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 第222页。
    9)  [墨西哥]鲁道夫·斯塔文哈根: (多文化世界的教育》,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中文版),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 第225页。
    10)  [墨西哥]鲁道夫·斯塔文哈根: (多文化世界的教育》,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中文版),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 第224页。
    11)  转引自陈酒臣: 《国民小学道德教育的内涵、教学活动及教学评量之研究》 (第二年研究报告), 台湾花莲师范学院1992年, 第81页。
    12)  钟宜兴: 《道德教育的双重转化》, 《道德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1992年)论文集》, 台湾花莲师范学院, 抽印本第2页。
    13)  转引自林逢棋: 《新世纪的德育困境与出琳, 《新世纪的教育愿景》, 台湾书店, 2001年, 第110页。正文中引述的(去道德化教育》, 原文为d emoralizing education, 一译非道德化教育。
    14)  转引自林逢棋: 《新世纪的德育困境与出琳, 《新世纪的教育愿景》, 台湾书店, 2001年, 第97 — 98页。正文中引述的(去道德化教育》, 原文为d emoralizing education, 一译非道德化教育。
    15)  转引自林逢棋: 《新世纪的德育困境与出琳, 《新世纪的教育愿景》, 台湾书店, 2001年, 第98 — 110页。正文中引述的(去道德化教育》, 原文为d emoralizing education, 一译非道德化教育。
    16)  转引自林逢棋: 《新世纪的德育困境与出琳, 《新世纪的教育愿景》, 台湾书店, 2001年, 第112 — 113页。正文中引述的(去道德化教育》, 原文为d emoralizing education, 一译非道德化教育。
    17)  参见陈云恺: 《应当重新认识和评价“教学做合一”, 《江西教育科研) 1998年第1期。
    18)  潘悉元: 《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两个间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学校德育建设》序), 转载于《高等教育研究》 1996年第2期, 第51页。
    19)  陈佑清: (什么样的德育才能培养出既有道德又善创造的人》, 《教育参考》 2001年第2期。此文并非全面讨论德育的“瓶颈”。
    20)  陈硕坚: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羊城晚报) 2002年5月16日。
    21)  例如, 可参见史蒂文·卢克斯的《个人主义:分析与批判》; 伯特兰·罗素的《社会改造原理》; 伊·斯·科恩的《自我论》等著作。另可参见爱德华·.E桑普森的《本土心理学及其在个人和社会活动中的作用》, 《国外社会科学》 1990)年第3期
    22)  [美]玛格丽特·渡洛玛:《当代杜会学理论》(1979年),孙立平泽,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43页。
    23)  [法]B·布东和F·布里科主编:《社会学评论辞典),法国大学出版社,1982年,法文版第281页。
    24)  戈登·葛拉姆:《当代社会哲学》(1988年),黄藿译,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5年,详见第二章“社会与个人”。
    25)  宫敬才:《诠释个人主义),原载《哲学门》第1卷第2册,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5期。我们仅引述宫敬才先生在这一同题上的有关论述。
    26)  陈秉璋和陈信木:《道德社会学),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88年,第9l页。
    27)  齐力:《个人主义的自我认同趋势及其对公民意识养成的影响》,台湾南华大学《教育社会学通讯》,2001年4月,总第29期,第13—15页。
    28)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1995年),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9页。
    29)  茅于轼:《巾国人的道德前景》。本文引自对此书的评介《道德的核心是利益平等》,《报刊文摘》1998年6月22日。
    30)  参见张巨龄:《全国德育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光明日报》1990年12月28日。
    31)  笔者间接参与这一争论时指出,多年来,注巅“应该提倡的”(大公无私),忽视“必须做到的”(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和“坚决反对的”(见利忘义、损人利己),而在实际上又不承认“允许存在的”(个人利益),乃是我国德育工作低效甚至产生负面影响的一个主要原因。详见《学校德育新论:中国大陆个案》,台湾《国教天地》1998年1月。
    32)  已进行较充分的分析者,例如有扈中平和刘朝辉的《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舨》2001年第2期。此外,提供了典型案例者,例如有沈义的《清除评劳模中的误区》,《工人日报》2001年5月3日;《见义勇为也应量力而行》,《中国青年报》2001年5月13日。
    33)  游宇明:《真诚的世俗),《南方周末)2001年11月22日。
    34)  ㊱赵景来:《关于“普遍伦理”若干问题研究综述》,《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35)  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德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3期。
    36)  翟本瑞:《多元文化与身份认同——网路时代的社会化问题》,《多元文化、身份认同与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第四届教育社会学论坛),2000年12月,第155页。
    37)  简锡增:《伦理相对论逐渐侵蚀社会》,台湾《中国时报》1999年6月22日。
    38)  王宏雄:《论道德价值的多元性与主导性》,提交《求是》杂志社与广州市委、市府联台主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的论文。
    39)  林逢棋先生在其论文中,将两大“关键[性的]意识型态”称为相对主义与自由主义.而在具体论述中,自由主义与多元主义是互用的。我们取其多元主义一词。
    40)  高扬先:《关于建立普遍伦理的思考》,《求索) 1998年第5期。
    41)  何怀宏:《“普遍伦理”如何可能》,《文化时报) 1998年6月20目。
    42)  黄光雄为《多元文化教育》(台湾书店1993年)撰写的序言,序第3页。
    43)  张建成:《多元文化教育:我们的课题与别人的经验》,台湾师大书苑2000年,白序第4页。
    44)  班克斯分析值方国家既有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十种回应范式是。民族添加式的范式,自我概念发展式的范式,文化贫乏的范式,语言的范式,种族主义的范式,激进的范式,遗传基因的范式,文化多元论范式,文化差异的范式,同化主义的范式。转引白《多元文化教育),台湾书店1993年,第158—160页,杨莹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过程与回应舆范)一文,但该文中的“典范”一词已按此间的习惯改为范式。
    45)  多元文化教育策略受到不同背景与不同观念的批评是.滋长语言、文化、学习型式之差异将引起社会的离间和不和;没有重视人际关系的体验;没有代表所有少数群体的文化;没有兼及文化差异的多样型式;没有考虑到教师必须再接受教育;较步涉及低能与不同社会阶级的教育;偏重文化问题,而忽略社会结构的不平等以及学生需要学习的技能。转引白《多元文化教育》,台湾书店1993年,第66—69页,沈六的《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识型态与理论》一文。
    46)  徐明抓:《敞开思想,让所有人都生活得更美好》,《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文版),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30页。
  • 表  1  被确认的德育之“瓶颈”或难题

  • 加载中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6
  • HTML全文浏览量:  122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21-01-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