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

郭晓明

郭晓明. 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 21(2): 11-18, 4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3.02.002
引用本文: 郭晓明. 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 21(2): 11-18, 4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3.02.002

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3.02.00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郭晓明(1965~),男,湖南资兴人,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生,主要研究课程论、教学论

  • “心智”(mild)和“心事”(heart)同为人类心灵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哲学将心灵简化为只关心知识的理性,同时把欲望全部归于肉体,这种双重错误显然导致了对精神/情感生活的忽视。参见赵汀阳.心事哲学[J].读书,2001(3-4).
  • “场域”(field)概念常用于社会学,如“知识分子场域”、“权力场域”等。此处借用此概念,突显课程的情境性。
  • 马斯洛在谈到自我实现者的高峰体验时提出“存在性认知”(being cognition)以区别“缺失性认知”(deficiency cog nition)。后者是传统西方心理学所关注的在现有符号系统内依靠适当知觉使经验适合于应付眼前的现实的认识过程;而前者是在令人着迷的神秘的极点感受中出现的,它超越自我与非我,不拘于普通认识的“清规戒律”,更反映自我的“存在论意义”。
  • 中图分类号: G423

  • 摘要: 时代的知识状况和现代哲学对传统知识论的超越,迫切要求课程领域建立一种以知识与人的意义关系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知识观。“教化”是人的精神的转变,强调人既走出自身与知识和人类文化等客体精神交往、又回到自身的双向历程。在“教化”的视野里,知识从有待人去占有的对象物转变为人实现自我超越并与世界建立完整意义关系的手段,课程成为人与知识“相遇”的可能情境。在这样的课程里,人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知识由规训人的强制力量转变为参与人的精神转变的促进者。构建这样的知识环境需处理好知识与精神自由、知识与智慧以及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1)  “心智”(mild)和“心事”(heart)同为人类心灵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哲学将心灵简化为只关心知识的理性,同时把欲望全部归于肉体,这种双重错误显然导致了对精神/情感生活的忽视。参见赵汀阳.心事哲学[J].读书,2001(3-4).
    2)  “场域”(field)概念常用于社会学,如“知识分子场域”、“权力场域”等。此处借用此概念,突显课程的情境性。
    3)  马斯洛在谈到自我实现者的高峰体验时提出“存在性认知”(being cognition)以区别“缺失性认知”(deficiency cog nition)。后者是传统西方心理学所关注的在现有符号系统内依靠适当知觉使经验适合于应付眼前的现实的认识过程;而前者是在令人着迷的神秘的极点感受中出现的,它超越自我与非我,不拘于普通认识的“清规戒律”,更反映自我的“存在论意义”。
  • [1] 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M].北京: 三联书店, 1987.
    [2] 卡西尔.人论[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3] 转引自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
    [4] 转引自俞吾金.迈向意义世界[J].天津社会科学, 1992(2).
    [5] 黄颂杰, 宋宽锋, 对知识的追求和辩护——西方认识论和知识论的历史反思[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4).
    [6] 黄颂杰, 宋宽锋.再论知识论的精神实质及其出路[J].哲学研究, 1999(2).
    [7] 刘铁芳.教育: 开放的阐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1).
    [8]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9] 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4.
    [10] 中村雄二郎.活着思考知识——明天的哲学[M].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1.
    [11] 膝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 作家出版社, 1997.
    [12] 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13] 卡尔·波菁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M].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6.
    [14] 黄克剑.回归生命化的教育[J].明日教育论坛, 2001(2).
    [15]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 三联书店, 1991.
    [16] 卢风.知识与智慧: 现代文明中的二律背反[J].哲学原理(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2000(7).
    [17] M.杨, 课程变迁: 局限性与可能性[A].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18] 李文阁.遗忘生活: 近代哲学之特征[J].哲学原理(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2000(9).
    [19] 俞吾金.问题域外的问题——现代西方哲学方法论探要[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1
  • HTML全文浏览量:  114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2-09-01
  • 刊出日期:  2003-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