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思考——兼论教育研究的取向与方法

方 建 锋

方 建 锋. 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思考——兼论教育研究的取向与方法[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 21(2): 19-3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3.02.003
引用本文: 方 建 锋. 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思考——兼论教育研究的取向与方法[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 21(2): 19-3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3.02.003

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思考——兼论教育研究的取向与方法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3.02.00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方 建 锋:方建锋(1976-),男,河南安阳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原理

  • 一般来讲,学术界公认的“社会科学”分支包括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宗教学、管理学等;明显属于“人文科学”的包括语言学、文学、艺术、哲学等等。教育学、历史学、护理学等横跨此二者之间[转引自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
  • 所谓的“理论型”,取“型”所含有的“模式、形态”之意,以表明社会科学理论与自然科学理论整体特征的不同。
  • 正如林语堂告诉林太乙不必读大学,自学就可以了;也正如傅雷宁愿自己教傅聪,也不让傅聪进集体性的学校一样,他们都深明于此。
  • 当然,开启心智的不限于教育理论,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
  •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n)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我们在这里主要谈前三种。这一部分曾参考洪汉鼎先生《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的相关内容。
  • 哈贝马斯.理论与实践.英国:波士顿.1974.转自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175-176.
  • 相当多的教育研究方法论著都是这种取向,这里不一一列举。
  • P.Bourdieu and L.Wac quant(1992),An Iraitation to ReJlexive Sociology,Chicag u: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221.转引自邓正来.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9.
  • 转引自邓正来.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M].11.
  • 有学者戏称之为“性学大典"。
  • P.Bourdieu and L.Wac quant(1992),An Ira 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p.184- 188.转引自邓正来,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M].13.
  • 这实际上就是实证主义中最激进的马赫哲学的观点。
  • J.S.Mll(1956),A System of Logic,Longmans,Green and Co.,London,转引自赵修义、童世骏.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356.
  • 转引自杨寿堪,冲突与选择——现代哲学转向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74.
  • 孙俊三.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与教育学逻辑体系的建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7).34-39.此外持这种观点的还有李文军.教育学可操作性辩[J].教育研究.1996,(11);欧阳文,发挥教育理论操作价值的途径[J]教育评论,1999,(3).等等,不一一列出。
  •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2.当然,教育理论的效果同样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教育理论与别的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是一个学以创造性地用的过程。这正是许多教师的不足之处,相当多的教师没有这种能力,只是一个“匠人”而已。这也说明,教师的素质不高责任并不完全在于教育学,但是,造成教师最常问的问题是“我应该怎么做”的因素中,教育理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理论原本的许诺就是教给教师如何去做,以致于教师已经习惯于放弃自己的思考,听从“教育理论”的指挥了。教育理论的作用关键在于引起教师的共鸣,激发教师的创造智慧,但这样的书太少了。
  • 详见李凯尔特著《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相关内容。对这一问题论述最为著名的当属韦伯的“价值中立”思想。韦伯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准则》一书中提到了以“价值中立”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则,由此,许多人认为韦伯是注重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排斥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取向的。事实上并非如此。科瑟(L.A.Co ser)详尽地考察了西方的社会思想史,提出“他(指韦伯)之所以诉诸价值中立这一概念,是为了彻底把社会科学从为当权者服务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价值中立可以把社会科学从政策制定者的巨掌下解放出来。它会结束社会科学的无自由权状态,为社会科学的自主发展扫清道路。”(刘易斯·A·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导言,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0.)它并不表明社会科学应该是价值中立的。
  • J.S.Mll(1956),A System of Logic,Longmans,Green and Co.,London.pp.388-394.转引自赵修义、童世骏.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M].360-365.
  • 关于这一点,请参看拉里·劳丹.进步及其问题——科学增长理论刍议[M].方在庆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中关于反常问题的相关论述。
  • Spencer,H.(1873) The Study of Sociology,London.p.59.转引自赵修义、童世骏.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365.
  • 穆勒和波普尔都有这种看法。
  • 虽然斯宾塞论证社会科学的可能的时候,正是以这种预见性的存在为前提的。请参看[英]赫伯特·斯宾塞.社会学研究[M].张宏晖、胡江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 斯宾塞和孔德都把“进步”作为价值概念,把“进化”作为科学概念。
  • 这种观念早在七十年代就开始在西方得到普遍传播,我国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也移译了一部分这样的著作,如[美]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M].凸明、袁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美]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M].张淑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等等。近年来,这类著作(特别是关于复杂思想的)大量涌现,这里不一一介绍。
  • 主要参看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中的相关内容。
  • 注重日常生活,实乃中国的传统。“孝养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是将人的根本建立在日常生活即家族成员的情感关系上(李泽厚)。当然,这里的“日常生活取向”与“日常生活批判”不同。日常生活批判实来源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法国列菲伏尔(H.Lefebvre)著有《日常生活批判》一书,认为异化是人的本质,充斥于日常生活。因此,应把日常生活纳人哲学的研究领域,对其进行批判,培养出一种自我批判的意识。“改造自我”,“让生活变成一种艺术品”,“改变生活的被雇佣”,“把注意力放在生活的喜悦上。”这种理论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
  • 中图分类号: G40

  • 摘要: 本文立足于社会科学的特殊性,探讨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应然关系,从研究者和研究方法两个维度分析了导致教育理论脱离实践的原因,指出教育研究应正确认识自己的学科特性和理论特性,摆脱自然科学理论型的束缚,注重对日常生活和经验的研究,重返注重实践智慧的发展路径。
    1)  一般来讲,学术界公认的“社会科学”分支包括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宗教学、管理学等;明显属于“人文科学”的包括语言学、文学、艺术、哲学等等。教育学、历史学、护理学等横跨此二者之间[转引自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
    2)  所谓的“理论型”,取“型”所含有的“模式、形态”之意,以表明社会科学理论与自然科学理论整体特征的不同。
    3)  正如林语堂告诉林太乙不必读大学,自学就可以了;也正如傅雷宁愿自己教傅聪,也不让傅聪进集体性的学校一样,他们都深明于此。
    4)  当然,开启心智的不限于教育理论,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
    5)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n)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我们在这里主要谈前三种。这一部分曾参考洪汉鼎先生《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的相关内容。
    6)  哈贝马斯.理论与实践.英国:波士顿.1974.转自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175-176.
    7)  相当多的教育研究方法论著都是这种取向,这里不一一列举。
    8)  P.Bourdieu and L.Wac quant(1992),An Iraitation to ReJlexive Sociology,Chicag u: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221.转引自邓正来.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9.
    9)  转引自邓正来.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M].11.
    10)  有学者戏称之为“性学大典"。
    11)  P.Bourdieu and L.Wac quant(1992),An Ira 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p.184- 188.转引自邓正来,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M].13.
    12)  这实际上就是实证主义中最激进的马赫哲学的观点。
    13)  J.S.Mll(1956),A System of Logic,Longmans,Green and Co.,London,转引自赵修义、童世骏.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356.
    14)  转引自杨寿堪,冲突与选择——现代哲学转向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74.
    15)  孙俊三.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与教育学逻辑体系的建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7).34-39.此外持这种观点的还有李文军.教育学可操作性辩[J].教育研究.1996,(11);欧阳文,发挥教育理论操作价值的途径[J]教育评论,1999,(3).等等,不一一列出。
    16)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2.当然,教育理论的效果同样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教育理论与别的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是一个学以创造性地用的过程。这正是许多教师的不足之处,相当多的教师没有这种能力,只是一个“匠人”而已。这也说明,教师的素质不高责任并不完全在于教育学,但是,造成教师最常问的问题是“我应该怎么做”的因素中,教育理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理论原本的许诺就是教给教师如何去做,以致于教师已经习惯于放弃自己的思考,听从“教育理论”的指挥了。教育理论的作用关键在于引起教师的共鸣,激发教师的创造智慧,但这样的书太少了。
    17)  详见李凯尔特著《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相关内容。对这一问题论述最为著名的当属韦伯的“价值中立”思想。韦伯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准则》一书中提到了以“价值中立”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则,由此,许多人认为韦伯是注重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排斥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取向的。事实上并非如此。科瑟(L.A.Co ser)详尽地考察了西方的社会思想史,提出“他(指韦伯)之所以诉诸价值中立这一概念,是为了彻底把社会科学从为当权者服务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价值中立可以把社会科学从政策制定者的巨掌下解放出来。它会结束社会科学的无自由权状态,为社会科学的自主发展扫清道路。”(刘易斯·A·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导言,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0.)它并不表明社会科学应该是价值中立的。
    18)  J.S.Mll(1956),A System of Logic,Longmans,Green and Co.,London.pp.388-394.转引自赵修义、童世骏.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M].360-365.
    19)  关于这一点,请参看拉里·劳丹.进步及其问题——科学增长理论刍议[M].方在庆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中关于反常问题的相关论述。
    20)  Spencer,H.(1873) The Study of Sociology,London.p.59.转引自赵修义、童世骏.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365.
    21)  穆勒和波普尔都有这种看法。
    22)  虽然斯宾塞论证社会科学的可能的时候,正是以这种预见性的存在为前提的。请参看[英]赫伯特·斯宾塞.社会学研究[M].张宏晖、胡江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3)  斯宾塞和孔德都把“进步”作为价值概念,把“进化”作为科学概念。
    24)  这种观念早在七十年代就开始在西方得到普遍传播,我国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也移译了一部分这样的著作,如[美]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M].凸明、袁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美]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M].张淑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等等。近年来,这类著作(特别是关于复杂思想的)大量涌现,这里不一一介绍。
    25)  主要参看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中的相关内容。
    26)  注重日常生活,实乃中国的传统。“孝养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是将人的根本建立在日常生活即家族成员的情感关系上(李泽厚)。当然,这里的“日常生活取向”与“日常生活批判”不同。日常生活批判实来源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法国列菲伏尔(H.Lefebvre)著有《日常生活批判》一书,认为异化是人的本质,充斥于日常生活。因此,应把日常生活纳人哲学的研究领域,对其进行批判,培养出一种自我批判的意识。“改造自我”,“让生活变成一种艺术品”,“改变生活的被雇佣”,“把注意力放在生活的喜悦上。”这种理论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
  • 表  1  人类的认识能力类型

    表  2  理论与实践的三种关系

    表  3  西方杜会科学研究的几种指导思想。

  • [1] 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
    [2] 丁瑜.建立统一的教育学理论规范刍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1998, (4): 13-16.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4] 邓正来.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M].上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2.
    [6] 《孟子·尽心上》
    [7] 吴黛舒.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之再追问[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 (1): 61-65.
    [8] 赵修义、童世骏.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10] 章启群.意义的本体论——哲学诠释学[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德]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12] 陈智慧、加强中介, 促进转化——略论教育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介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9, (10).
    [13] 王江、杨全印、关于教育研究目的、结果与思维方式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1, (1).60-62.
    [美]拉里·劳丹.进步及其问题——科学增长理论刍议[M].方在庆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15] 毛亚庆.从两个教育家的论争看教育研究的两大范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1, (1): 30-37.
    [16]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德]卡西尔著, 人文科学的逻辑[M].沉晖等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 加载中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4
  • HTML全文浏览量:  206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2-10-01
  • 刊出日期:  2003-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