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解释学与认知科学

肖恩·加拉格尔

肖恩·加拉格尔. 解释学与认知科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 22(1): 34-4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4.01.006
引用本文: 肖恩·加拉格尔. 解释学与认知科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 22(1): 34-4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4.01.006

解释学与认知科学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4.01.006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肖恩·加拉格尔:加拉格尔是中佛罗里达大学哲学和认知科学教授, 跨学科杂志《现象学与认知科学》主编之一。已出版专著两本:《解释学与教育》 (1992)和《时间的紊乱》 (1998);主编《黑格尔、历史和解释》 (1997);与希尔(Shear, J.)合作主编《自我的模型》 (1999)。加拉格尔还在多方面的专业杂志和文集中发表了论文, 主题涉及到解释学、具体的自我、社会认知和精神病理学等

  • 又译“利科(尔) ”或“吕格尔”。——译注
  • 要阐明的是, 我感兴趣的解释学, (1)首先是哲学的, 因为它关心的问题是, 对世界和他人的理解何以可能, 以及是什么让我们成为自我解释的动物等; (2)只在科学的说明性力量这个含义上它才是深度解释学。哈贝马斯把深度解释学和一种批判方案(即把启蒙运动的解放当作目标)联系起来了。我不反对解释学的批判用法, 但在我这里它是无关紧要的。
  • 指的是发生于早年的各种感觉运动的经验, 涉及到我们生活中最核心的客体和行动。其基本种类是:容器图示、部分-整体图示、连接图示、中心/外围图示、资源-路径-目的图示、上下图示、前后图示、线性秩序图示等。——译注
  • 这是人类大脑皮质左侧额下回的一个区域, 主要负责语言的表达。法国神经学家布洛卡(Broca, P.P.)在1861年发现了这点, 故以他的名字命名。一一译注
  • 这里不是要提供这个观点的完整论据。有关它的重要资源可以在特里沃森等人论“初等的”和“二级的”主体间性的著作中找到, 也可以在霍布森(Hobson, P.)的著作中找到。
  • 鲍德温(Baldwin.A.L.)及其同事已经证明, 10-11个月的婴儿能够根据意向性来分析一些连续的行动。18个月的婴儿能够领会另一个人想干什么。他们可以再创造, 以完成被观察主体没有完成的、有目的指向的那个行为。
  • 中图分类号: B842

  • 摘要: 哲学解释学———被理解为解释的理论———所研究的一些问题, 也是认知科学要回答的。人的理解的性质、我们获取和组织知识的方式、语言和记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意识和无意识知识的关系、以及我们如何理解他人等,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可以构建起解释学和认知科学之间的交叉平台。尽管解释学绝大多数时候和自然科学是相对的, 但它们之间也有一些明显的通路, 使得解释学可以有助于认知科学, 反之亦然。
    1)  又译“利科(尔) ”或“吕格尔”。——译注
    2)  要阐明的是, 我感兴趣的解释学, (1)首先是哲学的, 因为它关心的问题是, 对世界和他人的理解何以可能, 以及是什么让我们成为自我解释的动物等; (2)只在科学的说明性力量这个含义上它才是深度解释学。哈贝马斯把深度解释学和一种批判方案(即把启蒙运动的解放当作目标)联系起来了。我不反对解释学的批判用法, 但在我这里它是无关紧要的。
    3)  指的是发生于早年的各种感觉运动的经验, 涉及到我们生活中最核心的客体和行动。其基本种类是:容器图示、部分-整体图示、连接图示、中心/外围图示、资源-路径-目的图示、上下图示、前后图示、线性秩序图示等。——译注
    4)  这是人类大脑皮质左侧额下回的一个区域, 主要负责语言的表达。法国神经学家布洛卡(Broca, P.P.)在1861年发现了这点, 故以他的名字命名。一一译注
    5)  这里不是要提供这个观点的完整论据。有关它的重要资源可以在特里沃森等人论“初等的”和“二级的”主体间性的著作中找到, 也可以在霍布森(Hobson, P.)的著作中找到。
    6)  鲍德温(Baldwin.A.L.)及其同事已经证明, 10-11个月的婴儿能够根据意向性来分析一些连续的行动。18个月的婴儿能够领会另一个人想干什么。他们可以再创造, 以完成被观察主体没有完成的、有目的指向的那个行为。
  • [1] Taylor, C.(1985) Self-Interpreting Animals.In Human Agency and Language: Philosophical Papers, Volume1.Cam 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Dilthey, W. (1926) Gesammelte Schriften (Vol.7).Gättingen-Stuttgart: Vandenhoeck & Ruprecht.
    [3] Gadamer, H.G. (1989) Truth and Method.2 nd.NY Crossroad.
    [4] Habermas, J. (1988) On Hermeneutics Claim to Universality.Trans.K.Mueller-Vollmer.InK.MuellerVollmer (ed.) The Hermeneutics Reader.NY Continuum.
    [5] Ricoeur, P. (1970) Freud and Philosophy: An Essay on Interpretation.Trans.D.Savage.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6] Anderson, R.C. (1977) The Notion of Schemata and the Educational Enterprise.InR.C.Anderson et al. (eds.) Schooling and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7] Lakoff, G.etal. (2003) Metaphors We Live By.2 nd.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8] Dreyfus, H. (1992) What Computers Still Can't Do.Cambridge, MA MITPress.
    [9] Gallagher, S.etal. (1999) The Self in Contextualized Action.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6 (4) 4-30.
    [10] Schleiermacher, F. (1977) Hermeneutics: The Handwritten Manuscripts.Trans.J.Dukeetal.Missoula, MT Scholars Press.
    [11] Droysen, J.G. (1988) The Modes of Interpretation.Trans.K.Mueller-Vollmer.InK.Mueller-Vollmer (ed.) The Hermeneutics Reader.NY Continuum.
    [12] Gallese, V. (2001) The"Shared Manifold"Hypothesis: From Mirror Neuronsto Empathy.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 ies, 8 (5-7) 33-50.
    [13] Scholl, B.J.etal. (2000) Perceptual Causality and Animacy.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4 (8) 299-309.
    [14] Dithey, W. (1988) The Understanding of Other Persons and Their Life-expressions.Trans.K.Mueller-Vollmer.InK.Mueller-Vollmer (ed.) The Hermeneutics Reader.NY Continuum.
    [15] Trevarthan, C.etal. (1978) Secondary Intersubjectivity: Confidence, Confiding and Acts of Meaning in the First Year.InA.Lock (ed.) Action, Gesture and Symbol The Emergence of Language.London Academic Press.
    [16] Hobson, P. (2002) The Cradle of Thought.London Macmillan.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6
  • HTML全文浏览量:  154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3-10-01
  • 刊出日期:  2004-03-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