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何谓“新教育中国化”

吴冬梅 俞启定 于述胜

吴冬梅, 俞启定, 于述胜. 何谓“新教育中国化”[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 23(2): 70-7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5.02.010
引用本文: 吴冬梅, 俞启定, 于述胜. 何谓“新教育中国化”[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 23(2): 70-7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5.02.010

何谓“新教育中国化”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5.02.01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吴冬梅(1972—),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史专业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俞启定(1948-), 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教育史

    于述胜(1964—), 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教育史

  • 此一概念借鉴郑杭生教授对社会学本土化的分类。(郑杭生•论社会学本土化的类型和特征[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21 (4).)
  • 如有研究者将教育本土化理解为外来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实际的会通、融合,是使外来教育思想转化为我国教育实际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因而体现出本土特征的过程。(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有研究者认为,上述“本土化”是一个主动吸收西方文化的外铄过程,所谓“本土化”,也就是西方文化在非西方世界被吸收、认同进而转化为本地文化组成部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自内的文化殖民过程。教育本土化的真正意涵应是“本土生长”。所谓“本土生长”,是发源于本土社会内部的文化自我演进过程。(项贤明.比较教育学的文化逻辑[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 狭义的教育本土化可以理解为外来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实际的会通、融合,是使外来教育思想转化为我国教育实际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因而体现出本土特征的过程。(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 中图分类号: G529

  • 摘要: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涌动,教育本土化问题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史上的“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的含义进行了研究,以期从历史的视角对当代教育本土化的开展有所助益。
    1)  此一概念借鉴郑杭生教授对社会学本土化的分类。(郑杭生•论社会学本土化的类型和特征[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21 (4).)
    2)  如有研究者将教育本土化理解为外来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实际的会通、融合,是使外来教育思想转化为我国教育实际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因而体现出本土特征的过程。(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有研究者认为,上述“本土化”是一个主动吸收西方文化的外铄过程,所谓“本土化”,也就是西方文化在非西方世界被吸收、认同进而转化为本地文化组成部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自内的文化殖民过程。教育本土化的真正意涵应是“本土生长”。所谓“本土生长”,是发源于本土社会内部的文化自我演进过程。(项贤明.比较教育学的文化逻辑[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3)  狭义的教育本土化可以理解为外来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实际的会通、融合,是使外来教育思想转化为我国教育实际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因而体现出本土特征的过程。(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2.
    [2] 姜琦.何谓新教育[J].新教育, 1919, (4),
    [3] 王希曾.新教育应得的待遇[J].新教育评论, 1925, (6).
    [4] 陈启天.中国新教育思潮小史[J].中华教育界, 1923, (2).
    [5] 罗廷光.新兴教育的特征及其评价[J].中华教育界, 1932, (12).
    [6] 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M].上海: 上海民智书局, 1929.
    [7] 陈独秀.新教育是什么——在广东高师演讲词[J].新青年, 1919, (6).
    [8] 孟禄.旧教育与新教育的差异——孟禄博士在江苏一师的演讲[J].教育丛刊, 1922, (8).
    [9] 陈百年.新旧与中西[N].北京大学日刊, 1923-4-14.
    [10] A. H. Mateer (1917).Hand Book of New Tenns.p.80.
    [11] 舒新城.论道尔顿制精神答余家菊[J], 中华教育界, 1924, (8).
    [1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1.
    [13] 邱椿.通信[J].独立评论, 1932, (11).
    [14] 陈序经.新教育的中国化还是现代化[J].独立评论, 1933, (43).
    [15] 舒新城.中国教育建设方针[M].北京: 中华书局, 1937,
    [美]希尔斯著.傅裡, 吕乐译.论传统·译序[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英]安东尼·吉登斯, 克里斯多弗·皮尔森著.尹宏毅译·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M].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1.
    [18] 转引自万俊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J].中国社会科学, 2001, (2).
    [19] 转引自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M].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
    [20] 赵汀阳.现代性与中国·序[C].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0
  • HTML全文浏览量:  126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5-02-01
  • 刊出日期:  2005-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