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和谐社会的“好生活”与道德理性的生长

郑航

郑航. 和谐社会的“好生活”与道德理性的生长[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24(2): 27-3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6.02.004
引用本文: 郑航. 和谐社会的“好生活”与道德理性的生长[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24(2): 27-3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6.02.004

和谐社会的“好生活”与道德理性的生长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6.02.004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郑航(1966-), 男, 湖北监利人。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研究人员,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德育原理、德育课程、德育史研究

  • ① 按照金生鈜教授的阐释, “好生活”具有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自然的整全生活, 即美好生活本身; 第二层次是源自我们理念中的美好生活; 第三层次是我们在现实中过(体验或经历)的良善生活。他还对“美好生活”与“良善生活”进行了区分, 认为前者是存在的、永恒的, 理念中的, 后者是不断加以追问、并努力在现实境遇中去加以实现的。见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261-269.
  • ② 有关理性与实践理性及其思想演进、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及其相互关系的阐述, 见张汝伦.历史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 ③ 对于“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之间的关系, 笔者大致赞同这样一种观点, 即“主体间性是主体性的伴生物, 标志着人作为主体的社会性。”“真正的主体性必须以交互主体性为必要的补充, 或者内在地包含着交互主体性。”见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235-253.
  • ④ 国外学者从实践哲学的立场出发, 认为道德教育应当回归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 并把这种社会实践大致区分为以上几个相关层面。(见Paul H. Hirst (1999) The demands of moral education: reason, virtues and practices, in: J. M. Halstead and T. H. McLaughlin, Education in Morality (London, Routledge) :115-116.)基于本文的立场, 并考虑“社会" 一词在理解上存在的文化差异, 这里运用“生活实践"来表达相近的含义。
  • 中图分类号: G40

  • 摘要: 道德理性内在于“好生活”并有利于促进“好生活”。在现代社会条件下, 和谐社会的“好生活”是基于完整的人的完整生活, 是一种追问着、构建着、追求着的自主生活, 它内含道德理性并藉由道德理性不断得以实现。道德理性是在生活实践中生长的。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专门化的生活实践, 通过发展道德判断能力、建构道德图式、发展道德自我、促成道德反思等, 可以促进道德理性的生长。
    1)  ① 按照金生鈜教授的阐释, “好生活”具有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自然的整全生活, 即美好生活本身; 第二层次是源自我们理念中的美好生活; 第三层次是我们在现实中过(体验或经历)的良善生活。他还对“美好生活”与“良善生活”进行了区分, 认为前者是存在的、永恒的, 理念中的, 后者是不断加以追问、并努力在现实境遇中去加以实现的。见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261-269.
    2)  ② 有关理性与实践理性及其思想演进、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及其相互关系的阐述, 见张汝伦.历史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3)  ③ 对于“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之间的关系, 笔者大致赞同这样一种观点, 即“主体间性是主体性的伴生物, 标志着人作为主体的社会性。”“真正的主体性必须以交互主体性为必要的补充, 或者内在地包含着交互主体性。”见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235-253.
    4)  ④ 国外学者从实践哲学的立场出发, 认为道德教育应当回归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 并把这种社会实践大致区分为以上几个相关层面。(见Paul H. Hirst (1999) The demands of moral education: reason, virtues and practices, in: J. M. Halstead and T. H. McLaughlin, Education in Morality (London, Routledge) :115-116.)基于本文的立场, 并考虑“社会" 一词在理解上存在的文化差异, 这里运用“生活实践"来表达相近的含义。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修订本).苗力田译.[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2] 龚群.生命与实践理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 Paul H.Hirst (1999).The demands of moral education: reason. virtues and practices. in: J.M.Halstead and T.H.McLaughlin. Education in Morality (London. Routledge) : 109.
    [4] Thomas Lickona (2001).what is good character. Reclaiming children and youth. Vol.9:239-252. http://cn.bing.com/academic/profile?id=4f25a7c2d7dc9a9a6f01db76c72b3e23&encoded=0&v=paper_preview&mkt=zh-cn
    [5]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40.
    [德]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万以译.[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7] J.R.Rest. S.J.Thoma. & M.J.Bebeau. (2000).A Neo-Kohlberg approach to morality research.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vol.29:386-389.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28882651_A_Neo-Kohlbergian_approach_to_morality_research
    [8] 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9] 郑航.德育教材开发中的叙事素材[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11).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kcjcjf20041100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4
  • HTML全文浏览量:  140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6-03-01
  • 刊出日期:  2006-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