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晚清士子的生活与教育———以塾师王锡彤为例

蒋纯焦

蒋纯焦. 晚清士子的生活与教育———以塾师王锡彤为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24(2): 88-9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6.02.011
引用本文: 蒋纯焦. 晚清士子的生活与教育———以塾师王锡彤为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24(2): 88-9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6.02.011

晚清士子的生活与教育———以塾师王锡彤为例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6.02.01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蒋纯焦(1970—), 男, 湖南衡阳人,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助理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教育史

  • ① 增广生, 即增广生员, 系地方官学生员之一种, 始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 其地位较廪膳生低, 较附生高。由于学校(县学)对之无廪膳供应, 亦无号舍供其住读, 故多在家肄业。参见陈宝良:《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178页。清代在这方面沿袭明制。
  • ② 王父由塾师而改行从商, 说明洋务时期社会的商业机会增多, 有机遇的塾师开始向以塾师为终身职业的传统观念发出挑战, 但我们还不能据此断定塾师队伍的流失在洋务时期就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 ③ 严复原本也想走科举的老路, 10岁时父亲为他请了当地最好的塾师(黄少岩)。但1866年严父去世, 家庭陷入困顿, 严复的科举之梦顿成泡影, 便改学洋务。参见[美]本杰明·史华兹(Benjamin Schwarts)著, 叶凤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第20-23页。后文提到的鲁迅学洋务, 也部分是因为家道中落使然。
  • ④ 从清初的顺治年间到清末的光绪年间, 虽然乡试的举人名额每朝有所不同, 但一般都在1000到1500名之间波动。参见干春松:《科举制的衰落和制度化儒家的解体》, 《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而人口的增长情况呢?从17世纪末起到18世纪末白莲教叛乱, 中国人口翻了一番多, 从一亿五千万增加到了三亿多。仅在1779至1850年人口就增长了56%, 所以在19世纪中叶大叛乱爆发的前夕人口已达四亿三千万左右。参见何炳棣:《中国人口的研究, 1368-1953年》, 转引自[美]费正清、刘广京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第115页。而且, 由于官僚职位的限额, 晚清社会只能保证具有较高“功名”的士子进入官僚阶层, 对于大多数绅士而言, 即使拥有“举人”功名, 也只能闲居乡野(如左宗棠、刘大鹏)。据统计:“沉积”乡间的绅士, 事实上是一个庞大的乡村社会精英集团, 约占绅士总数的96%, 而参与社会流动的绅士阶层只占其总数的4%。参见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第155页。
  • ⑤ 据陈宝良研究, 明代生员社会流动方式有六种, “训蒙处馆”居首, 依次是:⑴训蒙处馆, 养家糊口; ⑵入幕, 成为幕宾; ⑶儒而医, 成为职业医生; ⑷弃儒就贾, 甚而士商相混; ⑸包揽词讼, 成为讼师; ⑹弃巾, 成为山人或名士。参见《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 第297页。
  • ⑥ 据张仲礼的统计分析, 在19世纪晚期, 全国大约有60余万名有绅士身份(即取得生员及以上资格)的塾师, 平均每个州县略多于400人。参见张仲礼著, 费成康、王寅通译:《中国绅士的收入》,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第106-108页。而没有绅士身份的塾师则数倍于有绅士身份的塾师, 按照4:1的保守估计, 每个州县有2000名塾师, 全国(共约1500个州县)塾师数当不下300万人之众。
  • ⑦ 拔贡: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清制, 初定六年一次, 乾隆中改为十二年一次, 每府学二名, 州、县学各一名, 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 保送入京, 作为拔贡。经过朝考合格, 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参阅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 (1979年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第1556页。
  • 中图分类号: G40

  •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随着近代社会的深入, 新式教育逐渐兴起, 中国传统教育和中国士子的传统生活受到挑战。本文以王锡彤为个案, 从其身世与学业、职业活动、经济生活、身份变动等方面, 来具体剖析晚清底层士子的生活与教育, 探讨近代教育界传统士子的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的相互关系。
    1)  ① 增广生, 即增广生员, 系地方官学生员之一种, 始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 其地位较廪膳生低, 较附生高。由于学校(县学)对之无廪膳供应, 亦无号舍供其住读, 故多在家肄业。参见陈宝良:《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178页。清代在这方面沿袭明制。
    2)  ② 王父由塾师而改行从商, 说明洋务时期社会的商业机会增多, 有机遇的塾师开始向以塾师为终身职业的传统观念发出挑战, 但我们还不能据此断定塾师队伍的流失在洋务时期就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3)  ③ 严复原本也想走科举的老路, 10岁时父亲为他请了当地最好的塾师(黄少岩)。但1866年严父去世, 家庭陷入困顿, 严复的科举之梦顿成泡影, 便改学洋务。参见[美]本杰明·史华兹(Benjamin Schwarts)著, 叶凤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第20-23页。后文提到的鲁迅学洋务, 也部分是因为家道中落使然。
    4)  ④ 从清初的顺治年间到清末的光绪年间, 虽然乡试的举人名额每朝有所不同, 但一般都在1000到1500名之间波动。参见干春松:《科举制的衰落和制度化儒家的解体》, 《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而人口的增长情况呢?从17世纪末起到18世纪末白莲教叛乱, 中国人口翻了一番多, 从一亿五千万增加到了三亿多。仅在1779至1850年人口就增长了56%, 所以在19世纪中叶大叛乱爆发的前夕人口已达四亿三千万左右。参见何炳棣:《中国人口的研究, 1368-1953年》, 转引自[美]费正清、刘广京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第115页。而且, 由于官僚职位的限额, 晚清社会只能保证具有较高“功名”的士子进入官僚阶层, 对于大多数绅士而言, 即使拥有“举人”功名, 也只能闲居乡野(如左宗棠、刘大鹏)。据统计:“沉积”乡间的绅士, 事实上是一个庞大的乡村社会精英集团, 约占绅士总数的96%, 而参与社会流动的绅士阶层只占其总数的4%。参见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第155页。
    5)  ⑤ 据陈宝良研究, 明代生员社会流动方式有六种, “训蒙处馆”居首, 依次是:⑴训蒙处馆, 养家糊口; ⑵入幕, 成为幕宾; ⑶儒而医, 成为职业医生; ⑷弃儒就贾, 甚而士商相混; ⑸包揽词讼, 成为讼师; ⑹弃巾, 成为山人或名士。参见《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 第297页。
    6)  ⑥ 据张仲礼的统计分析, 在19世纪晚期, 全国大约有60余万名有绅士身份(即取得生员及以上资格)的塾师, 平均每个州县略多于400人。参见张仲礼著, 费成康、王寅通译:《中国绅士的收入》,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第106-108页。而没有绅士身份的塾师则数倍于有绅士身份的塾师, 按照4:1的保守估计, 每个州县有2000名塾师, 全国(共约1500个州县)塾师数当不下300万人之众。
    7)  ⑦ 拔贡: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清制, 初定六年一次, 乾隆中改为十二年一次, 每府学二名, 州、县学各一名, 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 保送入京, 作为拔贡。经过朝考合格, 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参阅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 (1979年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第1556页。
  • [1] 吴寄萍.改良私塾[M].上海:中华书局, 1939.
    [2] 王锡彤著, 郑永福, 吕美颐点注.抑斋自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1.
    [3] 河南教育通史课题组.河南教育通史(中) [M].征求意见稿, 2001.
    [4] 新昌县志编纂委员会.新昌县志[M].上海:上海书店, 1994.
    [5] 吴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吴江县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英]麦高温(D.J.Macgowan)著, 朱涛, 倪静译.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M].北京: 时事出版社, 1998.
    [7] 唐文治.茹经先生自订年谱正续篇[M].中国台北:文海出版社, 1986.
    [美]何天爵(Holcombe Chester)著, 鞠方安.真正的中国佬[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8.
    [9] 王鸿宾, 武修敬等.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名人志[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
    [10] 鲁迅.《呐喊》自序[A].鲁迅全集(第1卷) [C].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美]费正清, 刘广京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 (上卷)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12] 应星.士绅惯习与教育场域的变迁———1895-1913年的湖南社会[A].北京大学1996年硕士论文.
    [13] 黄开国.廖平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3.
    [14] 蔡元培.自写年谱[A].蔡元培全集(第十七卷) [C].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15] 王兴国.杨昌济的生平及思想[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
    [16] 刘大鹏著, 乔志强标点.退想斋日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0.
    [17] 陈志明.徐特立传[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
    [18] 张仲礼著, 费成康、王寅通译.中国绅士的收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19]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20] 高增德, 丁东.世纪学人自述(第六卷) [C].北京: 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0.
    [21] 吴叔班记录, 张树勇整理.吴景濂自述年谱(上) [A].近代史资料(总106号) [C].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22] 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二日谕于各省、府、直隶州及各州、县分别将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A].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C].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1.
    [美]罗斯著, 公茂虹, 张皓译.变化中的中国人[M].北京:时事出版社, 1998.
    [24] 古.现代中国及其教育(下册) [M].上海: 中华书局, 193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87
  • HTML全文浏览量:  206
  • PDF下载量:  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6-03-01
  • 刊出日期:  2006-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