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世纪中国学者对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探索

侯怀银 王晋

侯怀银, 王晋. 20世纪中国学者对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探索[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26(3): 1-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8.03.004
引用本文: 侯怀银, 王晋. 20世纪中国学者对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探索[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26(3): 1-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8.03.004

20世纪中国学者对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探索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8.03.004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侯怀银(1963-), 男, 山西平遥人,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教育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教育笨本理论等

    王晋:王普(1983-), 男, 山西平定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6级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教育荃本理沦和教育社会学

  • 该书的前半部, 陶孟和在《社会与教育》(商务印书馆192年版)一书中作了参考。后半部的译本1925年出版。参见{美}斯密司(W.Smith)著、陈启天译述:《应用教育社会学》, 中华书局1925年版(此书曾在《中华教育界》1923年第13卷第5、6、7、8、9期陆续发表)。
  • 候怀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研究一以20世纪上半叶为中心》,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第24一245页。
  • 雷通群:《教育社会学》,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序”。
  • 中国大陆取消社会学就国内原因而言, 缺乏民主和自由的社会条件。就国际原因而言, 是学习和仿效苏联教条主义的结果。苏联取消社会学的原因在于无产阶级有了历史唯物主义, 就可以取代社会学; 社会问题是资本主义国家独有的。1956年之后, 苏联理论界对教条主义开始反思。在这个时候, 陈达、吴景超、费孝通等人呼吁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有自己的社会学。但由于学术与政治界限被混淆, 关于恢复社会学的建议被指涉成了资本主义复辟的阴谋。
  • 顺便提及的是中国知识界在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学科的制度化过程中, 对“建构者/被建构者”关系的集体性无意识.表现为一种对西方社会科学的“前反思接受”取向, 渗透在实践中, 嵌人在制度化进程中, 在某种程度上形塑着中国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研究的品格。参见邓正来撰写的《否思社会科学学科的迷思》一文(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9年第三期)。教育社会学也存在着上述前反思接受的取向。教育社会学必须对这种“被建构”品格有一种学科自觉。
  • 金林祥:《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第269页。
  • 李长伟、杨昌勇:《20世纪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回顾》,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3期。
  • 吴康宁:《论作为特殊社会组织的班级》,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2期; 张巍、谢维和:《班级作为“初级群体”的探讨》,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5期; 谢维和:《班级:社会组织还是初级群体》, 《教育研究》1998年第11期;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班级:事实分析及其价值选择—兼与谢维和教授商榷》, 《教育研究》1999年第7期; 谢维和:《论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兼答吴康宁教授的商榷文章》, 《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 陶孟和:《社会与教育》, 上海: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序言一。
  • 雷通群:《教育社会学》, 上海: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第6页。
  • 此处并不是指必须先有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进步, 教育社会学才能发展; 而是指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脱胎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同时顺便说明的是教育社会学有“反哺”的功能, 她的发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修正社会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
  • 厉以贤:《试谈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 陈树德:(中国社会学的历史反思》, (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
  • 邓正来:《学术自主性问题:反思和推进—(学术与自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自序》,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7年第11期。
  • 第一届教育社会学年会(杭州, 1989)的议题:教育间题的社会学分析, 学科理论自身的建设和针对自身特点的研究; 第二届教育社会学年会(芜湖, 1991)的议题:中小学生的学业失败:社会学分析; 第三届教育社会学年会(桂林, 1993)的议题:国家(地区)现代化和教育变革; 第四届教育社会学年会(武汉, 1995)的议题: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 第五届教育社会学年会(沈阳, 1998)的议题: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和教育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 此书虽然出版于2001年, 但该书的前身即刘云杉的博士论文在1999年业已成形。
  • 侯龙龙:《质的研究还是新闻采访—同陈向明博士等商榷》, 《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 杨昌勇、李长伟:《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三十年停滞沉沦之反思》,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期。
  • 美国著名批判社会学家米尔斯在其著作(社会学的想象力》中, 指出了倾向于社会事实和问题的经验研究的误区。经验研究存在这样的误区使之变成了“抽象经验主义”。米尔斯的批判是针对当时美国社会学的现状而言的。在肯定其一针见血的批判力的同时, 需要看到其理论的偏颇之处在于将经验主义的误区当成经验主义本身。在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论域, 冠之以经验主义方法论的研究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境下, 过多地指责经验主义方法论缺陷是不合时宜的, 似乎应该给予这种知识生产和再生产方式一定的话语空间。
  • 费孝通:《乡土中国》, 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 第67页。
  • 贺晓星:《作为志业的教育社会学—也谈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社会学的学科使命》, 教育社会学第五届年会会议交流论文。
  • 中图分类号: G40

  • 摘要: 20世纪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建、停滞、重建、成型和发展五个阶段。中国学者对何谓“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探索。本文在时这些探索进行反思的基袖上, 提出了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必须解决的四个问题:教育社会学要利用“后发优势”, 克服“后发劣势”; 教育社会学要处理好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中国教育社会学学派的建立; 中国教育社会学要有“开放意识”。
    1)  该书的前半部, 陶孟和在《社会与教育》(商务印书馆192年版)一书中作了参考。后半部的译本1925年出版。参见{美}斯密司(W.Smith)著、陈启天译述:《应用教育社会学》, 中华书局1925年版(此书曾在《中华教育界》1923年第13卷第5、6、7、8、9期陆续发表)。
    2)  候怀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研究一以20世纪上半叶为中心》,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第24一245页。
    3)  雷通群:《教育社会学》,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序”。
    4)  中国大陆取消社会学就国内原因而言, 缺乏民主和自由的社会条件。就国际原因而言, 是学习和仿效苏联教条主义的结果。苏联取消社会学的原因在于无产阶级有了历史唯物主义, 就可以取代社会学; 社会问题是资本主义国家独有的。1956年之后, 苏联理论界对教条主义开始反思。在这个时候, 陈达、吴景超、费孝通等人呼吁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有自己的社会学。但由于学术与政治界限被混淆, 关于恢复社会学的建议被指涉成了资本主义复辟的阴谋。
    5)  顺便提及的是中国知识界在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学科的制度化过程中, 对“建构者/被建构者”关系的集体性无意识.表现为一种对西方社会科学的“前反思接受”取向, 渗透在实践中, 嵌人在制度化进程中, 在某种程度上形塑着中国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研究的品格。参见邓正来撰写的《否思社会科学学科的迷思》一文(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9年第三期)。教育社会学也存在着上述前反思接受的取向。教育社会学必须对这种“被建构”品格有一种学科自觉。
    6)  金林祥:《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第269页。
    7)  李长伟、杨昌勇:《20世纪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回顾》,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3期。
    8)  吴康宁:《论作为特殊社会组织的班级》,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2期; 张巍、谢维和:《班级作为“初级群体”的探讨》,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5期; 谢维和:《班级:社会组织还是初级群体》, 《教育研究》1998年第11期;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班级:事实分析及其价值选择—兼与谢维和教授商榷》, 《教育研究》1999年第7期; 谢维和:《论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兼答吴康宁教授的商榷文章》, 《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9)  陶孟和:《社会与教育》, 上海: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序言一。
    10)  雷通群:《教育社会学》, 上海: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第6页。
    11)  此处并不是指必须先有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进步, 教育社会学才能发展; 而是指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脱胎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同时顺便说明的是教育社会学有“反哺”的功能, 她的发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修正社会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
    12)  厉以贤:《试谈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13)  陈树德:(中国社会学的历史反思》, (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
    14)  邓正来:《学术自主性问题:反思和推进—(学术与自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自序》,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7年第11期。
    15)  第一届教育社会学年会(杭州, 1989)的议题:教育间题的社会学分析, 学科理论自身的建设和针对自身特点的研究; 第二届教育社会学年会(芜湖, 1991)的议题:中小学生的学业失败:社会学分析; 第三届教育社会学年会(桂林, 1993)的议题:国家(地区)现代化和教育变革; 第四届教育社会学年会(武汉, 1995)的议题: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 第五届教育社会学年会(沈阳, 1998)的议题: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和教育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16)  此书虽然出版于2001年, 但该书的前身即刘云杉的博士论文在1999年业已成形。
    17)  侯龙龙:《质的研究还是新闻采访—同陈向明博士等商榷》, 《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18)  杨昌勇、李长伟:《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三十年停滞沉沦之反思》,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期。
    19)  美国著名批判社会学家米尔斯在其著作(社会学的想象力》中, 指出了倾向于社会事实和问题的经验研究的误区。经验研究存在这样的误区使之变成了“抽象经验主义”。米尔斯的批判是针对当时美国社会学的现状而言的。在肯定其一针见血的批判力的同时, 需要看到其理论的偏颇之处在于将经验主义的误区当成经验主义本身。在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论域, 冠之以经验主义方法论的研究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境下, 过多地指责经验主义方法论缺陷是不合时宜的, 似乎应该给予这种知识生产和再生产方式一定的话语空间。
    20)  费孝通:《乡土中国》, 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 第67页。
    21)  贺晓星:《作为志业的教育社会学—也谈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社会学的学科使命》, 教育社会学第五届年会会议交流论文。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3
  • HTML全文浏览量:  122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8-06-01
  • 刊出日期:  2008-09-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