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对孟宪承大学教育观的思考———以其大学三理想为中心的考察

贺晓舟

贺晓舟. 对孟宪承大学教育观的思考———以其大学三理想为中心的考察[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27(1): 88-9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1.010
引用本文: 贺晓舟. 对孟宪承大学教育观的思考———以其大学三理想为中心的考察[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27(1): 88-9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1.010

对孟宪承大学教育观的思考———以其大学三理想为中心的考察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1.010
  • 孟宪承著:《大学教育》,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第115页。
  •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 时任圣约翰大学教授的孟宪承于6月1日利用午休时间, 假一教师住处秘密召集中国籍教授会议, 在会上慷慨陈词:“假如作一个学生, 只知道自己是圣约翰的学生, 而不知道是中华国民, 看到同胞为外人屠杀漠不关心, 这对我们平日所讲的国民自觉教育将无法自圆其说, 今后我们也无颜再以学问文章与学生相见于讲台。”说服教授们站在爱国立场支持学生正义行动。当晚, 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召开全校中外籍教授会, 表决结果以31票对19票, 通过罢课7天, 学生可以参加反帝爱国运动的决议。6月3日, 卜舫济不准学生降半旗为死难同胞致哀, 甚至不许挂中国国旗, 终令中国师生忍无可忍, 19名教师、大学和附属中学500多名学生愤然脱离圣约翰大学, 领头者为孟宪承、钱基博等人。离开圣约翰大学后, 孟宪承在上海参与创办光华大学。参见《孟宪承生平学术年表》。
  • 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 丁编教育统计, 30-31页, 《我国最近二十年来国内高等教育之趋势》。孟宪承所征引的资料《全国高等教育统计》, 显示1931年全国大学数合计75所(大学:国立13所, 省立9所, 私立19所, 计41所; 独立学院:国立5所, 省立11所, 私立18所, 计34所), 其中公立大学38所, 私立大学37所。除私立大学37所与《教育年鉴》相同之外, 公立大学要多出2所。见《大学教育》, 73-79页。
  • 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 丁编教育统计, 30-31页, 《我国最近二十年来国内高等教育之趋势》。孟宪承所征引的资料《全国高等教育统计》, 显示1931年全国大学数合计75所(大学:国立13所, 省立9所, 私立19所, 计41所; 独立学院:国立5所, 省立11所, 私立18所, 计34所), 其中公立大学38所, 私立大学37所。除私立大学37所与《教育年鉴》相同之外, 公立大学要多出2所。见《大学教育》, 73-79页。
  • 次年, 国立编译馆出版发行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的中译本报告书:《中国教育之改进》。孟宪承在《大学教育》的第三章(大学教育的问题)中, 对该报告书多有涉及。
  • 孟宪承对欧洲中世纪大学的阐述, 见其著《西洋古代教育》, 商务印书馆1933年; 《大学教育》, 1-3页。
  • 孟宪承著:《大学教育》,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第1—2页。
  • 显然, 孟宪承在经历了早年的西方教育模式, 和中年的译介西方教育学理论及调和中西教育理论的实践后, 在晚年采取的是回归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学术进路。参见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 孟宪承等编《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
  • (英)纽曼著, 高师宁等译:《大学的理念》, 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年, 264页。关于欧美的大学理想, 孟宪承主要参考了以下诸人的著作: Fisher, The Place of the University in National Life, 1919;Flexner, Universities:American, English, German, 1930;Huxley, Science and Education, 1892; Kotsching (ed.), The University in a Changing World:a Symposium, 1932;Meiklejohn, The Experimental College, 1931;Newman,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1852;Osborn, Creative Education, 1927;Whitehead, The Aims of Education, 1929。见《大学教育》, 112页。
  • [美]罗德斯著, 王晓阳、蓝劲松译:《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19页。
  • [美]罗德斯著, 王晓阳、蓝劲松译:《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9页。
  • 孟宪承著:《大学教育》,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第7页。
  • “liberal education”指文理科的普通训练, 孟宪承将其译为“自由教育”, 反映出他对自由的重视, 见《大学教育》, 6页。
  • [美]罗德斯著, 王晓阳、蓝劲松译:《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15页。
  • 杜威的教育哲学对孟宪承的影响, 鲜明的反映在他的著作、论文和讲稿中。参见《教育大辞书》, “杜威”、“教育哲学”条目, 商务印书馆1930年; 《教育概论》, 商务印书馆1933年; 《黑格尔的教育哲学》, 载《教育杂志》25卷2号, 1935年2月, 该文主要将黑格尔和杜威的教育哲学进行了比较; 与俞庆棠合译《思维与教学》, 商务印书馆1936年; 《教育哲学引论》, 载《教育通讯》3卷45期, 1940年; 《沃立与杜威》, 载《浙江学报》1卷2期, 1947年。
  • 袁刚、孙家祥、任丙强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2—3页。
  • [美]杜威著, 许崇清译:《哲学的改革》, 商务印书馆1958年修订版, 第122页。
  • [美]杜威著, 许崇清译:《哲学的改革》, 商务印书馆1958年修订版, 第107页。
  • [美]杜威著, 许崇清译:《哲学的改革》, 商务印书馆1958年修订版, 第109页。
  • [美]杜威著, 许崇清译:《哲学的改革》, 商务印书馆1958年修订版, 第109页。
  • 一个团体的利益被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到什么程度。换言之, 一个不良的社会对内对外都设置重重障碍, 限制自由的往来和经验的交流。倘有一个社会, 它的全体成员都能以同等条件, 共同享受社会的利益, 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生活的相互影响, 使社会各种制度得到灵活机动的重新调整, 在这个范围内, 这个社会就是民主主义的社会。这种社会必须有一种教育, 使每个人都有对于社会关系和社会控制的个人兴趣, 都有能促进社会的变化而不致引起社会混乱的心理习惯。参见(美)杜威著,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版, 109-110页。
  • [英]罗素:《中国人到自由之路》, 见张静庐编:《杜威、罗素演讲录合刊》, 上海泰东图书局1921年版, 第15—16页。
  • 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 上海实际教育调查社出版1922年版, 第116-133页。孟禄于1921年12月24日在北京大学讲演“大学之职务”, 胡适任翻译。他认为大学有三个职务(Function) : (1)传播全人类的共同的普遍的知识(科学); (2)使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沟通为一种共同的文化; (3)作为国家的最高文化机关, 宣传国家公认的最高文化和理想。而提高文化和思想是大学的最高职务。设立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来作人类社会进化的动机。
  • 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 上海实际教育调查社出版1922年版, 第121页。孟禄于1921年12月24日在北京大学讲演“大学之职务”, 胡适任翻译。他认为大学有三个职务(Function) : (1)传播全人类的共同的普遍的知识(科学); (2)使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沟通为一种共同的文化; (3)作为国家的最高文化机关, 宣传国家公认的最高文化和理想。而提高文化和思想是大学的最高职务。设立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来作人类社会进化的动机。
  • [美]波特著, 孟宪承译:《教育哲学大意》, 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第159—160页。
  • [美]波特著, 孟宪承译:《现在教育学说》,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第175页。
  • 孟宪承著:《大学教育》,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第页。
  • 孟宪承对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阐述, 参见其著:《西洋古代教育》。
  • 罗宾(Reuben)认为在20世纪之交, 美国的大学在从古典学院到现代大学的转变中, 旧的真理一致性理念——真、善、美的三元组合——被分裂, 分别更新为研究与客观知识、服务与品格、文化与艺术, 并各自被当作独立的追求目标。到20世纪20年代为止, 美国的大学教师们已经普遍接受了逻辑实证主义和情感主义伦理学的观点。前者认为, 价值陈述在科学中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 道德处于科学知识的领域之外。后者认为, 道德判断以其情感意义而不是认识意义为特征。即科学排斥价值, 道德决定于情感而不是智力。参见(美)罗宾著、尚九玉译:《现代大学的形成》, 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309-310页, 另见17-39、205-265页。孟宪承虽然接受了美国的大学真理观, 但从其在《大学教育》中对善和美的阐述来看, 他对善和美的在内涵上的认识, 与美国明显不同。他所言的善, 只是品性, 并不包括服务在内; 所言的美, 不是单指文化和艺术, 而是指科学真理和道德真理在文化价值上的审美。并且, 不认为应该独立追求真、善、美, 而是将其统一在对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上, 即至善。这是他对中国古代大学之道的继承, 并对其内涵进行了扩充。见《大学教育》, 1—6页。
  • 孟宪承:《教育哲学三论》, 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7年第3期, 第3页。孟宪承对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逻辑做了如下概括:辩证法(dialecticai law), 包括正(thesis)、反(antithesis)、合(synthesis)之三段变化, 即矛盾之统一(unity of contradiction)之变化, 谓之辩证的法则。此与亚里士多德之矛盾律(law of contradiction)所谓“然与不然不能兼备于一物” (Nothing can both be and not be)者, 大异奇趣。辩证的法则本为思维的法则, 然以一切实在, 皆心之表现, 故即为宇宙法则, 故此逻辑亦即形上学(或宇宙之理论)。
  • 孟宪承:《教育哲学三论》, 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7年第3期, 第10页。孟宪承对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逻辑做了如下概括:辩证法(dialecticai law), 包括正(thesis)、反(antithesis)、合(synthesis)之三段变化, 即矛盾之统一(unity of contradiction)之变化, 谓之辩证的法则。此与亚里士多德之矛盾律(law of contradiction)所谓“然与不然不能兼备于一物” (Nothing can both be and not be)者, 大异奇趣。辩证的法则本为思维的法则, 然以一切实在, 皆心之表现, 故即为宇宙法则, 故此逻辑亦即形上学(或宇宙之理论)。
  • [英]切兰克德著, 左晓斯、史然译:《系统论的思想与实践》, 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第28页。
  • [美]詹姆士著, 孟宪承译:《实用主义》,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第134—135页。
  • 孟宪承著:《大学教育》,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第10页。
  • 摘要: 孟宪承的大学教育观深受中国传统和欧美现代大学的影响, 在现代中国的高等教育思想史上, 其贡献是提出现代大学的三理想——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 并强调要运用智慧来探求真善美, 以试图改造中国传统的大学教育观。
    1)  孟宪承著:《大学教育》,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第115页。
    2)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 时任圣约翰大学教授的孟宪承于6月1日利用午休时间, 假一教师住处秘密召集中国籍教授会议, 在会上慷慨陈词:“假如作一个学生, 只知道自己是圣约翰的学生, 而不知道是中华国民, 看到同胞为外人屠杀漠不关心, 这对我们平日所讲的国民自觉教育将无法自圆其说, 今后我们也无颜再以学问文章与学生相见于讲台。”说服教授们站在爱国立场支持学生正义行动。当晚, 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召开全校中外籍教授会, 表决结果以31票对19票, 通过罢课7天, 学生可以参加反帝爱国运动的决议。6月3日, 卜舫济不准学生降半旗为死难同胞致哀, 甚至不许挂中国国旗, 终令中国师生忍无可忍, 19名教师、大学和附属中学500多名学生愤然脱离圣约翰大学, 领头者为孟宪承、钱基博等人。离开圣约翰大学后, 孟宪承在上海参与创办光华大学。参见《孟宪承生平学术年表》。
    3)  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 丁编教育统计, 30-31页, 《我国最近二十年来国内高等教育之趋势》。孟宪承所征引的资料《全国高等教育统计》, 显示1931年全国大学数合计75所(大学:国立13所, 省立9所, 私立19所, 计41所; 独立学院:国立5所, 省立11所, 私立18所, 计34所), 其中公立大学38所, 私立大学37所。除私立大学37所与《教育年鉴》相同之外, 公立大学要多出2所。见《大学教育》, 73-79页。
    4)  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 丁编教育统计, 30-31页, 《我国最近二十年来国内高等教育之趋势》。孟宪承所征引的资料《全国高等教育统计》, 显示1931年全国大学数合计75所(大学:国立13所, 省立9所, 私立19所, 计41所; 独立学院:国立5所, 省立11所, 私立18所, 计34所), 其中公立大学38所, 私立大学37所。除私立大学37所与《教育年鉴》相同之外, 公立大学要多出2所。见《大学教育》, 73-79页。
    5)  次年, 国立编译馆出版发行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的中译本报告书:《中国教育之改进》。孟宪承在《大学教育》的第三章(大学教育的问题)中, 对该报告书多有涉及。
    6)  孟宪承对欧洲中世纪大学的阐述, 见其著《西洋古代教育》, 商务印书馆1933年; 《大学教育》, 1-3页。
    7)  孟宪承著:《大学教育》,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第1—2页。
    8)  显然, 孟宪承在经历了早年的西方教育模式, 和中年的译介西方教育学理论及调和中西教育理论的实践后, 在晚年采取的是回归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学术进路。参见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 孟宪承等编《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
    9)  (英)纽曼著, 高师宁等译:《大学的理念》, 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年, 264页。关于欧美的大学理想, 孟宪承主要参考了以下诸人的著作: Fisher, The Place of the University in National Life, 1919;Flexner, Universities:American, English, German, 1930;Huxley, Science and Education, 1892; Kotsching (ed.), The University in a Changing World:a Symposium, 1932;Meiklejohn, The Experimental College, 1931;Newman,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1852;Osborn, Creative Education, 1927;Whitehead, The Aims of Education, 1929。见《大学教育》, 112页。
    10)  [美]罗德斯著, 王晓阳、蓝劲松译:《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19页。
    11)  [美]罗德斯著, 王晓阳、蓝劲松译:《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9页。
    12)  孟宪承著:《大学教育》,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第7页。
    13)  “liberal education”指文理科的普通训练, 孟宪承将其译为“自由教育”, 反映出他对自由的重视, 见《大学教育》, 6页。
    14)  [美]罗德斯著, 王晓阳、蓝劲松译:《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15页。
    15)  杜威的教育哲学对孟宪承的影响, 鲜明的反映在他的著作、论文和讲稿中。参见《教育大辞书》, “杜威”、“教育哲学”条目, 商务印书馆1930年; 《教育概论》, 商务印书馆1933年; 《黑格尔的教育哲学》, 载《教育杂志》25卷2号, 1935年2月, 该文主要将黑格尔和杜威的教育哲学进行了比较; 与俞庆棠合译《思维与教学》, 商务印书馆1936年; 《教育哲学引论》, 载《教育通讯》3卷45期, 1940年; 《沃立与杜威》, 载《浙江学报》1卷2期, 1947年。
    16)  袁刚、孙家祥、任丙强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2—3页。
    17)  [美]杜威著, 许崇清译:《哲学的改革》, 商务印书馆1958年修订版, 第122页。
    18)  [美]杜威著, 许崇清译:《哲学的改革》, 商务印书馆1958年修订版, 第107页。
    19)  [美]杜威著, 许崇清译:《哲学的改革》, 商务印书馆1958年修订版, 第109页。
    20)  [美]杜威著, 许崇清译:《哲学的改革》, 商务印书馆1958年修订版, 第109页。
    21)  一个团体的利益被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到什么程度。换言之, 一个不良的社会对内对外都设置重重障碍, 限制自由的往来和经验的交流。倘有一个社会, 它的全体成员都能以同等条件, 共同享受社会的利益, 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生活的相互影响, 使社会各种制度得到灵活机动的重新调整, 在这个范围内, 这个社会就是民主主义的社会。这种社会必须有一种教育, 使每个人都有对于社会关系和社会控制的个人兴趣, 都有能促进社会的变化而不致引起社会混乱的心理习惯。参见(美)杜威著,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版, 109-110页。
    22)  [英]罗素:《中国人到自由之路》, 见张静庐编:《杜威、罗素演讲录合刊》, 上海泰东图书局1921年版, 第15—16页。
    23)  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 上海实际教育调查社出版1922年版, 第116-133页。孟禄于1921年12月24日在北京大学讲演“大学之职务”, 胡适任翻译。他认为大学有三个职务(Function) : (1)传播全人类的共同的普遍的知识(科学); (2)使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沟通为一种共同的文化; (3)作为国家的最高文化机关, 宣传国家公认的最高文化和理想。而提高文化和思想是大学的最高职务。设立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来作人类社会进化的动机。
    24)  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 上海实际教育调查社出版1922年版, 第121页。孟禄于1921年12月24日在北京大学讲演“大学之职务”, 胡适任翻译。他认为大学有三个职务(Function) : (1)传播全人类的共同的普遍的知识(科学); (2)使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沟通为一种共同的文化; (3)作为国家的最高文化机关, 宣传国家公认的最高文化和理想。而提高文化和思想是大学的最高职务。设立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来作人类社会进化的动机。
    25)  [美]波特著, 孟宪承译:《教育哲学大意》, 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第159—160页。
    26)  [美]波特著, 孟宪承译:《现在教育学说》,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第175页。
    27)  孟宪承著:《大学教育》,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第页。
    28)  孟宪承对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阐述, 参见其著:《西洋古代教育》。
    29)  罗宾(Reuben)认为在20世纪之交, 美国的大学在从古典学院到现代大学的转变中, 旧的真理一致性理念——真、善、美的三元组合——被分裂, 分别更新为研究与客观知识、服务与品格、文化与艺术, 并各自被当作独立的追求目标。到20世纪20年代为止, 美国的大学教师们已经普遍接受了逻辑实证主义和情感主义伦理学的观点。前者认为, 价值陈述在科学中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 道德处于科学知识的领域之外。后者认为, 道德判断以其情感意义而不是认识意义为特征。即科学排斥价值, 道德决定于情感而不是智力。参见(美)罗宾著、尚九玉译:《现代大学的形成》, 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309-310页, 另见17-39、205-265页。孟宪承虽然接受了美国的大学真理观, 但从其在《大学教育》中对善和美的阐述来看, 他对善和美的在内涵上的认识, 与美国明显不同。他所言的善, 只是品性, 并不包括服务在内; 所言的美, 不是单指文化和艺术, 而是指科学真理和道德真理在文化价值上的审美。并且, 不认为应该独立追求真、善、美, 而是将其统一在对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上, 即至善。这是他对中国古代大学之道的继承, 并对其内涵进行了扩充。见《大学教育》, 1—6页。
    30)  孟宪承:《教育哲学三论》, 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7年第3期, 第3页。孟宪承对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逻辑做了如下概括:辩证法(dialecticai law), 包括正(thesis)、反(antithesis)、合(synthesis)之三段变化, 即矛盾之统一(unity of contradiction)之变化, 谓之辩证的法则。此与亚里士多德之矛盾律(law of contradiction)所谓“然与不然不能兼备于一物” (Nothing can both be and not be)者, 大异奇趣。辩证的法则本为思维的法则, 然以一切实在, 皆心之表现, 故即为宇宙法则, 故此逻辑亦即形上学(或宇宙之理论)。
    31)  孟宪承:《教育哲学三论》, 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7年第3期, 第10页。孟宪承对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逻辑做了如下概括:辩证法(dialecticai law), 包括正(thesis)、反(antithesis)、合(synthesis)之三段变化, 即矛盾之统一(unity of contradiction)之变化, 谓之辩证的法则。此与亚里士多德之矛盾律(law of contradiction)所谓“然与不然不能兼备于一物” (Nothing can both be and not be)者, 大异奇趣。辩证的法则本为思维的法则, 然以一切实在, 皆心之表现, 故即为宇宙法则, 故此逻辑亦即形上学(或宇宙之理论)。
    32)  [英]切兰克德著, 左晓斯、史然译:《系统论的思想与实践》, 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第28页。
    33)  [美]詹姆士著, 孟宪承译:《实用主义》,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第134—135页。
    34)  孟宪承著:《大学教育》,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第10页。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7
  • HTML全文浏览量:  130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9-03-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