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我国教育社会学的三十年发展(1979-2008)

吴康宁

吴康宁. 我国教育社会学的三十年发展(1979-2008)[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27(2): 1-2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2.007
引用本文: 吴康宁. 我国教育社会学的三十年发展(1979-2008)[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27(2): 1-2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2.007

我国教育社会学的三十年发展(1979-200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2.007
  • 齐学红著:《走在回家的路上:学校生活中的个人知识》,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5年。
  • 周润智著:《力量就是知识:教师职业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5年。
  • 彭拥军著:《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 中国人大出版社2007年。
  • 王涛著:《农村教育与农民的社会流动——基于英县的个案分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 ㉟顾明远主编的《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即将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教育出版社出版, 其中第4卷为“教育社会学卷”。
  • ㉙即珍妮.H.巴兰坦著、刘慧珍译:《美国教育社会学》, 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
  • 董泽芳、李晓波:《高等教育公平观与高等教育分流》,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 马和民、吴瑞君著:《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 关颖著:《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 ㊻譬如, 请见刘精明:《“文革”事件对入学、升学模式的影响》, 《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期; 《教育不平等与教育扩张、现代化之关系初探》, 《浙江学刊》2000年第4期; 《教育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关于中高级白领职业阶层的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高等教育扩展与入学机会差:1978~2003 3》, 《社会》2006年第3期; 《扩招时期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第10期。
  • ㉖譬如, 请见周勇:《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术文化与精神遗产:以陶孟和为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3期; 胡金平:《雷通群与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术传统》,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闫广芬、苌庆辉:《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端: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5期。
  • 此处主要参考了刘精明、张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 ㊿王彦:《叙事取向的教育社会学研究——从教育现场到研究文本的转换》, 《广西师大学报》2008年第2期。
  • 譬如, 请见谢维和:《班级:社会组织还是初级群体》、《论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 分别载于《教育研究》1998年第11期、2000年第6期; 拙文《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班级:事实分析及其价值选择》, 《教育研究》1999年第7期; 陶双宾:《班级:初级群体还是社会组织》, 《河北师大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2期; 程天君:《班级社会学研究(上) :诸论述评》、《班级社会学研究(下) :新论初探》, 分别载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8期、第9期。
  • ㉒据笔者不完全查阅, 此类介绍至少有30篇。按照介绍的“国别”, 较早的有环惜吾:《英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和近况简介》, 《外国教育动态》1981年第1期; 苏国勋:《苏联教育社会学简介》, 《教育研究》1982年第4期; 厉以贤:《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比较教育研究》1983年第6期; 拙文《日本教育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 《教育研究》1984年第11期; 黄育馥:《北美的教育社会学研究》, 《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第7期; 杨昌勇:《法国教育社会学概述》, 《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百年进程》, 《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 譬如, 请见陈成文:《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研究》,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刘洁、徐宝华:《中国当代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 《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董金权:《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变量分析:基于越轨社会学主流话语的理论整合》,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第2期。
  • 譬如, 请见孙常生:《刍议我国德育社会学的建立》, 《临沂师专学报》1988年第2期; 戴玉芳:《论德育的纵向深化与横向扩张:对提高德育效果的社会学思考?》, 《九江师专学报》1992年Z1期。
  • 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 ㊶拙编:《现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丛书》之“总序”,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 李强、雒建江:《机会平等与代际公正——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沈阳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 ㊱即:裴时英编著:《教育社会学概论》, 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 桂万宏、苏玉兰著:《教育社会学》,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 闫旭蕾:《教育中的“肉”与“灵”:身体社会学研究》,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
  • 郭华著:《静悄悄的革命:日常教学生活的社会建构》,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 陈振中著:《社会学语境中的教育弱势现象》,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
  • ⑱譬如, 请见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丛书》之总序, 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年; 拙编:《现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丛书》之总序,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3年。
  • ㉑作为这种努力的一个环节,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2006年(10月23日)南京会议商定, 除秘书处外, 在该专业委员会下设置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对外交流合作委员会及社会服务部。
  • ㊵拙编:《教育与社会:实践、反思、建构——博士沙龙百期集粹》之“写在前面”第6页,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
  • 拙文:《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3期。
  • 程天君:《“接班人”的诞生:学校中的政治仪式考察》,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
  • ㊲因有些学术期刊未将其所刊论文全部入网, 且有些属于教育社会学范畴的论文因未在关键词中标有教育社会学而未必被检索到, 故实际发表的教育社会学论文数应多于此处统计的数字(下同)。不过, 使用何种方法才能把属于特定范畴的论文准确无误地检索出来, 也是一个难题。
  • ㉗即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 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年; 厉以贤、白杰瑞、李锦旭编:《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
  • 胡金平著:《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角色困顿:大学教师的社会学研究》,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5年。
  • ⑨见周勇:《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术文化与精神遗产:以陶孟和为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3期; 闫广芬、苌庆辉:《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端: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5期。
  • 刘成斌、吴新慧著:《留守与流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选择》,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 相关成果主要反映在吴康宁等著:《课堂教学社会学》, 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 ㊴限于篇幅, 此处略去可表明这些分支领域业已形成的相关专著及论文。
  • 张义兵著:《逃出束缚:“赛博教育”的社会学解读》,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 ㊾贺晓星:《课程研究的生活史视角》, 《南京师大学报》2001年第4期。
  • 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 其成果集中反映在杨东平著:《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 ㉘即费里波夫著, 李震曾、徐景陵译:《教育社会学》, 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年版。
  • ㉕除注21所引韩钟文的《陶行知的教育社会学思想述评》外, 只查阅到两篇, 即陶景飚:《陶行知的教育社会学思想初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宋恩荣:《论梁漱溟的教育社会学思想》, 《湖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
  • ⑥国外有学者提出, 衡量一门学科是否至少已在制度形式上作为独立学科建立起来, 一般有三个主要标志:在有关大学普遍开设课程或系列讲座, 成立全国性学术团体, 出版学术刊物。参见Sh imbori, M., Sociology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Vol.25, 1979.
  • ㊹较早在社会学意义上用内容分析法对教科书进行研究的有朱晓斌:《从我国三种小学语文课本看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兼与美国一种阅读课本的比较》, 《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 吴康宁、吴永军:《历史人物在历史课本中的地位沉浮──我国两套初中 < 中国历史 > 课本所载“重点人物”的比较研究》, 《南京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经笔者查阅, 其后至2008年底, 课程社会学中的量化研究论文已有近30篇。
  • 顾建军著:《教育与反贫困》, 人民出版社2001年。
  • ⑫见闫广芬、苌庆辉:《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端: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5期。
  • 刘丽敏:《社区情境与城乡弱智儿童教育模式的差异——对北京市弱智儿童案例的分析》, 《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 笔者曾论及我国教育社会学进一步发展所应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即指导方针的确立、学科性质的选择、研究层面的贯通。(详见拙文:《当前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年第6期)本文此处则是在该文基础上, 以“始终存在于三十年过程之中”为基准来反思问题。其中, “学科使命的担当”与“学科资源的选择”分别是对“学科性质的选择”与“指导方针的确立”这两个问题的再认识与再定位, 而与“学科视角的确立”不同的是, “研究层面的贯通”并不是“始终存在于三十年过程之中”的问题。
  • 黄忠敬著:《知识、权力、控制: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⑧陶孟和著:《社会与教育》, 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序言。
  • 譬如, 请见李有庆、李从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学思考》,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 刘云杉著:《从启蒙者道专业人: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教师角色转变》,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6年。
  • ㊽据此修改成的专著为《学校生活社会学》,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
  • 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95至221页。
  • 譬如, 请见拙文:《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第2期; 郭兴举:《论教师作为社会代表者》,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第1期; 拙文:《教师:一种悖论性的社会角色》,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第4期; 李长伟:《教师是谁》, 《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 刘晶波著:《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看到了什么》, 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年。该书于2006年修订再版后更名为《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看到了什么》。
  • 蒋国河著:《教育获得的城乡差异》,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
  • 唐迅著:《班级社会学引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吴立德著:《班级社会学概论》,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
  • ②譬如, 在南京师大, 此项工作已由鲁洁、杨祖耕先生着手进行。
  • ③譬如, 仅就“总体性回顾”的论文而言, 就有张人杰:《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二十年建设(1979-2000)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2期; 马和民等:《教育社会学》, 叶澜:《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 (2001、2002、2003、2004、2005),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003、2004、2006、2007;杨昌勇、李长伟:《我国教育社会学二十年:回顾与反思》,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3期; 杜时忠:《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钱民辉:《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动向及评述》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 2008年11月)刘精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 马戎、龙山主编:《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区域差异:24县调查》,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 马戎、龙山主编:《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⑪见李长伟、杨昌勇:《20世纪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回顾》,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3期。
  • ㊸譬如, 请见沈贵鹏等:《初中课堂口头言语互动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1期; 吴康宁等:《教师课堂角色类型研究》,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年第4期; 程晓樵等:《教师课堂交往行为的对象差异研究》, 《教育评论》1995年第2期; 吴永军等:《我国小学课堂交往时间构成的社会学分析》, 《上海教育科研》1995年第4期; 刘云杉等:“学生课堂教言语交往的社会学研究”, 载《南京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
  • ④从知识社会学角度看, 不论是价值判断还是事实判断, 都难以完全避免“偏见”。克服偏见乃是撰写“综述”、“回顾”之类的文章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 难就难在撰写者往往会受到来自其本人及其所属群体的某种看不见的“表达欲求”的干扰。(关于群体对个人思想的形成与表达的影响, 或可参见刘猛著:《意识形态与中国教育学:走向一种教育学的社会学研究》,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 第155至168页。)本文将努力基于“学术”标准, 尽量避免偏见, 尽管所谓的“学术”标准本身可能也是一种偏见。
  • 高水红著:《共用知识空间:新课程改革行动案例研究》,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
  • ⑯吴康宁主编, 贺晓星、马维娜副主编:《教育与社会:实践、反思、建构——博士沙龙百期集粹》,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年。南京师大教育社会学方向的教师与研究生以沙龙形式开展基本定期的学术研讨活动开始于1993年, 1997年起正式称之为“教育社会学沙龙”。
  • 王有升著:《理想的限度:学校教育的现实建构》,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4年。
  • ⑲此项信息由郑淮博士提供。特此致谢!
  • ⑬限于本文任务与篇幅, 本文此处不作分析, 拟另文专门探讨。
  • 郑新蓉著:《性别与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 刘精明:《教育选择方式及其后果》, 《中国人大学报》2004年第1期。
  • 魏曼华:《当代社会问题与青少年成长》,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魏曼华著:《当代社会问题与青少年成长》,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魏曼华著:《当代社会问题与青少年成长》,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譬如, 请见张腾:《大学生消费新趋势的社会学分析》,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郑军:《当代大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实证研究》,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吕金城、许斗斗:《身份认同背后的情感与理性: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调查的社会学分析》, 《福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 马维娜:《写作:一种反求诸已的追问》, 《江苏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 ⑩雷通群著:《教育社会学》, 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例言”。关于雷通群的“教育社会学中国化”观, 请见胡金平:《论雷通群对教育社会学中国化问题的探讨》, 《教育学报》2007年第5期。
  • 经笔者查询, 对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中的“存在问题”专门加以反思的论文也已有近10篇。譬如, 明庆华:《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价值取向的反思》, 《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楚江亭:《教育社会学研究与发展的困境及应重视的问题》, 《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第1期; 胡宗仁:《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困境》, 《南京师大学报》2005年第3期; 石艳:《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反思》, 《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 马和民、何芳:《中国教育社会学面临的问题及取舍》,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1期; 程天君:《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及其生存困境》,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1期。
  • 谢维和等著:《中国的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1990-2005) :关于教育公平的一种新的理论假设及其初步证明》,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 李书磊著:《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 ㊺譬如, 请见董泽芳等:《农村国民教育意向对初中后分流影响的调查》,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2年第3期。
  • 缪建东著:《家庭教育社会学》, 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 拙文:《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6期。
  • ⑮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的评介最早见于1979年(详见本文注释1), 而对初创时期我国教育社会学的最早评介则要晚至1986年。譬如, 请见韩钟文:《陶行知的教育社会学思想述评》,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至于陶行知的思想是否就可视为教育社会学思想, 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 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 》, 《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 周宗伟著:《高尚与卑贱的距离:学校文化的社会学研究》,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8年。
  • ①张人杰译:《教育社会学的四个研究趋向》, 《外国教育资料》1979第3期; 钟启泉译述:《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外国教育资料》1979年第3期; 马骥雄:《“教育成层论”简介》, 《外国教育资料》1979年第4期。
  • ㉔据笔者不完全查阅, 此类评介较少, 合计不超过10篇, 譬如有唐宗清:《帕森斯和教育社会学》, 《外国教育研究》1987年第2期; 刘欣:《迪尔凯姆教育社会学思想述评》, 《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4期; 胡春光:《布迪厄德教育社会学思想除魅》, 《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贺晓星:《马克斯.韦伯与教育社会学研究》, 《广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吴义昌:《弗莱雷的教育社会学思想及其方法论探析》, 《聊城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 相关成果主要反映在南京师大教育系、无锡市西新中学课题组:《论集体性教学》, 收入“班集体科学理论研究”课题组:《班集体科学理论研究报告》 (1991年11月, 未出版)。
  • ⑰拙著:《教育社会学》第49至50页。此书初稿完成于1994年11月(见前言)。
  • 余秀兰著:《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 李煜:《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 》, 《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 ㉝董泽芳、张国强:《我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特点与演变(1979-2005) :基于对教育社会学重建以来概论性著作的文本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7期。
  • ㉓据笔者不完全查阅, 此类评述至少有20篇。譬如, 较早的有拙文《欧美教育社会学三大流派》, 《教育研究》1986年第9期; 唐宗清:《当代西方教育社会学五大流派》, 《上海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 杨昌勇:《“新”教育社会学产生的归因分析》, 《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钱朴:《功能论及其教育目的功能观》, 《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年第4期。
  • 在此基础上充实、修改成的著作为《课程社会学》 (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年), 增加了“社会系统与课程”与“课程现代化的社会学分析”等内容。
  • ㊳参见张人杰:《我国教育社会学的20年建设》, 《华东师大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6期。该文认为:“教育社会学研究队伍的壮大、研究领域的扩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随着1999年底开始推出的《教育社会学丛书》而更为凸显”。
  • 王晓柳等:《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的尝试》, 《南京师大学报》1989年第1期。
  • 贺晓星:《聋教育改革的社会学思考:非政府组织的“双语双文化”努力》, 《教育学报》2008年第4期。
  • ⑳此处与笔者十年前的判断及表述稍有不同, 其时的判断及表述为“......1991年11月, 该委员会会刊《教育社会学简讯》作为内部学术交流材料开始半定期印发。至此, 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制度重建工作可以说基本完成, 换言之, 我国的教育社会学已经在制度上基本确立起独立学科的地位。”详见拙著:《教育社会学》第49页。
  • 钱民辉:《断裂与重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的潜在课程》, 北京大学首届教育社会学国际研讨会论文, 2006年3月。
  • ㉜即莫琳.T.哈里楠(Maureen T.Hallinan)主编、傅松涛等译:《教育社会学手册》,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年。
  • 譬如, 请见谭卫华、陈沙麦:《大学生就业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0期; 张群:《大学生就业功利化的社会学分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王革景等:《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 《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9期。
  • 何侃等:《智障群体的教育公平现状及思考》, 《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第1期。
  • 譬如, 请见王海英:《儿童是谁:基于社会学的一种追问》, 《幼儿教育》2006年第9期; 《解读儿童的秘密:基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1期; 《幼儿情感社会化:一种社会学分析》, 《幼儿教育》2007年第7、8期; 赵学菊:《幼儿“反抗行为”与班级规范合理性的社会学分析》, 《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 ㉞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第6卷为“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边缘学科”合卷, 张人杰为其中的“教育社会学”学科主编。
  • 楚江亭著:《真理的终结:科学课程的社会学释义》,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
  • ⑦拙著:《教育社会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第48页。
  • ㉛包括:迈克尔.W.阿普尔著, 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 (2001);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 (2001);艾沃.F.古德森著、贺晓星译:《环境教育的诞生:英国学校课程社会史的个案研究》 (2001);麦克.F.D.扬主编, 谢维和、朱旭东译:《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 (2002);斯蒂芬.鲍尔著, 王玉秋、孙益译:《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探索》 (2003)等。
  • 马维娜著:《局外生存:相遇在学校场域》,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3年。
  • 马和民:《从“仁”到“人”: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 周艳著:《教育社会学与教师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
  • ㉚该译丛由袁振国、谢维和、徐辉、张斌贤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起出版。
  • 庄西真著:《国家的限度:“制度化”学校的社会逻辑》,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6年。
  • 拙文:《对教学内容的若干社会学分析》, 《教育评论》1993年第4期。
  • 张人杰:《若干德育问题上经由比较后的发现》, 《华东师大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2年第4期; 《学生道德社会化内容的应有之义:“共享”抑或“多元”》, 《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 ⑭这种“较多积累”很难一味通过对历史的所谓“挖掘”而“牵强附会”或“加工放大”式地“建构”出来。
  • ⑤参见胡金平:《雷通群与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术传统》,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 ㊷譬如, 请见王晓柳等:《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不同成绩的学生学习的影响及其机制》, 《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8年第2期; 《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的尝试》, 《南京师大学报》1989年第1期; 南京师大教育系、无锡市西新中学课题组:《论集体性教学》, 收入“班集体科学理论研究”课题组:《班集体科学理论研究报告》 (1991年11月, 未出版)。
  • 譬如, 请见拙文:《信息化发展对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教育研究》1991年第10期。
  • 刘精明著:《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 中国人大出版社2005年; 《扩招时期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第4期; 《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机会不平等及其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 ㊼陈向明:《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1期。
  • 拙文:《学校的社会角色:期待、现实及选择——基于社会学的审视》, 《教育研究与试验》2005年第4期。
  • 相关成果主要在拙编:《课程社会学研究》,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 刘精明:《教育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关于中高级白领职业阶层的分析》, 《中国人大学报》2001年第2期。
  • 张行涛著:《必要的乌托邦:考选世界的社会学研究》,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3年
  • 一次是2006年3月18至19日举办的“北京大学首届教育社会学国际研讨会”, 另一次是2007年11月16日至18日举办的“北京师范大学首届教育社会学论坛”。
  • Zhu Zhiyong, State Schooling and Ethn ic Identity:The Politics of a Tibetan Neid i Secondary School in Ch ina, LexingtonBooks, 2007.该书也是我国教育社会学人的第一本英文个人学术专著。
  • 董云川、张建新著:《高等教育机会与社会阶层:一项基于多民族聚居省份高校的实证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 摘要: 本文审视了我国教育社会学三十年前开始学科重建时的基础, 从“基本建设的开展”与“学术研究的进展”两个方面回顾了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主要发展, 并对“学科使命的担当”、“学科视角的确立”及“学科资源的选择”这三个缠绕于整个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1)  齐学红著:《走在回家的路上:学校生活中的个人知识》,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5年。
    1)  周润智著:《力量就是知识:教师职业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5年。
    1)  彭拥军著:《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 中国人大出版社2007年。
    1)  王涛著:《农村教育与农民的社会流动——基于英县的个案分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1)  ㉟顾明远主编的《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即将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教育出版社出版, 其中第4卷为“教育社会学卷”。
    1)  ㉙即珍妮.H.巴兰坦著、刘慧珍译:《美国教育社会学》, 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
    1)  董泽芳、李晓波:《高等教育公平观与高等教育分流》,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  马和民、吴瑞君著:《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  关颖著:《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1)  ㊻譬如, 请见刘精明:《“文革”事件对入学、升学模式的影响》, 《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期; 《教育不平等与教育扩张、现代化之关系初探》, 《浙江学刊》2000年第4期; 《教育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关于中高级白领职业阶层的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高等教育扩展与入学机会差:1978~2003 3》, 《社会》2006年第3期; 《扩招时期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第10期。
    1)  ㉖譬如, 请见周勇:《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术文化与精神遗产:以陶孟和为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3期; 胡金平:《雷通群与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术传统》,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闫广芬、苌庆辉:《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端: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5期。
    1)  此处主要参考了刘精明、张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1)  ㊿王彦:《叙事取向的教育社会学研究——从教育现场到研究文本的转换》, 《广西师大学报》2008年第2期。
    1)  譬如, 请见谢维和:《班级:社会组织还是初级群体》、《论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 分别载于《教育研究》1998年第11期、2000年第6期; 拙文《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班级:事实分析及其价值选择》, 《教育研究》1999年第7期; 陶双宾:《班级:初级群体还是社会组织》, 《河北师大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2期; 程天君:《班级社会学研究(上) :诸论述评》、《班级社会学研究(下) :新论初探》, 分别载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8期、第9期。
    1)  ㉒据笔者不完全查阅, 此类介绍至少有30篇。按照介绍的“国别”, 较早的有环惜吾:《英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和近况简介》, 《外国教育动态》1981年第1期; 苏国勋:《苏联教育社会学简介》, 《教育研究》1982年第4期; 厉以贤:《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比较教育研究》1983年第6期; 拙文《日本教育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 《教育研究》1984年第11期; 黄育馥:《北美的教育社会学研究》, 《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第7期; 杨昌勇:《法国教育社会学概述》, 《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百年进程》, 《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1)  譬如, 请见陈成文:《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研究》,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刘洁、徐宝华:《中国当代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 《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董金权:《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变量分析:基于越轨社会学主流话语的理论整合》,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第2期。
    1)  譬如, 请见孙常生:《刍议我国德育社会学的建立》, 《临沂师专学报》1988年第2期; 戴玉芳:《论德育的纵向深化与横向扩张:对提高德育效果的社会学思考?》, 《九江师专学报》1992年Z1期。
    1)  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  ㊶拙编:《现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丛书》之“总序”,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1)  李强、雒建江:《机会平等与代际公正——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沈阳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  ㊱即:裴时英编著:《教育社会学概论》, 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 桂万宏、苏玉兰著:《教育社会学》,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  闫旭蕾:《教育中的“肉”与“灵”:身体社会学研究》,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
    1)  郭华著:《静悄悄的革命:日常教学生活的社会建构》,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1)  陈振中著:《社会学语境中的教育弱势现象》,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
    1)  ⑱譬如, 请见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丛书》之总序, 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年; 拙编:《现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丛书》之总序,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3年。
    1)  ㉑作为这种努力的一个环节,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2006年(10月23日)南京会议商定, 除秘书处外, 在该专业委员会下设置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对外交流合作委员会及社会服务部。
    1)  ㊵拙编:《教育与社会:实践、反思、建构——博士沙龙百期集粹》之“写在前面”第6页,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
    1)  拙文:《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  程天君:《“接班人”的诞生:学校中的政治仪式考察》,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
    1)  ㊲因有些学术期刊未将其所刊论文全部入网, 且有些属于教育社会学范畴的论文因未在关键词中标有教育社会学而未必被检索到, 故实际发表的教育社会学论文数应多于此处统计的数字(下同)。不过, 使用何种方法才能把属于特定范畴的论文准确无误地检索出来, 也是一个难题。
    1)  ㉗即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 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年; 厉以贤、白杰瑞、李锦旭编:《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
    1)  胡金平著:《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角色困顿:大学教师的社会学研究》,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5年。
    1)  ⑨见周勇:《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术文化与精神遗产:以陶孟和为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3期; 闫广芬、苌庆辉:《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端: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5期。
    1)  刘成斌、吴新慧著:《留守与流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选择》,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1)  相关成果主要反映在吴康宁等著:《课堂教学社会学》, 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1)  ㊴限于篇幅, 此处略去可表明这些分支领域业已形成的相关专著及论文。
    1)  张义兵著:《逃出束缚:“赛博教育”的社会学解读》,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1)  ㊾贺晓星:《课程研究的生活史视角》, 《南京师大学报》2001年第4期。
    1)  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1)  其成果集中反映在杨东平著:《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  ㉘即费里波夫著, 李震曾、徐景陵译:《教育社会学》, 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年版。
    1)  ㉕除注21所引韩钟文的《陶行知的教育社会学思想述评》外, 只查阅到两篇, 即陶景飚:《陶行知的教育社会学思想初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宋恩荣:《论梁漱溟的教育社会学思想》, 《湖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
    1)  ⑥国外有学者提出, 衡量一门学科是否至少已在制度形式上作为独立学科建立起来, 一般有三个主要标志:在有关大学普遍开设课程或系列讲座, 成立全国性学术团体, 出版学术刊物。参见Sh imbori, M., Sociology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Vol.25, 1979.
    1)  ㊹较早在社会学意义上用内容分析法对教科书进行研究的有朱晓斌:《从我国三种小学语文课本看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兼与美国一种阅读课本的比较》, 《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 吴康宁、吴永军:《历史人物在历史课本中的地位沉浮──我国两套初中 < 中国历史 > 课本所载“重点人物”的比较研究》, 《南京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经笔者查阅, 其后至2008年底, 课程社会学中的量化研究论文已有近30篇。
    1)  顾建军著:《教育与反贫困》, 人民出版社2001年。
    1)  ⑫见闫广芬、苌庆辉:《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端: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5期。
    1)  刘丽敏:《社区情境与城乡弱智儿童教育模式的差异——对北京市弱智儿童案例的分析》, 《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  笔者曾论及我国教育社会学进一步发展所应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即指导方针的确立、学科性质的选择、研究层面的贯通。(详见拙文:《当前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年第6期)本文此处则是在该文基础上, 以“始终存在于三十年过程之中”为基准来反思问题。其中, “学科使命的担当”与“学科资源的选择”分别是对“学科性质的选择”与“指导方针的确立”这两个问题的再认识与再定位, 而与“学科视角的确立”不同的是, “研究层面的贯通”并不是“始终存在于三十年过程之中”的问题。
    1)  黄忠敬著:《知识、权力、控制: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  ⑧陶孟和著:《社会与教育》, 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序言。
    1)  譬如, 请见李有庆、李从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学思考》,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1)  刘云杉著:《从启蒙者道专业人: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教师角色转变》,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6年。
    1)  ㊽据此修改成的专著为《学校生活社会学》,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
    1)  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95至221页。
    1)  譬如, 请见拙文:《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第2期; 郭兴举:《论教师作为社会代表者》,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第1期; 拙文:《教师:一种悖论性的社会角色》,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第4期; 李长伟:《教师是谁》, 《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  刘晶波著:《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看到了什么》, 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年。该书于2006年修订再版后更名为《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看到了什么》。
    1)  蒋国河著:《教育获得的城乡差异》,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
    1)  唐迅著:《班级社会学引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吴立德著:《班级社会学概论》,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
    1)  ②譬如, 在南京师大, 此项工作已由鲁洁、杨祖耕先生着手进行。
    1)  ③譬如, 仅就“总体性回顾”的论文而言, 就有张人杰:《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二十年建设(1979-2000)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2期; 马和民等:《教育社会学》, 叶澜:《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 (2001、2002、2003、2004、2005),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003、2004、2006、2007;杨昌勇、李长伟:《我国教育社会学二十年:回顾与反思》,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3期; 杜时忠:《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钱民辉:《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动向及评述》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 2008年11月)刘精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1)  马戎、龙山主编:《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区域差异:24县调查》,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 马戎、龙山主编:《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  ⑪见李长伟、杨昌勇:《20世纪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回顾》,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3期。
    1)  ㊸譬如, 请见沈贵鹏等:《初中课堂口头言语互动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1期; 吴康宁等:《教师课堂角色类型研究》,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年第4期; 程晓樵等:《教师课堂交往行为的对象差异研究》, 《教育评论》1995年第2期; 吴永军等:《我国小学课堂交往时间构成的社会学分析》, 《上海教育科研》1995年第4期; 刘云杉等:“学生课堂教言语交往的社会学研究”, 载《南京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
    1)  ④从知识社会学角度看, 不论是价值判断还是事实判断, 都难以完全避免“偏见”。克服偏见乃是撰写“综述”、“回顾”之类的文章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 难就难在撰写者往往会受到来自其本人及其所属群体的某种看不见的“表达欲求”的干扰。(关于群体对个人思想的形成与表达的影响, 或可参见刘猛著:《意识形态与中国教育学:走向一种教育学的社会学研究》,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 第155至168页。)本文将努力基于“学术”标准, 尽量避免偏见, 尽管所谓的“学术”标准本身可能也是一种偏见。
    1)  高水红著:《共用知识空间:新课程改革行动案例研究》,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
    1)  ⑯吴康宁主编, 贺晓星、马维娜副主编:《教育与社会:实践、反思、建构——博士沙龙百期集粹》,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年。南京师大教育社会学方向的教师与研究生以沙龙形式开展基本定期的学术研讨活动开始于1993年, 1997年起正式称之为“教育社会学沙龙”。
    1)  王有升著:《理想的限度:学校教育的现实建构》,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4年。
    1)  ⑲此项信息由郑淮博士提供。特此致谢!
    1)  ⑬限于本文任务与篇幅, 本文此处不作分析, 拟另文专门探讨。
    1)  郑新蓉著:《性别与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  刘精明:《教育选择方式及其后果》, 《中国人大学报》2004年第1期。
    1)  魏曼华:《当代社会问题与青少年成长》,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魏曼华著:《当代社会问题与青少年成长》,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魏曼华著:《当代社会问题与青少年成长》,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  譬如, 请见张腾:《大学生消费新趋势的社会学分析》,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郑军:《当代大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实证研究》,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吕金城、许斗斗:《身份认同背后的情感与理性: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调查的社会学分析》, 《福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  马维娜:《写作:一种反求诸已的追问》, 《江苏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1)  ⑩雷通群著:《教育社会学》, 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例言”。关于雷通群的“教育社会学中国化”观, 请见胡金平:《论雷通群对教育社会学中国化问题的探讨》, 《教育学报》2007年第5期。
    1)  经笔者查询, 对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中的“存在问题”专门加以反思的论文也已有近10篇。譬如, 明庆华:《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价值取向的反思》, 《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楚江亭:《教育社会学研究与发展的困境及应重视的问题》, 《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第1期; 胡宗仁:《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困境》, 《南京师大学报》2005年第3期; 石艳:《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反思》, 《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 马和民、何芳:《中国教育社会学面临的问题及取舍》,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1期; 程天君:《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及其生存困境》,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1期。
    1)  谢维和等著:《中国的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1990-2005) :关于教育公平的一种新的理论假设及其初步证明》,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  李书磊著:《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1)  ㊺譬如, 请见董泽芳等:《农村国民教育意向对初中后分流影响的调查》,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2年第3期。
    1)  缪建东著:《家庭教育社会学》, 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1)  拙文:《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6期。
    1)  ⑮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的评介最早见于1979年(详见本文注释1), 而对初创时期我国教育社会学的最早评介则要晚至1986年。譬如, 请见韩钟文:《陶行知的教育社会学思想述评》,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至于陶行知的思想是否就可视为教育社会学思想, 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1)  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 》, 《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  周宗伟著:《高尚与卑贱的距离:学校文化的社会学研究》,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8年。
    1)  ①张人杰译:《教育社会学的四个研究趋向》, 《外国教育资料》1979第3期; 钟启泉译述:《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外国教育资料》1979年第3期; 马骥雄:《“教育成层论”简介》, 《外国教育资料》1979年第4期。
    1)  ㉔据笔者不完全查阅, 此类评介较少, 合计不超过10篇, 譬如有唐宗清:《帕森斯和教育社会学》, 《外国教育研究》1987年第2期; 刘欣:《迪尔凯姆教育社会学思想述评》, 《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4期; 胡春光:《布迪厄德教育社会学思想除魅》, 《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贺晓星:《马克斯.韦伯与教育社会学研究》, 《广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吴义昌:《弗莱雷的教育社会学思想及其方法论探析》, 《聊城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  相关成果主要反映在南京师大教育系、无锡市西新中学课题组:《论集体性教学》, 收入“班集体科学理论研究”课题组:《班集体科学理论研究报告》 (1991年11月, 未出版)。
    1)  ⑰拙著:《教育社会学》第49至50页。此书初稿完成于1994年11月(见前言)。
    1)  余秀兰著:《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  李煜:《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 》, 《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  ㉝董泽芳、张国强:《我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特点与演变(1979-2005) :基于对教育社会学重建以来概论性著作的文本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7期。
    1)  ㉓据笔者不完全查阅, 此类评述至少有20篇。譬如, 较早的有拙文《欧美教育社会学三大流派》, 《教育研究》1986年第9期; 唐宗清:《当代西方教育社会学五大流派》, 《上海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 杨昌勇:《“新”教育社会学产生的归因分析》, 《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钱朴:《功能论及其教育目的功能观》, 《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年第4期。
    1)  在此基础上充实、修改成的著作为《课程社会学》 (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年), 增加了“社会系统与课程”与“课程现代化的社会学分析”等内容。
    1)  ㊳参见张人杰:《我国教育社会学的20年建设》, 《华东师大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6期。该文认为:“教育社会学研究队伍的壮大、研究领域的扩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随着1999年底开始推出的《教育社会学丛书》而更为凸显”。
    1)  王晓柳等:《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的尝试》, 《南京师大学报》1989年第1期。
    1)  贺晓星:《聋教育改革的社会学思考:非政府组织的“双语双文化”努力》, 《教育学报》2008年第4期。
    1)  ⑳此处与笔者十年前的判断及表述稍有不同, 其时的判断及表述为“......1991年11月, 该委员会会刊《教育社会学简讯》作为内部学术交流材料开始半定期印发。至此, 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制度重建工作可以说基本完成, 换言之, 我国的教育社会学已经在制度上基本确立起独立学科的地位。”详见拙著:《教育社会学》第49页。
    1)  钱民辉:《断裂与重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的潜在课程》, 北京大学首届教育社会学国际研讨会论文, 2006年3月。
    1)  ㉜即莫琳.T.哈里楠(Maureen T.Hallinan)主编、傅松涛等译:《教育社会学手册》,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年。
    1)  譬如, 请见谭卫华、陈沙麦:《大学生就业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0期; 张群:《大学生就业功利化的社会学分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王革景等:《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 《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9期。
    1)  何侃等:《智障群体的教育公平现状及思考》, 《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第1期。
    1)  譬如, 请见王海英:《儿童是谁:基于社会学的一种追问》, 《幼儿教育》2006年第9期; 《解读儿童的秘密:基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1期; 《幼儿情感社会化:一种社会学分析》, 《幼儿教育》2007年第7、8期; 赵学菊:《幼儿“反抗行为”与班级规范合理性的社会学分析》, 《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1)  ㉞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第6卷为“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边缘学科”合卷, 张人杰为其中的“教育社会学”学科主编。
    1)  楚江亭著:《真理的终结:科学课程的社会学释义》,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
    1)  ⑦拙著:《教育社会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第48页。
    1)  ㉛包括:迈克尔.W.阿普尔著, 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 (2001);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 (2001);艾沃.F.古德森著、贺晓星译:《环境教育的诞生:英国学校课程社会史的个案研究》 (2001);麦克.F.D.扬主编, 谢维和、朱旭东译:《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 (2002);斯蒂芬.鲍尔著, 王玉秋、孙益译:《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探索》 (2003)等。
    1)  马维娜著:《局外生存:相遇在学校场域》,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3年。
    1)  马和民:《从“仁”到“人”: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1)  周艳著:《教育社会学与教师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
    1)  ㉚该译丛由袁振国、谢维和、徐辉、张斌贤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起出版。
    1)  庄西真著:《国家的限度:“制度化”学校的社会逻辑》,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6年。
    1)  拙文:《对教学内容的若干社会学分析》, 《教育评论》1993年第4期。
    1)  张人杰:《若干德育问题上经由比较后的发现》, 《华东师大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2年第4期; 《学生道德社会化内容的应有之义:“共享”抑或“多元”》, 《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1)  ⑭这种“较多积累”很难一味通过对历史的所谓“挖掘”而“牵强附会”或“加工放大”式地“建构”出来。
    1)  ⑤参见胡金平:《雷通群与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术传统》,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  ㊷譬如, 请见王晓柳等:《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不同成绩的学生学习的影响及其机制》, 《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8年第2期; 《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的尝试》, 《南京师大学报》1989年第1期; 南京师大教育系、无锡市西新中学课题组:《论集体性教学》, 收入“班集体科学理论研究”课题组:《班集体科学理论研究报告》 (1991年11月, 未出版)。
    1)  譬如, 请见拙文:《信息化发展对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教育研究》1991年第10期。
    1)  刘精明著:《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 中国人大出版社2005年; 《扩招时期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第4期; 《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机会不平等及其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  ㊼陈向明:《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1期。
    1)  拙文:《学校的社会角色:期待、现实及选择——基于社会学的审视》, 《教育研究与试验》2005年第4期。
    1)  相关成果主要在拙编:《课程社会学研究》,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  刘精明:《教育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关于中高级白领职业阶层的分析》, 《中国人大学报》2001年第2期。
    1)  张行涛著:《必要的乌托邦:考选世界的社会学研究》,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3年
    1)  一次是2006年3月18至19日举办的“北京大学首届教育社会学国际研讨会”, 另一次是2007年11月16日至18日举办的“北京师范大学首届教育社会学论坛”。
    1)  Zhu Zhiyong, State Schooling and Ethn ic Identity:The Politics of a Tibetan Neid i Secondary School in Ch ina, LexingtonBooks, 2007.该书也是我国教育社会学人的第一本英文个人学术专著。
    1)  董云川、张建新著:《高等教育机会与社会阶层:一项基于多民族聚居省份高校的实证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1
  • HTML全文浏览量:  103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9-06-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