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课程文本解读中的“一元”与“多元”

彭亮

彭亮. 课程文本解读中的“一元”与“多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2): 49-5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5.02.007
引用本文: 彭亮. 课程文本解读中的“一元”与“多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2): 49-5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5.02.007
PENG Liang. Monism and Pluralism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rriculum Text[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5, 33(2): 49-5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5.02.007
Citation: PENG Liang. Monism and Pluralism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rriculum Text[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5, 33(2): 49-5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5.02.007

课程文本解读中的“一元”与“多元”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5.02.007
基金项目: 

2011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 A/2011/08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12YJA880139

  • 明庆华:《教育学导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5-127页。
  • B12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与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9、296页。
  • 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伽达默尔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47、45、42、43、28页。
  • B12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与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9、296页。
  • 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伽达默尔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47、45、42、43、28页。
  • 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期。
  • 杨道宇:《论课程文本的“意义”与“意味”》,《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7期。
  • 具体参见[法]保罗·利科:《哲学主要趋向》,李幼燕,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380-386页。
  • 胡江霞:《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与培植》,《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2期。
  • 丛立新:《课程论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99页。
  • 高伟:《课程文本不断扩展着的“隐喻”》,《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2期。
  • 吴康宁:《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86页。
  •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06页。
  • 吴康宁:《价值的定位与架构:课程目标的一种社会学释义》,《教育科学》2000年第4期。
  • 这也反映了课程文本的解读无法像文学文本解读那样,可以宣称“作者已死”,我们的课程文本解读者面对的更多的是在“作者”之后还有“作者”的文本,而且后一个“作者”并不像文学文本那样可以随便地就宣称其死。
  • 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伽达默尔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47、45、42、43、28页。
  • 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1页。
  • 牛金成,龙宝新:《有效课程:课程走向文本化的阈限》,《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第1期。
  • 本文对理解与解读的看法取同一说,具体参见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与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页。
  •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第1页。
  • 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伽达默尔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47、45、42、43、28页。
  • 周险峰:《教育文本理解论》,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2-63页。
  • 吴康宁:《价值的定位与架构:课程目标的一种社会学释义》,《教育科学》2000年第4期。
  • 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伽达默尔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47、45、42、43、28页。
  • 郝德永:《课程:走向自觉与自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80页。
  • 这里的多元的解释学包括批判解释学,方法论解释学,文本解释学。具体参见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6-56页。
  • 邓晓芒:《中西文化比较十一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6页。
  • 杨道宇:《论课程文本的“意义”与“意味”》,《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7期。
  • B12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与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9、296页。

Monism and Pluralism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rriculum Text

  • 摘要: 随着“文本”意义的彰显和后现代思潮的推波助澜,课程与文本的组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随之而来的是课程文本解读的“多元”的呼声和景象。但是,从文本去解读课程同时也有着“一元”的低音,它潜藏在课程文本解读当中,构成了课程文本解读的框限。因此,在课程文本的解读中,需要兼顾“课程”与“文本”的双重特性,处理好“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1)  明庆华:《教育学导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5-127页。
    2)  B12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与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9、296页。
    3)  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伽达默尔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47、45、42、43、28页。
    4)  B12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与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9、296页。
    5)  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伽达默尔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47、45、42、43、28页。
    6)  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期。
    7)  杨道宇:《论课程文本的“意义”与“意味”》,《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7期。
    8)  具体参见[法]保罗·利科:《哲学主要趋向》,李幼燕,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380-386页。
    9)  胡江霞:《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与培植》,《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2期。
    10)  丛立新:《课程论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99页。
    11)  高伟:《课程文本不断扩展着的“隐喻”》,《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2期。
    12)  吴康宁:《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86页。
    13)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06页。
    14)  吴康宁:《价值的定位与架构:课程目标的一种社会学释义》,《教育科学》2000年第4期。
    15)  这也反映了课程文本的解读无法像文学文本解读那样,可以宣称“作者已死”,我们的课程文本解读者面对的更多的是在“作者”之后还有“作者”的文本,而且后一个“作者”并不像文学文本那样可以随便地就宣称其死。
    16)  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伽达默尔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47、45、42、43、28页。
    17)  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1页。
    18)  牛金成,龙宝新:《有效课程:课程走向文本化的阈限》,《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第1期。
    19)  本文对理解与解读的看法取同一说,具体参见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与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页。
    20)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第1页。
    21)  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伽达默尔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47、45、42、43、28页。
    22)  周险峰:《教育文本理解论》,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2-63页。
    23)  吴康宁:《价值的定位与架构:课程目标的一种社会学释义》,《教育科学》2000年第4期。
    24)  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伽达默尔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47、45、42、43、28页。
    25)  郝德永:《课程:走向自觉与自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80页。
    26)  这里的多元的解释学包括批判解释学,方法论解释学,文本解释学。具体参见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6-56页。
    27)  邓晓芒:《中西文化比较十一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6页。
    28)  杨道宇:《论课程文本的“意义”与“意味”》,《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7期。
    29)  B12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与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9、296页。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1
  • HTML全文浏览量:  199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5-06-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